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第1-2章史前教育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题1.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教师被称为(B)。A.“拉比”B.“古儒”C.“书吏”D.“教父”2.通常,苏美尔和(A)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A.巴比伦B.印度C.埃及D.中国3.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已有两级。其中的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A)。A.读写B.苏美尔文C.文法D.祈祷文4.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的是(D)。A.文士学校B.职官学校C.僧侣学校D.宫廷学校5.古代埃及教育中,注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是(C).A.文士学校B.职官学校C.僧侣学校D.宫廷学校6.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其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A)。A.《吠陀》经B.苏美尔文C.文法D.祈祷文7.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言的是(A)。A.佛教教育B.婆罗门教育C.职官学校D.宫廷学校8.泥板书舍中教师被称为(C);“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D);希伯来的教师称为(A)。A.拉比B.校父C.专家D.古儒第3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题1.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D)。(教育学统考2008年)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2.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D)。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3.“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A)。A.摔跤B.游泳C.射箭D.骑马斯巴达的公民子女7~18岁,进入国家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教育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神话、传说。4.在斯巴达,(D)岁可以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A.15C.25D.30斯巴达的公民子女20岁开始接受实战训练,30岁证实获得公民资格。5.在雅典,(B)岁可以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A.15C.25D.30雅典公民子女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到20岁,经过一定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6.“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A).A.怀疑主义B.主观主义C.实证主义D.绝对主义7.在古典时期,出现了一些由著名学者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创办了(A)。A.“学园”B.修辞学校C.哲学学校D.吕克昂在古典时期,出现了一些由著名学者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前309年(或前392),伊索克拉底创办的修辞学校;前387年,柏拉图创办的学园;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吕克昂。8.公元前200年前后,(C)成为了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的中心。A.巴黎大学B.伦敦大学C.雅典大学D.吕克昂希腊化时期真正得到明显发展的是高等教育机构。雅典大学成为非常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的中心,为传播希腊的文化、科学和学术做出来重要的贡献。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1.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B)。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奥古斯丁2.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新阶段的人是(A)。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3.问答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它由(A)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间的对话方法。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4.《理想国》的最高教育目标是培养(B)。A.哲学家B.哲学王C.政治学家D.修辞学家5.(B)中首次提到了强迫教育。所有公民的孩子到一定年龄都无一例外地要受学校教育,不管他们父母是否乐意。A.《理想国》B.《法律篇》C.《爱弥儿》D.《论灵魂》6.(C)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俩个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7.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提出者是(C)。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第4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选择题1.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B)。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教会教育2.教会学校的种类主要有修道院、主教学校和(A)。A.堂区学校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基尔特学校3.中世纪修道院的学生不全是以做神职为目的,其中有一部分进修道院仅为学习知识,毕业后仍为俗人,这部分人称为(B)。A.内学B.外学C.俗人D.留学生修道院最初只接收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进行教育,以后扩大范围,一些并不以神职为生的人也被接纳。但俩类学生分开,前者称为“内学”,毕业后将终生做圣职。后者称为“外学”,入修道远只为学习知识,学成后仍为俗人。~21岁的骑士教育是(C)。A.礼文教育阶段B.家庭教育阶段C.侍从教育阶段D.社会教育阶段5.查理曼大帝时,以(B)为法兰克王宫宫廷学校校长的学校最为著名。A.柏拉图B.阿尔琴C.雷克斯D.基尔特学校6.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A)。A.萨莱诺大学B.波隆那大学C.巴黎大学D.基尔特学校7.下列哪所中世纪大学是典型的“先生”大学(C)A.萨莱诺大学B.波隆那大学C.巴黎大学D.基尔特学校8.新兴市民阶层具有本阶段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而这些利益和需要反映在教育上,便是缺乏满足这种需要的学校,于是,一种新型学校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B)。A.基尔特学校B.城市学校C.堂区学校D.主教学校9.由手工业行会开办的城市学校称为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称为(A)。A.基尔特学校B.城市学校C.堂区学校D.主教学校10.下列哪种势力未曾担任过城市学校的领导者(D)A.行会B.商会C.市政当局D.教会11.下列哪项不是骑士教育第一阶段的教育内容(D)A.道德教育B.身体的养护与锻炼C.宗教教育D.礼文教育12.下列哪项不属于中世纪大学自治的特点(C)A.大学师生免税B.大学生可以自由集体迁移C.大学师生可以免被起诉D.大学师生免服兵役13.关于波隆那大学,哪项说法不正确(D)A.是欧洲研究罗马法的中心B.训练教会管理者的机构C.讲授教会法的机构D.形成于11世纪末14.下列哪项不是中世纪大学教育的科目(B)A.文科B.理科C.法科D.神科15.下列哪项不属于七艺的内容(D)A.文法B.修辞C.算术D.体育16.中世纪学校有哪几种办学形式(ACD)(多选)A.修道院B.专科学校C.主教学校D.堂区学校17.骑士教育的内容有(ABCDE)(多选)A.宗教知识B.道德教育C.身体养护D.身体锻炼E.击剑第6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1、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C)。A.希腊B.罗马C.意大利D.德国2.(B)是弗吉里奥教育理想的实践者,他在1423年开办宫廷学校,并于此终生执教,他把学校称为“快乐之家”。A.罗耀拉B.维多里诺C.格里诺D.伊拉斯谟3、人文主义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是(D)。A.古典教育B.人文教育C.贵族性D.世俗性4、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C)的文化革命。A.奴隶主阶级B.封建阶级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5、(A)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A.蒙旦B.莫尔C.埃拉斯谟D.斯图谟6、由于创办“快乐之家”而被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是(D)。A.蒙旦B.拉伯雷C.莫尔D.维多里诺7、在文艺复兴时期众多人文主义者中,倡导“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的是(C)。A.拉伯雷B.蒙旦C.莫尔D.维多里谟第7章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1.宗教改革运动最初产生于(D)。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2.最先揭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德国的(B)。A.加尔文B.路德C.斯图谟D.罗耀拉3.主张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的是(A)。A.路德派B.加尔文派C.英国国教派D.耶稣会4.形成了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的特点,国教和教会两者在最高权力上是平等一致关系的是(C)A.路德派B.加尔文派C.英国国教派D.耶稣会5.耶稣会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其首创人是西班牙人(A)。A.罗耀拉B.维多里诺C.格里诺D.罗拉耀6.把办教育视为实现其宗教和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出于培养精英以控制未来的统治阶层的考虑,集中全力于中等和高等教育方面而不重视初等教育的是(D)。A.路德派B.加尔文派C.英国国教派D.耶稣会7.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点是()A.实施贵族式精英教育B.重视古典人文学科C.实施世俗性的义务教育D.重视教育的群众性和普及性8.宗教改革对欧洲教育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是(B)A.教育管理的国家化B.教育内容的古典化C.教学语言的统一化D.教学目的单一化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一、选择题1.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D)。A.直观性原则B.教育性教学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2.提出“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B).A.卢梭B.夸美纽斯C.乌申斯基D.福禄培尔3.被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B)。A.量力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4.夸美纽斯依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将母育学校比喻为(A)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夸美纽斯的(D)是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A.《普通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母语教育》D.《大教学论》6.夸美纽斯的重大功绩在于他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B)的理论基础。A.心理学B.感觉论C.伦理学D.系统论7.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B)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A.“泛爱”B.“泛智“C.和谐发展D.全面发展8.在外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第一个试图建立分科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家是(D)。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柏拉图D.夸美纽斯9.夸美纽斯在1633年正式出版了(C)一书,这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A.《理想国》B.《世界图解》C.《母育教育》D.《大教学论》10.夸美纽斯把(B)四种品德作为自己的德育教育内容。A.智慧、勇敢、仁慈、公正B.智慧、勇敢、节制、公正C.博学、勇敢、仁爱、公正D.智慧、勇敢、节制、礼让二、名词解释1.《大教学论》【参考答案】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该书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提出了“泛智教育”和“教育适应自然”的主张和重要思想。该书的完成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的学科,对西方近代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2.“泛智教育”【参考答案】夸美纽斯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发展人的智力,给人以广泛的知识,就可使个人和社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国家应为每个人设立适合发展他们的学校。为实现这一思想,他先后到达英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宣传“泛智教育”,对各国教育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三、辩析题“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参考答案】正确。所谓“泛智”,用夸美纽斯的话来说,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为此夸美纽斯制定了从学前教育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前后衔接的统一完整的学校制度体系。“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四、简答题1.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目的论。【参考答案】夸美纽斯从其宗教世界观出发,认为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准备,因此,教育目的也应是使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这是他的宗教性的教育目的;但另一方面,在他的《大教学论》等著作中又渗透着现实性的教育目的,认为人既然是上帝“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创造物,人就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要主宰万物,并利用万物来过好现实生活。2.简述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两大支柱。【参考答案】(1)自然原则:夸美纽斯教育理论体系的根本指导原则就是教育适应自然。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界存在着一种保证万物和谐发展的秩序,即普遍规律,所以,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些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的白然本性和年龄特征。夸美纽斯认为,人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法则。(2)泛智论:所谓“泛智”是一种全面的、能为所有人掌握的全部知识。他的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且认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夸美纽斯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要求把教育普及于一切男女儿童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他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有缺陷的。他认为,男女青年根据各自所处的社会阶层,所受教育的目的和程度应是不同的。五、论述题1.论述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理论。【参考答案】(l)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内容:中世纪的教学组织工作十分松散,为改变这种状况,夸美纽斯总结各教派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初步经验,提出全面系统的论述班级授课制。他主张把全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单元,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的班级。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人,选出一个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采用这一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学校教育长期实施的个别教学形式,扩大了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也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提供了可能。(2)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夸美纽斯断定,班级授课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①它扩大了教育对象有利于普及教育;②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工作兴趣大增,工作热情高涨,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在一起,可以相互激励、互相帮助。(3)对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评价:今天看来夸美纽斯关于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许多意见还是粗糙的,其中也有不少片面的地方,但他总结了教育窦践中的宝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论述,从而大大加强了学校工作的计划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符合近代学校教育特别是普及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广为后人采用,建立了教育史上的不朽功绩。卢梭的教育思想一、选择题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将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分为三类,即(B)。A.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劳动的教育B.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C.社会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D.自然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个人的教育B.卢梭从儿童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他说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2.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撰写了著名教育哲理小说(C)。A.林哈德与葛笃德》B.《巨人传》C.《爱弥儿》D.《教育漫话》C.卢梭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儿》,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3.卢梭的人性理论,即他的天性哲学,是其向旧制度提出挑战的武器。与教育密切联系的是(A)和感觉论。前者指明人的本性,后者指明人的本能、人的知识的来源。A.性善论B.性恶论C.理性论D.自然论4.在自然教育的实施上,卢梭按照年龄阶段把人的教育分为符合自然发展的四个阶段。在儿童期主要进行(C)。A.道德教育B.劳动教育C.感觉教育D.体育C.儿童期的教育(2~12岁)。又称“理智的催眠期”,主要进行感觉教育。儿童不能接受和形成抽象观念,因此以发展和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为主。5.主张国家掌管学校教育,“设立一个最高行政院为教育的最高管理机构”,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的是(A)。A.卢梭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洛克A.卢梭又是一个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的思想家,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他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必须给予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改变现存制度及其教育,主张国家掌管学校目标,“设立”一个最高行政院为符合自然发展的四个阶段。二、名词解释1.自然后果法【参考答案】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基于少年儿童的理智尚处于所谓的“睡眠”状态的观点,卢梭反对对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也反对对他们施以严酷的纪律和惩罚,主张让儿童通过体验过失的不良后果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学会服从“自然法则”,自行改正。这样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是由其过失所召来的自然后果。这种教育方法有反封建专制教育的意义,但易引发资产阶级利已主义思想,后由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进一步发展。2.《爱弥尔》【参考答案】法国教育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的教育小说。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反封建专制的自然教育和自然神论的思想,并对基督教神学进行了遣责。卢梭通过《爱弥尔》一书所表达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成为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近代乃至现代教育的发展都产生很大影响。3.消极教育【参考答案】是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的方法。就是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但这并非无所作为,还有两件事要做:一是观察自由活动中的儿童,了解他的自然倾向和特点,二是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消极教育”实际上就是与传统的教育相反,使成人、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位置让位于儿童的自主发展;儿童不再只是被动受教,教师不再是主宰一切。三、辨析题1.卢梭认为人所受的教育应当以自然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参考答案】正确。卢梭认为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三种,即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在卢梭看来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2.卢梭认为当儿童犯了过失和错误后,应该受一定的处罚。【参考答案】错误。这不符合卢梭的自然后果法。此法认为当儿童犯了过失和错误后,不必直接去拒绝或处罚他们,而让他们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现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它体现了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和以儿童为本的教育观。但是其过分强调儿童的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社会的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教育的作用;过高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忽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四、简答题1.简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是如何实施的。【参考答案】自然教育思想是卢梭教育理论的集中体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强调教育要以人的自然发展为中心。在自然教育的实施上,卢梭按照年龄阶段把人的教育分为符合自然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婴儿期的教育(0~2)。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因为良好的体制是智力发展的基础。第二个阶段:儿童期的教育(2~12岁)。又称“理智的催眠期”,主要进行感觉教育。第三个教育: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第四个阶段: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一、选择题1.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是(A)。A.儿童对母亲的爱B.儿童对父亲的爱C.儿童对全人类的爱D.儿童对上帝的爱A..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是爱,而儿童的爱最初表现为对母亲的爱,即对母亲的深厚感情,然后由爱母亲扩展到爱父亲、爱家人、爱周围的人,乃至爱全人类。2.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A)。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詹姆斯D.赫尔巴特3.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发展是(C)。A.卢梭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4.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最简单的要素是(C).A.抓挠B.行走C.关节的活动D.刺戳5.在测量数学中,裴斯泰洛齐认为构成各种形状的最简单的要素是(A)。A.直线B圆形C.曲线D.三角形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C)。A.卢梭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但却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推动和发展这一思想。7.裴斯泰洛齐的《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写于(D)期间。A.1768年,他在苏黎世附近的“新庄”,建立了一个实验农产期间B.1774年,他在’新庄“办起孤儿院期间C.1789年,受瑞士政府的委托,在斯坦兹建立了一所孤儿院期间D.1799年,在布格多夫小学任教期间二、名词解释《林哈德与葛笃德》:《林哈德与葛笃德》: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重要的教育代表作,该书从改良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人类进步的根源在于通过教育发展人的内在力量,通过立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该书的问世,引起很大的反响,裴斯泰洛齐的思想受到人们的重视。三、辨析题裴斯泰洛齐把劳动教育当作劳动人民获得幸福的根源,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答:正确。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工场与学校合一,在教育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时代性质决定了其并不能找到二者结合的内在联系,其把劳动教育当作劳动人民获得幸福的根源,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四、简答题1.简述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思想。答:裴斯泰洛齐认为,德育的任务是使儿童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感,培养自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的观念。关于道德任务的实现,她认为,首先在于家庭教育,然后是学校中的教育,但二者应该密切联系。无论是在家庭或者学校,家长和教师都应该以母爱的精神去感化学生,对学生给予充分的爱心,以激起儿童的道德情感。但同时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无限度的,爱如变成溺爱,纵容,放任,则是教育中极大的祸害,所以他又主张爱与威相结合。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的另一原则,是要重视道德说理和道德行为的练习,而不是崇尚空谈,也不能求助于体罚。德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德育的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儿童诞生后,首先要在家庭中培养儿童对母亲的爱,再逐渐扩大到家庭其他成员的爱。随着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大到周围领导以及学校教师和同学的爱,再扩大到对全人类的爱,并由此而意识到自己是整个人类的一员。2.简述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的基本内涵。答: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基于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对初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论述。也是他为初等教育革新所做的开创性实践的结晶。要素教育的含义是,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按照裴斯泰洛齐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由最基本的要素构成的,儿童掌握了这些要素就能够很到地学习。教育也应从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在他看来,要素教育既要求初等学校为每个人在德、智、体几方面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而得到和谐发展,又要求在德育、智育、体育的每一个方面都通过“要素方法”获得均衡的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的最简单要素是各种关节的运动。德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德育的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由于数、形、词是一切事物的共同的基本特性,因而也必然成为人们认识的基本要素。因此,他把数目、形状和言语确定为教学的基本要素。并且进一步认为,初等学校的智育主要是计算教学、测量教学和语言教学,而这些教学又分别从数目、形状和言语所含的更简单的要素开始。五、论述题评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答: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并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的方法。这些为把教育和教学工作置于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基础上,开创了新的时代。裴斯泰洛齐一直致力于寻求人的基本心理规律,以此作为教育的基础。关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意义,裴斯泰洛齐指出,将教育和教学工作置于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心理学化,建立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机制,是建立新式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化呢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要求探索和遵循儿童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性。第二,教育心理学化就是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由此出发,他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第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在这方面,他认为首要的是要使教学程序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协调:他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从模糊的感觉印象到精确的感觉印象;从精确的感觉印象到清晰的表象;从清晰的表象到确定无误的概念。因此,从这三阶段出发提出直观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第四,教育心理学化还要求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教育者不仅要让儿童接受教育,还要使他成为教育中的动因。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时机,使尽力调动儿童的自我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懂得教育自己。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裴斯泰洛齐对人的心理的理解还不是真正的科学,甚至存在严重的唯心论缺陷。但他关于教育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毕竟是探索如何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开始,实际上也就是在探讨如何使教育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正因为如此,他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也在试图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这些都对后来教育科学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后来的教育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科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总之,裴斯泰洛齐不仅成为他自己关于人的和谐发展论、要素教育论、简化的教学方法和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对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教育心理化逐渐发展为一种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一、选择题1.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B)。A.注意、期待、要求、行动B.明了、联合、系统、方法C.注意、期待、相关、集中D.明了、联合、提示、巩固B.。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活动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有以下四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A)。A.《普通教育学》B.《教育论》C.《爱弥儿》D.《教育漫话》3,.赫尔巴特伦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提出五种道德观念,即(C)。A.智慧、勇敢、仁慈、公正、自由B.智慧、勇敢、平等、公正、自由C.内心自由、完善、平等、公平、自由D.内心平等、完善、勇敢、正义、公平4.赫尔巴特认为,人类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C)。A.发展多方面的兴趣B.供职业训练,获得一定的技能C.养成五种道德观念D.人的和谐发展获得自由C.赫尔巴特认为,道德被普遍的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世纪初,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以(C)为媒介传入中国。A.德国B.美国C.日本D.瑞士二、名词解释《普通教育学》答:德国近代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全书分管理、教学、训练三部分,认为管理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是作为一种经验和交际的补充,训练既有助于教学,又可以形成学生的性格。书中还提出了教学的基础是心理学、教育性教学和多方面兴趣的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三、辨析题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把教育和教学完全等同起来,是一种彻底的机械论思想。答:错误。教育性教学认为道德教育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它首先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保持一致,即养成德行;其次,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设立一个近的目标,即“多方面的兴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阐明了教学和德育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德育获得真实的基础。但是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德育,把教育和教学完全等同起来,这有机械论的倾向。四、简答题1.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答:答: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各个部分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教学阶段论。赫尔巴特将兴趣活动划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并根据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两种思维状态即专心与审思,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以便学生领悟和掌握。二是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三是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四是方法。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如识的理解是否正确。2.简述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答:(1)经验、兴趣与课程基本主张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与儿童日常经验保持联系,不可脱离他们的经验内容,与儿童经验联系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兴趣分为两类: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经验的兴趣包括经验、思辨和审美,同情的兴趣包括同情、社会和宗教的兴趣。不同的兴趣对应不同的课程:与经验对应的是自然、物理、化学和地理等课程,与思辨对应的是数学、逻辑、文法等课程,与审美对应的是文学、绘画等课程;与同情对应的是外国语、本国语等课程,与社会对应的是历史、法律、政治等课程,与宗教对应的是神学。(2)统觉与课程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是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意识域中;如果它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唤起意识域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联合,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是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新的感觉表象与已有观念的结合,形成为统觉团(即认识活动的结果)。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域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根据赫尔巴特统觉理论,新的知识是在原有理智背景下产生的。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因此课程的安排必须使得儿童能够从熟悉的材料过渡到密切相关但不熟悉的材料。兴趣是统觉的重要条件。根据统觉-赫尔巴特提出了“相关”与“集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相关: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使其他科目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3)儿童发展与课程文化纪元理论是儿童与课程维度设计选择课程的基础。儿童发展被赫尔巴特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每个时期对应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每个时期应该进行不同的课程。婴儿期进行身体的养护,发展感官训练,培养儿童的感受性;幼儿期教授《荷马史诗》等具有想象性的材料;童年期和青年期教授数学、历史等,培养理性。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一、选择题1.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被人们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B)。A.蒙台梭利B.福禄培尔C.卢梭D.赫尔巴特2.福禄培尔认为人的阶段划分不是由年龄限度而定,二是由某些显著的特征决定。他把人类初期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其中婴儿期儿童最先发展的器官是(B)。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感觉器官D.肢体B。福禄培尔认为婴儿期是“吸收”时期,活动以感官的发展为主。先是听觉器官,然后视觉,再是身体和四肢的运用。3.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教育提出了(A)。A.发展的原则B.统一的原则C.顺其自然地原则D.创造的原则4.基于认识人性的需要福禄培尔把(D)作为重要的幼儿园教育方法,要求儿童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的重演。A.自我活动或自然性B.创造C.顺其自然D.社会合作、互助参与5.福禄培尔设计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他把其称为(D)。A.玩具B.材料C.作业D.恩物D。“恩物”又称福禄培尔恩物,是福禄培尔设计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恩物”实际上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6.呼吁重视艺术教育,要求尽早地把唱歌、图画、绘画和雕塑作为正规学校的正式教育对象的教育家是(A)。A.福禄培尔B.蒙台梭利C.卢梭D.杜威A。福禄培尔呼吁重视艺术教育,要求尽早地把唱歌、图画、绘画和雕塑作为正规学校的正式教育对象。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手工训练作为学校的正式科目,认为他兼具内容与手段的双重性质。还主张把身体训练作为学校的一种正当的教学对象。二、名词解释恩物: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对幼儿园进行游戏和其他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恩物”是上帝恩赐物的简称,意味着成人送给儿童的玩具。恩物通常有六种,球被认为是一切教具中最有价值的,它是万物统一的象征,也是儿童天性统一的象征。福禄培尔所设计的各种“恩物”是对幼儿教育手段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它对认识幼儿发展与教育手段的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辩析题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答:正确。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他认为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能使儿童理解周围的世界,又能表示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第二,每种恩物包含前面的恩物并预示后续的恩物;第三,每种恩物本身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的观念一一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整体。四、简答题简述福禄倍尔的游戏理论。答:福绿培尔高度评价游戏的教育价值,他认为,游戏是幼儿时期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是组成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童年时代生活中最快乐的一处现象。他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用于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可能使幼儿全面的表现他们的内部世界,感受外部世界,把内部和外部世界做试探性比较,达到对上帝这个统一体和对生活本身的认识,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他还认为,儿童的内部本性是按照一定的心理顺序发展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游戏愈来愈显示其促进治理和品德发展的作用,同时游戏对增强儿童的体力和养成他们的节制、友爱。勇敢等良好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游戏还能促进儿童的语言的发展。福绿培尔主张,儿童的游戏需要进行合理的,有意识的指导。游戏必须是有目的的活动,否则就不能为儿童注定要承担的那些生活职责做准备。他非常重视游戏的社会内容,主张把幼儿园变成社会的缩影。他还重视运用唱歌和语言的训练,并且经常把他们结合起来训练。最后,他还重视儿童对自然的接触和了解。17世纪至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一、选择题1.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优孰劣问题上,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优越的西方教育家是(B)。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第斯多惠2.美国宪法修订案第10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在此规定的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C)。A.学区制B.中央集权制C.地方分权制D.混合制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计划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是(D)。A.建立国家教育制度B.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C.教育内容的世俗化D.教育实施的终身化D.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是:1.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2.主张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国家应当给予保护,实行普及义务教育;3.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主张实现世俗化和科学化;4.还在男女平等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没有提出教育终身化,教育终身化是20世纪后半期才提出的。、18世纪英国的中等教育主要是富家子弟的升学预备教育分为文法学校和(A)。A.公学B.学园C.星期日学校D.“导生制”学校5.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其教育代表作是(C)。A.《大教学论》B.《论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6.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上台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很重视国民教育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方案是(D)。A.塔列兰方案B.康多赛方案C.雷佩尔提方案D.拿破仑方案7.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提出“教育万能”的口号,否定遗传因素的影响,并把改变旧社会环境的希望寄托于教育,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是(B)。A.拉夏洛泰B.爱尔维修C.狄德罗D.洛克8.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但他否定了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的是(C)..A.拉夏洛泰B.爱尔维修C.狄德罗D.洛克9.《论国民教育》系统论述了国家办学的思想,对法国乃至西欧各国的世俗公共教育制度建立发生过很大影响的是(A)。A.拉夏洛泰B.爱尔维修C.狄德罗D.洛克10.在法国启蒙思想影响下,德国出现了泛爱主义运动教育,其代表人物(D)于1774年在德国开办了一所“泛爱学校”。A.拉夏洛泰B.费希特C.狄德罗D.巴西多11.在欧洲国家中,最早颁布强迫义务教育法令的是(C)。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12.在著名科学家(D)等人的倡导下,俄国1775年创建了莫斯科大学。A.马卡连柯B.乌申斯基C.凯洛夫D.罗蒙诺索夫世纪后半叶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开始了教育改革,颁布了(B)这是俄国政府历史上发布最早的有关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法令,此法奠定了近代俄国国民教育的基础。A.《大学附属学校章程》B.《俄罗斯帝国国民学校章程》C.《国民教育暂行章程》D.《俄罗斯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年在马萨诸塞殖民地创办了美洲第一所大学(A)。A.哈弗大学B.耶鲁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威廉玛丽学院世纪北美殖民地原有的市镇学校已不能顾及离市镇中心较远的家庭的儿童,1725年开始,马塞诸塞开始采用(A)解决这一问题。A.“巡回学校”B.堂区学校C.星期日学校D.市镇学校二、名词解释1.公学所谓“公学”这一名称,最初是因为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教学目的又在于要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所以称“公学。”但事实上,它仍是一种私立学校,学校设备优越,学费高昂,采取寄宿制。教育目的实际上是培养未来的、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统治阶层人物。公学始于1387年的文彻斯特公学,后又出现了伊顿公学等,到15世纪下半叶,英国就已出现了9所著名公学。教学内容原以古典文科知识为主,19世纪初,增加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内容。公学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公学一直保留至今,被视为英国人的骄傲。2.绅士教育是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思想。绅士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即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精神品质及健康的身体素质的人,这实质上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的联合专政所需要的一种典型的统治阶层人物。洛克认为,绅士的培养应以家庭教育为途径,在体育、智育和德育三方面,以实际锻炼为主要主法来进行。3.泛爱学校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其代表人物巴西多,并于1774年在德国开办了一所“泛爱学校”。“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巴西多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等极富新意的办校设想,呼吁人们捐资助学。泛爱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教学中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交谈、心算等活动中学习。学习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有重要地位,还有外语、体育、音乐、舞蹈和农业劳动、手工劳动等。巴西多的《初级读本》被誉为18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总之,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对当时的初等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4.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导生制”,即由教师先对班上年龄大、成绩好的Monitor施教,然后由他们转教其他学生,代替教师的职责。此制度最先于18世纪末分别由兰卡斯特和贝尔在他们各自创办的学校里实行。虽然这种制度不能给儿童以系统的、充分的知识,但因它能节省师资,花费少,又适合童工剥削制的需要,因此,导生制发展为一种运动,并在英国盛行了约三十年之久,教育史上也称这种制度为“贝尔—兰卡斯特制”。三、辨析题1.狄德罗是“教育万能”口号的极力提倡者。答:错误。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口号的极力提倡者,他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否定遗传因素的影响,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提出“教育万能”的口号。狄德罗否定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可以发展人的优点,遏制缺点,肯定教育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有巨大作用。2.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上,康德赞成卢梭的人性本善和“自然人”学说。答:错误。与卢梭一样,康德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但卢梭认为人性本善,是后天造成了人的恶;而康德认为人性既有善也有恶。因此,康德认为教育必须去恶扬善.要求给予儿童更多的指导和管束,与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迥然不同。康德认为,人与动物之所以有区别,归根结底是因为有道德,所以他更强调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理性的“文明人”,并不推重卢梭的“自然人”思想。3.第斯多惠认为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所以,二者没有主次之分。答:错误。第斯多惠认为,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一方面,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依靠一定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智力发展离不开教材(知识的学习)。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形式的应占首位,因为发展能力是最后的目的。四、简答题1.简述洛克的关于绅士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洛克从其对绅士教育目的的理解出发,将绅士教育的内容划分为体育、智育和德育三个方面,并把着眼于实际的锻炼法分别贯彻在三育之中。洛克十分重视体育的作用,并对体育有独到的见解。他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洛克坚决反对上流社会对儿童的娇生惯养,主张身体锻炼自幼小开始。应多注意户外活动,多注意呼吸新鲜空气。生活中要饮食简单、衣履单薄、睡硬板床,少用药物等。道德教育方面,他认为道德观念来自教育和生活环境,否认天赋观念和神的启示。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地位。洛克把听从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望看成是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标准及其基础。他还提出了德育的方法,首先要重视理性的引导,其次要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强调德育中的早期教育、行为习惯和良好榜样,主张尽可能不要使用体罚。在智育问题上,洛克尤其强调两点: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的知识。此外,他还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提高他们的能力,使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求知。五、论述题试析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教育发展的不同特点、共同特征和发展趋势。17—18世纪是欧美各主要民族国家形成、资产阶级经济地位逐渐巩固、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时期,也是继承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精神并将它们逐渐渗透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过渡时期,它为19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奠定了历史基础。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欧美主要国家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表现在:无论在教育思想方面还是在教育制度方面都表现出①国家对教育的控制进一步增强;②教育与工业生产发展的供求关系进一步密切;③教育中的民主意识和实用观念进一步增强等。不同国家也表现出不同特点:①17-18世纪,英国学校教育从整体上看仍然沿袭旧制,如政府不关心教育,国家采取放任政策、教会渗透学校、学制双轨、通行初等慈善教育等。②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从总体上看主要还是教会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天下。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改变了欧洲和法国的历史,而且也改变了法国的教育。先后上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很重视国民教育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③17-18世纪的德国在国立初等教育、泛爱学校、实科教育、现代大学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④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起步甚晚,彼得一世的改革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后的教育改革都对俄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缺乏直接的动力,因而领导人下台后改革陷于停滞。⑤17世纪北美殖民地划分为北、中和南三个地区,不同地区的教育有不同的特色。美国建国以后,教育逐渐露出分权制的端倪。富兰克林的“文实学校运动”等也对美国教育有很大影响。19世纪法国教育中央集权的确立、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兴起、英国导生制的流行和初等教育制度的建立,以及德国教育思想的传播等,都与17-18世纪欧美教育的进步有着重要的历史联系。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一、选择题年,红堡创办的对德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是(B)。A.哈勒大学B.柏林大学C.哥廷根大学D.慕尼黑大学世纪中后期,英国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向社会中下层及女子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史称(D)。A.高等教育普及文化运动B.新大学运动D.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D.大学推广运动D。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开展,也使得英国出现了大学推广运动,最早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主要是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全日制学生。年,美国林肯总体批准了《莫雷尔法》,要求各州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类学院。这类学院被称为(C)。A.初级学院B.社区学院C.蹭地学院D.技术学院5.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反对英国古典主义教育传统的教育家是(C)。A.培根B.洛克C.斯宾塞D.赫胥黎6.近代法国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确立的标志是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设立的(C)。A.帝国大学B.教育部C.大学区D.索邦大学C。拿破仑逐渐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教育体制,把全国划分为27个大学区。世纪德国主要传授自然科学和历史知识的教育机构是(B)。A.文科学院B.实科教育C.文科中学D.文法中学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人们尊成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认为,有三个因素影响着人的发展:天性或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的教育家是(A)。A.第斯多惠B.福禄培尔C.赫尔巴特D.费希特世纪初,拿破仑在教育上实行了典型的(B)体制。A.地方分权制B.中央集权制C.中央、地方共权制D.自治制1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规定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法案是(C)。A.《费里法案》B.《拿破仑法案》C.《基佐法案》D.《福尔法案》11.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道德教育非宗教化的观点。主张把社会群体的道德价值取向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是(D)”.A.卢梭B.狄尔泰C.斯宾塞D.涂尔干12.标志着英国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的著名的《初等教育法》,又称《富斯特法案》颁布于(A)。年B.1872年C.1705年D.1825年13.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分权制,美国政府认识到中央设立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