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研究 美术艺术专业_第1页
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研究 美术艺术专业_第2页
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研究 美术艺术专业_第3页
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研究 美术艺术专业_第4页
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研究 美术艺术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摘要:徐悲鸿是上世纪我国美术界伟大的绘画艺术家及优秀的教育家,直到现在他的艺术风格与教育思想还影响着美术界和教育界。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也包含着极大的艺术审美价值。徐悲鸿是写实主义的代表,开创了中国绘画界的写实主义时代,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引领了一个新的美术时代。徐悲鸿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关键词:徐悲鸿;绘画;浪漫主义徐悲鸿出生于1895年,祖籍江苏宜兴,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享受公费留学,就读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8年后他回到祖国,曾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南国艺术学院任教,还曾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校长一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任院长,同时还兼任中国美术协会的主席。1953年,徐悲鸿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徐悲鸿对近现代的中国美术产生了有巨大影响,同时又争议颇多。二十世纪的中国美术受到徐悲鸿写实主义绘画观的深远影响,为中国画坛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时代。他的西方学院派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新局面,在这个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写实主义绘画大师,他还为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力推动了中国美术的发展。然而,各界对徐悲鸿的评价众说纷纭,评价不一。在笔者看来,在中国艺术的本土化和当代化进程中,徐悲鸿先生功不可没,他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为我国的绘画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我们将对他的绘画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徐悲鸿绘画艺术的特征他的绘画艺术象征了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中,生动的气韵是表达作者人品和审美情趣的最佳方式,是美学上的最高境界,徐悲鸿的绘画艺术已经完全超出了上述范畴,他的艺术所具有的独特艺术内涵和民族特征,象征了崇高的民族精神。他在人物画中,充分表达了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民主思想,体现了坚贞的民族精神,如《愚公移山》《徯我后》《国殇》《田横五百士》等。同样,他的花鸟画如:《风雨鸡鸣》、《前进》、《群马》、《神鹰图》、《群奔》、《会师东京》等同样也体现了民族精神,他的山水画,国画和其他艺术作品也都是如此,徐悲鸿以其辉煌的艺术成就,从精神上给抗战时期的人民提供了坚实的支柱,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是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具有崇高的阳刚之气徐悲鸿是艺术作品充满了男子汉的英雄气概,饱含着崇高的阳刚之气,即使是人物画中的女子,也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豪气。如《印度妇女》、《风尘三侠》等,甚至于《山鬼》中的缚虎女子都满身阳刚之气。就连他以细腻著称的《唐诗意图》都表现出非凡的气势,画中妇女坚定的表情和坚毅的身姿体现了刚阳之气;《日暮倚修竹》中自信大方的妇女;《屈原九歌·湘夫人》中健美的美女;犹如男子的《观音像》。这些处处流露的刚阳之气,体现了徐悲鸿绘画艺术独特的审美情趣,是他崇高思想和艺术精神的象征。徐悲鸿绘画艺术独有的个性特征在这里展露无遗。非常注重传神传神是中国艺术中最为重要的内涵,传统的中国艺术讲究形神具备,徐悲鸿不仅做到这一点,还特别体现了传神的蕴含。他通过凝练的手法和写实主义的思想客观地表现了事物的本质,做到了以形传“神”。他作品中的崇高内涵是他个性气质和精神境界的体现。如他的《奔马》和《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等作品就真正做到了“气韵生动”,体现出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徐悲鸿绘画艺术中的西方美学深受西方美学影响的写实主义徐悲鸿绘画创作的写实主义源自欧洲古典主义,他将这种写实绘画的精神表现在中国画中,丰富了中国画的美术内涵和艺术表现力。传统的中国画其实是书法的范畴,线条的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但是徐悲鸿在创作中国画的时候,线条已经不单单是勾勒轮廓所用,也不局限于书法范畴的描绘。他笔下的线条成为写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同时也是富有质感、节奏感和韵律感的造型手段。物象的干湿、浓淡、轻重、缓急变幻都可以用线条表现出来,然后再通过疏密相间的安排,表现出相互之间的呼应关系,使物象的空间感和体积感表现得更为清晰;与此同时,欧洲古典主义中的凝练与概括性也得以完美体现。在徐悲鸿的笔下,那些需要很多种手段才能实现的艺术效果,他只要简单的线条就能达到,这种特点,在他的人物和动物画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摒弃西方美学中的不足之处有人说徐悲鸿的绘画艺术是中西合璧,但是他自己并不这样看,他认为自己是写生方式的水墨画。徐悲鸿认为,明清绘画艺术的衰败和西方现代艺术的没落皆是因为缺乏写实主义。对于美术界派别林立的传承艺术,徐悲鸿并不苟同,他认为一切都还是以自然为师比较好。他反对传统上的绘画和艺术过度结合。尤其反对照猫画虎地对照画谱临摹。他曾经说过:“近代三百年的中国绘画艺术已经没落了,再无生机可言。虽然有许多流派的画家还是创作,但是也不会长久,仅仅依靠临摹画谱来作画,只想走捷径,不吐创意进取,不注意自然,不关心人民生活,就像封建社会的八股文一样,害人不浅。”但是对于敢于写实,敢于表现人们生活现实的宋画,徐悲鸿还是很推崇的。对于宋代的花鸟画,徐悲鸿这样评价:“绘画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国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花鸟画的造诣在世界尤其著名,而这一造诣在北宋时期达到了顶峰。他的老师,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康有为也曾说过:”全世界绘画艺术,宋画当推首位。”但是徐悲鸿并没有完全继承宋画的写实技巧,更多是继承了欧洲古典和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自然主义精神。他的画作的写实技巧基本来源于欧洲绘画艺术,但是他仍然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在景深的营造等方面,他摒弃了那种完全忠于真实物象的写实主义,而是融入了中国画的意境。他用中国画的方式营造画面空间,而用西方的写实技巧来描绘具体的物象。他的作品非常注重明暗关系和透视感,他曾以写生的方式画水墨画,这不是简单的中西合璧,而是全新的创作。徐悲鸿的浪漫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贯穿了徐悲鸿的整个艺术生涯在徐悲鸿的整个艺术生涯中,始终伴随着浪漫主义的艺术本质。虽然早期的徐悲鸿画作是以写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思想,例如,出国前徐悲鸿曾送梅兰芳大师一副《天女散花图》,虽然处处显露出徐悲鸿早期对写实主义的追求,但是同样包含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徐悲鸿的作品中从来不乏大胆的想象,比如徐悲鸿早期刊登在《绘学》杂志上的《搏狮图》,就充满了大胆的浪漫主义色彩,画中一裸体男子神态自若地与一只雄狮搏斗,虽然是用写实主义的方式来创作,但是从整体上看,人与狮的搏斗完全是采用浪漫主义的方式去处理的,以此来表现中华民族敢于奋斗的精神。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徐悲鸿从艺术创作的开始就没有与浪漫主义脱离,而且越到后期,这种浪漫主义变得越强,即使是在法国学习欧洲写实主义的8年中,也从来没有抛弃浪漫主义。这期间他的许多画作如:《琴课》、《抚猫人像》、《蜜月》等,在写实主义绘画艺术主导的同时,又不乏清新、秀丽、婉约和温馨,更有甚者超脱出写实主义之外的完全的迷幻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特色的普遍性浪漫主义特色普遍存在于徐悲鸿的绘画艺术中,包括他的油画、国画、书法及素描乃至诗文和演讲稿中都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身影。比如,他的国画《前进》、《漓江春雨》、《愚公移山》、《新生命活跃起来》、《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沉吟》、《山林远眺》、《风雨鸡鸣》、《喜马拉雅山(之林)》等,在《漓江春雨》中,画家创造性地采用了泼墨技法,使整幅画面体现出一种浩然的气势,也表现出一种儒雅的文化内涵,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家“固执而偏颇”的个性,高尚的道德品质、火热的创作激情和丰富的创造力,这些都是徐悲鸿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体现。既使是像《鹰击长空》、《灵鹫》、《泰戈尔像》、《神鹰图》、《印度妇人》等写实主义为主导的作品,同样也不乏浪漫主义的色彩,特别是在人物及动物的眼神描绘上,更是“以形传神”。通过这种浪漫主义的方式将人物及动物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体现出一种不屈的抗争精神。徐悲鸿的油画作品也是如此,例如《蜜月》、《抚猫人像》、《喜马拉雅山》、《月夜》、《桂林风景》、《奴隶与狮》、《琴课》、《黄山秋色》、《田横五百士》、《箫声》等,其中《喜马拉雅山》不仅充分体现出中国画艺术的灵动与洒脱,同时还囊括了构图、色彩等古今中外,东方的阴阳、西方的辩证等精神,使徐悲鸿的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散发出浪漫主义的光芒。所有这些作品涵盖了徐悲鸿的风景画、动物画和人物画,所以说,浪漫主义在徐悲鸿的艺术中具有普遍性。结论:徐悲鸿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画家及教育家,他的绘画艺术涉及非常广泛,在油画、国画、素描以及山水人物画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同时他还在诗歌与书法界享有盛誉。他一生都对绘画孜孜不倦,他将东西方的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的新时代,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在世界画坛享有盛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世界的绘画及美术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绘画作为一种艺术,仍然保持着它历史的和民族的本质。本文通过对徐悲鸿绘画艺术的赏析和研究,了解了不同时期的艺术人物的风格和伟大成就,看到了东西方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差异及内涵。旨在为我们在评价东西方文化和了解东西方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也为分析未来民族艺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参考文献:[1]宋晓波.

写实与写意——从徐悲鸿和林风眠的绘画看中国油画风格的形成[J].大舞台.2010(03)[2]封加樑.

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的成因[J].新美术.2010(06)[3]马佶.

浅析徐悲鸿的绘画艺术[J].大舞台.2012(06)[4]王磊.

国画大师徐悲鸿的艺术世界[J].兰台世界.2010(13)[5]林逸鹏.徐悲鸿艺术思想的内核———科学精神[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