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央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阶段成果2_第1页
重庆中央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阶段成果2_第2页
重庆中央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阶段成果2_第3页
重庆中央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阶段成果2_第4页
重庆中央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阶段成果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中央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重庆中央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场地条件认知区位中央公园选址于两江新区的国际中心区核心,西距重庆会展中心约3Km,东距江北国际机场约5Km,南距江北嘴CBD中央商务区约15km,区位条件优越。上位规划解读根据两江新区国际中心区规划,中央公园东邻国际消费中心,西接重庆第二商务区,沿公园东西两侧干道为高档商务组团,南北两侧分别规划了文化设施用地。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央公园、会展、空港将成为重庆新中心启动的核心动力。中央公园更是处于核心区域。公园周长6公里,四周可带动约7平方公里的高强度城市中心区开发。图1图1-1区位分析图图1-2公园周边交通分析图周边交通分析根据城市规划,公园周边交通便捷,四通八达。连接两江国际机场和国际会展中心的同茂大道下穿通过公园,有公交站与公园联系。规划另有两条城市道路东西向下穿通过公园,分别为兰桂路和腾芳路,公园东西两侧规划有城市主干道公园东路和公园西路,公园北为城市次干路公园北路,南为城市主干路悦龙路。根据城市路网规划,公园两侧有多条城市支路与其对接。规划有轨道交通4号线穿过公园,9号线和11号线分别从公园的东、西两侧通过,均设置了轨道站点。公园边界公园整体呈长方形,南北长度2400米,东西最宽处为770米,最窄处为600米,总占地面积1.53平方公里。图图1-3公园边界分析图公园基址条件分析公园规划范围内用地为农地和山林,地形大部分为低缓的山丘和较浅的山谷,局部区域起伏较大。总体地形地势公园现状用地山峦起伏,北侧有两条较深的东西向横切谷地,起伏较大;中部地势东高西低,呈现出东坡西谷形式;南部起伏变化较多,呈丘峦与谷地相生的山水格局。全园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总体地势,南部最高处390m,北部最低处260m。山园内有山但不高,在中部较集中,山脉呈北—东—南的环形布局。公园北部东西向横向山脉形成公园的北部屏障,南部以斜向山脉和低山缓坡为多,清秀自然。水公园内主要水系有两条,分别为猫儿堡山南侧的溪流和公园南部的烂田沟。其中南侧溪流水量较大,流域面积10余平方公里,流量0.15m3/s。公园内分布着若干水塘,均为山体自然汇水形成。北部两山谷在雨季有水,其它时候呈干涸状态。植被公园内原有多个村庄,人们在此耕种,故山上植被多为经济林、杂木林和农作物。随着土地被征用村民搬迁,土地开始荒芜,大量杂木、杂草生长,现状植被杂而小,未能形成风景林丛。相关分析研究国内外大型城市中心公园分析研究中央公园最早起源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中央公园,由美国著名的风景园林师奥姆斯特德设计,是大型城市中心公园设计的典型案例;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是位于城市中心区大型公园的代表作品;上海浦东世纪公园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开发,是我国近年来大型公园的代表作品。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图图2-1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区位纽约中央公园位于纽约曼哈顿区中心位置。2)与周边用地关系纽约中央公园东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西靠美国自然博物馆和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公园与公共建筑,特别是市政办公建筑以及社区生活相结合。3)尺度公园南北长4000米,东西宽850米,总面积为340公顷,约有48公顷的湖面和溪流。4)公园特色公园以蜿蜒的步道、自然风光、大尺度开放空间(大草坪空间、湖面)以及四季变化的植物群落为主要特色。5)交通公园外围与城市次级道路相连,对外交通便捷,设置多个出入口,四条东西向的城市干道安排在地下穿过,但是公园与城市主干道百老汇大道、公园大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此来保证公园空间景观的完整性和公园游览的安全性、悠闲性。6)设施公园内设有植物园、动物馆、运动场、美术馆、影剧院、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和花式繁多的喷泉、大草坪、各种游步道等,且还设置有游遍整个公园的无轨电车游览线路。7)公共活动公园每年会举办各种大型公共活动,如音乐会、戏剧秀、垒球比赛等。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图图2-2英国伦敦海德公园1)区位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即西敏寺)地区。2)面积公园东西长2350米,南北宽1090米,占地250公顷。3)周边城市用地海德公园周边城市用地以商业、行政、居住用地为主。4)公园风格海德公园以自然风景园为主要风格,通过自然式绿地与放射形道路相结合的形式来营造公园的自然氛围。5)公园主导景观公园以大树、草地、湖面、开敞空间为主导景观,这些都是表现自然风景园的最佳元素。6)与城市交通关系公园的交通组织独具特色,城市道路曲线横穿,公园游步道与其立交。这样既保障了游客的安全又保证了游览路线的完整性7)设施公园设施较多,可参与活动较多,为居民提供板球、曲棍球、橄榄球、草地保龄球、射箭运动的场地,还提供了军事训练、活动集会、展览等各种庆典场所,多元功能融合。上海浦东世纪公园图图2-3上海浦东世纪公园1)区位上海浦东世纪公园位于浦东新区中心,是该区的绿色核心和城市视觉走廊的终端。2)面积公园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830米,占地140.3公顷。3)周边城市用地公园西北是行政文化中心,北面和西面是办公、商务、住宅综合区,东面是别墅区,东南是博览区。4)公园风格公园使用了自然与规则相结合的布局,通过水系与周边地块相串联,体现了自然、生态、现代的特色。5)公园主导景观公园内以大面积的草坪、森林、湖泊为主体,在重要区域设有有世纪花钟、镜天湖、高柱喷泉、露天音乐广场、云帆桥、绿色世界浮雕墙等主要景点。6)设施园内设施丰富齐全、活动注重参与性,设有儿童乐园、休闲自行车、观光车、游船、绿色迷宫、垂钓区、鸽类游憩区等十三个参与性游乐项目,同时设有会展厅、蒙特利尔咖啡吧、佳盅苑、世纪餐厅、海纳百川文化家园和休闲卖品部。特征总结经分析总结,较成功的国内外城市中心区大型综合性公园,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布局简洁,结构明晰,具有时代性、艺术性。2)有较明确的轴线,规则构图与自然构图相结合。3)以大树、大草坪、自然湖面、密林、多元空间为主导景观。4)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景观物和艺术作品。5)体现当代最先进的园林科技。6)与城市的有机互动,公园引领城市发展。重庆文化与中央公园重庆文化含义“重庆文化”指重庆区域空间内“风俗传统、经济形态、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重庆”这一名称在很长时间内都仅指渝中半岛上的城市,直至近代开埠,“重庆”的空间意义都还限于渝中半岛及江北一隅,从现代直辖开始重庆地理空间概念不断扩张,“重庆文化”逐渐丰富。重庆文化地位现状重庆范围广阔,而“重庆文化”实际已超越了地理重庆的边界,通过与周边地区文化的互动与交融,成为中华文化版图中重要的文化节点。重庆中央公园的文化使

重庆中央公园的建设背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首先公园要能够反映重庆文化的精神内核;其次要能够符合重庆地区的审美情趣;第三要能够容纳重庆代表性的大型活动;最后还要能够展示重庆典型的文化符号。重庆地理特征及文化影响重庆地理特征可概括为大江大河,气势磅礴;山多坡陡,艰难险恶;水陆融汇,交通便利;偏安一隅,远离中原。而正是这些地理特征塑造了重庆人刚勇坚毅,团结协作,开放求新和自由旷达的精神特质。图图2-4重庆地理特征及文化影响分析图重庆发展的时间脉络重庆自西周时期由巴人建国,经历秦、汉、魏晋至隋朝定名渝州,后经历唐朝,至宋朝(1189年)正式定名为重庆,重庆市1949年解放,1997年定为直辖市。重庆文化是巴文化经历数千年演变,并与多种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而刚勇坚毅这一品质则是最可唱咏的重庆赞歌。图图2-5重庆发展时间脉络图重庆审美情趣一方水土一方人,西部山城以阳刚雄奇的峡江景观著称,也塑造了大江环绕大山城的壮美特色,这正是重庆独有的审美基调。重庆市民活动习惯研究在山城重庆,相对平坦的户外活动空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开敞的草坪、广场、河滩地等尤其受到市民青睐。在开敞空间中,人们自发开展多种活动内容:棋牌、品茗、演出、健身、婚庆、野餐、自行车等。图2-图2-6活动习惯分析图

重庆(中央)公园的发展历程分析研究重庆中央公园的发展分析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对重庆人民公园的分析研究,重庆人民公园(曾名中央公园、中山公园)是重庆最早的公园,其承载着重庆的历史文化,并且为市民提供了休闲、聚会的场所。公园内设施丰富,有文化馆、图书馆、多功能厅、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碑、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覆土广场、茶园等。其次是对江北嘴中央公园的分析,该公园体现了历史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其设施主要有: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明玉珍睿陵、测候亭、广场小品桂花街、草坪小径等。第三阶段就是重庆中央公园,该公园承载着多元文化与功能的复合,将被打造成为疏朗的、开放的、文化与时尚并存、生态与与艺术共生的公园。图图2-7重庆(中央)公园的发展历程分析图节庆大道尺度分析研究图2-图2-10英国mall图2-9厦门园博大道图2-8北京奥林匹克中轴线脉络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1)长度:1800米,南至鸟巢,北至公园。2)宽度:160米,由铺装大道和林荫广场带两部分组成。3)铺装大道:30米宽,由纯硬质铺装构成。厦门园博园1)长度:300米,南至入口广场,北至广场。2)宽度:50米,由铺装大道和休闲广场带两部分组成。3)铺装大道:20米宽,由纯硬质铺装构成。4)林荫广场带:30米宽,两侧各15米宽,由休闲广场和特色展示花园构成。英国mall1)长度:1000米2)宽度:55米,由铺装大道和两侧人行道组成。3)铺装路面:30米宽,由纯硬质铺装构成。4)人行道:25米宽,由行道树、灯杆及人行铺装带构成。结论通过对国内外诸多节庆大道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一般节庆大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通过性空间——该部分为纯硬质铺装,方便人流通过,具有集会功能。2)停留性空间——该部分具有休闲、展示功能,通常为林荫空间或者是自然绿化带。纯硬质铺装大道宽度不宜低于10米,以20米宽为最佳。公园定位目标定位重庆中央公园定位是面向国际、充分展现重庆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形象的现代城市地标。特色定位重庆中央公园的特色定位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中国文化:公园以中国文化为内涵,在总体布局、山水结构、景观空间、功能分区、植物配置、建筑、雕塑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特征。第二, 重庆特质:公园“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在充分利用重庆山地地形的基础上,突出重庆地域景观,包括专题园、乡土树种、地方材料的应用,巴渝文化以各种表现形式在园中体现。第三, 生态环境:公园以塑造完善的生态环境为主导,全园植物选择适生品种,复层种植,林相丰富,并构建生物多样性体系,形成科学的生态群落系统。功能定位重庆中央公园的功能定位是重庆市大型城市综合公园。图3-图3-1全园鸟瞰图主题策划在中央公园总体定位指导下,公园策划了五大主题,分别为欢庆、开放、生态、文化、科技,每个主题在公园中均有相应的内容支撑,并以相应的功能设施和景观元素予以具体体现。欢庆主题主要包括:节日庆典、纪念活动、群众娱乐、市民休闲、公共参与以及儿童游戏。开放主题主要体现在:空间类型、公园风格、时尚活动、设施及标志等。生态主题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技术、本土植物。文化主题主要表现的是:巴渝文化、山水文化和传统民俗文化。科技主题主要包括:资源节约、能源节约、低碳和资源循环。图4图4-1重庆中央公园主题策划空间结构布局结构布局根据根据规划布局理念与中央公园的资源现状,中央公园将形成“四区、一带”的结构布局。四区:中央广场区、景园水湾区、景园山林区、生态休闲区。一带:节庆大道带。公园以中央广场、节庆大道、大草坪三大主题景观为核心,梳山理水,形成总体山水结构格局。图5-1结构布局图临东西城市道路设计了专题园八处,方便周边市民使用。各园以“图5-1结构布局图图5-图5-2总平面图图5-图5-3中央公园鸟瞰图空间结构布局依托现状自然山水架构,总体空间结构形成山环湾抱、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多条虚实轴线相互呼应,控制全园。公园主轴线由中央广场、节庆大道、欢乐广场、中轴草坪、辉山、镜湖组成,形成公园的空间控制轴线。主轴线东侧的四个山峰与辉山形成一脉相连、弧形环抱的空间,与大草坪、水湾形成“负阴抱阳”的空间格局。辉山与南侧的自然山峦有机呼应,夹以镜湖,水绕山转,山固水柔,形成湖山相依的山水格局。公园整体收放自然,开放得宜,脉韵贯通。图5-3结构分析图

图5-3结构分析图分区设计中央广场区中央广场总面积30公顷,以中心广场和南广场为环境依托,营造大气的节日庆典、集会空间。包括中央广场、中心广场、服务广场、生态绿台、北广场等。多条放射型道路与中央广场联系,以迅速集散人流。中央广场:由同茂大道分为南北两部分,同茂大道自广场下穿过;同茂大道以北4.7公顷,以南1.3公顷,合计6公顷。根据城市交通规划,桥下将设公交站点,游人可沿台阶到达广场。广场以较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为主体,可容纳有组织的群众活动10万人。广场北侧为大型表演喷泉和生态绿台。广场两侧以银杏、香樟列植,烘托气氛,并形成林下休息空间。图6-2中央广场区图6-2中央广场区效果图图6-1中央广场区平面图节庆大道带节庆大道带总面积18公顷,以中轴的节庆大道为主体,营造大气的节日庆典、集体活动、花车游行空间。包括节庆大道、欢乐广场、阳光大草坪、辉山等。多条公园道路与之联系,大道外侧为开敞草地、疏林草地等。节庆大道:自中央广场南端始,至南部欢乐广场止,长度600米;设计中间铺装行进宽度20米,两侧各为40米宽五排银杏林荫树阵。沿节庆大道设计以时间为线索的重庆历史发展轴。结合铺装的变化,道路面上每隔50m镶嵌条形黄铜地雕,记录重庆历史发展中的大事。欢乐广场:欢乐广场做为节庆大道的结束端点,形成由规划空间向自然空间的转换,树阵环绕,广场西侧有主路与公园出入口联系,广场也是小型集会的场所。阳光大草坪:欢乐广场向辉山的过度,自然缓坡,舒展自然,开放大气。辉山:辉山衔接公园南北,山名取自于西晋陆机的《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寓意重庆的未来充满光明和生机。辉山是中轴线上的突出景观节点,设计保持原山体,适当调整山形,山上增植乔木,加大郁闭度。沿周边山脚为公园主路,沿水系设观景台。图6-4节庆大道带效果图图图6-4节庆大道带效果图图6-3节庆大道带平面图景园水湾区景园水湾区总面积22公顷,以疏林草地与龙湾水景为主导景观,营造丰富的市民游赏、运动、演出、休闲的景观空间。包括雕塑园、海棠园、露天剧场、健身园、溢清园、龙湾竹园等。多个入口与之联系,并与节庆大道带互动。临公园西路规划有三处街头游园和乐园,以较多群众活动场地为特色;儿童活动为特色;风竹园以竹子景观为特色。各园均有儿童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方便市民使用。露天剧场:结合低洼地形设计,由草坡看台、生态演艺场、草花缓地组成。雕塑园:以疏林草地为依托,适当布置场地,形成与中央公园相匹配的雕塑园。健身园:临公园西路而设,以黄葛树、桂花、法桐、雪松、蓝花楹等大树为主,下层为可进入草地,缀以地被草花,形成起伏自然的树林草地空间。并设有多个体育场地,可开展绿荫活动。溢清园:结合龙湾水源,铺以青石,清泉涌动展而成潭;伴以景亭,配植香花,香远溢清。龙湾竹园:龙湾因地势而成,清溪两侧植花种竹,山石相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湾环山绕,花随溪流,翠竹拔节,诗意满湾。图6-6景园水湾区效果图图6-6景园水湾区效果图图6-5景园水湾区分区图景园山林区景园山林区总面积30公顷,以功能园区为主体,以开放大草坪与山体密林为主导景观,营造满足游戏、休闲、运动、演出、展览、科普等的景观空间。包括桂花山茶园、儿童乐园、东山、樱花园、阳关大草坪、梅园等。东入口与之联系,并与节庆大道带互动。临公园东路规划有三处街头游园,山韵园以观赏公园自然山脉为特色;水荷园以荷花池为特色;重葛园以大黄葛树为特色。各园均有儿童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方便市民使用。桂花山茶园:以重庆市花山茶和桂花造园,伴以山石、流水、多种品种展示。花色多样、香气宜人。儿童乐园:临东北出入口而设,提供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东山:结合自然山体,密植多类型植物,形成西侧大草坪的背景。各山顶设以场地,或置平台,或置景亭,远眺观景。大草坪:结合自然山坡而设,伴节庆大道而行。草坪大小不一,主导树种有桂花、香樟、黄葛树等。梅园:以梅花造园,结合起伏山体而设,布置场地,可开展山地自行车、登山、跑步、滑板等活动。图6-7景园山林区分区图图6-8景园山林区效果图图6-7景园山林区分区图图6-8景园山林区效果图生态休闲区生态休闲区总面积53公顷,以镜湖与自然山体风景为主导景观,营造自然生态园地,满足市民游园、休闲、运动、科普等活动。包括镜湖、山城天街、桑梓园(乡土植物园)、丛樾园、自然花谷、芸台园(味园)、园艺花园、湿地花港、生态运动园、南广场(棕榈园)等。设计维持现状山体骨架不变,梳理植被,选择有代表性的乡土植物大面积种植,增加游步道、观景点,营造充满乡土情怀的田园诗意景观。沿公园西路和东路分别规划有街头游园一处,景文园以颂景诗文为特色,以刻石、置石形式表达;庆歌园以可开展唱红歌活动的场地为特色。镜湖:由现状山谷蓄水而成,缓缓流动的湖水宛若镜面映照蓝天,形成一镜衔天的景观。镜湖由主湖面、八音涧、桂花谷三部分组成。山城天街:利用现状两水夹半岛的地形条件,结合地势高差,设计为有重庆地域特色的山城天街,作为城市特色休闲区,与城市互动。丛樾园:在现状山林基础上丰富群落结构层次,补植秋色叶树种和观赏性强的乡土树种,增加下层开花灌木、草本花卉地被,营造幽静的山林气氛。自然花谷:以乡土花灌木与花卉种植为主,适当增加浆果、翅果植物,吸引鸟类停留、觅食、筑巢,丰富植物种类,营造鸟语花香的花谷气氛。桑梓园(乡土植物园):在现有自然乔灌木群落基础上,梳理现状植被、丰富植物种类,突出应用乡土植物,形成风格鲜明的景观区域,如:百花园、杜鹃园、桑梓园、枇杷园、柑橘园等。植物园采用自然群落式种植手法,结合地形山势,注重蜿蜒山路和缓坡台地的空间变换,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山地植物园。芸台园(味园):与西南入口正对,依据山体地形设计,以香料植物、乡土花卉、和岩生植物种植为主体,展示地域植物特色和饮食文化。园艺花园:从重庆市民爱好家庭园艺为出发点,结合缓坡台地设各类型家庭园艺花园,公众参与互动,普及园艺知识。生态运动:利用城市道路建设平整出的平地设计体育活动场地,结合山体可开展登山体育活动。湿地花港:利用季节性水流山谷设计,以植物造景为主,大面积种植观赏性湿生植物,注重草花、花期、高度比例搭配,营造清新野趣的湿地花港,湿地有水无水皆成景。南广场(棕榈园):为公园南侧主要出入口,以台地林荫广场为主要景观,结合湿地花港置景,为市民提供开放活动空间。图6-11生态休闲区效果图图6-9生态休闲区平面图图6-10生态休闲区分区图

图6-11生态休闲区效果图图6-9生态休闲区平面图图6-10生态休闲区分区图交通系统规划过境道路为了加强城市中心区的交通联系,中央公园内规划三条东西向城市道路。兰桂路和腾芳路采取路堑和隧道相结合方式,保证中央公园景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茂大道局部下穿。园内道路公园内设环形主路,长约5公里,宽7米,坡度在3%-8%之间,串联公园各景区,并作为健身慢跑路线和自行车路。因主环路南北较长,设计在东西之间有3条6米路相连,并连接主入口,形成三个可独立成环的主路系统。公园支路3m—4m,小路1.5—2.4米,支路和小路与主路有机结合,形成网状系统。出入口初步计划中央广场及以北区域完全开放;中央广场以南区域封闭管理,设出入口,不售票,夜间闭园,保证安全。中央广场以南区域共设主要出入口七处,均设停车场。另设多处次出入口,与外围城市支路相对,满足周边居民便捷入园需要,入口夜间锁闭。图图7-1公园交通系统规划图停车场停车场以地下停车为主,共设地下停车位3060个,均结合填方区。设计地上大巴停车位100个,小车停车位210个。在大型集会时将进行交通管制,采用路边停车方式。专用车线路设计花车从中央广场东西进入,沿节庆大道巡游,至欢乐广场出。沿主路可通行电瓶车和自行车,自行车道与人行分离。平均每200—300米设电瓶车站一处,平均每1000米设自行车租赁和归还点一处。图7-2停车场规划图图7-3电瓶车游览线路图

图7-2停车场规划图图7-3电瓶车游览线路图竖向设计因于城市建设平场需要和城市大型集会广场需要,公园地形进行适当调整,尤以同茂大道南北两侧调整较大。地形调整后全园地形以平坦广场、坡地、缓丘为主,全园土方基本达到平衡,稍缺土方由周边200米之内的城市平场获得。根据竖向设计要求,全园地势格局可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部分,北部与中部之间以同茂大道南100米为界,中部与南部之间以辉山为界。图8-2坡度分析图图8-1竖向平面图北部:进行较大平场,设计主体高程在332m—360m图8-2坡度分析图图8-1竖向平面图中部:适度进行调整,设计主体高程在300m—358m之间,为缓坡草地、水湾、平缓节庆大道、缓丘相结合;南部:基本保留现状地形,设计主体高程在266m—340m之间,为山丘、溪谷、港湾、湖面、起伏山体相结合。调整后的公园主体地形变化集中于中部和南部,中部西侧为缓坡起伏,有微丘和溪谷相间。东侧山脉呈南北向,自然弧形至八音涧转而向西与辉山相连,五个山峰连为一脉,或高或低,高者高程358m,低者高程326米,气韵贯通。南部现状地形自然,丘峦起伏,山不高而秀,丘不大而丰;有多个谷地空间、坡地空间,回转变换。公园设计基本在保留现状地形基础上,修路、平台、安亭、置景,屡步其中可得世外桃源之趣。

水系景观设计中央公园之理水结合场地环境,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设计公园由北至南形成三种类型的水景空间。北部配合中央广场的造园意向建设规则大气的“广场水景”;中部根据自然起伏的地形条件,形成韵律丰富的“自然水景”;南部结合现状场地的湿地水塘,设计为“湿地水景”。北段——广场水景中央广场是重庆中央公园的核心场地,是人们参观、停留、活动的场所,设计力求展现规整大气的同时,通过大型旱喷表演秀和互动旱喷水景的设计吸引游人参与,增加广场活力。中段——自然水景中段水系由龙湾和镜湖构成。龙湾:长830米;依山势蜿蜒而行,其势如龙,故名龙湾。上游为溢清园,下游与镜湖相连。图9-1水系平面图镜湖:镜湖面积100850平米,常水位高程为282米,湖平如镜,一镜衔天;东侧有八音涧、桂花谷引水,溪长分别为320米和216米。图9-1水系平面图南段——湿地水景湿地水景是基于场地条件适当梳理形成的湿地花港景观。花港长745米,水面高程为320—282米,中间溪流宽度5—10米,两侧为湿地景观。

植物景观设计重庆市植物资源概况植物区系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重庆市处于我国东西及南北植物区系交错渗透地带,大部分位于我国三大植物自然分布中心之一的“鄂西川东植物分布中心”。本地区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所受侵袭程度较轻,且地形复杂,适宜于植物发育和繁衍。本地区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24科1233属5368种,其中被子植物170科1090属4725种。2)特有种及孓遗植物多本地区植物种类特别是特有植物种类丰富,如药用植物的黄连和红豆杉、南川石杉、四川阴地蕨、桂龄鹅耳枥、樱叶楼梯草等均为重庆的地方特有植物。在孑遗植物中,桫椤、银杏、银杉、水杉,都是有名的活化石。3)珍稀和濒危植物多重庆市的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有荷叶铁线蕨、桫椤、银杏、银杉、黄杉、秦岭冷杉、大果青杄、水杉、崖柏、三尖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青檀、水青树、连香树、鹅掌楸、伯乐树、银鹊树、珙桐及香果树等。主要植被类型重庆市主要植被型有6种:即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竹林;灌丛。主要群系组有25种:即栲类林、石栎林、润楠林、木荷林、大头茶林、杜鹃林、青冈林、栎类林、桤木林、水青冈林、桦木林、杉木林、柏木林、马尾松林、冷杉林、云杉林、暖性中山亚高山竹林,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杂类草草甸,禾草草甸,蕨类草甸。图图10-1主要植被类型示意图场地现状研究场地植被现状1)自然植被简单主要有马尾松林、柏木林,其次为杉木林、竹林,多为稀疏的纯林。局部土层深厚的浅丘或低山半阳坡的马尾松林,混有阔叶树,如麻栎、栓皮栎、枫香、合欢等。柏木林有较多阔叶树如黄连木、八角枫、棕榈、桤木等分布。常绿阔叶林仅在局部沟谷存在,主要有栲树、小果润楠、桢楠、四川大头茶等。河流两岸的河漫滩上有田根子、芭茅等草本群落。土壤较湿润处有灌木分布,如黄荆、马桑、铁仔等。2)特色农业植物景观梯田、竹林、果园、芭蕉林等散点分布。3)经济林木较多主要有桃、橙、红桔、柚子、桑、茶、油桐、芭蕉等。沟谷地区分布着竹丛,主要种类是慈竹、硬头黄竹等。土壤现状土壤由耕作土壤和自然土壤两大部分组成。坡地的成土岩性可见砂岩、紫色页岩及少量石灰岩,土壤类型可见黄壤、紫色土、石灰岩土;谷底分布耕作土壤,以黄壤为主,可见部分水稻土。石灰岩土可形成以落叶阔叶为主的常绿落叶混交林,如榆科等,富有季相变化;而以砂岩形成的紫色土等粘性土则适宜樟科、壳斗科形成的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的林地,四季常绿,但缺少季相变化。地形公园主体地形变化集中于中部和南部,中部西侧为缓坡起伏,有微丘相间,过节庆大道以缓坡大草坪与东侧自然山脉相接,宜形成疏林草地景观。东侧山脉呈南北向,自然弧形至镜湖北转而向西与辉山相连,五个山峰连为一脉,或高或低,气韵贯通,宜形成茂密的山林景观。图10-图10-2场地现状植被植物景观设计原则与策略原则1)科学性尊重自然,现状良好植被覆盖的地方尽可能保留;遵循自然规律,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现状土壤条件的物种,符合植物自身的生长要求;2)艺术性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尤其是符合重庆人民的喜好;突出植物色彩美、形态美等;3)文化性植物本身所蕴含文化的体现;植物配置展示重庆的文化传统;4)实用性植物景观应形成多样的空间,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策略1)营造近自然植物群落为公园本底结合现有地形的整理,以重庆地区低山丘陵地带天然林的植物群落为培育目标,运用场地中现有林木,引入大量乡土植物,通过近自然植物群落的栽植方式,形成公园植被的绿色本底。2)丰富植物群落的风景特征在植物景观设计中,通过对现有林地进行改造提升,增加观赏林木,营造出近自然的具有季相变化的风景林。3)发挥公园植被的生态功能植物景观设计考虑对小动物、鸟类、鱼类等栖息地改善,考虑植被对雨水的涵蓄、净化功能,发挥公园作为城市中心绿肺的功能。图10-3植物景观示意图4)提升重要景观节点的环境氛围图10-3植物景观示意图针对广场、场地节点,采用有特色的栽植方式、植物种类,提升场所的环境特征,如芳香植物、香料植物、乡土花卉等植物的应用,台地式种植、斑块式群植等栽植方式的运用。总体植物景观设计依据场地现状及功能需求,在尽可能保留现有林木的情况下,运用多种植物景观类型,营造丰富的空间氛围。主要的植被景观类型有:常绿密林、混交密林、秋景林、疏林地、树阵、草坪、专类园、水生湿生植物等。全园植物景观结构总结为一下几点:中轴大树统领气势,开阔草坪舒展空间,山体密林构建骨架,外围疏林融合城市,疏林草地奠定底景,专类花园绿中点彩。图10-4植物景观设计分区图

图10-4植物景观设计分区图植物景观与文化公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与植物景观密不可分,全园从植物种植上分为中央广场区、节庆大道区、桂花山茶园、樱花园、梅园、海棠园、阳光大草坪、竹园、辉山、桑梓园、棕榈园等区域。每个区域各具特色,烘托出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央广场区种植高大乔木以配合广场的宽阔,体现重庆大气豁达的特质;桂花山茶园以桂花和重庆市花山茶为主要观赏树木,体现重庆人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品质;竹园以众多种类的竹类为基础,辅以松、梅,体现重庆的红色英雄文化;棕榈园体现了重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文化。图10-5植物景观与文化分析图图10-5植物景观与文化分析图分区植物景观设计中央广场区中央广场区由中央广场、自然林园、树阵草地及服务广场组成,植物景观以风景林地、疏林草地、树阵为特征。1)中央广场植物景观设计:该区通过规则式种植香樟等高大的常绿乔木为雕塑提供背景。广场根据不同的节庆活动可临时摆设时令花卉,体现节日气氛。2)混交密林:以近自然群落为目标进行栽植设计,树种以重庆当地的樟科和木兰科植物为主,如香樟、天竺桂、广玉兰、银木、深山含笑、红花木莲等。密林区林下地被不再铺设草坪,而以野生草本植物如鸭跖草、葱兰、马蹄金、蜈蚣草、扁竹兰等。3)疏林地:以草地、色彩艳丽的草花为底色,以团状栽植的疏林地为特征,围合多个小广场,并结合广场点缀较大规格的风景树。乔木树种:鹅掌楸、朴树、广玉兰、楠木、合欢、五角枫、樱花、西府海棠、蒲葵等;草本植物:红花酢浆草、红三叶、薰衣草、蓝花鼠尾草、雏菊、郁金香、石蒜属、鸢尾属、萱草等。节庆大道带节庆大道带包括节庆大道、欢乐广场、大草坪、辉山等,植物景观包括以银杏和香樟为主体的林荫大道、中轴大草坪、自然山林、滨水林带。1)节庆大道:节庆大道整体上以高大乔木强化轴线,两侧各栽植3排银杏、悬铃木、桂花林荫树阵,间以黄葛树,突出气势。节庆大道南部端点欢乐广场以树阵收尾,周围栽植黄葛树,以过渡广场与大草坪,树阵可用鹅掌楸、银杏等大乔木。节庆大道两侧布置疏林草地和开敞草坪,并点植孤景树,如黄葛树、香樟、蓝花楹、雪松等。2)中央大草坪:开阔的视野,草坪中可容纳多种活动;缓坡大草地提供良好的空间感受。开敞草地的景观受空间大小、地形起伏、边界形式等因素影响。草地边界以间断的密林围合,运用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错落的林缘线和起伏的林冠线,并以树团、孤植树作为草地空间景观焦点。3)滨水林带:树木组团的布置考虑辉山与镜湖关系、亲水平台位置,湖滨团状种植喜湿的枫杨、乌桕、柳杉、水杉、柳树,片植木芙蓉、梅花、桃花、迎春,以达到湖光山色的效果。水生植物成片种植,以与山体尺度相宜,可用菖蒲、香蒲、蒲苇、芦竹、芭茅。景园水湾区以疏林草地与龙湾水景为主导景观,并沿节庆大道布置山茶园、春景林等专类花园;大草坪与辉山西侧,沿龙湾片植竹林,形成竹林溪径。1)山茶园植物景观设计:位于中央广场西南侧,总面积约3.6公顷。以重庆市花—山茶花文化为主题,应用单瓣、半重瓣、重瓣、曲瓣等类型,并种植部分名贵品种,形成特色专类园。种植方式为结合树团大片栽植;林缘、路旁带状栽植;林下空隙团状栽植。2)竹园植物景观设计:位于龙湾两侧,总面积约2.8公顷。沿龙湾两侧片植斑竹、慈竹、紫竹、琴丝竹,并用菲白竹、箬竹作地被,沿溪点缀桃梅,形成竹林溪径。水源头片植梅花,沿大草坪边缘种植雪松、柳杉、银杏、台湾杉等裸子植物,形成松、竹、梅、园,体现重庆的红色英雄文化。背景林片植香樟、无患子等高大乔木,形成丰富林冠线。种植方式为竹林片植,梅花片植,松杉类群植,背景林片植。景园山林区以开放大草坪与山体密林为主导景观,营造满足游戏、休闲、运动、展览、科普等活动,包括桂花园、春景林、常绿密林、混交密林等。1)桂花园植物景观设计位置:中央广场东南侧,总面积约4.7公顷。功能与特色:选取不同品种、不同形态的桂花,以延长花期。并结合地形配植香樟、乌桕、栾树、合欢、柑橘、杜鹃、栀子花、紫荆、木槿等,着重加强春夏季景观及芳香植物,形成以桂花为基调树种,四季皆有景可观的芳香花园。种植方式:大规格的桂花孤植树、群植、丛植。2)樱花园植物景观设计位置:节庆大道两侧,总面积约7.1公顷。特色:轴线两侧大片种植樱花、桃花、梅花、玉兰等春季花卉,围合出多个开阔草坪,强调轴线的景色,形成层次丰富、季相鲜明的风景密林。春季漫山樱花盛开,形成壮美的景观。种植方式:东侧沿山体等高线条带状密集种植;西侧沿缓坡与常绿树片状混交。生态休闲区以镜湖和与自然山体风景为主导景观,营造自然生态园地,满足市民游园、休闲、运动、科普等活动。包括镜湖、桑梓园、风景林园、味园、园艺花园、湿地花港、生态运动场、棕榈园等。1)棕榈园植物景观设计:位于公园南入口,总面积约1.5公顷。种植能在重庆良好生长的棕榈类植物,并配置黄葛树、小叶榕等植物,形成富有特色的南国风情。体现重庆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文化。种植方式为树阵式规则种植、群植、片植。2)桑梓园植物景观设计:结合现有梯田和片林,种植果树、农作物以及村庄常见的桑树、桤木、皂角等树木。果树可栽植枇杷、桃、柑橘、芭蕉等。3)味园植物景观设计:园内可栽植部分香料植物,体现重庆美食文化,如花椒、桂花、丁香、八角、刺五加、杜仲、荆芥等乔灌木,以及藿香、香薷、茴香、紫苏、薄荷、花叶良姜等草本植物,并辅以说明,使市民认知所食用香料植物的自然原型。公园植物名录序号中文名科属拉丁名常绿针叶树1苏铁苏铁科苏铁属Cycasrevoluta2雪松松科雪松属Cedrusdeodara3台湾杉杉科台湾杉属Taiwaniacryptomerioides4南洋杉南洋杉科南洋杉属Araucariacunninghamii5罗汉松罗汉松科罗汉松属Podocarpusmacrophyllus6柳杉杉科柳杉属Cryptomeriajaponica7湿地松松科松属Pinuselliottii8马尾松松科松属Pinusmassoniana9日本五针松松科松属Pinusparviflora10火炬松松科松属Pinustaeda11杉木杉科杉木属Cunninghamialanceolata12翠柏柏科翠柏属Calocedrusmacrolepis13柏木柏科柏木属Cupressusfunebris14白皮松松科松属Pinusbungeana15日本冷杉松科冷杉属Abiesfirma落叶针叶树1水杉杉科水杉属Metasequoiaglyptostrobides2池杉杉科落羽杉属Taxodiumdistichum常绿阔叶树1红花木莲木兰科木莲属Manglietiainsignis2夜香木莲木兰科木兰属Manglietiacoco3白兰花木兰科含笑属Micheliaalba4乐昌含笑木兰科含笑属Micheliachapensis5深山含笑木兰科含笑属Micheliamaudiae6黄心夜合木兰科含笑属Micheliamartiniii7广玉兰木兰科木兰属magnoliagrandiflora8香樟樟科樟属Cinnamomumcamphora9天竺桂樟科樟属Cinnamomumjaponicum10肉桂樟科樟属Cinnamomumcassia11银木(大叶樟)樟科樟属Cinnamomumplatyphyllum12黑壳楠樟科山胡椒属Linderamegaphylla13楠木樟科润楠属Machilusnanmu14紫楠樟科楠木属Phoebesheareri15桢楠樟科楠木属Phoebezhennan16北碚榕桑科榕属Ficusbeipeiensis17小叶榕桑科榕属Ficusmicrocarpa18木麻黄木麻黄科木麻黄属Casurinaequisetifolia19厚皮香山茶科厚皮香属Ternstroemiagymnanthera20木荷山茶科木荷属Schimasuperba21杜英杜英科杜英属Elaeocarpusdecipiens22大果杜英杜英科杜英属Elaeocarpusduclouxii23日本杜英杜英科杜英属Elaeocarpusjaponieus24薄果猴欢喜杜英科猴欢喜属Sloanealeptocarpa25四川山矾山矾科山矾属Symplocossetchuensis26银荆含羞草科金合欢属Acaciadealbata27台湾相思含羞草科金合欢属Acaciaconfusa28银桦山龙眼科银桦属Grevillearobusta29红豆树蝶形花科红豆属Ormosiahosiei30秋枫大戟科秋枫属Bischofiapolycarpa31红翅槭槭树科槭属Acerfabri32大叶女贞木犀科女贞属Ligustrumlucidum落叶乔木1银杏银杏科银杏属Ginkgobiloba2玉兰木兰科木兰属Magnoliadenudata3紫玉兰木兰科木兰属Magnolialiliiflora4鹅掌楸木兰科鹅掌楸属Liriodendronchinense5悬铃木悬铃木科悬铃木属Platanusacerifolia6黄葛树桑科榕属Ficusvirens7复羽叶栾树无患子科栾树属Koelreuteriabipinnata8构树桑科构树属Broussonetiapapyrifera9枫杨胡桃科枫杨属Pterocaryastenoptera10麻栎壳斗科栎属Quercusacutissima11板栗壳斗科栗属Castaneamollissima12加拿大杨杨柳科杨属Populuscanadensis13钻天杨杨柳科杨属Populusnigra14垂柳杨柳科柳属Salixbabylonica15合欢含羞草科合欢属Albiziajulibrissin16刺槐蝶形花科刺槐属Robiniapseudoacacia17无患子无患子科无患子属Sapindusmukorossi18三角槭槭树科槭属Acerbuergerianus19川楝楝科楝属MeliatoosendanSieb20蓝花楹紫葳科蓝花楹属Jacarandamimosifolia21杜仲杜仲科杜仲属Eucommiaulmoides22大叶榉榆科榉属Zelkovaschneideriana23桑桑科桑属Morusalba24化香树胡桃科化香树属Platycaryastrobilacea25皂荚云实科皂荚属Gleditsiasinensis26八角枫八角枫科八角枫属Alangiumchinensis27七叶树七叶树科七叶树属Aesculuschinensis28臭椿苦木科臭椿属Ailanthusaltissima29枫香金缕梅科枫香属Liquidambarformosana30龙牙花蝶形花科刺桐属Erythrinacorallodendron31刺桐蝶形花科刺桐属Erythrinavariegata32喜树蓝果树科喜树属Camptothecaacuminata33青榨槭槭树科槭属Acerdavidii34川泡桐玄参科泡桐属Paulowniafargesii35檫木樟科檫木属Sassafrastzumu36连香树连香树科连香树属Cercidiphyllumjaponicum37朴树榆科朴属Celtissinensis38榆榆科榆属Ulmuspumila39核桃胡桃科胡桃属Juglansregia40梧桐梧桐科梧桐属Firmianasimplex41梓叶槭槭树科槭属Acercatalpifolium42黄连木漆树科黄连木属Pistaciachinensis43厚朴木兰科木兰属Magnoliaofficinalis44山胡椒樟科山胡椒属Linderaglauca45柘树桑科柘树属Cudraniatricuspidata46柿柿树科柿树属Diospyroskaki47君迁子柿树科柿树属Diospyroslotus48山楂蔷薇科山楂属Crataeguspinnatifida49苹果蔷薇科苹果属Maluspumila50杜梨蔷薇科梨属Pyrusbetulaefolia51白梨蔷薇科梨属Pyrusbretschneieri52槐树蝶形花科槐属Sophorajaponica53蓝果树蓝果树科蓝果树属Nyssasinensis54灯台树山茱萸科梾木属Cornuscontroversa55丝棉木卫矛科卫矛属Euonymusmaackii56油桐大戟科油桐属Verniciafordii57枣鼠李科枣属Ziziphusjujuba58楸树紫葳科梓树属Catalpabungei59乌桕大戟科乌桕属Sapiumsebiferum落叶花灌木1紫薇千屈菜科紫薇属Lagerstroemiaindica2红檵木金缕梅科檵木属Loropetalumchinense3木芙蓉锦葵科木槿属Hibiscusmutabilis4木槿锦葵科木槿属Hibiscussyriacus5桃蔷薇科桃属Amygdaluspersica6樱花蔷薇科樱属Cerasusserrulata7日本晚樱蔷薇科樱属Cerasusserrulata8红叶李蔷薇科李属Prunussalicina‘Atropurpurea’9杏蔷薇科杏属Armeniacavulgaris10樱桃蔷薇科樱属Cerasuspseudocerasua11垂丝海棠蔷薇科苹果属Malushalliana12贴梗海棠蔷薇科木瓜属Chaenomelesspeciosa13楸子蔷薇科苹果属Malusprunifolia14梅花蔷薇科杏属Armeniacamume15珍珠梅蔷薇科珍珠梅属Sorbariakirilowii16平枝栒子蔷薇科栒子属Cotoneasterhorizontalis17野蔷薇蔷薇科蔷薇属Rosamultiflora18黄刺玫蔷薇科蔷薇属RosaxanthinaLindl.19火棘蔷薇科火棘属Pyracanthafortuneana20紫荆云实科羊蹄甲属Bauhiniavariegata21石榴石榴科石榴属Punicagranatum22无花果桑科榕属Ficuscarica23腊梅蜡梅科腊梅属Chimonanthuspraecox24金叶女贞木犀科女贞属Ligustrumquihoui25海仙花忍冬科锦带花属Weigelacoraeensis26木绣球忍冬科荚蒾属Viburnummacrocephalum27紫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Berberisthumbergiif.atropurpurea28八仙花虎耳草科八仙花属Hydrangeamacrophylla29山茱萸山茱萸科山茱萸属Cornusofficinalis30棣棠蔷薇科棣棠属Kerriajaponica31海州常山马鞭草科大青属Clerodendrumtrichotomum32胡枝子豆科胡枝子属Lespedezabicolor33花椒芸香科花椒属Zanthoxylumbungeanum34连翘木犀科连翘属Forsythiasuspensa35四照花山茱萸科四照花属Dendrobenthamiajaponica36溲疏虎耳草科溲疏属Deutziascabra37醉鱼草醉鱼草科醉鱼草属Buddlejalindleyana38锦带花忍冬科锦带花属Weigelaflorida39红枫槭树科槭树属Acerpalmatum常绿花灌木1桂花木犀科木犀属Osmanthusfragrans2含笑木兰科含笑属Micheliafigo3蚊母金缕梅科蚊母树属Distyliumracemosum4杨梅杨梅科杨梅属Myricarubra5山茶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japonica6四川大头茶山茶科大头茶属Gordoniaacuminata7油茶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oleifera8西南红山茶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pitardii9陕西短柱茶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shensiensis10细萼连蕊茶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tsofui11茶梅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sasanqua12枇杷蔷薇科枇杷属Eriobotryajaponica13光叶石楠蔷薇科石楠属Photiniaglabra14红叶石楠蔷薇科石楠属Photiniaserratifolia15石斑木蔷薇科石斑木属Raphiolepisindica16羊蹄甲云实科羊蹄甲属Bauhiniapurpurea17黄槐决明云实科决明属Cassiasurattensis18四川蒲桃桃金娘科蒲桃属Syzygiumszechuanense19锦熟黄杨黄杨科黄杨属Buxuss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