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邢台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河北省邢台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AGE34-河北省邢台市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高茎植株自交,得到的1064株F2植株中,787株是高茎植株,277株是矮茎植株。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F1是杂合子 B.性状分离C.等位基因分离 D。基因自由组合【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分析题干中的数据:高茎豌豆有787株,矮茎豌豆有277株,所以高茎:矮茎≈3:1。【详解】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通过分析可知,F2中高茎:矮茎≈3:1。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C正确.故选C。2.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A。F1植株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B.基因随机组合C。亲本植株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染色体随机组合【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据此答题。【详解】小球模拟雌雄配子,随机抓取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F1植株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正确。故选A.【点睛】3.在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基因型有()A。2种 B。4种 C.6种 D。9种【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的实验,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YR、Yr、yR、yr共4种配子.F1雌雄配子随机组合,产生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详解】由分析可知,在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产生的F2分别是黄色圆粒(YYRR、YYRr、YyRR、YyRr)、黄色皱粒(YYrr、Yyrr)、绿色圆粒(yyRR、yyRr)、绿色皱粒(yyrr),有9种基因型,ABC错误,D正确。故选D.4.图为某种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代鼠都是杂合子 B.4号鼠不可能是纯合子C.3号鼠与6号鼠的基因型相同 D。7号鼠与5号鼠的基因型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鼠的黑色与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设A、a)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黑色鼠(1和2、4和5)生了一只黑色和一只白色共两只小鼠,说明出现了性状分离,黑色对白色为显性。【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黑色的1号和2号鼠杂交,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两亲本均为杂合子,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黑色的4号和5号鼠杂交,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两亲本均为杂合子,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黑色对白色为显性,所以图中白色的3号和6号鼠均为隐性纯合子,C正确;D、根据分析,4号和5号鼠为杂合子,所以它们的后代7号黑色鼠为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D错误。故选D.【点睛】5。基因型为Dd的植株自交,得到的每一代植株再自交。则在F3中,基因型为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详解】Dd连续自交n次,后代Dd=,DD=dd=(1﹣),Dd连续自交,子三代中Dd==,DD=(1﹣)=。故选C。【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计算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相关基因型的比例。6。下列与豌豆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隐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B。显性性状的个体测交,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C。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D.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子代可能是纯合子【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性状分离是杂合子一代自交同时表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隐性性状自交自交的后代都是隐性纯合体,A错误;B、显性性状的个体测交,子代可能会出现性状分离,B错误;C、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若为显性杂合子则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C错误;D、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子代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正确.故选D。【点睛】7.山羊的有角与无角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其基因型与对应的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一只杂合的无角公羊和杂合的有角母羊杂交,假如后代的数量足够多,下列分析正确的是()项目HHHhhh公羊有角无角无角母羊有角有角无角A。后代的公羊全部表现为有角B。后代的母羊全部表现为无角C。后代中无角羊均为纯合子D.后代中有角羊:无角羊=1:1【答案】D【解析】【分析】Hh与Hh杂交的后代雌雄个体中均为HH:Hh:hh=1:2:1,后代的公羊中有角:无角=1:3,母羊中有角:无角=3:1。【详解】A、后代的公羊中hh表现为无角,A错误;B、后代的母羊中HH表现为有角,B错误;C、后代的公羊中杂合子Hh也表现为无角,C错误;D、后代的公羊中有角:无角=1:3,母羊中有角:无角=3:1,雌雄比例为1:1,故后代中有角羊:无角羊=1:1,D正确。故选D。8.某种花花矩的长度受到4对同源染色体上的4对等位基因(A/a、B/b、C/c、D/d)控制,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的花矩长度为1mm,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花矩长度为3mm,基因的作用具有叠加效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花矩长度最短为8mm,最长为20mmB.花矩长度为18mm的植株,基因型共有4种C.花矩最长的植株与最短的植株杂交,子代的花矩长度为16mmD。基因型为AaBbCcDd的植株自交,后代花矩的长度有8种类型【答案】C【解析】【分析】花柄长度由三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C,c,D、d表示)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四对等位基因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四对基因作用相等并具有叠加效应,说明最高高度的基因型为AABBCCDD,最矮的基因型为aabbccdd。【详解】A、由于基因具有叠加作用,那么花距最短的是隐性纯合基因aabbccdd,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距长度为1mm,花距最短的是1×8=8mm;花距最长的是显性纯合基因AABBCCDD,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距长度为3mm,花距最长的是3×8=24mm,A错误;B、设隐性基因有x个,显性基因有y个,可得到两个等式:x+y=8;x+3y=18,解得x=3,y=5,即隐性基因有3个,显性基因有5个。那么根据排列组合只要在基因的8个位置中挑出三个位置是隐性基因,其余位置是显性基因就符合题意,故基因型有56种,B错误;C、花距最长的植株AABBCCDD与花距最短的植株aabbccdd杂交,后代AaBbCcDd,后代的花距长度=4×1+4×3=16mm,C正确;D、D、基因型AaBbCcDd的植株自交,子代基因型的种类为九种,即基因型中的显性基因个数分别为0-8个,长度有9种类型,D错误。故选C。9。摩尔根用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表现为红眼,F2中有1/4为白眼果蝇,且全部为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亲本雌果蝇是纯合子 B。F2雄果蝇的基因型只有1种C.F2红眼果蝇均为雌性 D.红眼基因与白眼基因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是显性(假设用W/w表示)。F2中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有1/4为白眼果蝇,且全部为雄性,说明眼色的基因在雌雄出现的概率不同,即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A、根据题意推断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A正确;B、F1雌雄的基因型为XWXw、XWY,F2的基因型为XWXW(红眼雌性)、XWXw(红眼雌性)、XWY(红眼雄性)、XwY(白眼雄性),因此F2雄果蝇的基因型有2种,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F2红眼果蝇有雌性和雄性,C错误;D、F2中,红眼雌蝇、红眼雄蝇与白眼雄蝇三种类型,其比例接近2∶1∶1,红眼∶白眼=3∶1,说明眼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D错误。故选A。10.正常情况下,下列人体细胞中,可能存在2条Y染色体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精原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经过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精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精细胞经过变形形成精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Y).【详解】A、初级精母细胞只含一条Y染色体,A错误;B、精细胞可能含有Y染色体,但不可能是2条,B错误;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C正确;D、口腔上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其中可能含有Y染色体,但不会含有2条Y染色体,D错误。故选C。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能自由组合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决定生物的性别C.X、Y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D。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只存在于雌性个体内【答案】A【解析】【分析】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能自由组合,A正确;B、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错误;C、X、Y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段,故X、Y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C错误;D、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不一定存在于雌性个体内,也可能存在雄性体内的次级精母细胞中,D错误。故选A。12。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B.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C。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D.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详解】由分析可知,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ACD错误,B正确。故选B。13。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能够排除伴X染色体遗传的是()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无中生有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详解】①中遗传病为无中生有,且女儿患病,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③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或伴X遗传病;④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或伴X隐性遗传病。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14.下图是某细胞的分裂示意图,①~⑥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①初级卵母细胞 B。细胞②含有2个a基因C。细胞⑥的基因型为a D.细胞③含有同源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该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大小不同,说明该细胞为雌性生物的细胞。细胞①是初级卵母细胞,细胞②是(第一)极体,细胞③是次级卵母细胞,细胞④⑤⑥都是(第二)极体,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b.【详解】A、根据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判断该生物为雌性,则卵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形成的细胞①是初级卵母细胞,A正确;B、根据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b,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B和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细胞③的基因型为AABBbb,则细胞②的基因组成是aa,B正确;C、细胞⑥和卵细胞是由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的,其基因型应该与卵细胞相同,即为ABb,C错误;D、根据卵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可知细胞③含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示意图,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150个。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则子代DNA分子中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共有()A.5600个 B.8000个C.5950个 D.6800个【答案】C【解析】【分析】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同时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

2、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1)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

(2)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详解】(1)该DNA分子中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含有鸟嘌呤15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1000—150=850个.

(2)DNA复制三次后共形成8个DNA分子,但是这8个DNA中保留了亲代DNA的两条链,所以相当于新形成了7个DNA分子,只有这7个DNA分子中才有放射性标记的原料,亲代DNA的两条链中不含有放射性原料。因此,所有的子代DNA中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850×7=5950个。

故选C。16。人的血型由IA、IB、i三种基因决定,不同血型基因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是由下列哪一项内容决定的?()A。碱基种类 B。碱基对的排列顺序C.磷酸和核糖的排列顺序 D.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答案】B【解析】【分析】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携带不同遗传信息.【详解】不同血型基因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是由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每个基因的碱基种类、磷酸和核糖的排列顺序、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是相同的,B正确.故选B。17.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30%脱氧核苷酸含有胸腺嘧啶,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最大比例是()A.20% B.30% C。40% D。100%【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点为DNA的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的相关计算。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T+C=A+G=50%,C=G,因此鸟嘌呤占双链的比例为20%,其占单链最大比例为40%,C正确。故选C【点睛】18.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D。叶肉细胞的核酸初步水解产生4种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中的碱基是A、T、G、C四种,RNA的碱基是A、U、G、C四种.【详解】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B正确;C、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D、叶肉细胞的核酸有DNA和RNA,初步水解产生8种核苷酸,D错误。故选B.19.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32P标记组的实验结果是()A。只有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B。只有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C.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出现明显的放射性D.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答案】D【解析】【分析】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外壳是蛋白质,头部内含DNA。同位素示踪法探究证明其遗传物质是DNA,用35S标记的蛋白质的噬菌体,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低;用32P标记的DNA的噬菌体,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详解】A、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因DNA是遗传物质,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此在离心时,含有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沉在底部,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上清液中,A错误;B、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但是在实际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出现在上清液中,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如果保温时间过短,会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因此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B错误;C、根据B选项分析可知,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D正确.故选D。20。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步骤是①用带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物质培养大肠杆菌②离心③带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与不带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④搅拌⑤带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与不带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⑥检测放射性A。①→③→⑤→②→④→⑥B。③→⑤→①→②→④→⑥C.①→⑤→③→④→②→⑥D。③→①→⑤→④→②→⑥【答案】C【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步骤是:①用带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物质培养大肠杆菌→⑤带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与不带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③带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与不带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④搅拌→②离心→⑥检测放射性,C正确。故选C。21.图是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与②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②是脱氧核糖,④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量与嘧啶碱基数量不相等D。DNA分子中A-T碱基对比例较高,则热稳定性低【答案】D【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其中①是含氮碱基(T);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磷酸;④是脱氧核苷酸;⑤是碱基对;⑥是碱基C。

2、DNA分子的结构: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详解】A、在DNA分子结构中,磷酸③与脱氧核糖②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错误;B、②是脱氧核糖,④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错误;C、在DNA分子中,碱基之间满足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所以嘌呤碱基数量与嘧啶碱基数量相等,C错误;D、在DNA分子中碱基之间形成氢键,其中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DNA分子中A-T碱基对比例较高时,则热稳定性相对较低,D正确。故选D。【点睛】22。下列有关“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小鼠的细胞中增殖B.T2噬菌体能独立合成自己的蛋白质C.用于培养T2噬菌体的是用35S或32P标记过的大肠杆菌D。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能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答案】C【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大肠杆菌→噬菌体分别与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T2噬菌体专门侵染大肠杆菌,因此其不可以在小鼠细胞中增殖,A错误;B、T2噬菌体为病毒,没有细胞,不能独立合成自己的蛋白质,B错误;C、要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先要用35S或32P标记过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C正确;D、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D错误。故选C。23。下列选项对应错误的是()选项科学家成就方法或技术A孟德尔孟德尔遗传定律假说一演绎法B萨顿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法C艾弗里DNA是遗传物质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构建物理模型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到了孟德尔遗传定律。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是: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详解】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到了孟德尔遗传定律,A正确;B、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将S型细菌体内各成分分开,单独看作用,从而得到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并未使用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D正确.故选C。【点睛】注意日常学习中的知识积累,不同的科学家运用哪种方法得到的相关实验结论,课下及时总结。2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在细胞核内复制 B.复制以两条DNA母链为模板C.复制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DNA复制会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DNA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

(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

(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

(3)能量:ATP;

(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详解】A、由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所以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A正确;B、DNA复制时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B正确;C、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复制时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C错误;D、DNA复制时需消耗能量(ATP),D正确。故选C。【点睛】25.一个T2噬菌体DNA的双链均被15N标记,让该噬菌体侵染在含14N的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4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噬菌体中只有14个噬菌体含14NB。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噬菌体含15NC.子代噬菌体中的DNA分子都含有14ND.有2个子代噬菌体中的DNA分子同时含有14N和15N【答案】A【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增殖4代,一共产生16个DNA分子。【详解】A、子代噬菌体中含14N的有16个,其中只含14N的有14个,A错误;B、因为双链DNA含15N,复制后会分到两个子代DNA中,再复制,这两条15N的DNA单链仍然在两个DNA上,无论复制多少次,含最初母链(2条15N的DNA单链)的DNA就2个,B正确;C、由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以大肠杆菌的化学成分为原料进行复制,所以子代噬菌体中的DNA分子都含有14N,C正确;D、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有2个子代噬菌体中的DNA分子同时含有14N和15N,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26.并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下图是某并指患者的家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并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并指患者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2)该家系的女性患者中,基因型一定相同的个体是______。Ⅲ-2的致病基因来源于I代中的______。(3)若Ⅱ—1与正常女性婚配,生出患并指孩子的概率是______.若Ⅳ-1是女孩,则其患并指的概率是______。(4)若该病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图中一定患病的个体还应该有_________。【答案】(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Ⅰ-1和Ⅰ-2都为并指,而Ⅱ—2正常(3).AA或Aa(4).Ⅰ—2、Ⅰ—4、Ⅱ-3(5)。Ⅰ—1或Ⅰ-2(6).2/3(7).1/2(8).Ⅱ—2【解析】【分析】并指患者的家系图中Ⅰ—1和Ⅰ—2都为并指,而Ⅱ-2正常,则并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和Ⅰ—2的基因型都为Aa。【详解】(1)由分析可知,并指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判断依据是Ⅰ-1和Ⅰ—2都为并指,而Ⅱ—2正常.根据并指的遗传方式,患者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2)该家系的女性患者中,Ⅰ-2的基因型为Aa,Ⅰ—4、Ⅱ—3能生出正常孩子,其基因型也为Aa,故基因型一定相同的个体是Ⅰ-2、Ⅰ-4、Ⅱ-3.由于Ⅱ-4不含致病基因,所以Ⅲ—2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Ⅱ-3,而Ⅱ—3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1或Ⅰ—2,故Ⅲ—2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代中的Ⅰ—1或Ⅰ-2.(3)Ⅰ-1和Ⅰ—2的基因型都为Aa,则Ⅱ-1的基因型为1/3AA、2/3Aa,若Ⅱ-1与正常女性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3×1/2=1/3,所以生出患并指孩子的概率是1﹣1/3=2/3。由于Ⅱ-4基因型为aa,则Ⅲ—2的基因型为Aa,Ⅲ-3基因型为aa,故Ⅲ—2与Ⅲ—3的后代患并指的概率是1/2。男孩女孩的发病率相同,若Ⅳ-1是女孩,则其患并指的概率是1/2.(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根据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病,则图中一定患病的个体还应该有Ⅱ—2。【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致病基因位置,并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解此类题目的思路是:一判显隐性,二判基因位置,三写出相关基因型,四进行概率计算。27。某种鼠的毛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毛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现型灰色黑色白色基因型A_B_aaB__bb(1)灰鼠(AABB)与黑鼠(aaBB)杂交,F1的体色是______.F1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2)黑鼠(aaBB)和白鼠(AAbb)杂交,F1雌雄鼠相互交配,F2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F2的白鼠中,纯合子占_______。随机选取两只白鼠进行杂交,子代的毛色为________。(3)杂合的白鼠与杂合的黑鼠杂交,假设后代数量足够多,子代中灰鼠所占的比例是______,子代中白色鼠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答案】(1).灰色(2).灰色∶黑色=1∶1(3).灰色∶黑色∶白色=9∶3∶4(4).1/2(5)。白色(6).1/4(7)。1/2【解析】【分析】由题可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故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灰鼠(AABB)与黑鼠(aaBB)杂交,即AABB×aaBB→F1:AaBB,故F1的体色是灰色.F1测交,即AaBB×aabb→AaBb、aaBb,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黑色=1∶1。(2)黑鼠(aaBB)和白鼠(AAbb)杂交,即aaBB×AAbb→F1:AaBb,F1雌雄鼠相互交配,即AaBb×AaBb→F2:A_B_、A_bb、aaB_、aabb,由于A_B_表现为灰色,aaB_表现为黑色,A_bb和aabb表现为白色,故F2的性状分离比为灰色∶黑色∶白色=9∶3∶4。F2白鼠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aabb,而白鼠占F2的1/4,故F2的白鼠中,纯合子占1/2。因白鼠的基因型为_bb,随机选取两只白鼠进行杂交,子代的基因型都是_bb,故子代的毛色为白色.(3)杂合的白鼠与杂合的黑鼠杂交,即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故子代中灰鼠所占的比例是1/4,子代中白色鼠所占的比例是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答题关键在于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28。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精巢内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及核DNA相对含量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中表示核DNA的是____。处于I~V时期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2)处于Ⅳ时期的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此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减半,原因是_______。处于V时期的细胞中不存在染色单体,原因是_______.(3)精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可能发生在_______(填图中序号)时期。【答案】(1).b(2)。Ⅳ、Ⅴ(3)。次级精母细胞(4).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了(5)。减数第二次分离后期着丝点分裂了(6)。Ⅲ【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a是染色体、b是核DNA、c是染色单体。Ⅰ中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染色单体为0,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而染色单体为0,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Ⅲ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2,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Ⅳ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2,但数目均只有Ⅲ中的一半,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Ⅴ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1:0,没有染色单体,且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b表示核DNA。处于I~V时期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Ⅳ、Ⅴ.(2)处于Ⅳ时期是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此时的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此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减半,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了.V时期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此的细胞中不存在染色单体,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离后期着丝点分裂了。(3)精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可能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Ⅲ)和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后期(Ⅲ)。【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组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9.下图甲是DNA分子片段的结构图,图乙是DNA分子复制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物质①⑧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