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版通用中考地理复习课件(含历年经典中考真题带答案)香港与澳门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株潭城市群_第1页
各版通用中考地理复习课件(含历年经典中考真题带答案)香港与澳门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株潭城市群_第2页
各版通用中考地理复习课件(含历年经典中考真题带答案)香港与澳门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株潭城市群_第3页
各版通用中考地理复习课件(含历年经典中考真题带答案)香港与澳门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株潭城市群_第4页
各版通用中考地理复习课件(含历年经典中考真题带答案)香港与澳门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株潭城市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RTFIVE第五部分中国地理(下)

香港与澳门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株潭城市群要素香港澳门位置珠江口

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珠江口

,与广东省

市相邻

组成由

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陆地面积

1104平方千米(2010年)

29.7平方千米(2010年)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气候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西南珠海香港岛九龙澳门半岛亚热带季风考点一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核心考点聚焦知识梳理经济特点以

为基础,以

业主要经济支柱有

、旅游旅游资源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有

、“唐城”、妈祖阁等名胜

美称“

“海上花园”国际贸易金融博彩大三巴牌坊购物天堂考点一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核心考点聚焦【名师点睛】港澳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香港:大规模地填海造地。澳门:(1)珠江口西侧泥沙大量淤积;(2)填海造地。考点一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核心考点聚焦【名师点睛】图解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图24-1考点一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核心考点聚焦【误区警示】澳门和香港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误区:澳门和香港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警示:澳门和香港虽然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从五带来说,澳门和香港是位于热带。但是气候类型,比如说“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中的“热带”“亚热带”指的是温度带(按积温划分)。由于澳门和香港的积温属于亚热带的积温范围。所以澳门和香港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考点一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核心考点聚焦例1下图中区域①与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突出优势表现在下列哪一方面 (

)A.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B.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C.充足的电力供应D.便宜的农副产品[答案]A

[解析]图24-4图24-3考点一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核心考点聚焦【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特点】图24-2港澳为祖国内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为港澳提供自然资源和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重难突破考点一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核心考点聚焦(2)主要城市①广州:别称“

”,

省省会②深圳:毗邻

,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

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

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羊城广东香港金融高新技术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二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

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

”。

2.外向型经济的壮大(1)表现: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通过从境外引进

、设备与

,成为中国

产业密集的区域。

东南亚南大门资金技术管理模式外向型考点二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核心考点聚焦例2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1)甲、乙、丙、丁所在的省区与其简称及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 (

)A.甲——鄂——长沙

B.乙——湘——武汉C.丙——赣——南昌

D.丁——桂——广州C图24-6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二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重难突破图24-5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二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1)农业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

”和“丝绸之乡”。

(2)人口和城镇

,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3)这里是对外开放的

,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4)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鱼米之乡密集前沿阵地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2)丁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B.京广、陇海铁路直通本区C.人口稀少,发展空间大D.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答案](2)D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省级行政区的位置、简称及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丙是江西省,简称赣,行政中心是南昌。C选项正确,故选C。第(2)题,丁省是广东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具有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故选D。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二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名师点睛】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图24-7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2.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1)核心城市:

(2)地位: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

中心和

中心。

3.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1)北翼中心城市——

(2)南翼中心城市——

文化上海经济南京杭州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例3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完成(1)~(2)题。图24-9(1)图中“弦”①主要是指 (

)A.京沪铁路 B.京广铁路C.陇海铁路 D.沪昆铁路B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图24-8重难突破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例4读图,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24-11A.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B.旅游资源丰富,水乡文化特色突出C.城市密集,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D.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答案]B

[解析]图24-12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2)有关丙、丁之间经贸往来,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B.丁为丙提供能源C.“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D.丁为丙提供大量的劳动力[答案](2)C

[解析]图24-10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1)图甲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C.苏州 D.南京(2)图乙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C.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海洋运输[答案](1)B

(2)C

[解析]图24-14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例5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读图,完成(1)~(2)题。图甲

图乙图24-13核心考点聚焦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3.三市的发展联系(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加强了三市之间的联系。

(2)加强一体化建设: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3)建设“两型社会”: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核心考点聚焦考点四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城市发展差异长沙

①湖南省长沙;②城市规模较大,交通运输便利;③教育、科技、文化均较发达;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株洲

①铁路枢纽;②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③建有大型服装市场,

物流业发达

湘潭

①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②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电、农产品加工等;③所辖的韶山

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1.城市群概况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

2.三市的发展差异核心考点聚焦考点四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地形类型周围是丘陵、山地,中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分是平原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地处湘中丘陵地区铁路京广、京九铁路及京广高铁京沪、沪昆铁路京广、沪昆铁路及京广高铁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上海、南京、杭州长沙、株洲、湘潭经济发展条件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良好的自然环境;③发达的经济;④便利的交通;⑤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良好的自然环境;③发达的经济;④便利的交通;⑤发达的科技

①交通发达;②彼此距离很近,联系紧密;③国家政策支持核心考点聚焦考点四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课时强化训练见Word版资源第24课时香港与澳门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概况比较】重难突破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株潭城市群地理位置中国南部沿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湖南省东部主要河流珠江长江湘江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核心考点聚焦考点四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3)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倡导个人参与,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求的是 (

)A.绿色出行,外出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或者步行B.勤俭节约,人离灯熄节约用电,循环利用水资源C.废旧利用,垃圾做到分类处理,再生利用不浪费D.大量取食,食堂用餐多取多剩,剩饭剩菜倒不停[答案](3)D[解析]本题组考查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概况。第(1)题,长株潭城市群处于长江中游地区,交通便捷。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交会于长沙市。第(2)题,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工业发展各具特色,长沙是湖南省省会,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计算机、新材料、工程机械居全国领先水平。第(3)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注重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环境的保护,“大量取食,食堂用餐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