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第五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
S第五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1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2、熟悉以病人为中心模式的基本点进入病人的世界的真正含义。3、了解“疾病”、“病患”、和“患病”的不同概念。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生物-心理-社会2第一节疾病与病人:两个不同的关注中心
一、医师的关注中心病案一一位52岁男性患者,职业工人,因高血压史十余年,服有2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吸烟20支/天。近一年出现数次胸闷、心前区不适(详见P57页)第一节疾病与病人:两个不同3
全科医生通过询问发现病人家中面临的问题:
1、妻子已下岗多年
2、女儿还在上大学
3、患者本人单位资产重组,病人也有可能面临下岗。
4
处理方法:
1、全科医生给病人心理疏导(主要让病人倾诉其内心感受)
2、给与支持、鼓励、劝其戒烟
3、给与适当抗焦虑药物
4、
?
5
经过以上处理,数周后病人血压降至正常,睡眼改善,焦虑情绪缓解,胸部痛发作次数减少。
6
希波克拉底名言:
了解你的病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了什么病,要重要的多。
7
我国传统医学注重人的整体观:
1、认为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
2、在功能上是相互协同、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我国传统医学注重人的整体观8
东西方的医生对病人都注意全面观1、出身、
2、籍贯、经历、
3、体质状况、
4、人格特征、生活方式、
5、家庭与社会环境、职业经济
9
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的科学革命(解剖学、生物学、化学)使人们对疾病的本质从系统、组织、细胞、分子不同层次加以认识。
10二、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性表现在:(1)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2)其理论和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掌握。(3)其资料、(实验室检查活体及尸体检查的结果可得到科学方法的确认)
二、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性表11
(4)它使医生能根除或治愈许多原来是致命的疾病(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上)
12
生物医学模式的重要缺陷:
(1)以疾病为中心,忽视病人的需要(2)医患关系疏远,病人的依从性降低,不利于遵医,忽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易机械化)(3)医生的思维局限、封闭,在西方国家,人口调查反映人群发病率及死亡率得到改善.但有不少人反映有持续不舒服。生物医学模式的重要缺陷:13
21世纪,人们需要一种人性的,能使人健康得到全面照顾的医学模式
14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1、20世纪中期前,影响人类健康主要传染病和营养不良。
2、当今传染病菌非传染病菌,心理社会压力及行为、生活方式成为人类健康突出问题。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15
19世纪以来,随着预防、流行病心理学、医学哲学、和医学社会学的发展,导致新模式-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产生。
19世纪以来,随着预防、流行病16
(二)病人的宏观和微观世界人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处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焦点。
(二)病人的宏观和微观世界17
宏观世界——包括人与家庭、社区、文化、社会、国家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微观世界——
包括人与其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关系,属生命科学的范畴。
18
病人是既具有疾病的特征(微观世界),又具有社会文化背景(宏观世界)的个体,因此,医生自然而然应当以病人为中心。
19
(三)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基本点
——进入病人的世界,了解人的个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以人的整体健康为最终目标,疾病是病人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病人的需求和期望是与生理疾病同等重要。
20
全科医生不是作为旁观者或指挥者,用病人的眼光看待其疾患,作为与病人平等相处的医患互动的一部分发挥作用。
21
22(四)全科医师的“病人”范畴1、对“疾病”、病患、和患病的审视Disease译为疾病人体生物学的异常
Illness译为病患,指一个的自我感觉和判断,他有不适感觉,也有症状,此种情况可能同时存在疾病,也可能只是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失调。(四)全科医师的“病人”范畴1、对“疾病”23
sickness可译为患病,指一种社会地位或状态,即他人知道此人现处于有病状态,以上三种情况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交替存在。“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充分强调了disease的地位,却不重视其它两种情况。
sickness可译为患病,指一种社会地位或状24
“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模式强调对三者同等对待。
25国外一些名医认为:医生应具备三种眼光
用显微镜检查病人器官上可能病灶用肉眼审视面前的病人用望远镜观察病人的身后国外一些名医认为:医生应具备三种眼光用26第五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课件27
2、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1)病人无疾病时——提供预防保健,预防咨询、生活方式指导,(一级预防)。(2)疾病早期末分化——有早期症状时医生应能识别问题,提供预防干预(二级预防)
2、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28
(3)疾病确诊时——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避免残障,提供康复和善终服务(三预防)。
(3)疾病确诊时——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29
全科医生面临的是建立和发展一种综合的、整体的、持续的和人格化卫生服务模式,这种服务要求全科医生既了解疾病,又要理解病人。
30
全科医生的责任在于维护其服务人群的健康,这要求全科医生有群体观念,其实践应着眼于人群,而不仅仅是病人个体。
全科医生的责任在于维护其服务人群的健31
第二节以人为中心的病人照顾案例二一、全科医生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
32
一位68岁女性病人,有糖尿病史10年,有高血压史近20年,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和血压,偶而测血糖空腹在9mmol/L左右,血压在150/90mmHg,近一个月因口干、体重下降来就诊。测空腹血糖16.8mmol/L.案例二
33
1、确认和处理现存问题是全科医生应诊时的主要核心任务。处理方案:
1)向病人了解病情.2)从全科医生角度分析患者血糖升高背后潜藏着的其他原因。3)从生物-心理-社会多角度多层面解剖。
1、确认和处理现存问题是全科医生处理方案:34
在弄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处理方案(1)向病人解释病情,表示同情、理解(2)向病人说明处理方案,了解病人的看法
(3)与病人达成共识,协商、调整处理方案。(4)争取病人的自主性,承担起自我管理的责任。
35
2、连续性问题的管理3、预防性照顾4、改善求医遵医行为全科医生还应对连续性的问题如慢性病等进行管理(饮食、遗传、及情绪)
36
现存问题就诊原因解剖生物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分析问题的特性产生问题的可能心理背景问题对病人的影响产生问题的可能社会背景病人的看法、顾虑,期望图6-3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认现患问题
现存就诊解剖生物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分析问题的特性产生37
3、向病人介绍高血压慢性病平时的注意事项及其后果,利用每一次就诊机会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预防性照顾。
38
4、在病人就医过程中注意两种病人
1)求医过多——反映病人紧张或有依赖心理
2)求医过少——可能病人健康意识不够或为经济条件所限。教育病人何时求医寻求何种层次及类型的医疗机构如何加强自我管理也是全科医生的重要任务
4、在病人就医过程中注意两种病人391979年Stott和Davis将上述内容归纳为四点:
1、确认并处理现患问题
2、管理连续性问题
3、适时提供预防性照顾
4、改善病人的就医遵医行为1979年Stott和Davis将上述内容归纳为四点:40
应诊确认现患问题预防性照顾管理连续性问题改善求医遵医行为图6-4全科医师应诊中的主要任务
应诊确认现患预防性照顾管理连续性问题改善求医遵医行为图41二、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全科医生的主要工作是“六位一体”,简明的问诊非常重要。以下是医生与病人问诊过程中的一段对话:
详见P65页二、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42
StuartLieberman(1986)年首次介绍了以BATHE作为广泛采用的医疗记录格式,
B(background)——代表背景(最近你过得怎么样?)
A(affect)——代表“情感”(你对哪件事的感受?)
T(trouble)——代表“烦恼”什么事最今你感到烦恼?
H(handling)——代表“处理”(你是如何处理哪事的)
E(empathy)----移情,对病人的不幸表示理解
43第三节健康信念与医患交流(一)健康信念模型与就医遵医行为案例三、一位38岁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酒店做厨师工作12年,吸烟史20年,每天一包,因反复头晕2个月就诊。第三节健康信念与医患交流44
检查结果:血压160/100mmHg,体重指数29kg/m²,有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血糖6mmol/L(详见P66页医患对话)
45从本例引申出以下几个问题:
1、医生负责为病人看病
2、了解病人的健康信念
3、就医行为
4、遵医嘱性从本例引申出以下几个问题:46
健康的定义:
WHO1947年提出,健康是人的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状态,即有良好的体能、充沛的精力,较好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近年重视道德健康。健康的定义:47健康信念模型的重要意义:
1、结核病严重程度的认识
2、针对上述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的利弊得失。
3、病人采取行动的可能性。
4、将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触发因素健康信念模型的重要意义:48全科医生在进行健康照顾时需要能回答病人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是否知道自己有罹患某种疾病的风险?
2、人们是否感到采取某一健康保健行动有困难,或者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3、人们是否缺乏兴趣?
4、是否缺乏触发因素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全科医生在进行健康照顾时需要能回答病人以下几个问题:49
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照顾中注意:1、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理解他们客观的需要和主观愿望
2、尊重病人的意见,通过协商的过程,制定医患双方共同能接受的健康目标非常重要。在以人为本,50
二、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交流
案例四(详见P69页)
1、要明确交流目的
2、其次做好医患交流前的准备工作
3、解释和讨论
4、非语言交流
51在交流中应注意:1、倾听
2、开放式的叙述
3、坐姿与形体
4、注意感情的交流。在交流中应注意:52作业题
1、试述疾病、病患、患病的不同概念。
2、全科医生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是什么?
3、医患交流时因注意什么?作业题53谢谢!谢谢!54
S第五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
S第五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55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2、熟悉以病人为中心模式的基本点进入病人的世界的真正含义。3、了解“疾病”、“病患”、和“患病”的不同概念。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生物-心理-社会56第一节疾病与病人:两个不同的关注中心
一、医师的关注中心病案一一位52岁男性患者,职业工人,因高血压史十余年,服有2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吸烟20支/天。近一年出现数次胸闷、心前区不适(详见P57页)第一节疾病与病人:两个不同57
全科医生通过询问发现病人家中面临的问题:
1、妻子已下岗多年
2、女儿还在上大学
3、患者本人单位资产重组,病人也有可能面临下岗。
58
处理方法:
1、全科医生给病人心理疏导(主要让病人倾诉其内心感受)
2、给与支持、鼓励、劝其戒烟
3、给与适当抗焦虑药物
4、
?
59
经过以上处理,数周后病人血压降至正常,睡眼改善,焦虑情绪缓解,胸部痛发作次数减少。
60
希波克拉底名言:
了解你的病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了什么病,要重要的多。
61
我国传统医学注重人的整体观:
1、认为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
2、在功能上是相互协同、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我国传统医学注重人的整体观62
东西方的医生对病人都注意全面观1、出身、
2、籍贯、经历、
3、体质状况、
4、人格特征、生活方式、
5、家庭与社会环境、职业经济
63
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的科学革命(解剖学、生物学、化学)使人们对疾病的本质从系统、组织、细胞、分子不同层次加以认识。
64二、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
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性表现在:(1)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2)其理论和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掌握。(3)其资料、(实验室检查活体及尸体检查的结果可得到科学方法的确认)
二、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性表65
(4)它使医生能根除或治愈许多原来是致命的疾病(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上)
66
生物医学模式的重要缺陷:
(1)以疾病为中心,忽视病人的需要(2)医患关系疏远,病人的依从性降低,不利于遵医,忽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易机械化)(3)医生的思维局限、封闭,在西方国家,人口调查反映人群发病率及死亡率得到改善.但有不少人反映有持续不舒服。生物医学模式的重要缺陷:67
21世纪,人们需要一种人性的,能使人健康得到全面照顾的医学模式
68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1、20世纪中期前,影响人类健康主要传染病和营养不良。
2、当今传染病菌非传染病菌,心理社会压力及行为、生活方式成为人类健康突出问题。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69
19世纪以来,随着预防、流行病心理学、医学哲学、和医学社会学的发展,导致新模式-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产生。
19世纪以来,随着预防、流行病70
(二)病人的宏观和微观世界人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处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焦点。
(二)病人的宏观和微观世界71
宏观世界——包括人与家庭、社区、文化、社会、国家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微观世界——
包括人与其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关系,属生命科学的范畴。
72
病人是既具有疾病的特征(微观世界),又具有社会文化背景(宏观世界)的个体,因此,医生自然而然应当以病人为中心。
73
(三)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基本点
——进入病人的世界,了解人的个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以人的整体健康为最终目标,疾病是病人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病人的需求和期望是与生理疾病同等重要。
74
全科医生不是作为旁观者或指挥者,用病人的眼光看待其疾患,作为与病人平等相处的医患互动的一部分发挥作用。
75
76(四)全科医师的“病人”范畴1、对“疾病”、病患、和患病的审视Disease译为疾病人体生物学的异常
Illness译为病患,指一个的自我感觉和判断,他有不适感觉,也有症状,此种情况可能同时存在疾病,也可能只是心理或社会方面的失调。(四)全科医师的“病人”范畴1、对“疾病”77
sickness可译为患病,指一种社会地位或状态,即他人知道此人现处于有病状态,以上三种情况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交替存在。“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充分强调了disease的地位,却不重视其它两种情况。
sickness可译为患病,指一种社会地位或状78
“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模式强调对三者同等对待。
79国外一些名医认为:医生应具备三种眼光
用显微镜检查病人器官上可能病灶用肉眼审视面前的病人用望远镜观察病人的身后国外一些名医认为:医生应具备三种眼光用80第五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课件81
2、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1)病人无疾病时——提供预防保健,预防咨询、生活方式指导,(一级预防)。(2)疾病早期末分化——有早期症状时医生应能识别问题,提供预防干预(二级预防)
2、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82
(3)疾病确诊时——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避免残障,提供康复和善终服务(三预防)。
(3)疾病确诊时——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83
全科医生面临的是建立和发展一种综合的、整体的、持续的和人格化卫生服务模式,这种服务要求全科医生既了解疾病,又要理解病人。
84
全科医生的责任在于维护其服务人群的健康,这要求全科医生有群体观念,其实践应着眼于人群,而不仅仅是病人个体。
全科医生的责任在于维护其服务人群的健85
第二节以人为中心的病人照顾案例二一、全科医生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
86
一位68岁女性病人,有糖尿病史10年,有高血压史近20年,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和血压,偶而测血糖空腹在9mmol/L左右,血压在150/90mmHg,近一个月因口干、体重下降来就诊。测空腹血糖16.8mmol/L.案例二
87
1、确认和处理现存问题是全科医生应诊时的主要核心任务。处理方案:
1)向病人了解病情.2)从全科医生角度分析患者血糖升高背后潜藏着的其他原因。3)从生物-心理-社会多角度多层面解剖。
1、确认和处理现存问题是全科医生处理方案:88
在弄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处理方案(1)向病人解释病情,表示同情、理解(2)向病人说明处理方案,了解病人的看法
(3)与病人达成共识,协商、调整处理方案。(4)争取病人的自主性,承担起自我管理的责任。
89
2、连续性问题的管理3、预防性照顾4、改善求医遵医行为全科医生还应对连续性的问题如慢性病等进行管理(饮食、遗传、及情绪)
90
现存问题就诊原因解剖生物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分析问题的特性产生问题的可能心理背景问题对病人的影响产生问题的可能社会背景病人的看法、顾虑,期望图6-3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认现患问题
现存就诊解剖生物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分析问题的特性产生91
3、向病人介绍高血压慢性病平时的注意事项及其后果,利用每一次就诊机会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预防性照顾。
92
4、在病人就医过程中注意两种病人
1)求医过多——反映病人紧张或有依赖心理
2)求医过少——可能病人健康意识不够或为经济条件所限。教育病人何时求医寻求何种层次及类型的医疗机构如何加强自我管理也是全科医生的重要任务
4、在病人就医过程中注意两种病人931979年Stott和Davis将上述内容归纳为四点:
1、确认并处理现患问题
2、管理连续性问题
3、适时提供预防性照顾
4、改善病人的就医遵医行为1979年Stott和Davis将上述内容归纳为四点:94
应诊确认现患问题预防性照顾管理连续性问题改善求医遵医行为图6-4全科医师应诊中的主要任务
应诊确认现患预防性照顾管理连续性问题改善求医遵医行为图95二、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全科医生的主要工作是“六位一体”,简明的问诊非常重要。以下是医生与病人问诊过程中的一段对话:
详见P65页二、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96
StuartLieberman(1986)年首次介绍了以BATHE作为广泛采用的医疗记录格式,
B(background)——代表背景(最近你过得怎么样?)
A(affect)——代表“情感”(你对哪件事的感受?)
T(trouble)——代表“烦恼”什么事最今你感到烦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