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认同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机制探析,社会学理论论文_第1页
道德认同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机制探析,社会学理论论文_第2页
道德认同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机制探析,社会学理论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认同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机制探析,社会学理论论文亲社会行为的道德认同是激发社会成员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其不仅能通过整合内在道德准则、提高道德素质来促进个体发展,也能通过确立社会道德基础、推动道德进步来促进社会发展。增进道德认同是培养社会成员亲社会行为的根本途径。一、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道德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社会道德观念从情感和理性上予以认可并内化的经过,是社会道德观念和个人认同的统合。我们通过分析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就能够了解道德认同在亲社会行为培养中的功能。〔一〕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显着正相关道德认知越全面深入,越能指导人们自觉践行亲社会行为。但是,道德认知并不等于亲社会行为。纵观道德认知的经历体验研究,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仅显示出较小程度的相关.由此可见,传统的以认知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并不能自然地导致知行合一。Bandura以为道德认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道德辩护、委婉标签、有利比拟、责任转移、责任分散、忽视或扭曲结果、非人性化和责任归因等因素的阻碍。这些因素能使有道德认知的人没有把道德认知落实到亲社会行为上时没有明显的内疚和自责。然而,道德认同比道德认知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更为直接、有效。阿基诺、里德等人发现,道德认同与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志愿服务行为〔帮助弱势者和适应不良者〕显着正相关,与高中生的实际捐赠行为显着正相关.巴里加〔Barriga〕等人发现,晚期青少年的道德认同与反社会行为显着负相关.总之,研究表示清楚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显着正相关。〔二〕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正相关的理论解释道德认同是道德认知的情感向导、知行合一的意志桥梁,这是道德认同促进亲社会行为培养的作用机理。第一,道德认同是道德认知的情感向导。人接受道德知识是通过社会实践在道德认同经过中构成的,是内心对这些观念的倾向在实践中的激发、显化和纠偏。研究人员发现卷尾猴具有自发性亲社会倾向,它们愿意与同类共享食物和礼物,不求回报,只为付出的快乐。可见,亲社会倾向是进化经过中产生的内在的本性。然而,道德倾向升华为道德认知需要一个认同的经过。从不同文化的道德观念和同一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人的道德观念来看,道德观念差异不同极其悬殊,对不同的道德观念进行是非判定很困难,进行优劣判定也很困难。因此,人们的道德认知一般不是来自他们严密的客观的论证,而是他们在情感上愿意接受哪种道德观念。事实上,普通人不可能像伦理学家那样考察道德认知,他们在道德观念构成的幼年时期,基本上是跟着情感的认同方向获得道德认知的,然后再对既得的道德认知进行合理性辩护。第二,道德认同是知行合一的意志桥梁。道德认知是亲社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但需要某个桥梁来连接道德认知与亲社会行为。学者布雷西以为道德判定与行为之间连接的桥梁是道德自我。把道德和自我整合在一起也就是道德认同。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实现知向行的转化需要主体在道德意志的保证下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即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假如没有顽强的道德意志,也不可能实现知向行的转化。道德认同能够提供克制道德认知践行困难的意志力,是道德认知与亲社会行为的意志桥梁。二、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的现实制约因素亲社会行为的道德认同有其实现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且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当下,有些要素对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发挥制约或促进影响,现实制约因素最突出地表如今下面几个方面。〔一〕社会规则意识薄弱导致道德失范皮亚杰以为所有道德的本质都要在人所学会的那种对于规则的尊重中去求得。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个行动准绳的意识。规则意识对于亲社会道德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英国哲学家穆勒以为,不仅必须根据最大的普遍善来决定我们所采取的行为规则,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假如允许在特殊情况下背离道德规则,就会鼓励人们在对他不利的情况下背离原则。然而,我们社会规则意识是非常薄弱的。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一个实例。面对很多人过马路闯红灯的现象,有人调侃,十字路口成了景阳冈,等凑了二三十人,就一齐过冈,而不管能否亮红灯。这充分反映了社会规则意识的薄弱,社会道德为此失范。〔二〕社会归属意识迷茫导致道德失根人们感遭到自个渴求成为哪一种道德自我时,就把道德和自我整合在一起,并忠实于道德价值的核心,这就是自我道德认同。社会归属意识是影响自我道德认同的关键因素,华而不实最重要的是生活共同体归属和信仰归属。随着单位归属感的逐步弱化和流动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生活共同体归属感在弱化。中国青年报与新浪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40.6%的人以为新的社会阶层缺少归属感。除此之外,在主义信仰者和真正的宗教信仰者之外,大量的人没有信仰归属感。道德主体没有共同信仰归属感不利于消除不同生活共同体的社会道德分歧而构成社会合力。归属感缺失会因道德失根而影响到亲社会行为的激发。〔三〕社会责任分散效应导致道德推脱责任分散效应〔diffusionofresponsibility〕是道德推脱〔moraldisengagement〕的重要原因之一。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讲,假如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响;但假如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碰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在需要帮助的情景中,旁观者越多,人们越容易想有人会去帮助他的,我就不必去了,引发帮助行为的压力也越小,看到别人也没去,内心谴责也会小很多。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也加剧了人们的道德推脱,城市人所遭到的刺激过量,导致了人们尽量去回避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对求助者苦恼的反响。在美国36个城市进行的现场研究证明,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的人数〕与助人行为有关。在人口高度密集的中国都市,责任分散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四〕社会支持体验缺少导致阶层融合困难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弱势群体的亲社会道德认同程度主要决定于社会支持感。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是指个人能够感受或接遭到的来自别人的关心或协助。假如社会支持能够及时到位,会使人感恩图报,还会扩大到对整个社会的亲近。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缺乏易导致弱势群体心理上的失衡及对社会的不满和悲观失望情绪,产生相对剥夺感,有可能极端化为对整个社会的仇恨,甚至产生向无明确对象的群体施行报复的反社会暴力行为。〔五〕社会回报机制缺失导致行善恐慌人们对于帮助和支持给予回报是一种内化了的互惠机制。帮助者做出有益于被帮助者和社会的行为应当将来能收益于被帮助者和社会,这是预期回报个体将内化了的互惠规范作为一个道德行为的义务,对他们之前获得的利益给予一个行为上的回报,这是回报义务.预期回报是出于本身利益的理性的认知经过,回报义务则需要人们接受这种回报式的社会规范。高利他主义的人会较少遭到预期回报影响,对回报的义务愈加敏感。然而,当前对亲社会行为的回报机制并不健全,甚至行善得恶报的事情屡见不鲜,致使人们明明知道应该做道德的事,但又害怕其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不敢去做。〔六〕社会实践教育缺乏导致知行矛盾当下,道德教育多以课程形态呈现,重视课堂教学工作而忽视人们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德育考核主要考察人们把握理论知识的程度,而忽视实际表现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结果导致有些人只是追求外表的高分,而忽视本身的实际德行修养。这种侧重道德教育的知识性而忽视道德教育实践性的做法,势必导致道德认知与行为相矛盾的不良后果。三、道德认同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培养机制探析亲社会行为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道德认同是这个工程的枢纽。只要通过道德认同感的培育,亲社会行为才有真正的、内在的、自觉的、强大的推动气力。〔一〕完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规则认同机制强化社会规则意识,关键是加强执行主体对社会规则的认同。其一,社会规则要通过民众介入的不受强迫控制的商谈程序制定和修改。依哈贝马斯之见,商谈原则指的是如下规则:有效的只是所有可能的相关者作为合理商谈的介入者有可能同意的那些行动规范。因而这样的规则更能具体表现出公平正义的要求,更容易被认同。其二,违背规则就要遭到相应的惩罚。既然是规则,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遵守规则就要为自个做过的错事承当相应的责任。〔二〕完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归属认同机制自我道德认同是个体对自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道德人的感悟和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道德人的等待,意味着一个人能在既定的现实中找到自个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中奉献自我,在有益于社会的同时也感受自个生活的意义。自我道德认同受生活共同体归属和信仰归属制约。其一,从生活共同体归属上看,应把以单位为中心的认同教育转到以社会为中心的认同教育上来。其二,从信仰归属上看,应减小无信仰者比例。〔三〕完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责任认同机制无论责任分散效应还是城市过载效应,都和人际关系淡化密切相关,因而能够采取下面措施增进社会责任认同:其一,提高人们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是设身处地理解别人感受的一种能力。英国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指出:我们常为别人的哀伤痛苦而感伤,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提高了移情能力,人们就更能感遭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急迫心理和其他旁观者的责任分散心理,就能提高责任认同感。在人际交往中,提高移情能力能通过个人的心理机制、认识机制、情绪机制避免冷淡和误解,到达思想、情感上的沟通和理解,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其二,通过立法明确必要的社会救助责任。通过社会救助立法,能够更好地对需要帮助者进行救助。其三,提供典范的示范作用。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行政人员,在典范的示范作用下都会增加自个的责任感,进而减少责任分散效应的出现。〔四〕完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支持暖化机制社会支持分为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support〕以及情绪性支持〔emotionalsupport〕,前者指实际详细的协助,后者为心理功用的支持。工具性支持要协助弱势群体建立起一个合适其个人的社会支持网:一是引进外来资源,由相关的人力、物力、信息等构成;二是在弱势群体内部建立互助的支持网络;三是改良弱势群体原有的非正式支持系统,提高其有效性。在这个经过中,应注意提高对象的主体地位,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情绪性支持固然不是物质支持,却极其重要。始终保持社会工作者与被支持者之间的平等互动,才能更好地使被支持者感觉社会支持的暖和。〔五〕完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回报强化机制社会交换理论以为,人们提供亲社会行为时往往期望收到组织福利和民众舆论的道德回报,因而营造良好的道德回报气氛,才能使人们愈加认同亲社会行为。否则,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易使高尚者寒心,进而削弱了人们的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其一,从社会的角度看,要规范道德回报的原则和方式。道德回报的本质是义与利的一致。施行道德回报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选择适当的方式。道德回报的原则主要有公正原则、物质回报与精神回报相结合的原则、适度原则和及时原则。道德回报的方式主要有经济回报、行政回报、法律回报和舆论回报。其二,从个体的角度看,要注重培养公民的感恩意识和行为。道德回报不能只靠组织的气力,要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公民明白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六〕强化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实践固化机制(公民道德建设施行纲要〕中明确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经过,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经过。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固化道德行为。人们获得道德认知后,还要自觉地根据道德规范做事,在练习或实践中把握道德行动技能,才能逐步养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我们要充分地引导教育对象进行道德行为训练并及时评价反应,让受教育者从生活小事做起,参加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维护社会、国家利益的活动,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培养、固化、内化道德知识以及道德情感,一点一滴地培养自个良好的道德习惯。[以下为参考文献][1]HardyS.A,CarloG.Identityasasourceofmoralmotivation[J].HumanDevelopment,2005.[2]AquinoK,ReedA.Theself-Importanceofmoralidentity[J].JournalofPerso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