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裴沟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吕梁市裴沟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吕梁市裴沟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吕梁市裴沟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吕梁市裴沟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裴沟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涉及公民的生死问题时,需要执政官主持的人民大会(元老院)作出决定;凡属科处罚金一类的犯罪,就交由平民团体审判。这表明罗马法A.量刑程序不统一

B.带有习惯法伸缩性的痕迹C.崇尚秩序和平衡

D.平民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参考答案:C2.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中的“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可知,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有利于打破贵族和武士的特权,推动国民平等,加强国家对百姓的管理,便于征兵、征税等,故A正确。“取姓”与引进西方生活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废藩置县指的是日本明治政府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材料与此无关,排除C。殖产兴业主要指发展近代工商业,材料与此无关,排除D。故选A。3.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60年21.8%26.1%52.1%1965年37.3%32.3%30.4%A.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制定

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参考答案:A4.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参考答案:A5.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顿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参考答案:D6.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的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清朝一度出现督抚专权的局面。该现象反映了A.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B.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C.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D.曾国藩守旧亦维新参考答案:A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晚清的地方势力一度比较强大,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故A项正确;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是在辛亥革命后,故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是在袁世凯死后,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曾国藩的思想,故D项错误。点睛: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下,清政府无力维持地方治安,所以咸丰皇帝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晚清兵权逐步下放到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大批汉族官员担任地方督抚数十年之久,集军权、行政权、财权和用人权于一身,并左右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强大的地方实力派,反映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7.“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上述材料反映了A.本身生活和行为是定罪主要依据B.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C.罗马法的理念在现实中无法实现D.罗马法不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参考答案:B【详解】由材料“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可知,在人们心中按照自然法原则对这一案件已作定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却因为司法官失职导致结果变化,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则是定罪的依据,而不是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排除A;材料说的是遭遇到现实挑战,而不是无法实现,C项以偏概全,排除;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非常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排除D。8.右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列强勾结北洋军阀政府官员欺压百姓C.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力量强于反动势力D.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参考答案:A9.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参考答案:C10.二战后,促使韩国、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同因素是(

)A.采用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利用本国的廉价资源吸引外国投资C.利用了西方国家经济转型的有利时机D.接受国外大量军事订货参考答案:A

11.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这希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A.大贵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D.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议会权力斗争激烈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形势。材料中的“1644年”表明描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640-1688),当时斗争双方是以资产阶级、新贵族为代表的议会和旧贵族拥护的国王,故排除A、C两项;政党在英国直到17世纪末才出现,19世纪下半期,现代意义上的两党制才正式形成,故排除D项。12.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幅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幅楹联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

②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

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④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B13.这一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失利、僭主执政的时期。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称为希腊三贤。在哲学领域,他认为宇宙间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是(

)A.自我 B.物质 C.逻辑 D.理念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柏拉图的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雅典民主制失利、僭主执政的时期。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称为希腊三贤”可知是指柏拉图,其认为理念是宇宙间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是柏拉图的思想,排除。14.“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对于上述毛泽东著作中“两类矛盾”学说理解正确的是A.分清敌我与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C.该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参考答案:D15.中共在抗战时期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退步”和抗战胜利后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两个口号的共同点在于

A.为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为争取继续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合作C.尽力争取国内和平,实现民主

D.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参考答案:B16.在下面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中,③处应该填写的历史信息是

A推动资本的原始积累

B促进种植园经济发展C促进殖民地经济开发

D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参考答案:A17.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情况上书朝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宋代A.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B.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C.重商政策得到普遍的认同D.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参考答案:A【详解】从宋代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现象受到地方关注,户部不担心,认为农民可以“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可知当时小农经济相对稳定并有所扩张,A项正确。古代中国农商皆民,“兼作商旅”并不是垂直流动,B项错误;宋代只是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并没有实行“重商”政策,C项不符合史实;知州上书的方法和内容,都是从维护封建秩序出发,不存在“挑战中央权威”,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社会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继续发展。18.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推动B.新教伦理初步形成C.资本主义兴起D.人文主义开始出现参考答案:C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和“原因”三个词有一定的认识。谈到根本原因,我们往往要关注经济方面,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原因我们则关注的是政治因素,之后才考虑其他方面。19.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变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而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故A项错误;1875年重视海防和塞防是基于海疆和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故B项正确;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与清政府的海防和塞防无关,故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20.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有人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国家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参考答案:C21.邓小平曾指出:“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对全党起了领导作用……尽管名义上他没有当什么总书记和军委主席,他实际上对军队的指挥以及重大问题上的决策,都为别的领导人所承认。”这体现了A.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C.中共领导人顾全大局求真务实

D.党与军队的关系得以最终确立参考答案:C22.“它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不开的,它不是宫廷中的奢侈品、点缀品,而是政治权力斗争上的必要手段。”这举话评价的是A.铁器

B.青铜器

C.甲骨卜辞

D.黄金参考答案:B23.“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凡政府干预愈深者,则市场机能运作能力愈弱,反之亦愈强。”(台湾学者侯家驹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政治干预影响经济发展

B.中国古代已有市场经济C.重农抑商不符经济规律

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发展参考答案:A24.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为此,党和政府建国后A.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C.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 D.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参考答案:D25.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下列哪一历史结论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年代阵亡人数年代阵亡人数19371251301940339530193824921319411449511939169562194287719

——《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参考答案:B26.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

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

州/州府、直

隶州

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参考答案:C27.美国《独立宣言》第二部分写到:为了保障这些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此材料A.体现废除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的要求B.是三权分立思想的成功实践C.为未来国家制度的确立提供思想条件D.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精神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反映了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国会经选举组成的方式正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确立,故C项符合题意。A项,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并不希望奴隶获得参政选举的自由权力,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思想,排除。D项,1787年宪法精神在于分权制衡,材料未体现,排除。28.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A.由“民本”发展为“君本”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先秦儒学主张推行德治、仁政,反对暴政,强调“民本”,而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的思想,极力维护封建统治,强调“君本”,故A项正确,C项错误;先秦儒学也带有人文主义色彩,因此B项不属于发展,故排除;D项也是两者的相同点,不属于发展的表现,故排除。所以答案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比较29.中国古代战争比例变迁表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北方87%76%61%68%50%29%26%南方13%24%39%32%50%71%74%————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根据表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从整体看来古代战争分布南北大体平衡

B.宋以后的战争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C.民族矛盾突出的时期战争明显变多

D.战争爆发的频率与社会的发展状况呈正比参考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以后的战争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古代战争比例不能说明古代战争北多南少,A项错误。C、D两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选:B思路点拨L: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30.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所有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明朝时A.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B.君主与内阁拥有同等决策权C.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参考答案:C材料“所有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可以看出C项正确,A项错误;B项错误,错在“同等决策权”;D项错误,内阁没有决策权。点睛:材料“所有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是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对乡村的改革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20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在此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开通邮电,创办学校,建立农场。先后开辟出北温泉、小三峡等浏览区,使北碚的园林山水、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卢作孚的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说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据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各自兴起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的“乡村建设”的相同点。并指出二者结局不同的原因。参考答案:(1)背景: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中问题的显现,使人们向往乡村生活中国: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国力衰微,农村经济凋敝;城乡发展不平衡;有识之士的推动(2)相同点:近代交通、通讯等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注重农村历史文化和资源的保护利用(发展旅游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近代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原因: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国家重视、政策保障;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主要是个别有识之士在个别地区的实验(1)由材料“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一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可以归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中问题的显现,使人们向往乡村生活。由材料“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可以归纳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国力衰微,农村经济凋敝;城乡发展不平衡;有识之士的推动。(2)相同点由材料“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对乡村的管理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在此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开通邮电,创办学校,建立农场。先后开辟出北温泉、小三峡等游览区,使北碚的园林山水、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可以归纳为:近代交通、通讯等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注重农村历史文化和资源的保护利用(发展旅游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近代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结局可以答成: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国家重视、政策的保障;相对稳定社会环境。而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主要是个别有识之士在个别地区的实验。32.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政治文明的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处图文各反映了什么政治局面,分析它们对秦朝、唐朝政治制度的影响。材料二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晏阳初《农民抗战发动》(1937年10月)(2)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二中“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内涵,分析揭开“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的原因。材料三二点即乘车赴中南海怀仁堂,开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次大会。最要者为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及选举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全体委员……及全体代表由车运至天安门外之广场上,为过去反抗帝国主义、封建魔王而殉难之志士以及解放军之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1949年9月30日)——节选自《竺可桢日记》(3)材料三中记载的会议体现了哪些精神?评价这次会议的影响。材料四三点至怀仁堂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日通过国家大宪章,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所以外国记者亦特多……票写好后分为八组,十个票箱投票。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主席团开会,周总理主席,说明廿二号的政治报告因翻译蒙、藏文需时,延期到廿三日。(1954年9月20日)——节选自《竺可桢日记》(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政治的发展,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局面:统一;分裂(或答藩镇割据)影响: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创造条件;破坏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制度(2)内涵: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原因:日本侵华;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或答国共第二次合作);民族意识增强。(3)精神:政治协商、民主平等、爱国主义影响: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准备;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4)发展:五四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或答民族平等)原因: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或答一五计划)【详解】(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图一反映秦朝的统一局面,图二反映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二问结合对中央集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材料二“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可知“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内涵在于取得抗日胜利及民族独立;二问结合所学从日本入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及民族意识进行分析。(3)根据材料三“选举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为过去反抗帝国主义、封建魔王而殉难之志士以及解放军之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体现了政治协商、民主平等、爱国主义精神;二问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及政治协商制度的创立奠定基础。(4)根据材料四“三点至怀仁堂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票上有汉、藏、蒙、畏吾儿四种文字….(1954年9月20日)”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新宪法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进行回答;二问结合所学从一五计划的开展进行回答。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材料二撒切尔夫人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济……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行和流通,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其次,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回答:(1)据材料,概括美、英两国改革措施的异同。(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政府的改革能够取得一定成果的原因。参考答案:(1)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削减税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减少政府公共开支。异:里根政府强调改革税法,用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方法,调整经济结构,撒切尔夫人政府则强调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推行企业民营化。(2)政策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抓住问题实质,合理有效地运用政府职能解决经济问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国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87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