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拿来主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拿来主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拿来主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拿来主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拿来主义鲁

迅第

时拿来主义作

介鲁迅(1881.9.25-1936.10.19)鲁迅,浙江______,原名_______,后改名为_______,字_____,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1918年5月,首次用“______”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_________________《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________。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绍兴人周樟寿周树人豫才鲁迅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呐喊》

本文写于1934年,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文章,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一切文化遗产。写作背景什么是杂文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应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杂

点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以下几个特征:1.战斗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2.辩论性、形象性的有机结合。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4.短小精悍。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做好批注)2.思考:“拿来主义”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的?然后又是从哪一段开始阐述的?

第2段点到“拿来”后,第5、6段再次点到,直到第7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3.再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主义”?(学生自主阅读,解决问题)明确: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拿来主义【研读1-2自然段】1.作者在第一段批判了哪两种主义?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2.作者对这两种主义分别是如何批判的?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打破大门,碰钉子(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直接批判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进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不知后事如何”,古董“送去”之后有去无回,讽刺“送去主义”者用古董去讨好列强、媚外求荣。“别的”是指一系列媚外求荣的行为,如经济上的赔款,领土的丧失,国家主权的出卖等。作者虽然说“别的且不说罢”,但是当时的人一眼就知道是什么。用闲来之笔讽刺“送去主义”。送古董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1)“几位”、“几张”说明“大师”不多,作品极少,几乎少到可怜的地步。这说明这些“大师”其实名不副实,徒有虚名。(2)“捧”字表示尊敬、庄重、小心翼翼,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师”们毕恭毕敬,谄媚讨好的奴性嘴脸。(3)“在欧洲各国一路的”和“挂”字勾画出“大师”们大张旗鼓、自鸣得意的丑陋之态。(4)“发杨国光”,反语,讽刺“大师们”的丑恶嘴脸。送画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的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是运用反语,揭露了这种行为表面是一种进步,实则是学术的退步和文化的堕落。“算得”、“显出一点”这些词语,则更加表现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不屑与不齿。送人送去主义--崇洋媚外,毫无自信描绘形象,运用反语,闲笔提及第

时拿来主义贰

仔细体会第2段中的“说道:拿来!”这句话的语气及感叹号的作用。

语气:铿锵有力,正义凛然。

感叹号饱含了作者对一系列“送去主义”行径的厌恶,对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的痛恨,对实行拿来主义的强烈渴望。【研读3-4自然段】1.思考:第1段已经写到了“送去主义”,第3段又写“送去主义”,这样矛盾吗?为什么?明确:不矛盾。第1段主要描写“送去主义”的具体表现,揭露丑恶嘴脸。第3段主要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2.送去主义有什么危害?明确:危害--国弱民贫,贻害子孙【研读3-4自然段】3.作者如何论述“送去主义”危害的?

明确:“丰富”和“大度”运用反语,讽刺“送去主义”者的自欺欺人,媚外求荣。运用类比论证生动诙谐的写出了“送去主义”的危害。

类比论证: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

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研读3-4自然段】4.第4段提到“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明确:“抛来”有着较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你可以不接受。“抛给”有明确的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即瞄准目标,有专门性,你必须接受。4.这种区别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种区别说明了当时西方列强和我们的文化交往并不是平等的,而是一种文化侵略。【研读5自然段】

齐读第5自然段,并思考本段中作者所说的“吝啬”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吝啬”本来是贬义词,作者贬词褒用,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相对照,意为“珍惜”,即再次讽刺了上文的“大度、丰富”,又表明了作者对我国经济、文化财富的正确态度。【研读6自然段】1.西方国家当时“送来”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历史?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战争每一次的“送来”都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研读6自然段】

2.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些“送来”的东西是什么态度?这种态度会导致什么结果?

明确: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这种态度,要么会导致奴颜婢膝,毫无民族自信;要么又会导致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都是不可取的!3.“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送来”的本质是什么?

明确:“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送来”的是别人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送来的本质”就是“抛给”,就是侵略!!!第

时拿来主义【研读7自然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会思考“放出眼光”指要看的清,有辨别力--能辨别“自己来拿”只要主动地亲自来拿--有自信正面提出观点主题鲜明【研读8自然段】1.“大宅子”指的是什么?

2.对待“大宅子”,文中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其本质分别是什么?文化遗产态度作者称其为本质不敢进门放火烧光接受一切孱头昏蛋废物不敢接触全盘否定全盘接受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形象地刻画出“孱头”的胆小懦弱。昏蛋废物生动地刻画出“昏蛋”蛮横而没有见识的形象。形象的描绘出“废物”的病弱和见了鸦片之后的情急与贪婪。【研读9自然段】合作探究:试分析说明“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占有挑选拿来鱼翅吃掉鸦片送药房治病烟枪和烟灯送博物馆姨太太各自走散精华精华糟粕并存糟粕吸收去粗取精旧形式抛弃反面教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吸收概念: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例)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作用: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研读10自然段】1.“总之,我们要拿来。”2.“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3.“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4.“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5.“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哪五个问题?1.“总之,我们要拿来。”2.“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3.“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4.“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5.“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我们应该怎么办怎样“拿来”?“拿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