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经济法概述_第1页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_第2页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_第3页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_第4页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法》主编:彭宇文崔明霞

1996年陈X邀集吴X等三人合伙承包了XX村集体企业。四人约定,每人投资2万元,共同盈亏,并推举陈X为法定代表人。承包期满后吴X等三人多次要求清算分红,陈X则一直强调该年亏损,并以各种理由推诿不作清算。后吴X与所在企业间因债务纠纷发生诉争,吴X申请法院委托审计事务所对其合伙承包经营期间的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论表明该企业当年实际盈利16.69万元。经查,此收益为陈X利用职务之便所侵吞。吴X遂诉之于法院,要求陈X偿还其应得之收益4.1725万元(实际盈利的四分之一)。案例一:

1994年4月20日,刘某从某百货公司买回一个高压锅。几天后,即于4月25日,刘X按使用说明使用该高压锅,高压锅突然爆炸,锅内沸水溅到刘X身体各处,经医院检查,为二度烫伤,烫伤面积达30%,住院两个月,花去医药费2000多元。刘X康复后,将高压锅拿到该百货公司,要求百货公司退货并赔偿损失,百货公司以不能证明该高压锅的缺陷为由拒绝退货和赔偿损失,后技术鉴定部门鉴定,该高压锅的缺陷是由生产者(家用电器厂)造成的。后刘X又找到百货公司,百货公司依据技术鉴定部门的结论认为责任在家用电器厂,只同意退货,但拒绝赔偿损失,要求刘X直接到家用电器厂要求赔偿损失。刘X无奈,只好找到该家用电器厂。该厂认为技术鉴定部门的结论有问题,缺陷可能是由销售者在销售过程中严重碰撞造成的,因此拒绝赔偿,并要求刘X向百货公司要求赔偿。刘X为此诉至法院,经法院查明高压锅的缺陷确系该家用电器厂造成的。案例二:绪论一、为什么要学习经济法目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二、怎样学习这门课程1、熟悉教材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3、上课时记好笔记;4、认真完成作业;第一编经济法基本原理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一、理解经济法概念的基本前提

1、经济法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但不是所有与社会经济关系有关的法律、法规都是经济法;

2、经济法与经济学关系密切,但经济法与经济学是两个不同的知识体系;二、经济法的词源1、摩莱里对经济法概念的最早提出

经济法这个概念,是十八世纪法国空想共产主义的著名代表之一摩莱里(Morelly)在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他在这部著作的第4篇“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本”中,将关于“自然产品或人工产品的分配”的经济法作为第二阶的法排列于宪法之后,其宗旨在于“从根本上消除社会恶习和祸害”,从而促进理想社会的实现。2、德萨米对经济法概念的使用

1843年,法国的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在他的《公有法典》一书中再次使用了“经济法”的概念。他承袭了摩莱里“分配法和经济法”的思想,并创造性提出经济法就是用来实现按其比例分配思想、建造未来社会理想模式的分配制度。

4、经济法学说的形成

1865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蒲鲁东在他的《论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首次从法律的角度提出和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他认为:法律应该通过“普遍和解”的途径解决社会生活的矛盾。但如果不改组社会,“普遍和解”就无法实现。而构成新社会基础的,就是经济法。这是因为:公法因其易于导致过多限制经济自由的危险、私法因其无法影响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构,都无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所以,社会组织将建立在“作为政治法和民法之补充和必然结果的经济法”的基础上。在这里,蒲鲁东所提出的“经济法”概念,不仅从抽象的意义上界定经济法的基本特质,从法域上将其界定为公法和私法的“补充和必然结果”,而且主张经济法是能够实现社会“普遍和解”的社会组织制度的基础这大大提升了经济法效力的地位,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主张的经济法理念有着相当程度的契合。应该说蒲鲁东是最早提出经济法学说的人3、蒲鲁东关于经济法的认识

对德萨米和摩莱里经济法概念的评价:摩莱里与德萨米的经济法与我们今天讲的经济法有很大不同,其仅限于产品分配领域,这两位学者浪漫而激情的乌托邦空想展现给人们的,只是经济法这一术语及其意念,其并不具有现代内涵,更不具有经济法学上的意义。但它们与今天的经济法还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中已经含有了国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思想。三、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经济法的属性(一)、从经济法产生的时间来认识:(两种观点)1)、经济法并非古已有之(1)、经济法的产生以一定的经济体制为载体;

1、经济法与国家、法律同时产生(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古代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2)、近代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3)、现代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2、经济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在现代社会,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使得传统的法律部门(如民法和行政法)不能或不足以应对,因此,需要有一个新的法律部门来克服和弥补传统的法律部门在调整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足,所以,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根本目的是对现代经济社会问题的应对。2、经济法产生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二)、从经济法产生的目的来认识(2)、古代社会没有部门法意义上经济法;1、产生目的2、产生原因1)、经济法兴起的经济原因;2)、经济法兴起的政治原因;3)、经济法兴起的法文化原因;4)、经济法兴起的法学原因;5)、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原因;6)、经济法兴起的内在原因—市场和政府调节的双重缺陷;四、对经济法的基本认识(一)理解经济法的几个关键词1、市场(市场失灵、经济自由)

市场是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即市场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等。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其实也意味着经济自由,即市场主体有自由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有其内在的缺陷,这种缺陷通常表现为市场的唯利性、盲目性和市场机制的被动性、滞后性。同时,如果市场主体过度利己,过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市场机制就有可能被扭曲而不发挥作用,出现所谓的市场失灵。(1)、市场调节的缺陷或局限性包括:1)不完全和不公平竞争2)市场信息的不对称3)市场经济活动产生的外部效应或外部性及公共产品的短缺4)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5)社会分配的不公6)市场经济的周期性

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克服和矫正其自身存在的缺陷,而国家(政府)干预则是克服和矫正市场缺陷的手段之一;2、国家(政府)干预

市场不是万能的,所以需要对其缺陷进行干预,而国家依据其本身拥有的特殊优势,可以起到这种作用。但需注意的是,市场尽管有基内在固有的缺陷,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毕竞是起甚础性作用的,因此,国家(政府)干预对市场失灵的克服和矫正,必须尊重市场,以不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为限。3、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利益)

市场失灵是国家(政府)干预的前提,成为国家(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基础。但是,国家对市场失灵的干预和矫正还必须具有合法性。这就要求这种干预和矫正必须基于并维护社会整体利益。4、政府失灵

市场不是万能的,其失灵需要政府来干预,但是,政府同样也不是万能的。由于政府本身存在的诸多缺陷,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也不能很好的克服和矫正市场的失灵,也会出现失灵的现象。(2)、政府调控的缺陷或局限性包括:1)政府内部性;2)权力寻租;3)政府干预手段有限及公共政策失效;4)官僚机构膨胀,政策效率递减;5)政府调控行为失当;5、依法规制政府

既然国家(政府)干预和矫正市场失灵是必不可少的,而政府也因其自身的缺陷会出现失灵现象,因此,必须利用法律来规制政府,使其合法地运用和行使干预权从而相对有效地克服和矫正市场失灵,以保障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这种依法规制政府干预市场的法就是经济法。上述五个关键词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本身固有的缺陷,会出现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则是国家(政府)干预的前提;但国家(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必须基于社会整体利益,从而使自身获得合法性;同时,政府也会因其自身的缺陷出现失灵,因而需要依法规制政府;于是就产生了依法确认和规范政府干预的经济法。总之,经济法正是以不完美的市场失灵和不完美的政府失灵为逻辑基点,通过克服政府失灵和矫正市场失灵,从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二)、经济法的定义

如何给“经济法”以科学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是因其人们对“经济法”的考察角度不一而存在着分歧,因此,现在对“经济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1)国外的经济法概念(日)金泽良雄认为:经济法是“适应经济性即社会协调性要求的法。也就是主要为了以社会调节的方式解决有关经济循环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市民法自动调节作用的局限)的法。(日)丹宗昭信认为:经济法是“国家规制市场支配之法”。所谓“市场支配”,即指垄断和限制自由竞争。认为国家为了维持竞争秩序而介入市场的法,就是本来意义的经济法,它以“市场支配”这一独立的社会经济生活事实为其规制对象,从而与民商法、劳动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相区别。(苏)拉普捷夫认为:经济法调整社会主义组织及其内部单位之间在领导经济活动和进行经济活动时形成的关系。(法)罗伯.萨维认为:经济法是旨在保证特定时刻和特定社会中的国家和私人经济代理人的特殊利益和普遍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的规则的总称。(2)我国的经济法概念1)、1992年以前的经济法概念“全”:经济法是国家为调整经济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大”:经济法调整纵向、横向另加内部经济关系;“中”:经济法调整同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相关的国家经济管理关系;“无”:某些学者认为经济法并无特定的调整对象;2)、1992年以后的经济法概念

“新纵横统一论”:经济法是调整公共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部门。(史际春.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博导)“协调论”: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协调;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整;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杨紫煊.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博导)“干预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李昌麒.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导)“调节论”:经济法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漆多俊.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博导)2、本教材采用的定义: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本定义的三层含义:

(1)经济法最基本的属性是它体现了国家运用法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管理和调控;

(2)经济法并不调控所有的经济关系,而仅调控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

(3)不是所有的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都需要由国家进行干预,只有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即在市场失灵情况下,需要国家干预时,国家才进行干预;3、经济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1)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2)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第二节经济法的定位一、经济法是一种现代法

1、经济法是一种现代法,是指经济法产生于现代社会,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现代社会经济问题;2、经济法作为现代法,依托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这种经济基础主要是市场经济体制;二、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一)经济作为独立部门法的法理依据:1、经济法具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2、经济法有独立的调整方法:(二)经济作为独立部门法的现实依据:三、经济法是国家(政府)干预法(一)、理论框架:市场失灵----国家(政府)干预

1、经济法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法;

2、经济法是市场与国家(政府)关系法治化的法;(二)理论基础: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统一

1、经济法是对过度经济自由的限制法;

2、经济法是对国家(政府)干预的规制法;四、经济法是需要国家(政府)干预法

(一)、“需要”的必要性

1、是国家(政府)干预对变动不居的经济社会生活适应的“需要”;

2、“需要”干预是有“度”的干预;

(二)、“需要”的限定性

1、法治下的“需要”;

2、经济民主下的“需要”;

3、均衡的“需要”;第三节经济法制度体系(调整范围)经济法包括哪些制度,取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也就是说,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决定了经济法所应包含的制度范围。一、经济法的调控范围任何法律都要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如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与其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之间发生的相关社会关系;其它如刑法、婚姻法、教育法……等等,都是调整某一特定的社会关系。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调整的是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市场主体调控关系1、市场主体调控的含义及意义

2、市场主体调控法的主要内容指国家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对市场主体的组织和行为进行必要协调、参与、调节过程中而发生的社会关系。(1)、含义(2)、意义所谓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入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社会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企业(公司)、个体经营者及其它从事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为了避免或减少市场主体设立的先天不足,以抑制其盲目发展,为了赋予市场主体以合法地位维护其正当权益,以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和有限资源得以高效配置,为了能促使被市场淘汰的市场主体及时转业、清算和破产,以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性的纯洁性,从而需要国家借助经济法对各类市场主体的设立、法律地位、治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财务管理、财务成果分配、基本活动准则、清算和破产等进行适度的干预和调整。其法律主要有:个人独资企业法(2000年);合伙企业法(1997);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企业破产法(1988);公司法(199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外资企业法(1986);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988)等。(二)、市场经济运行(市场秩序)调控关系1、市场秩序调控的含义及必要性2、市场秩序调控法的主要内容

(1)、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国家为了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从而需要国家借助经济法对市场经济运行关系进行干预的调控。(2)、单靠民法、行政法的力量难以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3)、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纳入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体系之内,从而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其主要法律有:合同法(1999);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产品质量法(1993);著作权法(1991);专利法(1985);商标法(1993);价格法(1998)等。(三)、宏观经济调控关系3、宏观经济调控法的主要内容宏观调控法(待制定);个人所得税法(1980);统计法(198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1);税收征收管理法(1992)会计法(1985);环境保护法(1989);审计法(1994);对外贸易法(1994);预算法(1995);票据法(1995);中国人民银行法(1995);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3)等。1、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含义所谓宏观调控,是指调控主体(国家)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所进行的总体调节和控制,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2、经济法对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进行调整的客观必然性1)是由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要求所决定2)是由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趋势以及各国的经验教训所决定的3)是由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所决定的4)是由国家机构的职能决定的2、社会保障调控法的主要内容1、社会保障调控的含义及意义(四)、社会保障调控关系所谓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综合性法律,只有就某种社会保障项目作出的专门规定的法规,体系不完整,层次低,多以“暂行”性法规的面目出现,没有统一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其主要法规有:军人抚恤优待条例(1988);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1)、失业保险条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1999)等等。二、经济法的特征经济法具有一般法律的基本特征,如国家意志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等。但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较,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具有广泛的综合性

l、在调整手段上

2、在规范构成上,

3、在调整范围上(二)、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