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技术原理_第1页
免疫学技术原理_第2页
免疫学技术原理_第3页
免疫学技术原理_第4页
免疫学技术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免疫学技术原理第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抗原表位与抗体高变区间的互补结合抗原表位与抗体高变区的沟槽分子表面的结合抗原抗体之间的结合力

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物质基础:第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体内:表现为溶菌、杀菌、促进吞噬或中和毒素或引起免疫病理的损伤体外:凝集、沉淀、细胞溶解和补体结合等反应第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阶段性第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特异性: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的专一性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示意图分子基础:抗原表位与抗体分子高变区之间空间构型的互补性(1)特异性第五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具有部分相同或类似结构的抗原表位,可与彼此相应的抗血清发生反应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s)抗原抗体交叉反应示意图AgB第六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2)可逆性可逆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成复合物后,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解离为游离抗原与抗体的特性影响因素:

抗体对相应抗原的亲合力-亲合力越高,结合越牢固,越不易解离环境因素对复合物的影响-pH、离子强度

第七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前带(prezone):抗体过量后带(postzone):抗原过量等价带(equivalencezone):

抗原抗体比例合适

抗原抗体反应比例性示意图比例性:抗原与抗体发生可见反应需遵循一定的量比关系(3)比例性第八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阶段:特异性结合阶段,反应快,不可见第二阶段:反应可见阶段,反应慢,出现凝集、沉淀和细胞溶解等现象(4)阶段性第九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A.抗原、抗体反应物的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三)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抗原:理化性状、表位种类和数目抗体:来源、特异性、亲和性、效价第十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B.环境因素电解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酸碱度:pH6~pH9温度:15℃~40℃,37℃最适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反应类型实验技术结果判断凝集反应直接凝集试验观察凝集现象间接凝集试验同上抗球蛋白试验同上沉淀反应液相沉淀试验观察沉淀,检测浊度免疫电泳技术观察扫描沉淀峰、沉淀弧补体参与的反应补体溶血试验观察测定溶血现象补体结合试验同上(四)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类型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反应类型实验技术结果判断中和反应病毒中和试验检测病毒感染性毒素中和试验检测外毒素毒性标记免疫反应荧光免疫技术检测荧光现象放射免疫技术检测放射性强度酶免疫技术检测酶底物显色发光免疫技术检测发光强度金免疫技术检测金颗粒沉淀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按实际用途分为:e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techniqu,IHCT)②免疫测定(immunoassay)标记免疫技术:用荧光物质、放射性核素、酶或化学发光物质等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后,通过检测标记物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分析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按测定反应体系的物理状态分为:①均相免疫测定(homogenousimmunoassay)②非均相免疫测定(heterogenousimmunoassay)

按检测现象分为:

①放射免疫技术②荧光免疫技术③酶免疫技术④化学发光免疫技术⑤金免疫技术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什么是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是什么?2.抗原抗体反应有哪些特点?3.如何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4.什么是抗原抗体反应的可逆性?有何应用?5.抗原抗体反应体系中为何要确定抗原、抗体的最适比例?6.抗原抗体反应有哪些影响因素?7.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有哪些?思考题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小结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是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和阶段性。

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包括反应物的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学技术有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中和反应和标记免疫反应五种类型。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抗原抗原排斥抗原抗体Y抗原抗原抗原YYYYYYYYYYYYYYYYY

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在电解质参与下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第二节凝集反应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分类直接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直接与抗体结合,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细胞性抗原:细菌和红细胞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凝集原(agglutinogen):凝集反应中的抗原。凝集素(agglutinin):凝集参与反应的抗体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颗粒性抗原凝集素

直接凝集反应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玻片凝集反应:

已知抗原+未知抗体凝集团块混浊?2、试管凝集反应:定量抗原+系列稀释抗体不同程度的凝集反应YESNO确定抗体的滴度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在试管内颗粒性抗原直接与抗体结合,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试管凝集试验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鲜血者红细胞受血者血清O型(抗A、抗B)A型(抗B)B型(抗A)AB型(无)O型----A型+-+-B型++--AB型+++-注:“+”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agglutination):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载体可溶性抗原致敏致敏颗粒NS凝集颗粒

间接凝集试验示意图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载体种类及其处理方法红细胞:

新鲜红细胞吸附蛋白质的能力差。一般先醛化后应用。聚苯乙烯胶乳颗粒:

可物理吸附蛋白质;常制备带有化学活性基团的颗粒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1.正向间接凝集试验2.反向间接凝集试验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体正向间接凝集试验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反向间接凝集试验用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抗原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原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间接血凝试验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间接乳胶凝集试验概念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间接凝集反应的应用抗原的检测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可溶性抗原,也可用于检测各种蛋白质成分。抗体的检测

检测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后产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