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的应用_第1页
中医食疗的应用_第2页
中医食疗的应用_第3页
中医食疗的应用_第4页
中医食疗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河南中医学院附属肛肠病医院朱桂霞主管护师护士长中医食疗的应用中医食疗

食疗:食物疗法的简称,是指通过饮食的方法来治疗和预防疾病。早在两千年前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已将许多食物作为药物记载,其中包括谷、米、果、草、禽、兽等,唐代《千金要方》中收载的食物有150种之多,并指出“凡欲治病,先以食疗,即食疗不愈,后药尔”,《太平圣惠方·食治》谓“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才堪称“良工”。·食疗的用法

依据食物的食性,从中医整体观,因人、因时、因地,辩证施食。四、食饮有节,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一:食物的食性五、食疗在肛肠科的应用二:三因因人,因时,因地ABCD目录CONTENT食物的食性:食性即食物的四气五味·四气:寒、热、温、凉。·温热性质食物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补虚等作用,能治疗寒证,适宜寒证或阳气不足的人食用,如生姜、韭菜、辣椒、羊肉、鸡肉、龙眼、橘子。·寒凉性质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适宜热证或阳气旺盛的人食用,如西瓜、白菜、冬瓜、萝卜、苦瓜、丝瓜、梨、绿豆等。

辛味:辛即辣味,研究发现辛味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提高淀粉酶的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祛散风寒、疏通经络的作用。常用的辛味食物有姜、葱、大蒜、洋葱、辣椒、花椒、韭菜、酒等。多食则气散。

甘味:甘味食物能消除肌肉紧张,缓和痉挛,有解毒作用。常用的甘味食物莲藕、萝卜、丝瓜、土豆、菌类、大枣、无花果、桂圆等。多食则壅塞,滞气。

酸味:酸味的食物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吸收率,收敛固涩的作用,适于久泻、久痢、久咳、多汗、虚汗等遗泄患者食用。常用的酸味食物有番茄、橘子、杏、橄榄、山楂等。但过多食用酸性食物,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多食则痉挛。

苦味:苦味食物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证、湿证。常用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茶叶、杏仁、百合、白果、桃仁等。多食则滑泻。

咸味:咸味食物有软坚散结,滋润潜降。具有咸味的食物多为海产品及某些肉类诸如羊血、猪血、猪心,鸡蛋。如海蜇有清热、化痰、消积、润肠的作用,痰热咳嗽、大便燥结的人最适宜食用;猪肉味咸,除能滋阴,也能润燥,同样适宜燥咳、便秘之人。多食则令血凝。五味:酸、苦、甘、辛、咸。三因:因人,因时,因地

因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根据体质类型,选择恰当的饮食。中医体质类型划分的依据是,用中医病理表现特点来确定病理体质分型。

平和体质:健康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调节:饮食有节制,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气虚体质:气短特征:肌肉松软,声音低,易出汗,易累,易感冒,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调节: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等。少食空心菜、生萝卜等。阳虚体质:体凉,胃寒,怕冷特征:肌肉松软不实。舌淡胖嫩,脉沉迟。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调节:平时可多食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阴虚体质:缺水特征:体形多瘦长,不耐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经常大便干结,容易失眠。舌红少津,脉细数。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调节: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痰湿体质:痰湿,体型以胖为主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调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冬瓜等。湿热体质:长痘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的食物。血瘀体质:长斑特征:胖瘦均见,皮肤较粗糙,肤色晦黯,色素沉着,眼睛里的红丝很多,牙龈易出血,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心理特征:易烦,健忘。发病倾向: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调节:多食山楂、醋、玫瑰花等,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气郁体质:郁闷特征:形体瘦者为多,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常有胸闷,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易失眠。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调节: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特禀体质:过敏特征:这是一类体质特殊的人群,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其中过敏体质的人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调节: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等。因

年龄有老少、体型有胖瘦,秉性各异;老人脾胃渐亏,体质衰退,饮食以清淡、温暖、可口、软烂为佳。小儿饥饱无度,且父母易于关心过度,要注意节食,所谓“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体胖之人,劝其多吃蔬菜,少吃肥甘;体瘦之人,则与之相反;无病之人,也常有偏热偏寒等体质差异,须分别对待。有痔疮者避免食辛辣;有皮肤病者,不要吃鱼虾、葱、蒜之类;有水肿者,当少食或忌盐因时

中医还强调随四季的不同,食物要有所改变。唐代名医王冰说:“春宜凉,夏宜寒,秋宜温,冬宜热,此时之宜,不可不顺。《饮膳正要》: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搁其燥,冬气寒宜食枣以治其寒。”顺应四季变化,适时施用食疗1、春为发陈之季,食宜护阳保肝。饮食:春季养阳的蔬菜三宝:韭菜、菠菜、莴苣,还可吃些荠菜、芹菜、菊花苗、马蹄、茄子、山药、蘑菇等,这些食物可润肝明目。2、初夏骄阳似火,食宜益气清心。3、长夏湿邪滞脾,食宜利湿健脾。夏季气候炎热而潮湿,易食苦味食物,如苦瓜、莴笋、芦笋等可以清热泻火,还可以健脾气、除潮湿。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喝水较多会冲淡胃液,适当吃些水果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等能敛汗生津,健胃消食,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4、秋令燥胜地干,食宜滋阴润肺。秋季“燥”,宜多吃具有清淡,滋润清肝作用的食物,主食可以吃大米、小麦、糯米,可以预防秋季肺燥咳嗽、肠燥便秘;副食可以选食鱼肉、牛肉、乌骨鸡、鸡蛋、豆制品等;蔬菜可以吃芹菜、豆芽菜、萝卜、冬瓜、西红柿、藕、菠菜等;水果可吃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香蕉、菠萝、梨等;饮料牛奶及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燥,邪火上侵。5、冬月寒司物化,食宜温散补肾。冬季可选山药、芝麻、羊肉、枸杞、虾、板栗、核桃、芝麻等适当进补。因地

食疗也要依据不同地理位置作不同处理,西北地区,风土刚燥,地处东南则湿热为多,饮食风味也当有异,应有所区别。诸如“冬季”进补,北方地区在进入“冬天”后天气寒冷,因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的牛羊肉以及核桃、大豆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相比之下气温要高的多,有些地方甚至还绿意葱茏,但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则应吃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溃疡性结肠炎1、湿热蕴结型:饮食配合清热利湿的药物。常用马齿苋、黄瓜叶、扁豆花、鲜苹果、荷叶梗等。2、肝脾不和型:饮食配合理气化湿药。常用砂仁、陈皮、山楂、蘑菇、鲫鱼等。3、脾虚挟湿型:饮食配合健脾益气,祛湿的药物。常用马齿苋、赤小豆、陈皮、猪肝、玉米、红枣等。4、脾肾阳虚型:饮食配合温肾健脾的药物。常用大枣、山药、莲子、南瓜、茯苓、枸杞等。5、宜食温寒适中,易消化,少油少渣的食物。6、虚证者宜服用益气血、健脾胃之食物。如山药、白扁豆、茯苓、百合、薏苡仁、芡实、莲子、枸杞子之类。7、实证者宜适当服用利湿、活血、温中或清热之食物:本病实证各异,可根据患者的辨证情况,适当选用利湿、行气、活血化瘀的食品。如薏苡仁、茯苓、陈皮、焦山楂等。寒湿证宜食温中散寒之物,如生姜,干姜、肉豆蔻、高良姜等。湿热证则宜清热利湿之物,如马齿苋、扁豆花等。

便

秘1、胃肠积热型:饮食配合清热润肠的药物。常食瓜蒌根、蕃泻叶、决明子、绿豆、马齿苋、香蕉、葵瓜子。2、肝郁气滞型:饮食配合理气疏肝药物。常用桃仁、木香、槟榔、当归尾、枳实、萝卜、决明子。3、阳虚寒滞型:饮食配合温阳通便的药物。常食肉苁蓉、薤白、羊肉、韭菜、胡桃仁、狗肉。4、气血亏虚型:饮食配合养血润燥的药物。常食杏仁、松子仁、猪肝、菠菜、黄精等。5、阴虚肠燥型:饮食配合养阴润肠药物。常用北沙参、麦冬、地黄、天冬、百合、桑葚、黑芝麻等。6、禁忌辛辣之品:本病禁忌辛辣燥烈之品,如辣椒、胡椒、蒜、酒、烟、葱、姜、芥未等,以免加重病情。7、宜食清淡滑润之品,如水果、青菜、豆浆、麻油等。少食甘腻之品,以防滞中腻膈,热助伤津,加重病情。8、适当增加润肠食物和富含粗纤维食物。前者如植物油,松子仁、芝麻等,后者职粗粮、豆类、芹菜、韭菜等,还可食产气食品,如士豆汁,萝卜等,也可奏利便之效。痔

瘘1、饮食宜清淡:可食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品。如马齿苋、冬瓜、木耳、西瓜、丝瓜、无花果、藕、香蕉、绿豆、鱼腥草等。2、宜食温寒适中,易消化,少油、少渣、少食甘腻之品食物。3、体虚者易食滋补之品:宜食养血益气之品,如鲫鱼、猪肉、牛奶、鸡肉、大枣,海参以补益气血。4禁忌辛辣之品:本病实证和虚证均禁忌辛辣燥烈之品,如辣椒、胡椒、大工业蒜、酒、烟、葱、姜、芥未等,以免加重病情。5、规律饮食:不可过饥或过饱,注意饮食卫生。6、补充津液:热邪致病易损伤津液,故可多食些果汁、豆浆、绿叶蔬菜汤等以补充津液。食饮有节,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中医认为辛、甘、酸、苦、咸五味不可缺少,也不可偏食。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酸入肝,咸入肾。过食辛伤肺,过食苦伤心,过食酸伤肝,过食甘(甜)伤脾,过食咸伤肾,五脏受伤,则可产生众多疾患。还强调谷、肉、果、菜等食物的全面与均衡,食物种类不能太单一,《内经》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之说,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是泛指粮食、瓜果、肉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