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伟大的抗日战争_第1页
导学案:伟大的抗日战争_第2页
导学案:伟大的抗日战争_第3页
导学案:伟大的抗日战争_第4页
导学案:伟大的抗日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所犯下的罪行,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其危害。2、认识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的基本过程;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及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3、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习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体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习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及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知识链接:【旧知识复习】陈述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教材疏理:【预习案】阅读教材P35—P41,并填写下列内容: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局部侵华时期:1、东北:①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的武装侵略方针。②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事变,占领中国东北。③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④1932年3月,成立,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华北:①1933年1月,日军进犯。②1933年5月,日军攻占,进犯察哈尔。③1935年,日军制造了。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面侵华时期:1、1937年7月—-1938年10月,侵占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2、1938年月10月—-1945年8月初,……3、1945年8月,……二、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1、制造事变、惨案.2、实施细菌战和使用化学武器.3、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4、进行经济掠夺和实施奴化教育.三、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2、1935年,中共发表“”,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中共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方针.3、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中工共组织,给日伪军以以沉重打击.4、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率领下奋起抵抗.5、1933年1月,在山海关抗战,宋哲元部在长城抗战.5月,冯玉祥和吉鸿昌组织,收复,将日伪军赶出。6、1935年爆发。年12月12日,爆发,其和平解决,。8、1937年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共军队接受国民政府改编.9、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四、全民族的抗战:国内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史实结果评价是抗战的主战场,正面战场的抗战鼓舞了全国人民,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支持中共敌后战场抗战路线史实①平型关大捷:②百团大战:③、等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在反“扫荡”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影响国际史实①中国军队入缅作战(—)②华侨支持抗战影响例题剖析:【自主探究、展示与点评】1、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2、全民族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现又是什么?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演练:【合作探究、展示与点评】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了。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请回答:(1)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2)1945年8月,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重庆后,群情振奋。当时的一份日报登出了一则谜语,谜面是“抗战胜利”,要求结合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猜中国古代一个历史人物。收集起来的谜底有“共工”、“苏武”、“屈原”等几种。你认为这三个谜底中哪个谜底最有可能接近出谜者的本意?为什么?小结与反思:1.知识归纳列举国共两党抗战的主要史实。2.我的感悟当堂检测:1.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D.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4.首先揭开日本侵华战争序幕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塘沽协定》签订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西安事变②一·二八抗战③华北事变④一二·九运动A.③④②① B.④②①③ C.②③④① D.①②④③6.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B.八一宣言C.凇沪会战D.西安事变7.国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年日军发动华北事变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8.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因为:A.中共发表了抗日通电B.中国军队奋起抵抗C.国共已经准备团结抗战D.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确定准备抗战的方针9.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包括①淞沪会战②百团大战③武汉会战④徐州会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0.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能够合作抗日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主要矛盾B.国共两党阶级利益趋于一致C.美、苏等盟国的压力D.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11.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是下列哪个战役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枣宜会战12.中共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洛川会议C.瓦窑堡会议D.国共合作会议13.中共领导的沉重打击了日军气焰的,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的领导人A.张自忠B.彭德怀C.李宗仁D.林彪D.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14.近代史上日本侵略军先后在中国创造了两次大规模屠杀事件,其地点是A.青岛、南京B.旅顺、南京C.威海卫、上海D.旅顺、广州15.中国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标志是A.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B.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C.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D.台湾光复16、抗战以来中国方面取得的最大军事胜利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淞沪会战D、枣宜会战1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C.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8.下列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会战的表述不客观的是A.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B.说明国民党初期抗战态度比较积极C.会战迫使日本停止了进攻D.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日军的气焰19.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重大战役是A.平型关战役B.枣宜战役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20、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在彭德怀指挥下,中共领导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大捷C、淞沪会战D、台儿庄大捷21.关于中共“七大”意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提出了党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C.实现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D.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22、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A、瓦窑堡会议B、抗战中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洛川会议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年日本投降以后,重庆的政府官员要求以“日本投降的原因”为谜语,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的谜底有两个:屈原(屈从于美国的原子弹)、苏武(苏联的武力促使)。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最正确的是A.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B.反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