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4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专题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考情三年14考高考指数:★★★★☆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考纲三年14考高考指数:★★★★☆20世纪50年代至70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奠定基础: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路线方针: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_______________建设与_____________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3.“一五”计划:(1)基本任务。①一化: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②三改: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特点: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3)成就:到1957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建立起飞机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4)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_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重工业国民经济3.“一五”计划:重工业国民经济4.三大改造:(1)形式。①农业改造:农民参加_______________,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改造:手工业者参加_________________。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全行业公私合营。(2)结果: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_____________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制度4.三大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制度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开始探索:1956年毛泽东作《___________》的报告。2.中共八大:(1)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_____________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_____________。(2)意义:体现了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成果。论十大关系先进的工业国先进的工业国二、曲折发展的十年论十大关系先进的工业国先进的工业国3.失误的探索:(1)“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发展速度。(2)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4.纠正错误:(1)举措: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___________”的八字方针。(2)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充实、提高3.失误的探索:充实、提高5.主要成就:(1)工业方面:建成_____、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十几个基础行业。(2)交通方面:除_____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3)能源方面:石油已经实现自给。武汉西藏5.主要成就:武汉西藏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原因:“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和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损失惨重。3.调整与整顿:(1)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2)1975年,邓小平以_________为突破口,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铁路整顿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铁路整顿4.影响:(1)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2)拉大了与_________的差距,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发达国家4.影响:发达国家1.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提示: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实质上是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2.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所有制的两次变化是什么?提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八字方针主要调整了什么?提示:主要是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根源上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3.八字方针主要调整了什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以文释图:(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新中国工业化的开端。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2)中共八大确立的方针政策体现了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严重的“左”倾错误。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文化大革命”造成严重破坏。以文释图:(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新中国工业主题1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史料探究】1.“一五”计划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主题1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探究】据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怎样的经济状况。本材料对研究“一五”计划的内容有何价值?提示:(1)经济状况: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工业极端落后,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安全。(2)研究价值:直观地解释了“一五”计划发展与国防有关的重工业的必要性,也有助于理解“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基本准备的结论。【探究】据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怎样的经济状况。本材料2.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2.社会主义改造【探究】据材料概括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提示:(1)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2)扩大工业品市场。(3)帮助农民走上富裕道路。【探究】据材料概括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探究】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我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提示:(1)经济结构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到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主体地位。(2)变化: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究】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我【名家评史】

【观点】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建立时,国家的新领导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可是到1957年,中共的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1949年以来的一段时期。……这个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即使是适度的、但也是显著的提高;国家的社会制度已经比较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名家评史】【解读】本段材料反映了费正清对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成就的认识。(1)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解读】本段材料反映了费正清对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成就主题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史料探究】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国民经济主题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探究】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说明图中A到B期间发展状况出现的主要政策性因素。提示:(1)态势:曲折发展。(2)政策因素: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探究】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2.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并成四五千户乃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和部分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作共产主义因素)。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2.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究】据材料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实质。提示:(1)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实际是大搞平均主义。(2)实质:违背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律,片面扩大合作化的规模,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探究】据材料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实质。【名家评史】

【观点】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名家评史】【解读】本段材料反映了彼得·诺兰教授对现代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看法。(1)20世纪50年代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公有制为基础,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符合当时新中国经济落后的实际。(2)1978年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读】本段材料反映了彼得·诺兰教授对现代中国经济发一、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2.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一、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3.社会主要矛盾: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这一过渡时期的结束。3.社会主要矛盾: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典题例证】(2013·海南单科·T23)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典题例证】(2013·海南单科·T23)我国“一五”计划实【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材料强调“一五”计划中工业的分布,东北、中部、西部均衡分布,强调工业布局的均衡发展,所以选B。【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材料强调“一五”计划中工【史料链接】三大改造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①。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和平改造的方针,替我们安排了出路,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②,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史料链接】三大改造技术和业务能力,支持我们有利于国家的社会政治活动,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得到很好的照顾。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徐中尼《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4号技术和业务能力,支持我们有利于国家的社会政治活动,工作、学习【解读】本段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具体解读如下:(1)由史料信息①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由此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由史料信息②可以看出,党和政府采取和平改造方针和赎买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受到普遍欢迎。【解读】本段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启示1.探索: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启2.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3)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启示:【典题例证】(2013·山东文综·T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典题例证】(2013·山东文综·T14)20世纪50年代,【解析】选D。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可以判断这属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方面进行的生产关系的调整。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民公社与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类似,都是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A、B、C则属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探索。【解析】选D。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20—30年代【史料链接】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的综合性的人民公社不仅已经出现,而且已经在若干地方普遍发展起来,有的地方发展得很快,很可能不久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一个发展人民公社的高潮,且有不可阻挡之势。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全面地不断地跃进和五亿农民愈来愈高的政治觉悟①……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社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史料链接】人民公社化运动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做好准备②。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③。——《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29日),《人民日报》,1958年9月10日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解读】本段材料是中共中央发动人民公社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对人民公社的必要性、体制特点、组织规模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具体解读如下:(1)由史料信息①可以看出,党中央推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要完成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进”,企图通过人民公社的道路,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

(2)由史料信息②可以看出,人民公社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实际是大搞平均主义。【解读】本段材料是中共中央发动人民公社运动的纲领性文(3)由史料信息③可以看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超越阶段的空想,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又一次严重失误,说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当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着错误的认识。(3)由史料信息③可以看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高频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1.(2012·浙江文综·T1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大跃进时期“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解析】选C。由“消灭一个敌人”可知这是战争时期,由“鞍山钢铁厂”及生产的产品“副油箱”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战争时期,因此选择C。【解析】选C。由“消灭一个敌人”可知这是战争时期,由“鞍山钢2.(2011·福建文综·T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2.(2011·福建文综·T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解析】选B。从材料时间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革命胜利后到1956年属于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应当属于新民主主义,也可以从题干中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反映出来。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存在于1840-1919年,与题目的时间不吻合;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应当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只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解析】选B。从材料时间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3.(2011·北京文综·T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2430.720.6结束年54.517.127.20.041.23.(2011·北京文综·T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解析】选B。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总产值急剧下降,即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正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结果,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B正确。【解析】选B。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高考揭秘——巧闯关】通过分析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考查角度有:1.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例T1)。2.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与影响(例T2、3)。总之,第一个五年计划包含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对我国的经济结构、综合国力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考揭秘——巧闯关】通过分析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高频点2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2013·上海单科·T30)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高频点2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解析】选A。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浮夸风等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发展,A口号与图片都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造成生产的下降。【解析】选A。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5.(2013·江苏单科·T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2013·江苏单科·T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解题提示】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结合“大跃进”运动的史实,逐一分析备选项。【解题提示】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解析】选B。“大跃进”在农业上“以粮为纲”和工业上“以钢为纲”,故①错误。②是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1958年有85篇”说明③符合题意。“1960年只有1篇”及其内容可以看出④符合题意。【解析】选B。“大跃进”在农业上“以粮为纲”和工业上“以钢为6.(2013·重庆文综·T9)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6.(2013·重庆文综·T9)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解析】选A。A当时注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B出现在改革开放后;C是在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D是在1960年之后进行经济调整,才开始好转。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7.(2012·天津文综·T4)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

)介绍信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1963年1月10日7.(2012·天津文综·T4)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8.(2011·广东文综·T18)右图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浮夸现象十分盛行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8.(2011·广东文综·T18)右图是某杂【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片信息“1958”“卫星”。此时正是“大跃进”时期,由于高指标、浮夸风盛行,各地虚报产量,叫放卫星,杂志名称反映了当时的流行现象,所以选C。A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是1970年的“东方红一号”发射;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是在1973年,跟杂志没关系;D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不符合图片时间。【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图片信息“1958”“卫星”【高考揭秘——巧闯关】通过分析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考查角度有:1.“大跃进”等“左”倾错误的泛滥:“大跃进”运动的表现及实质(例T4、5、8)。2.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计划经济体制、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例T6、7)。总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错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它们造成国民经济困难的同时,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提供很多的经验教训。【高考揭秘——巧闯关】通过分析近三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1.(2014·北京东城联考)1957年3月,刘少奇在同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时,说“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此时要建设的“新农村”是(

)A.农业合作社B.人民公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土地改革【解析】选A。注意时间是1957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排除B。C实行于改革开放后,排除C。D的时间是1950-1952年,排除。经过对农业的改造后,农村已建立了农业合作社,故本题选A。“全程复习方略”高考历史第一轮教师用书配套课件专题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2014·扬州高三期中)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下列有关过渡时期及其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一五”计划实现总路线的各项任务B.完成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在经济建设目标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至1956年2.(2014·扬州高三期中)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解析】选A。过渡时期目标的实现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是通过“一五”计划实现,A错误。过渡时期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C说法正确。D过渡时期时间起止正确。故答案为A。【解析】选A。过渡时期目标的实现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是3.(2013·德州期末)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有2.3%。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哪些重大措施来改变制造业的落后状态(

)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大跃进”④人民公社化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A。④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工业成就没关系。①②③都是当时大力发展工业的举措。3.(2013·德州期末)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4.(2014·广东六校模拟)“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C.人们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有不同态度D.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4.(2014·广东六校模拟)“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解析】选C。题干材料没有“大跃进”危害的相关信息,排除A。“大跃进”属于“左”倾错误,B明显错误。材料中显示我们有些同志“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D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我们有些同志“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都表明人们对“大跃进”有不同认识。故C为正确选项。【解析】选C。题干材料没有“大跃进”危害的相关信息,排除A。5.(2014·无锡高三期中)下图是我国1957-1962年的炼钢指标,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5.(2014·无锡高三期中)下图是我国1957-1962年A.大炼钢铁运动浪费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B.“大跃进”时期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盲目发展重工业C.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大二公”,快步进入共产主义D.“大跃进”时期兴起了全民炼钢运动,重工业得到飞速发展【解析】选B。图示中“我国1957-1962年的炼钢指标”呈迅速增加之势,这与“大跃进”时期“以钢为纲”密切相关。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