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文言文翻译篇_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文言文翻译篇_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文言文翻译篇_第3页
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文言文翻译篇_第4页
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文言文翻译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文言文翻译篇2022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文言文翻译篇

古文和诗歌一样,是高度浓缩了的文字,要把其意思用现代汉语通俗地翻译出来,就要采用一些适当的方法。根据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笔者认为以下六种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最为有效和易于操作。

一、对译法

所谓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例如:"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此句就可词对词地翻译:"有'译为"有个',"卖油翁'译为"卖油的老者',"释'译为"放下',"担'译为"担子',"睨之'译为"斜眼看他',"发矢'译为"发箭',"十中八九'译为"十次中了八九次',"但'译为"只',"微颔之'译为"稍稍地对此点点头',然后把上面所有的对换词连接起来就是确切译文:"有个卖油的老者放下担子站着斜眼看他,很久不离去。看他发箭十次中了八九次,只稍稍地对此点点头。'由此可见,对译法能帮我们轻松地翻译文言文。这种对译的方法,应当说是翻译文言文的一种主要方法,使用频率十分高,必需把握。

二、增删法

增,就是增加;删,就是删除。由于文言词汇大多是单音节词,而它们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双音节词了,所以翻译时,就要把单音节词增扩为双音节词。例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这句就可以这样翻译: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两种东西(假如)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很明显,括号里的字是我们为了通顺而添加上的,"也'字删掉了,再加上了"是'字,句子就十分通顺了。

又由于有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十分虚,以至于虚得无一点实在意思,这时就可不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假如勉强翻译出来,反而会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状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都应当删去。例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句中的"夫'是发语词,不译,"也'是表判断的语气词,也可不译,这两个都应当删去。再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者'起停顿作用,"也'是表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已经不用这两个词了,所以应当删去。

三、移位法

文言文的语言顺序和现代汉语的语言顺序是很不一致的。文言文中有好多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必需将颠倒了的顺序再转换过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移位法。例如:"致之何由?'"何以效之?'(《订鬼》)"子何恃而往?'(《为学》)"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这些句子实际上都是宾语前置句(即倒装句)。翻译的时候,都得把倒置了的宾语提到前面去。"致之何由'颠倒过来就是"致之由何',意思是引起这种幻觉的原因是什么。"何以效之'颠倒过来就是"以何效之',意思是用什么来验证它呢。"子何恃而往'颠倒过来就是"子恃何而往',意思是你靠什么前往呢。"微斯人,吾谁与归'颠倒过来就是"微斯人,吾与谁归',意思是假使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四、保存法

文言文里的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以及古今意思一致的词,都可以不翻译而照录下来,这就是保存法。例如:"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伤仲永》)句中黑体字都可以照录不译,整体翻译出来就是:金溪有个老百姓叫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再如:"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包拯》)同样,句中黑体字都可以照录不译,整体翻译出来就是: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五、替换法

汉语的发展,使得有些文言词现在已经不用了,其所含的意思,现在用另外一个意义相当的词来表达了,这就是替换法。例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大牢'(古也指祭祀用的猪、牛、羊三种都有)"少牢'(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中的任意两种)"缙绅'(古指高官)"烈士'(古指壮士)等等,这些词翻译时,就可用替换法。

六、意译法

文言文有的句子能直译,有的句子不能直译。不能直译的句子,可把大意翻译出来,不强求与原文一一对应,而只求在整体上使译文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保持一致,这种翻译方法就是意译法。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这句话很难直译,就必需得意译,可翻译为: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开心之后才开心。但注意意译要把握一个度,否则很简单使译文完全脱离原文,从而使句子变形。意译的方法尽量少用,一些确实直译不了的文言句子,才用意译。

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①将西聘晋②,带宝剑以过③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④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⑤,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⑥剑致之嗣君⑦。嗣君曰:"先君无命⑧,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⑨徐君墓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注]①延陵季子:季子即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他不愿继承君位,后封于延陵(今XX常州一带),故称延陵季子。②西聘晋:出访到西面的晋国。③过:访问。④上国:北方之国。另一说指大国。⑤反:通"返'。⑥脱:解下。⑦嗣君:继位的国君。⑧命:嘱咐。⑨带:挂。

探究练习

1.同"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中的"聘'意思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A.招延俊秀,聘求名士B.季文子初聘于齐

C.乃假货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D.久无事则聘焉

2.同"带宝剑以过徐君'中的"过'意思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A.雷霆乍惊,宫车过也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C.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同"带宝剑以过徐君'中的"带'意思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A.带刀升座B.亭带山临江

C.颇带憔悴色D.带雨云埋一半山

4.对比以下句中的"以'"之',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带宝剑以过徐君②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

③不言而色欲之④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A.①②一致,③④一致B.①②一致,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一致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5.文中以下复句按其分句间的关系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②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③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④不言,而色欲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言而色欲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俞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①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

[注]①伯牙:古代传闻中的人物。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善弹琴,作有《高山流水》等曲子。

探究练习

1.对下面句子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志在高山志:心意

B.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阴:山的南面

C.卒逢暴雨卒:同"猝',突然

D.初为霖雨之操操:曲调

2.以下各组句子中,黑体字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卒逢暴雨,止于岩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B.善哉!子之听夫/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乃援琴而鼓之/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3.我国古代传闻中记载了大量宛如俞伯牙一样身怀绝技的人物,以下四个人物,其绝技分别是:射箭、相马、解牛、唱歌,请你选择对应正确的一项。

①庖丁()②伯乐()③韩娥()④养由基()

A.①射箭②相马③解牛④唱歌

B.①射箭②相马③唱歌④解牛

C.①解牛②相马③射箭④唱歌

D.①解牛②相马③唱歌④射箭

4.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俞伯牙每次演奏曲子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够猜到他演奏的声调,并确切地说出俞伯牙所演奏的曲子的名称。

B.俞伯牙在泰山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被阻止在岩石之下,心情悲切,于是抱着琴来弹奏。

C.由此故事而演绎出的现代版的高山流水觅知音佳话,人们又是特别地津津乐道!

D.这篇故事,不仅表现了俞伯牙演奏乐曲的高明技艺,也反映了朋友之间的心心相印和情感共鸣。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阅读演练一:

1.B2.C3.A4.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