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展现出一幅农家天伦之乐的风情画。塘沽六中常蕴霞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展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点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心情闲适,完全陶醉自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破阵子3作者简介作者简介4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持抗金,但不被采纳,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闲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5-人教版课件5
其词多抒写希望收复失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内心悲愤,揭露南宋的屈辱投降,也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破阵子》是一首自抒英雄情怀并用激励友人的壮词。陈亮与辛弃疾同属主战派,又同遭打击。
词中表达了作者渴望驰骋疆场,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但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其词多抒写希望收复失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6题解《破阵子》:词牌名.选自《稼轩长短句集》。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题解《破阵子》:词牌名.选自《稼轩长短句集》。7小故事小故事8陈亮来访稼轩,两人痛饮。谈起了时局形势。陈亮气愤异常,朝廷权贵只知歌舞升平,苟且偷安。中原沦陷已历经六十余年,再不北伐讨虏,收复失地,中原百姓就难见复国的一天了。提起中原百姓,辛弃疾不禁想起了当年在山东沂蒙山的战斗生活,想起了豪爽的耿京。便取出宝剑,递与陈亮看,并给他讲述耿京的事情。陈亮不禁赞道:“想不到草莽之中竟有如此豪杰!”大有恨不相识之感。酒至酣处,陈亮舞起宝剑,辛弃疾引吭高歌,歌的便是文前《破阵子》。陈亮来访稼轩,两人痛饮。谈起了时局形势。陈亮气9读词思考:用“/”划出诗句的停顿。初步感知读词思考:初步感知10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11一试身手一试身手12参考译文: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参考译文:13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4破阵子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树立了一位壮士怀才不遇的形象。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也不忘将灯拨亮,不是抚琴,不是长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灯下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因为只有宝剑是自己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
可见词人想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1、作者为什么要“饮醉”?醉之后为何要“挑灯”?为何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破阵子赏析:醉里挑灯看剑,1、作者为什么要“饮醉”?醉15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2、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3、这几句写了哪些内容?A、军营生活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几句,从分食牛肉、翻奏战歌、检阅军队具体描绘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2、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16B、战斗场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使读者对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英勇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C、雄心壮志完成大业、赢取功名,这里洋溢着作者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B、战斗场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17壮4这些情景可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的军营生活、的战斗场面、的雄心壮志雄壮壮烈豪壮壮4这些情景可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的军营生活18
材料: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所写的词里。5、可是,这样的“壮志豪情”在现实中作者体会到了吗?材料: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19可怜/白发生!走出幻想,仍然是壮志难酬,仍然是半壁江山,仍然是一事无成,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何等悲愤!何等苍凉!不由使人产生对投降派的痛恨,对作者深深的同情。6、“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可怜/白发生!走出幻想,仍然是壮志难酬,仍然是半壁江20醉态——词的结构梦境——现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实实虚醉态——词的结构梦境——现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21《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主题《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22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总结特点其一,构思层层递进。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23其二,结构奇特巧妙。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其二,结构奇特巧妙。2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知识拓展辛弃疾代表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拓展辛弃疾代表词作2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6●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27●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8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弓如霹雳惊弦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而去
怎见气吞万里如虎
一笑人间万事
春风不染白发
怎忘寒冬冰秋
醉里且贪欢笑
廉颇未老乐悠悠
何处望神州
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古兴亡多少事
金戈铁马战不休
天下谁英雄
赢得功名在身后
蓦然回首数风流
非皇非帝非君非诸候
羽泉-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弓如霹雳惊弦
风流总被29宋词的发展词的最初名称是“曲子词”,是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词大致产生在唐朝,它首先盛行于民间,后来文人注意了这种形式,开始介入它的文学创作。晚唐、五代,致力于词的文人逐渐增多,一些著名的词人如温庭筠、韦庄、李煜都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此时,文人词和民间词的区分也逐渐明显,到了宋朝,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了宋词空前的繁荣、发展与提高,并且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词人。宋词的发展词的最初名称是“曲子词”,是为配合30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风格。苏轼“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31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爱国觉悟,整个词坛的面貌为之一新。此时,在士大夫阶层里涌现出一批坚决抗敌的词人,如岳飞,张孝祥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爱国情感,气势壮大,对于豪放刚健的新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32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了南宋词,尤其辛弃疾在词作方面,成就更为突出。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作词,又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辛词代表了文人词的最高成就。词是慷慨、豪迈,抒写抑郁不平之气。有时也存在用典过多,不免使人晦涩难懂的缺点。和他唱和的作家有陈亮、韩元吉、刘过等,就是与他的风格迥异的姜夔也写过仿效稼轩体的词。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了南宋词,尤33南宋后期,以姜夔、张炎为代表,感喟哀时,描写亡国的惨变,抒发内心的黍离之悲。他们精通音律,偏重词的格律,讲求句法、字面,有时难免流于形式化,也束缚了词的内容。总之,宋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方面,达到了唐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审美地步,在文学史上留取了自己的地位。南宋后期,以姜夔、张炎为代表,感喟哀时,描34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35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展现出一幅农家天伦之乐的风情画。塘沽六中常蕴霞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展3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点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心情闲适,完全陶醉自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3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破阵子38作者简介作者简介39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持抗金,但不被采纳,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闲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5-人教版课件40
其词多抒写希望收复失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内心悲愤,揭露南宋的屈辱投降,也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破阵子》是一首自抒英雄情怀并用激励友人的壮词。陈亮与辛弃疾同属主战派,又同遭打击。
词中表达了作者渴望驰骋疆场,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但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其词多抒写希望收复失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41题解《破阵子》:词牌名.选自《稼轩长短句集》。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题解《破阵子》:词牌名.选自《稼轩长短句集》。42小故事小故事43陈亮来访稼轩,两人痛饮。谈起了时局形势。陈亮气愤异常,朝廷权贵只知歌舞升平,苟且偷安。中原沦陷已历经六十余年,再不北伐讨虏,收复失地,中原百姓就难见复国的一天了。提起中原百姓,辛弃疾不禁想起了当年在山东沂蒙山的战斗生活,想起了豪爽的耿京。便取出宝剑,递与陈亮看,并给他讲述耿京的事情。陈亮不禁赞道:“想不到草莽之中竟有如此豪杰!”大有恨不相识之感。酒至酣处,陈亮舞起宝剑,辛弃疾引吭高歌,歌的便是文前《破阵子》。陈亮来访稼轩,两人痛饮。谈起了时局形势。陈亮气44读词思考:用“/”划出诗句的停顿。初步感知读词思考:初步感知45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46一试身手一试身手47参考译文: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参考译文:48合作探究合作探究49破阵子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树立了一位壮士怀才不遇的形象。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也不忘将灯拨亮,不是抚琴,不是长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灯下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因为只有宝剑是自己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
可见词人想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1、作者为什么要“饮醉”?醉之后为何要“挑灯”?为何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破阵子赏析:醉里挑灯看剑,1、作者为什么要“饮醉”?醉50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2、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3、这几句写了哪些内容?A、军营生活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几句,从分食牛肉、翻奏战歌、检阅军队具体描绘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2、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51B、战斗场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使读者对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英勇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C、雄心壮志完成大业、赢取功名,这里洋溢着作者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B、战斗场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52壮4这些情景可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的军营生活、的战斗场面、的雄心壮志雄壮壮烈豪壮壮4这些情景可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的军营生活53
材料: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所写的词里。5、可是,这样的“壮志豪情”在现实中作者体会到了吗?材料: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54可怜/白发生!走出幻想,仍然是壮志难酬,仍然是半壁江山,仍然是一事无成,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何等悲愤!何等苍凉!不由使人产生对投降派的痛恨,对作者深深的同情。6、“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可怜/白发生!走出幻想,仍然是壮志难酬,仍然是半壁江55醉态——词的结构梦境——现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实实虚醉态——词的结构梦境——现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56《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主题《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57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总结特点其一,构思层层递进。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58其二,结构奇特巧妙。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其二,结构奇特巧妙。5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知识拓展辛弃疾代表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拓展辛弃疾代表词作6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1●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62●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63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弓如霹雳惊弦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而去
怎见气吞万里如虎
一笑人间万事
春风不染白发
怎忘寒冬冰秋
醉里且贪欢笑
廉颇未老乐悠悠
何处望神州
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古兴亡多少事
金戈铁马战不休
天下谁英雄
赢得功名在身后
蓦然回首数风流
非皇非帝非君非诸候
羽泉-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弓如霹雳惊弦
风流总被64宋词的发展词的最初名称是“曲子词”,是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词大致产生在唐朝,它首先盛行于民间,后来文人注意了这种形式,开始介入它的文学创作。晚唐、五代,致力于词的文人逐渐增多,一些著名的词人如温庭筠、韦庄、李煜都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此时,文人词和民间词的区分也逐渐明显,到了宋朝,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了宋词空前的繁荣、发展与提高,并且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词人。宋词的发展词的最初名称是“曲子词”,是为配合65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风格。苏轼“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66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爱国觉悟,整个词坛的面貌为之一新。此时,在士大夫阶层里涌现出一批坚决抗敌的词人,如岳飞,张孝祥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爱国情感,气势壮大,对于豪放刚健的新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67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了南宋词,尤其辛弃疾在词作方面,成就更为突出。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作词,又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辛词代表了文人词的最高成就。词是慷慨、豪迈,抒写抑郁不平之气。有时也存在用典过多,不免使人晦涩难懂的缺点。和他唱和的作家有陈亮、韩元吉、刘过等,就是与他的风格迥异的姜夔也写过仿效稼轩体的词。辛弃疾、陆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池制造与个人便携式电源考核试卷
- 外贸英语函电包装课件
- 探秘数学世界
- 四年级学习法探究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公共财政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鼓楼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统练(七)语文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下)历史试题含解析
- 上饶师范学院《中药鉴定学实验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筹资原理和技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滕州第七中学2025届高三统一质量检测试题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佛山2022-2023学年外研版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模拟试卷(二)
- 四年级《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阅读测评题
- 2020-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试卷(5年真题+答案解析)
- 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 2024年重庆八中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MOOC 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学-苏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190.2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文档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探究17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