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_第1页
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_第2页
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_第3页
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_第4页
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教科院蒋鸣和2009/09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中小学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判断信息技朮应用的“高原期”信息技朮与教育创新几个案例行业信息化发展阶段比较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统计概览

学校数(所)在校生数(千人)联网学校比例(%)生机比普通小学3008541033151323城市

180565813农村

852591029普通初中57701558503915城市

106836612农村

451663517普通高中1520624763718资料来源: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9几点结论置于全球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中国教育信化仍处于初级阶段。教育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正处于大规模信息架构投资阶段,但应用巳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应用引领发展、发展促进应用。数字鸿构依然严重存在,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投资于农村,努力实现学校信息设施的均衡配置。信息技朮在教育行业应用的高原期信息技朮应用是一个发展过程,犹如攀登喜马拉雅山,每到一个台阶,就会遇刭严重的困难,要攀登新的台阶,必须努力创新,沉溺于老路是没有前途的。缺乏新的教育思想引领,新的技术手段整合于传统的课程似乎已“走到了尽头”,课堂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以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为目的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媒体播放的应用模式缺乏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互,“屏蔽”了教学过程互动生成。找到合适的行业应用模式的时间周期甚至比新技术开发的周期还要漫长,但目前推广新技术往往局限于技朮本身,很少考虑应用的适用性,技朮与课程的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初中学生数学能力测试较低认知水平较高认知水平①计算——操作性记忆水平③领会——说明性理解水平②概念——概念性记忆水平④分析——探究性理解水平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主持的17年跨度的(1990-200707)初中学生数学能力测试,超大样本因素分析实验表明,问题解决能力“风景依旧”——四层次目标呈“喇叭口”。问题解决能力“风景依旧”2007年4000学生平均分1990年3000学生平均分根据测试难度调整的2007年估计分小学数学能力测试﹕探究性思维能力薄弱程序性知识、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三类试题中,问题解决类试题测试合格率为67%,约1/3的学生还不能掌握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这表明学生要真正从过分强调记忆和操练向体验—探究—理解转变,发展解释性理解和探究性理解能力还需付出艰巨的努力。上海市教科院蒋鸣和教授支持的上海某区小学四年级数学能力测试(2006)

下表表示的关系,可用()这个等式来描述的。

答案:C

21世纪教育的转型﹕从单一认知到生活技能技术带动学习的变化﹕交互、社区、移动从传授式教学到探究学习自主合作基于项目学习课程以讲授为主的基本课程基于问题的探究课程探究学习的实施跨学科综合学科知识的综合信息技朮与教育创新环境问题探究交流与表达信息技朮的作用: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环境,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构建对话和交流的课堂环境和工具构建学生“动手做”,即体验和解释的学习环境和工具课堂的演变传统课堂多媒体课堂可视化与交互的课堂做中学与合作的课堂计算机网络可选﹕电子交互白板、反馈器、传感器等交互与仿真的学习工具与资源教师培训从Latitude2100到计算机移动学习教室应用上网本开展合作探究学习集安放、充电、投影一体的移动推车无线路由器电子交互白板教师本从学习环境配置方案到数字化学习模型计算机移动学习环境下多种新技术的综合应用新的交互技术电子交互白板在教学中应用社会交互软件(博客等)在教学中应用基于Moodle平台开发的课程及应用其它交互技术(例﹕敏特英语学习软件)新的模拟仿真和思维表达技术传感器技术虚拟现实模拟技术概念图技术MicrosoftVirtualClassroomTours表达模板其它模拟仿真和思维表达技术(例﹕几何画版)传感器的应用这段视频案例是关于应用传感器采集冷却曲线数据的初中科学课。该班级的学生被分成两半,一半学生利用数据采集器,另一半学生利用数据表。让学生利用数据采集器采集数据,然后进行分析、记录和保存到服务器上。不仅可以展示杯子冷却的速度。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局域网添加有用的资源链接和适合教师应用的教学资源。教学片段基于虚拟实验的科学课“会飞多远”上海市曲阳第四小学袁曼丽本课是基于虚拟实验的科学实验课。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在积累和分析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获得发现,正确地解释了炮弹射程的远近与炮弹角度之间的关系,并学会了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法。无论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看,学生都达到了相当初中的认知水平,更为可贵的是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探究的工具,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代表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概念图技朮的应用义乌香山小学包国英老师把概念图应用于科普阅读课例《最大的书》中,课堂不再是一大堆科普视频和图片的堆彻,凸现了科学知识发展和文章叙事的逻辑架构,促进了学生有序的认知。案例1﹕IBM科学与数学创新项目的学校案例小学数学课例:搭配的学问观察猜测探索验证——“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浙江省义乌市香山小学王忠平

案例2:基于项目的远程合作学习(VCT作品)蚂蚁行为探究

观察生存环境对野兔数量的影响已有多年历史。野兔赖以生存的草原环境以及每年的异常气候变化(严冬、春寒、酷暑)对野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