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九年级上册民主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础》- PPT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九年级上册民主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础》- PPT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九年级上册民主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础》- PPT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九年级上册民主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础》- PPT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九年级上册民主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础》-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法治?如何实现法治?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存在误区。有人曾这样描述目前中国社会对法治概念的歧义:高层领导人讲法治,是治国方略,即将法治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的手段;法学家心目中的法治是法律至上;一些执法人员司法人员讲法治是以法治民,主张和默认权大于法;而许多老百姓认为法治就是规规矩矩地守法。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治的话题。第一课时夯实法治基础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公职人员?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交通井然有序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法庭审判点拨:(1)有交通警察、行政机关公务人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法官、检察官等(2)是法治。一、

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的内涵和要求(1)内涵: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P45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出自《商君书·定分》。命: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实行法治的前提:要有法法治要求之一:实行良法之治(2)法治的要求(2)法治的要求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P45认识良法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特别重视,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这些法律从不同角度详细地为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和要求做出规定,这些法律都是良法。【以案说法】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亲等人告上法庭。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思考:可见民法总则也是一部良法,衡量良法的标准是什么?点拨: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辨析: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吗?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2)法治的要求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2)法治的要求

P45-46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P45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例如:以前老人摔倒大家不敢扶,民法总则为见义勇为者撑腰。以前有人喝了酒还敢开车,因为违法成本小,而醉驾入刑就使得喝酒后驾车的现象减少了很多。以前家暴好像是家庭纠纷,而现在反家庭暴力法维护了家庭弱者的权利。这就是良法,这就是善治。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人治社会近代中国变法改制新中国成立后依法治国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

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

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情感进行治理,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

人治思维奉个人的意志

为最高权威;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性。人治思维、法治思维的不同P462、法治的作用与价值(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P45-47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P45(3)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P47(5)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

二、

描绘法治蓝图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2007年1978年1997年2002年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3)总目标:(4)基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防线)全民守法(基础)(2)地位: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P47-49A、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前提B、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关键C、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防线D、全民

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基础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②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③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P49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50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P49-50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关键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50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内涵

要求:良法、善治描绘法治蓝图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课堂小结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所谓良法,应当()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④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随堂演练2、“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人治③实行善治

④实行民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B3、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实行的是()A.人治B.法治C.德治D.自治A4、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是()①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②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③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C5、201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4起申诉案件向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均经再审改判无罪。这启发我们,建设法治中国()A.要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B.要严格执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C.要公正司法,努力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D.需要司法机关相互制衡,促进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审判C6、“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是因为()①只有法治才能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只要走法治道路就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