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教学课件_第1页
《我与地坛》-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教学课件_第2页
《我与地坛》-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教学课件_第3页
《我与地坛》-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教学课件_第4页
《我与地坛》-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1当生命伴着岁月的流水悄然逝去的时候,你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在繁忙而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你观察过“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的微小身影吗?你曾经细心地体会母爱中那种欲言又止,欲爱却住的矛盾情景吗?你曾感受过那种含悲不露,沉默痛苦的伟大的母爱吗?“我美丽,因为我思想。”身残志坚的当代作家史铁生用自己刻骨的体验与异于常人的细腻情感在本课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真谛和伟大母爱中最痛苦最动人的一面!《我与地坛》—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教学课件2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1969年去延安农村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治疗;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1979年后相继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等36篇(部)小说、《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14篇(部)散文发表,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散文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等15个文学大奖。曾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联合会副主席。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其脊椎、大脑捐给医学研究;其肝脏捐给需要的患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3写作背景史铁生作为知青,到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病致瘫而回京。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地坛成为他生命再次出发、跋涉的起点。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十五年间,“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写作背景4

地坛,始建于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地坛从整体到局部都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等传统观念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现存古建筑有方泽坛、皇祇室、斋宫等。地坛,始建于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地的场所,也5“北京五坛”:天坛在故宫以南偏东,冬至祭天;地坛在故宫以北,夏至祭土地神;日坛在故宫以东,春分祭大明神;月坛在故宫以西,秋分祭月明神;先农坛在故宫以南偏西,立春祭先农神。“北京五坛”:6坍圮(tānpĭ)

熨帖(yù)

宿命(sù)亘古不变(gèn)隽永(juàn)

倔强(jué)

嘈杂(cáo)假期(jià)玉砌雕栏(qì)独处(chǔ)捋着(lǚ)

焦灼(zhuó)荒芜(wú)剥蚀(bō)撅嘴(

juē

)kè守(恪)

教huì(诲)

cù(猝)然

注音,写字坍圮(tānpĭ)

熨帖(yù)

7层次结构全文分两部分: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文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何联系?层次结构8答案(1)从内容上看,这两部分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所选部分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我”在突遭双腿瘫痪的不幸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重点写地坛对“我”的启迪;二是“我”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与激励。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2)从主题思想上看,也是浑然一体。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我”关于生命的启示,可以这么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答案(1)从内容上看,这两部分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写“我9文章开头绍地坛有什么作用?明确:从自己的小说引出地坛,并说明它是一痤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首先表明我是一个作家,同时又为下文埋下伏笔,促使人们思考,地坛为什么能进入“我”的小说,“我”与地坛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文章开头绍地坛有什么作用?10品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1)①写出了地坛历经沧桑后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富丽的面貌淡化了,突出了地坛的剥蚀状、坍圮状、散落状。②烘托了“我”双腿残疾后颓废的精神状态。(2)拟人化手法,“斜切”富有动感,“金晃晃的空气”和“一溜阴凉”对比明显,点明作者进园子的原因,也暗示园子将给作者带来心灵上的宁静。《我与地坛》—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教学课件11作者为什么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请根据原文回答。明确:①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越搬越近。②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⑤地坛的荒芜冷落和“我”的失魂落魄相怜相惜,同时地坛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去处,让我从容地思考人生的真谛。⑥地坛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懂得了活着的情感与意蕴。作者为什么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请根据原文回答12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1)①写出了地坛历经沧桑后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富丽的面貌淡化了,突出了地坛的剥蚀状、坍圮状、散落状。②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它们是生命本身最真实的律动。地坛,始建于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1951年出生于北京;由于疾病,他一星期要去医院透析三次,由于贫血、缺氧、没有力气,他有时觉得自己可能写不了了。②烘托了“我”双腿残疾后颓废的精神状态。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十五年中”“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请结合史铁生的心理,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明确:①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越搬越近。(1)①写出了地坛历经沧桑后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富丽的面貌淡化了,突出了地坛的剥蚀状、坍圮状、散落状。先农坛在故宫以南偏西,立春祭先农神。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正是由于敢于正视压力,史铁生才坚强地从压力的深潭里挣脱出来解救了自己,然后,驾着“写作”号大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史铁生的选择是写作,因为写作是他追寻生命意义的方式。通过这些对比,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自省和哲理性的思考,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双线交织法”是指在文中用两条线索构思全文的技法。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十五年中”“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请结合史铁生的心理,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明确:①这个世界是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个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们可能是寂寞的,甚至是悲哀的,但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它们同样在演绎着生命的美丽。②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它们是生命本身最真实的律动。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13我们明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作者是难以走过那段历程的。母亲在他的求索过程中,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那么,在作者的笔下,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明确:作者写道:“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母亲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作者描写母亲,着重写了母亲内心的斗争、内心的矛盾。从感情上讲,姐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仲,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拯救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我们明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作者是难以走过那段历程的。母亲在他14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意?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15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表现,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面对生命的态度,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观点一:有轻微的消极情绪在里面。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实际上是对残酷的命运的深刻认识。观点二:这是直面现实、珍惜生命的一种认识。在残酷的命运的打击下,就要认识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消灭幻想,勇敢面对现实,思考怎样活下去,怎样活得更精彩。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16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课文写的是“我”与“地坛”及“母亲”之间的事情,“我”在“地坛”与“母亲”之间建立了联系。“地坛”与“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命启示?明确: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不变,超越了个体有限的生命。文中的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从而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课文写的是“我”与“地坛”及“母亲17写作特点1.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2.本文还较多地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的残废自伤对比;“我”不顾母亲的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而总是顺着“我”对比;“我”重来地坛,想看到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却不在,与过去母亲常来地坛看“我”而“我”却不理睬她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自省和哲理性的思考,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写作特点1.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18

双线交织法“双线交织法”是指在文中用两条线索构思全文的技法。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技法。从内容上看,《我与地坛(节选)》有两条线索。其一是作家与地坛的那种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另一条则是作家对在地坛遇见的几个人物的观察、描写和思索。前一条可称为“人与景观”,第二条则不妨称为“人与人”。在第一条线索里,作者抓住的是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因为它让作者获得了生命的一些基本理解,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而从残疾自伤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在第二条线索里,作者之所以写这么几个人物,也是源于他们给了作者生命的启发,从内容上看,它是对第一条线索的深化和展开。第一条线索似乎带有抽象的味道,而第二条线索则具体得多。双线交织法19中心思想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体悟到的母爱。透过这些朴实、纯净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铁生的精神魅力,以及他澄净的思想和深切的感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中心思想20

地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大家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地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大家意识到21名人对生死的思考①道者,自然之道也,生而必死,亦自然之理也。——欧阳修②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村上春树③人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死也是一瞬间的事。——席勒④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蒲松龄⑤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林逋名人对生死的思考22

角度1:生命的价值“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史铁生如是说。他也是这样做的。由于疾病,他一星期要去医院透析三次,由于贫血、缺氧、没有力气,他有时觉得自己可能写不了了。这时,支撑他写下去的力量完全来自于意志,因为他意识到:“不能放下,放下可能就放下了。”是的,不能“放下”,甚至不能休息,只能坚持,就像那雪山上疲惫的攀登者,只要想坐下来稍作休息,就可能再也起不来了。在面对死神的时候,任何退缩或逃避,都无异于自杀。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意志和正确的抗争方式。史铁生的选择是写作,因为写作是他追寻生命意义的方式。评论:先引用史铁生的名言,然后结合史铁生的事例来阐述,从而达到使素材充分论证文章中心的作用。

23

角度2:敢于正视压力史铁生年纪轻轻就残了双腿,曾经无奈过,曾经失落过,也曾经一个人摇着轮椅在“那座废墟的荒园”中虚度。做人的压力如同巨石般压在心口,压得史铁生喘不过气来,也曾对生命不抱任何希望了。然而,后来史铁生认识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给自己折了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将自己从压力的深渊里摆渡出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正是由于敢于正视压力,史铁生才坚强地从压力的深潭里挣脱出来解救了自己,然后,驾着“写作”号大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评论:先举出史铁生的事例,从事例中得出结论,水到渠成地诠释主题。角度2:敢于正视压24

角度3:

苦难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史铁生说:“生命的磨难是一种必然。”他从瘫痪中挺了过来。为了让深爱他的母亲可以舒心,更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他选择了写作来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做到了,他凭着顽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的病体艰难地写作。他战胜了苦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他看来,苦难并不可怕,只要跨越了它,苦难就会给你送来一笔丰厚的财富。评论:从史铁生的言行中解读苦难的意义,突出了“苦难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的观点。角度3:苦难是一笔巨大的人25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26当生命伴着岁月的流水悄然逝去的时候,你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在繁忙而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你观察过“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的微小身影吗?你曾经细心地体会母爱中那种欲言又止,欲爱却住的矛盾情景吗?你曾感受过那种含悲不露,沉默痛苦的伟大的母爱吗?“我美丽,因为我思想。”身残志坚的当代作家史铁生用自己刻骨的体验与异于常人的细腻情感在本课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真谛和伟大母爱中最痛苦最动人的一面!《我与地坛》—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教学课件27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1969年去延安农村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治疗;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1979年后相继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等36篇(部)小说、《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14篇(部)散文发表,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散文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等15个文学大奖。曾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联合会副主席。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其脊椎、大脑捐给医学研究;其肝脏捐给需要的患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28写作背景史铁生作为知青,到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病致瘫而回京。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地坛成为他生命再次出发、跋涉的起点。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十五年间,“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写作背景29

地坛,始建于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地坛从整体到局部都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等传统观念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现存古建筑有方泽坛、皇祇室、斋宫等。地坛,始建于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地的场所,也30“北京五坛”:天坛在故宫以南偏东,冬至祭天;地坛在故宫以北,夏至祭土地神;日坛在故宫以东,春分祭大明神;月坛在故宫以西,秋分祭月明神;先农坛在故宫以南偏西,立春祭先农神。“北京五坛”:31坍圮(tānpĭ)

熨帖(yù)

宿命(sù)亘古不变(gèn)隽永(juàn)

倔强(jué)

嘈杂(cáo)假期(jià)玉砌雕栏(qì)独处(chǔ)捋着(lǚ)

焦灼(zhuó)荒芜(wú)剥蚀(bō)撅嘴(

juē

)kè守(恪)

教huì(诲)

cù(猝)然

注音,写字坍圮(tānpĭ)

熨帖(yù)

32层次结构全文分两部分: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文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何联系?层次结构33答案(1)从内容上看,这两部分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所选部分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我”在突遭双腿瘫痪的不幸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重点写地坛对“我”的启迪;二是“我”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与激励。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2)从主题思想上看,也是浑然一体。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我”关于生命的启示,可以这么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答案(1)从内容上看,这两部分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写“我34文章开头绍地坛有什么作用?明确:从自己的小说引出地坛,并说明它是一痤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首先表明我是一个作家,同时又为下文埋下伏笔,促使人们思考,地坛为什么能进入“我”的小说,“我”与地坛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文章开头绍地坛有什么作用?35品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1)①写出了地坛历经沧桑后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富丽的面貌淡化了,突出了地坛的剥蚀状、坍圮状、散落状。②烘托了“我”双腿残疾后颓废的精神状态。(2)拟人化手法,“斜切”富有动感,“金晃晃的空气”和“一溜阴凉”对比明显,点明作者进园子的原因,也暗示园子将给作者带来心灵上的宁静。《我与地坛》—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教学课件36作者为什么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请根据原文回答。明确:①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越搬越近。②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⑤地坛的荒芜冷落和“我”的失魂落魄相怜相惜,同时地坛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去处,让我从容地思考人生的真谛。⑥地坛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懂得了活着的情感与意蕴。作者为什么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请根据原文回答37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1)①写出了地坛历经沧桑后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富丽的面貌淡化了,突出了地坛的剥蚀状、坍圮状、散落状。②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它们是生命本身最真实的律动。地坛,始建于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1951年出生于北京;由于疾病,他一星期要去医院透析三次,由于贫血、缺氧、没有力气,他有时觉得自己可能写不了了。②烘托了“我”双腿残疾后颓废的精神状态。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十五年中”“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请结合史铁生的心理,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明确:①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越搬越近。(1)①写出了地坛历经沧桑后的破败相,将地坛当年富丽的面貌淡化了,突出了地坛的剥蚀状、坍圮状、散落状。先农坛在故宫以南偏西,立春祭先农神。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正是由于敢于正视压力,史铁生才坚强地从压力的深潭里挣脱出来解救了自己,然后,驾着“写作”号大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史铁生的选择是写作,因为写作是他追寻生命意义的方式。通过这些对比,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自省和哲理性的思考,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双线交织法”是指在文中用两条线索构思全文的技法。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十五年中”“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请结合史铁生的心理,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明确:①这个世界是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个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们可能是寂寞的,甚至是悲哀的,但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它们同样在演绎着生命的美丽。②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它们是生命本身最真实的律动。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38我们明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作者是难以走过那段历程的。母亲在他的求索过程中,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那么,在作者的笔下,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明确:作者写道:“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母亲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作者描写母亲,着重写了母亲内心的斗争、内心的矛盾。从感情上讲,姐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仲,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拯救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我们明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作者是难以走过那段历程的。母亲在他39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意?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40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表现,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面对生命的态度,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观点一:有轻微的消极情绪在里面。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实际上是对残酷的命运的深刻认识。观点二:这是直面现实、珍惜生命的一种认识。在残酷的命运的打击下,就要认识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消灭幻想,勇敢面对现实,思考怎样活下去,怎样活得更精彩。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41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课文写的是“我”与“地坛”及“母亲”之间的事情,“我”在“地坛”与“母亲”之间建立了联系。“地坛”与“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命启示?明确: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不变,超越了个体有限的生命。文中的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从而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课文写的是“我”与“地坛”及“母亲42写作特点1.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2.本文还较多地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的残废自伤对比;“我”不顾母亲的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而总是顺着“我”对比;“我”重来地坛,想看到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却不在,与过去母亲常来地坛看“我”而“我”却不理睬她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自省和哲理性的思考,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写作特点1.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43

双线交织法“双线交织法”是指在文中用两条线索构思全文的技法。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技法。从内容上看,《我与地坛(节选)》有两条线索。其一是作家与地坛的那种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另一条则是作家对在地坛遇见的几个人物的观察、描写和思索。前一条可称为“人与景观”,第二条则不妨称为“人与人”。在第一条线索里,作者抓住的是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因为它让作者获得了生命的一些基本理解,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而从残疾自伤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在第二条线索里,作者之所以写这么几个人物,也是源于他们给了作者生命的启发,从内容上看,它是对第一条线索的深化和展开。第一条线索似乎带有抽象的味道,而第二条线索则具体得多。双线交织法44中心思想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