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锡山区2021-2022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_第1页
江苏无锡锡山区2021-2022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装————————————订————————————线——————————初二物理(地球表面g取10N/kg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对下列防疫物品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测体温”:一只测温枪所受的重力约为30N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C.“常消毒”:常用消毒湿巾的密度约为1kg/m3D.“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2.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的名称叫做“飞扬”。该火炬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而成,不仅具有“轻、固、美”的特点,而且在1000℃的温度下不会起泡、开裂。对于该材料的特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易导热B.密度小C.硬度大D.耐高温3.下列关于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扩散现象 B.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手捏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4.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5.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将密封的空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的空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6.以下对四个中考体育运动项目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踢足球——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B.立定跳远——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 C.打排球——大力扣球,手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手的作用力 D.引体向上——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平衡力利用下列哪组器材,不能区分没有标签的水和盐水的是(▲)ABCD8.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生活、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实现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B.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使其在墙壁上爬行也不会掉下来——吸盘挂衣钩9.如图所示,为避免压坏反射面板,在维修“中国天眼”时,用一个直径固定的氦气球将维修工人吊起,利用氦气球浮力抵消维修工人自身的大部分体重,减少对反射面板的压力,甚至形成“零重力”,下列对维修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零重力”是指维修工人所受重力为零B.“零重力”是指浮力和总重力大小相等C.上升时维修工人和球所受浮力变大D.下降时维修工人和球排开气体的体积所受重力变小10.酒精消毒液的浓度越低,说明水的含量就越多,如图m-v图像中,甲为75%的酒精消毒液图像,乙为纯水的图像,则95%的酒精消毒液图像应该在哪个区域(▲)A.IB.IIC.IIID.都不在以上区域第1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甲、p乙、p丙、p丁,则(▲)A.p甲<p乙<p丙<p丁B.p乙<p甲<p丁<p丙C.p乙<p甲=p丁<p丙D.p丙<p乙<p丁=p甲12.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鸡蛋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大力的作用D.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13.如图甲,将塑料球和木球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静止时,木球露出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3/8。把细线剪断后,如图乙,木球露出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1/2,这时塑料球受到池底对它的支持力为F,若塑料球与木球的体积比为1:8,则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A.木球重4FB.塑料球的密度为2×103Kg/m3C.塑料球受到的浮力为FD.细线剪断前后,两球受到的总浮力相差2F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34分)14.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的密度会▲(选填“变大”或“变小”),在不同的季节,如果都用▲(选填“质量”或“体积”)作计价单位最公平。15.教室里的吊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的下方有很多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带电,又因为带电体具有▲的本领,灰尘被吸引附着在扇叶上。电扇开启正常工作时,天花板对吊扇的拉力▲电扇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关掉电源后,吊扇还能继续转动几圈,只是因为吊扇具有▲。16.如图所示,小李同学用左手掌和右手指顶住气球,静止的气球右侧明显凹下去。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同时还能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有关;手掌对气球的力和手指对气球的力属于一对▲(选填“平衡力”或“相互间作用力”)。17.物理学史上,汤姆生发现▲,说明原子还可以再分;▲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值。18.在《液桥》实验中,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液桥的长度会变短,这是因为受到了▲的影响。19.如图所示,是研究重力方向的装置。现从图示位置将板缓慢放平,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虚线与BC垂直)之间的夹角α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实验中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重力的施力物体是▲。20.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如图所示,当阀门K关闭时,A、B两竖直细玻璃管中的液面▲(选填“相平”或“不相平”);(2)打开阀门K,待水流稳定后,B管下端的水流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管下端的水流速度,所以B管下端水压较▲(选填“大”或“小”),B管中液面较▲(选填“高”或“低”)。21.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如图所示,则两图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均选填“˃”,“=”,或“˂”)2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将小车从斜面上▲(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2)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选填“需要”或“不需要”)(3从实验现象可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在水平面上▲。(4)在本实验中,若观察到▲,则说明阻力对运动的影响越小。23.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m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激发了小杨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实验如图所示。(1)图甲是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比较乙、丁两次实验可初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选填“有关”或“无关”)。甲乙F/NAB3913h/cmO(3)在图乙的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将▲(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24.如图甲所示,物体A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硬杆B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另一端紧密连接物体A.现缓慢向容器中加水至A刚好浸没,硬杆B受到物体A的作用力F的大小随水深h甲乙F/NAB3913h/cmO(1)当水深h为9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N(2)硬杆B长为▲cm,物体A的密度是▲kg/m3(3)当物体A刚好浸没时,仅将硬杆B撤去,物体A在水中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a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0分,其中26和30题(2)(3)应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25.(6分)请按要求作图:(1)如图1所示,有一实心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桌面对实心球的支持力F1和实心球对桌面的压力F2的示意图。(2)如图2所示,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块所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3)如图3所示,实心铁球正从空中落入水中,请作出此时铁球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图2图2图1图图326.(6分)如图所示,建造港珠澳海底隧道时,先将钢筋混凝土的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当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海底隧道就建成了,设某节密封长方形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总质量为6×107kg;钢筋混凝土的密度为2.5×103kg/m3,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10N/kg,求:(1)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在灌水前受到的浮力F浮是多少?该节密封沉管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3)当该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与水面齐平时,注入的海水体积至少为多少?27.(8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红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A,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根据▲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2分)在实验交流的过程中,小红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B,实验时拉着长木板B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这样改进以后有好多优点,以下是其优点的是(▲)A.实验原理更加合理正确B.需要控制木板B做匀速运动 C.弹簧测力计示数更加稳定,便于读数(3)小红改了装置后,做了乙、丙两次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与▲的大小有关。(4)为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老师又提供两物体:下表面比A物体的更粗糙的C物体,上表面比B木板的更粗糙的D木板,可以采用下列▲(选填“a”、“b”或“c”)方法进行实验。a、将A物体换成C物体;b、将B木板换成D木板;c、将A物体换成C物体,同时B木板换成D木板28.(6分)在学习浮力知识时,萱萱想要探究“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操作步骤如图甲中的a、b、c、d、e、f。(1)步骤a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步骤b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2)萱萱用所测的数据算出了步骤f中液体的密度是▲kg/m3。(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得出结论:▲。(4)萱萱要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木块的密度,请帮助她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示数为G;②把一石块系在木块下,用测力计吊着木块和石块,仅将石块浸没在水中(不碰底)静止时(如图乙),测力计的示数为F1;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2;④木块密度表达式:ρ木=▲(用ρ水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不考虑木块吸水)。29.(7分)小明和小华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如图甲所示。(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明觉得“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这个观点很有道理,因为▲。运动员骑车转弯时,受到的力▲(选填“是”“不是”“不一定是”)平衡力。(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接着,小明和小华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把半径为0.5m的半圆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N,让质量为30g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小钢球初始位置ABC距压力传感器高度/m0.50.40.3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N1.901.781.66到达最低点时,速度最快的是▲球,该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自行车转弯半径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的力越大。若要验证猜想二,需对上述实验进行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先①▲;再②▲。(3)小红结合上述探究和生活实际,又提出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