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_第1页
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_第2页
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_第3页
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_第4页
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制作者QQ:1391777489目录第一部战前形势(1)一战的影响(2)不安的因素(3)防备与妥协(4)轴心国的战前策划(5)亚洲战场第二部炙手可热(1)闪电波兰,苏德合污(2)战火西欧,联军惨退(3)法国媾和,英国空战(4)染指北非,轴心壮大(5)意图东欧,苏德会战第三部战略反攻(1)太平洋战争,联合国宣言(2)斯大林格勒,阿拉曼战役(3)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4)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第四部轴心末日(1)柏林血战,德国投降(2)波茨坦公告,原子弹轰炸(3)日本投降,二战结束第五部战后格局(1)战后审判(2)联合国建立(3)民族独立(4)苏美争霸,华约北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文简称二战,战火牵扯到了欧、非、亚、澳、美五大洲的居民。●战争分为五大战场,即西欧战场、东欧战场、北非战场和远东战场、太平洋战场,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时间: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交战双方:(1)法西斯势力: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轴心国],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为[卫星国]。(2)反法西斯势力:以英国、苏联、美国、中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和

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战争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从“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前夕”这20年间的世界形势第一部——战前形势(1)一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彻底改变了[协约国]

和[同盟国]的政治版图。●其中,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希腊和罗马尼亚,获得领土作为赔偿。●而战败的[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则纷纷宣告瓦解。●另一方面,俄国的十月革命使得原本作为参战国之一的[俄罗斯帝国]跟着宣告结束,俄国进入苏维埃政府时代。波兰趁机脱离俄国管制,宣布独立。(2)不安的因素●1918年到1919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意志帝国]瓦解,新政府“魏玛共和国”成立。●然而,由于承认了《凡尔赛条约》中巨额的一战战败赔款加上经济萧条,使得这个新政府从成立开始就始终面临了国内[右派]与[左派]各自支持者的权力争夺冲突。●另一方面,作为一战转舵国的意大利没有得到英、法两国关于领土转移的承诺,使得意大利国内社会爆发冲突。●从1922年到1925年开始,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党]成功地在意大利获得执政权力,并策划创建“新罗马帝国”。●与此同时,在德国,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则开始尝试在德国建立一个[法西斯政府]。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5年,德国再度合并原领土的萨尔盆地地区。随后,开始大规模扩充部队兵力。(3)防备与妥协●为了能够抗衡德国的不断发展,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决定成立[斯特雷萨阵线]。●此外,苏联政府怀疑德国的目标也包括占领东欧的广大领土,为此与法国签署《法苏互助条约》。但是,这一条约基本上并无威吓力。●而在1935年6月,英国甚至与德国签署了《英德海军协定》,更加缓和了先前《凡尔赛和约》的部分限制。●美国方面,则于同年8月通过了《中立法案》,表示不会干涉美洲以外的国际事务。●同年10月,意大利于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表态支持意大利;为表呼应,意大利在稍后德国吞并[奥地利]并未表示反对。(4)轴心国的战前策划●1936年3月希特勒不顾《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而进驻莱茵河右岸,但是,其他欧洲列强对于此事并未多加干涉。●同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公开支持主张法西斯独裁的佛朗哥部队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军队交战。这次冲突,也成了德国和意大利测试新型武器与作战方式的地方。最终,佛朗哥部队于1939年初,成功赢得内战。●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组成了[柏林-罗马]轴心。●1个月后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1938年,德国派兵占领了奥地利,史称“德奥合并”。●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开会,签订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等国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1939年,德国威胁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8月,德苏两国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入侵波兰”的计划酝酿完毕。(5)亚洲战场●亚洲战场上,军国主义正趋高涨的日本帝国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继而入侵中国东北三省,并随即建立了作为傀儡政权的伪满洲国。●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国民党同意和中国共产党军队停火并组织统一战线来反对日本入侵。●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政府首都南京沦陷,日军发起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会战1937年8月,淞沪会战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1937年10月,太原会战1938年2月,徐州会战1938年7月,武汉会战第二部——炙手可热二战爆发,同盟军的连连失利,轴心国不断壮大(1)闪电波兰,苏德合污●1939年9月1日,德国实施“白色计划”,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0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发动“闪击战”进攻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3日当天,德国潜艇舰队总司邓尼兹派出U-30号潜艇首战告捷,击沉英邮轮“雅典娜”号,大西洋海战由此拉开序幕。●1939年09月17日,苏联响应德国的约定,进军波兰。●1939年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9月28日,波兰全线投降,苏、德东西两路瓜分波兰,复国21年的波兰再度亡国。德国进军华沙●当天,在大西洋海面上,英国“勇敢”号航空母舰被德国潜艇击沉,大西洋战役的首次大规模海战失利。●在德国入侵波兰期间,英法陆路联军一直驻兵马其诺防线,对德国只声讨而不实战,被德国嘲笑为“静坐战”。●1939年11月30日,苏联贯彻所谓的“东方战线”,进攻芬兰。●1940年03月12日,苏芬战争结束,芬兰割让版图。(2)战火西欧,联军惨退●波兰战争结束之后,希特勒开始策划进攻西欧诸国。●1939年10月19日和29日,陆军总司令部制订颁发了“黄色计划”,规定德军主力将从战线右翼通过比利时中部,尔后转向西南,直指巴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这与一战时期的“施利芬计划”如出一辙。●1939年12月底,英法当局意外捕获德军的“黄色计划”情报。●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正式采纳了曼斯泰因的建议,修改“黄色计划”规定,德军主力将避开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利用装甲部队翻越丛林茂密的阿登山区,攻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北部,然后再从西、北两方向进攻巴黎。在与法国精心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正面的德军,则组织佯攻,牵制当面之敌,等到主力攻占巴黎,并推进至该防线侧后时,再发起进攻,与主力前后夹击,聚歼当面法军。●1940年3月12日,英法同盟军制定了代号"D"计划,该计划有两个方案,如果德军进攻比利时,法军2个集团军和英军1个集团军应迅速进入比利时,在比军配合下,坚守代尔河一线;如果德军进攻马奇诺防线,则以1个集团军依托工事进行防御,再以1个集团军为二梯队,随时增援。经曼施坦因修改后的“黄色计划”德国原“黄色计划”A军切入包抄集合主力突袭巴黎驻军佯攻牵制B军北路攻占德军参谋长曼施坦因同盟军制定的代号"D"计划法国总参谋长兼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上将●1940年04月09日,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1940年05月02日,同盟军从挪威中部撤出。德国再无“北顾之忧”,开始全力西线进攻。●1940年5月10日,德军从荷兰至法国全线发起攻击,德军B集团军的空降兵在荷兰、比利时的后方战略要点着陆,迅速夺占重要桥梁、渡口、机场和防御支撑点。●同盟国联军根据捕获的旧情报和制定的"D"计划,派出主力军援赴比利时。●与此同时,德军A集团军进攻卢森堡,卢森堡当天即宣布投降。德军A集团军随即转向西进,翻越阿登山区,向英吉利海峡沿岸疾进。●5月13日,德军B集团军装甲部队突破荷军防线,与在首都鹿特丹空降的伞兵会合,14日德军攻占鹿特丹,荷兰女王逃亡英国。第二天,荷军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宣布投降。●5月14日,德军B集团军突破法军“色当防线”,对法军第9集团军展开“扇形攻势”,法军全线崩溃。●5月17日,德军肃清了英法军的抵抗,占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然后继续向西发展进攻。●南线方面,德军A集团军5月14日在法军第2和第9集团军结合部的色当地区渡过马斯河,并给予法军重创。●就这样,德军A、B两个集团军群以沿海地区为目标,展开了规模宏大的钳形攻势。德军以平均每天20至40公里的速度向西挺进,如入无人之境。●此时,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地区三面受敌,一面临海,处境非常危急,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海上撤往英国。●5月21日,德军主力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英法联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法、比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英法联军被困敦刻尔克德国B军德国A军●5月24日,希特勒下令装甲部队停止追击。这给了英国一个千载难逢的喘息之机,使其组织海上撤退成为可能。●1940年5月26日晚上,英国海军部下令开始执行"发电机行动",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地区实行“海上大撤退”。●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奉命阻截英法联军的撤退。●6月4日下午,在放弃了大量装甲军备,以及4万法国殿后军被俘的条件下,联军成功撤离敦刻尔克,"发电机行动"结束。德国空军元帅戈林●1940年6月10日,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意大利趁火打劫,对英法宣战。6月14日,德军入侵巴黎,法国投降。●1940年06月15日,苏联开始占领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3)法国媾和,英国空战●6月22日,贝当领导的法国临时政府与轴心国签订停战协定。7月1日,贝当政府迁到维希。7月10日,贝当获领维希政府全权。贝当维希政府德国占领区维希政府领导人:贝当●1940年7月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英吉利海峡上空首次空战,揭开“英国会战”序曲。●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德国遭到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4)染指北非,轴心壮大●1940年5月,意大利入侵阿尔及利亚;9月13日,意大利入侵埃及。●1940年9月15日,“英国会战”达到高潮,伦敦遭到猛烈空袭。入侵阿尔及利亚伦敦大轰炸●1940年09月27日,日本加入轴心国联盟。●1940年11月20日,匈牙利加入轴心国联盟。●两天后,罗马尼亚也加入了轴心国联盟。●1941年02月07日,意大利在利比亚的贝达遭到决定性失败。●1941年03月16日,英军在索马里向意军发起反攻,并进入埃塞俄比亚。●1941年03月24日,应意大利求助,希特勒派遣隆美尔首次进攻利比亚。“沙漠之狐”隆美尔(5)意图东欧,苏德会战●1941年6月22日,德国执行巴巴罗萨计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根据“巴巴罗萨计划:德军兵分三路,北路进攻俄国人的意识象征——列林格勒,即圣彼得堡。●南路进攻俄国人的经济工业重镇——基辅。●中路则进攻俄国人的政治首都——莫斯科。●然而,该计划拖延了两个月才得以执行。1941年9月30日,德国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闪击战,妄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公里至400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彻底破产。二战中期,德国军事势力范围图第三部——战略反攻太平洋战争,美国宣布加入同盟国参战;联合国宣言,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1)太平洋战争,联合国宣言●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时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1月1日,苏联、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1942年6月,日本军部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美军提前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从而使太平洋战场的形式发生转折。(2)斯大林格勒,阿拉曼战役●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式,更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式的转变,成为二战转折点。●1942年夏天,德意军队进逼阿拉曼,开罗告急。●10月英军在阿拉曼一带发动反攻,德意军队损失惨重,仓皇西逃。北非战场形势发生转折。●1943年,北非的德意军队投降。1942年6月,阿拉曼危机1942年10月,阿拉曼反攻●1943年7月,美英军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垮台。●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1943年7月,西西里岛登陆战1943年3月,突尼斯会战(3)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2~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及其随从人员在埃及首都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代号“霸王战役”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4)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1944年6月6日,280万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即西线战场)。1944年6月,巴格拉基昂行动●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1944年10月,布达佩斯战役●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8月,盟军进入巴黎,法国光复。1944年8月,龙骑兵行动1944年9月,市场花园行动,夺桥遗恨●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三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等。第四部轴心末日随着同盟军势力的不断壮大,以及轴心国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法西斯力量开始走向灭亡。(1)柏林血战,德国投降●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同时,苏军猛攻柏林。以损失了40余万人的代价攻克柏林。1945年4月,柏林之战前期1945年4月,柏林之战后期苏联士兵将苏联国旗插在柏林城楼上●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苏军攻占柏林。●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2)波茨坦公告,原子弹轰炸●1945年7月,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后换为艾德礼)在德国的波茨坦会晤,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会议期间,以美英中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承诺德国投降后的3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德军5月8日投降,8月8日苏联再也不能拖了,只得对日宣战)●1945年8月9日,美国投掷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3)日本投降,二战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第五部——战后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世界的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战后审判●战后,依照《波茨坦公告》,战胜国对战犯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审判,并成立了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两大国际军事法庭,对甲级战犯进行审判。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2)联合国建立●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美、苏、英、法、中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美、苏、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