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3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3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我爱这土地》导学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2.分析作者笔下的形象,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3.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炽热而深沉的爱国情怀。学法指导:1.朗读法:可个体自读、小组互读、全班齐读,听读、放声读。在反复朗读中加强语感,更好的领会诗歌传达的情感。2.探究法:或独立或互动,探究诗歌的意象,把握象征手法,从而领悟作者在文章的主旨。3.练笔法:熟读的基础上按诗歌体例进行仿写。预习篇(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本文作者(1910—1996),原名,号,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是他的成名作,诗作还有《》《》等。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和“”。(2)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二、读读写写:嘶哑()hóulóng()汹涌()黎明()fǔlàn()三、诗歌朗读的感情基调:。探究篇(合作探究)分析诗歌意象,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1、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爱国激情的?2、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是如何从常见的实景变为意象的(分析象征意义)?3、鸟的歌唱为何用“嘶哑”一词,可以用“清脆”或“嘹亮”换掉吗?4、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5、结合诗歌内容,说说文中两个省略号和一个破折号所起的作用。6.这首诗在结构上共分两节,请简要说说两节诗歌各有什么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练笔篇(诗意仿写)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示例:假如我是一只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