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物理学-课件_第1页
放射物理学-课件_第2页
放射物理学-课件_第3页
放射物理学-课件_第4页
放射物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课人:柳青临床放射物理学目录第一章放射源和治疗机第二章电离辐射的剂量测量第三章X(γ)线射野剂量学第四章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附录治疗治疗计划系统秀第一章放射源和治疗机放射源种类照射方式几种放射性同位素源深部X线治疗机钴60治疗机医用加速器高LET射线第一节放射源种类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α、β、γ线X线治疗机和各种加速器产生的X线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及其它重离子束第二节照射方式外照射:将放射源与病人身体保持一定距离,射线从病人体表穿透进人体内一定深度,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近距离放疗(内照射):将放射源密封置于肿瘤内或肿瘤表面,如放入人体的天然腔内或组织内进行照射,即采用腔内,组织间插植及模型敷贴等方式进行治疗。第三节几种放射性同位素源天然放射性元素镭-226铯-137钴-601、天然放射性元素镭-226镭的放射可分为带有正电荷的α射线,带有负电荷的β射线不带电荷的γ射线。镭疗主要是用其中的γ射线。镭的γ线能谱复杂,平均能量为0.83MeV,半衰期为1590年。镭的产量有限,来源困难,防护处理复杂,易污染。2、铯-137铯-137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其γ线能量是单能的为0662MeV,半衰期为33年。铯-137在组织内同镭具有相同的穿透力,是取代镭且优于镭的娇好同位素之一。3、钴-60钴60是用天然的没有放射性的59钴在核反应堆的作用下,受热中子轰击后成为带有放射性质的60钴。

59Co+n→60Co+γ钴60蜕变时放射出γ射线,其平均能量为1.25MeV。钴60治疗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维修,发展很快。第四节深部X线治疗机概述类型1、概述深部X线治疗机通常是指管电压在180~400千伏特之间的X线机,这种机器在结构和X射线产生的原理上与接触治疗机相同。但由于该机管电压比接触治疗机高,其产生的X线强度及穿透能力均较大,故多用于良性疾病和位于较表浅的恶性肿瘤的治疗。2、深部X线治疗机的几种类型可用作60钴治疗机和加速器高能X线治疗的辅助手段,补充浅层部位剂量的不足。固定照射型摆动照射型旋转照射型第五节钴60治疗机概述组成优点缺点1、概述钴60治疗机俗称"钴炮“钴60是一种人工生产的放射性核素。"钴炮"是以60钴做放射源,用γ射线杀伤癌细胞,对肿瘤实施治疗的装置。2、钴60治疗机组成一个密封的放射源;一个源容器及防护机头;具有开关的遮线器装置;具有定向限束的限光筒,支持机头的机械系统及其附属的设备一个操纵台构成3、60钴治疗机优点射线穿透力强即可治疗相当深度的肿瘤。保护皮肤钴60射线在表皮剂量相对较小。骨和软组织有同等的吸收剂量旁向散射小保护周边外的正常组织。经济、可靠,结构简单、维修方便。4、钴60治疗机缺点钴60能量单一,钴60深度剂量偏低,钴60半衰期短,需定期换源。钴60属放射线核素,不断有射线释放,防护复杂,工作人员受量大。钴60存在半影问题,使野外的正常组织受一定的剂量影响。第六节医用加速器概述电子感应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回旋加速器1、概述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应用于临床。加速器是人工利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力,把带电粒子加速到高能的一种装置或设备。加速器既可产生高能电子束,又可产生高能X线和快中子,其能量范围在4~50MeV之内。2、电子感应加速器优点技术上比较简单,制造成本低,容易做到25兆电子伏特这样的高能量产生的电子线输出量足够大,能量可调范围较宽。缺点X线输出量比较低,照射野小,体积大。3、电子直线加速器优点优点是克服了电子感应加速器的缺点。对电子线和X线均有足够高的输出量,从而有潜力扩大照射野,并可采用偏转系统做等中心治疗。缺点结构复杂、成本较贵、维修要求高。4、电子回旋加速器既有电子感应加速器的经济性,又具有直线加速器的高输出量特点,其电子线和X线的能量在医疗上使用皆很理想。总之它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是直线加速器的发展方向。第七节高LET射线物理特性生物特性缺点高LET射线1、物理特性高LET射线在物体内射程末端形成布雷格(Bragg)峰高剂量区,在这个峰区后面剂量急剧下降。如选择不同能量的粒子束综合使用,则可将峰区宽度按肿瘤大小调整。这样可使肿瘤区得到充分的剂量,而正常组织所受的剂量可大为减少。2、生物特性高LET射线对生物的效应不依赖于组织的氧含量。对于分裂周期处于静止状态的肿瘤细胞,同样起到破坏作用。3、高LET射线的缺点高LET射线设备庞大,结构复杂。能量控制困难。造价昂贵。4、高LET射线中子负π介子重离子第二章电离辐射的剂量测量辐射量和单位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吸收剂量的测量射线质的测定第一节辐射量和单位照射量(ExposureDose)吸收量(Asorbeddose)放射强度(Radioactivity)剂量率(Doserate)放射性能量(Energyofradiation)1、照射量(ExposureDose)照射量X是dQ/dm,其中dQ的值是在质量为dm的空气中,由光子释放的全部电子(负电子和正电子)在空气中完全被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曝射量的剂量单位是伦(R)。2、吸收量(Asorbeddose)电离辐射给予单位质量的平均能量。吸收剂量单位是拉德(rad).1dar为1g受照射物质吸收100尔格的辐射能量。即1rad=100尔格/g=0.01kg。现在吸收剂量单位改为Gy,是ICRU规定的,1Gy=100rad。3、放射强度(Radioactivity)放射强度又称为放射活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放射物质锐变(衰变)的多少,不表示具体剂量。放射活度单位为贝克勒尔(Becquerel)符号Bq,表示每秒钟有一个原子蜕变。4、剂量率(Doserate)距放射源某一距离处,单位时间的剂量以Gy/min为单位。5、放射性能量指电离辐射贯穿物质的能力.能量单位为MeV。2MeV以下X线勉强用管电压表示贯穿物质的能力,但这类射线的能谱是连续的,通常是用半价层(HVL)来表示平均能量。第二节光子与物质的作用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effect)康普顿效应(Comptoneffect)电子对产生(electronpairproduction)1、光电效应γ光子与介质的原子相互作用时,整个光子被原子吸收,其所有能量交给原子中的一个电子。该电子获得能量后就离开原子而被发射出来,称为光电子。光电子能继续与介质作用。2、康普顿效应γ光子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原子中最外层电子,使该电子脱离核的束缚从原子中逸出。光子本身改变运动方向。被发射出的电子称康普顿电子,能继续与介质发生相互作用。3、电子对产生能量大于1.02MeV的γ光子在物质中通过时,可与原子核碰撞,转变成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从原子中发射出来。被发射出的电子和正电子还能继续与介质发生相互作用。第三节带电粒子与物质的作用电离(ionization)激发(excitation)散射(scattering)轫致辐射(bremsstrahlung)吸收(absorption)1、电离(ionization)带电粒子在从吸收物质原子旁掠过时,由于它们与壳层电子之间发生静电库仑作用,壳层电子便获得能量。如果壳层电子获得的能量足够大,它便能够克服原子核的束缚而脱离出来成为自由电子。2、激发(excitation)带电粒子给予壳层电子的能量较小,还不足以使它脱离原子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但是却由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较高的轨道上去,这个现象称为原子的激发。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它要自发地跳回到原来的基态。3、散射(scattering)散射是带电粒子与被通过的介质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种作用下,带电粒子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能量。方向改变的大小与带电粒子的质量有关。4、轫致辐射(bremsstrahlung)带电粒子与被通过的介质原子核相互作用,带电粒子突然减速,一部分动能转变为电磁辐射释放出来。这种作用随粒子的能量增加而增大。与粒子的质量平方成反比。与介质的原子序数Z的平方成正比。5、吸收(absorption)带电粒子在介质中通过,由于与介质相互作用耗尽了能量而最终停止下来,这种现象称为被介质吸收。第四节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弹性散射(elasticscattering)非弹性散射(inelasticscattering)中子俘获(neutroncapture)1、弹性散射(elasticscattering)弹性散射是中子通过物质时损失能量的重要方式。原子核从中子动能中得到一部分能量而形成反冲核,中子则失去部分动能且偏离原方向。反冲核越轻、反冲角越大、反冲核得到的能量越多。反冲核动能和入射中子能量成正比。

2、非弹性散射(inelasticscattering)入射中子与原子核作用形成复合核,复合核放出中子后如处在激发态,则会立即会放出γ射线而回到基态。入射中子的能量必须大于原子核的最低激发能,非弹性散射才可能发生。3、中子俘获(neutroncapture)慢中子或热中子与物质作用时,很容易被原子核俘获而产生核反应。核反应的产物可能是稳定核素,也可能是放射性核素,同时还释放出γ光子和其它粒子。感生放射性核素和感生放射性。第五节吸收剂量的测量概述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测定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吸收剂量的定期测量1、概述用带有空腔电离室照射量仪表测定光子束、电子束的吸收剂量分两个步骤进行将空腔电离室在X射线或Co60γ射线下校准,目的是校对照射量仪表的刻度;将校准过的照射量仪表的电离室放到介质中测定吸收剂量,这时仪表的测量值是以伦琴。然后通过仪表读数校准因子和吸收剂量转换因子,计算吸收剂量。2、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测定测量条件测量方法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吸收剂量的定期测量A、测量条件照射量仪表水模体其它必备用具a、照射量仪表1照射量仪表必须每年经计量部门标准实验室校准一次。使用仪表前应检查仪表的稳定性或调节仪器的灵敏度;然后检查仪表的漏电、零点漂移等,使其对测量值的影响在1%以内。电离室体积小于1立方厘米,外径小于1厘米,电离室能量响应在60—250KV范围内。a、照射量仪表2有效测量点:对X、γ射线建议将电离室的几何中心定为有效测量点;对电子束建议将电离室有效测量点定为从几何中心向射线源方向移3/4电离室内半径。备有足够长电缆并加电离室防水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量程b、水模体水模体壁用有机玻璃或聚苯乙烯制作。使用中要求在最大照射野边缘外至少有5厘米的富裕,一般为30×30×30厘米。如果备有电离室插孔,孔与电离室要密合,不能有空隙。c、其它必备用具计时器温度计气压计电离室支架测距尺B、测量方法校准点吸收剂量的测定校准点处吸收剂量的计算参考点吸收剂量的计算中心轴上各处的吸收剂量a、校准点吸收剂量的测定将带上防水套的电离室有效测量点放在水模体中心轴的校准深度处。选择被测照射野大小,源皮距选择过滤板、能量(如KV)等。测量水模体内温度、大气压以备计算空气密度修正值K。开机出射线,读取3-5个读数。b、校准点处吸收剂量的计算对X、r射线:D(dc)=0.01·R·N·K·F电子束:D(dc)=0.01·R·N·K·CE式中,D(dc)单位是Gy;R为照射量仪表读数,伦琴;N为照射量仪表的校准因子;K为空气密度修正因子;c、参考点吸收剂量的计算:在确定的A、SSD条件下,参考点的吸收剂量D(d0)可由校准点吸收剂量D(dc)和校准点的百分深度剂量P(dc)求出:

D(d0)=D(dc)/PDD(dc)d、中心轴上各处的吸收剂量由参考点吸收剂量可求出水模中心轴上任意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D(d)=D(d0)·PDD(d)其中PDD(d)为百分深度剂量。C、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使用校准过的照射量仪表在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将电离室放在空气中相当于参考点的位置选定测量照射野A。选定KV、滤过板等条件。出射线,得仪表读数R。C、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1参考点的照射量X(d0)=R·N·K照射量X(d0)转换为水模体中参考点的吸收剂量D(d0)=X(d0)·F·BSF;BSF为反散射因子。8.计算水模体中任一点吸收剂量的方法同前。C、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2如果测得空气中(SSD+d)处的照射量为X(d),可按下式转换为水模体中水深d处的吸收剂量D(d):D(d)-X(d)·F·TAR(vii)式中F同式(i);TAR为组织空气比,见附表。D、吸收剂量的定期测量对X线机,1个月测量1次加速器至少每周测Co治疗机可3个月测1次,但每月要进行Co衰变修正。对于性能差的机器和新安装的机器应酌情增加测量次数。第六节射线质的测定400KV以下X线半值层的测定高能X线能量的测定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1、400KV以下X线半值层的测定半值层测量方法注意事项A、半值层对于治疗来讲,不需要了解能谱的分布,临床上关心的是射线的穿透能力,一般用半值层来表示。所谓半值层是使原射线量减弱一半所需要的某种吸收材料的厚度。值越大,射线的穿透本领越强。B、测量方法将不同厚度的吸收片(铝片或铜片)一片一片的叠加。同时测出射线穿透不同厚度的吸收片后的射线量。作出厚度对射线量的坐标曲线。从曲线上查出使原射线量减少一半的吸收片厚度,即半值层。C、注意事项测定的半值层必须针对直接用于治疗的X射线。相同的物理和几何的测量条件,即管电压、电流、滤过板、电离室的位置均应恒定。测量时的几何条件要适当,防止散射线的影响。2、高能X线能量的测定通常采用最大剂量点处剂量一半的深度(HVD)水深法,即用射线中心轴上50%的剂量深度来确定X射线的质。日常射线能量的监测用一个简易监测能量体模进行,体模中电离室位置放在该能量最大剂量点处,反转后正适合该能量50%深度剂量值的位置。校正时如超过5%变化应调整机器。3、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用电离室测出不同治疗距离上10x10cm射线中心轴上PDD曲线。从曲线上最大斜率点切线的延长线与曲线尾部切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深度Rp为电子在水中的实际射程。E0=Rp+0.38/0.52

式中E0为入射的电子能量(MeV)。第三章X(γ)线射野剂量学人体模型深度剂量分布组织空气比散射空气比组织最大剂量比等剂量分布……射野剂量学楔形野剂量学不对称野剂量学人体曲面、组织修正第一节人体模型水模体模:外部形态和人体相似材料组织等效内部结构仿真传感探测智能化第二节深度剂量分布主要名词百分深度剂量1、主要名词射线源射线中心轴照射野参考点校准点源皮距A、射线源(S)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指放射源前表面的中心,或产生射线的靶面中心。对电子束取在出射窗或散射箔所在的位置。B、射线中心轴表示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线。临床上一般用放射源S通过最后一个限束器中心的连线作为射野中心轴。C、照射野表示射线束经最后一个限束器后中心轴垂直模体时通过模体的范围,它与模体表面的截面即为照射野的面积。对于旋转治疗或对固定SAD照射,截面取在旋转中心的深度处临床剂量学中规定模体内50%同等剂量曲线的延长线交于模体表面的区域为照射野的大小。D、参考点为剂量计算或测量参考,规定模体表面下射线中心轴上的一点。如400KV以下X射线,取在模体表面。对高能X线或γ射线参考点取在模体表面下最大剂量点位置。表面到参考点的深度为参考深度。E、校准点在射线中心轴上指定的测量点。模体表面到校准点的深度为校准深度dc。F、源皮距源皮距(SSD):表示沿射线中心轴从射线源到模体表面的距离。源瘤距(STD):表示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内所考虑点的距离。源轴距(SAD):表示射线源到机器等中心的距离。2、百分深度剂量百分深度剂量定义建成效应射线能量变化的影响照射面积、形状的影响源皮距的影响A、百分深度剂量定义模体内射线中心轴上任一深度的吸收剂量率D(d)与射线中心轴上参考点吸收量剂率D(D0)的百分率。PDD=D(D)*100%/D(D0)B、建成效应剂量建成区域:从表面到最大剂量深度的区域,剂量随深度而增加。物理原因:在体表或皮下产生高能次级电子。这些高能次级电子穿过一定组织深度。造成在电子最大射程内,由高能次级电子产生的吸收剂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C、射线能量变化的影响深度量的反平方定律关系对皮肤的保护需要小深度剂量时,可以用较低能量的电子束代替。D、照射面积、形状的影响Dd随照射野面积增大而增加开始时随面积增加快,之后逐渐变慢改变程度取决于射线的能量低能时,改变较大高能时,改变较小E、源皮距的影响短距离治疗机的百分深度剂量较小远距离治疗机的百分深度剂量较高F因数深度量随源皮距离增加的程度始终小于F第三节组织空气比定义为模体内射线中心轴上某一点的吸收剂量率DT与移去模体后空间同一点在自由空气中的小体积组织内的吸收剂量率DTa之比。与源皮距离无关第四节散射空气比定义为体模内的某一点的散射剂量与该点空气中的吸收剂量之比与源皮距离无关主要用于不规则野的剂量计算Clarkson方法第五节组织最大剂量比射野输出因子OUF体模散射因子Sp组织体模比定义为体模中射野中心轴上任意一点的剂量与空间同一点的体模中射野中心轴上参考深度t0处同一射野的剂量之比当t0等于dm时TPR变为TMR第六节等剂量分布能量对等剂量分布的影响影响深度剂量的大小影响等剂量分布的形状和物理半影的宽度源皮距离和放射源的大小的影响射野平坦度和对称性第七节楔形野剂量学楔形野等剂量分布与楔形角楔形因素:加和不加楔形板时射野中心轴上某点剂量率之比一楔多用问题利用楔形板改善剂量分布第八节不对称野剂量学离轴比OAR偏轴射野偏轴射野的离轴比POAR第九节人体曲面、组织修正均匀体模和实际病人之间的差别人体曲面的校正不均匀组织对剂量影响的校正方法肿瘤空气比方法有效衰减系数法等剂量曲线移动法电子密度法第四章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治疗计划中几个概念临床剂量学原则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治疗计划的设计步骤治疗计划系统治疗摆位和模室技术立体放射治疗第一节治疗计划中几个概念靶区(TargetVolume)治疗区(TreamtmentVolume)照射区(IrradiatedVolume)紧要器官剂量靶区剂量剂量热点(HotSpots)1、靶区(TargetVolume)对根治性放射治疗,靶区应包括瘤体本身及周围潜在的受侵犯的组织以及临床估计肿大可能转移的范围。靶区大小由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解剖或局部解剖及轮廓尺寸在设计治疗计划之先确定,并应考虑到治疗中可能的位置移动、形状改变以及摆位不准确引起的误差。2、治疗区(TreamtmentVolume)由于治疗技术(如照射野条件等)的限制,90%等剂量曲线范围不可能全包括靶区而与靶区的形状完全一致。因此,规定了治疗区的概念。治疗区应大于靶区。治疗区的剂量应由肿瘤的最低剂量限制,应保证在80%等剂量曲线以上。3、照射区(IrradiatedVolume)照射区大于治疗区,其剂量受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照射区为50%等剂量曲线所包括的地域。50%等剂量曲线范围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治疗方案设计引起的体积积分剂量的大小。4、紧要器官剂量紧要器官是指靶区内或邻近靶区对射线敏感的器官,它们对治疗计划的设计和实施有直接的影响。对眼晶体、脊髓、肾、肺、直肠、膀胱、性腺尤其要加以保护,并保证其受照剂量在各自的耐受剂量水平以下。5、靶区剂量1靶区的剂量分布和均匀度是用区内最大值DMax、最小值Dmin、平均值Dmean及其它量来描述的。靶区最大剂量即为靶区内的最高吸收剂量,但必须有2平方厘米的区域都接受到这一最大吸收剂量值,才认为有临床意义。5、靶区剂量2如果整个靶区小于4平方厘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