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经济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单元测试 同课异构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经济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单元测试 同课异构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经济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单元测试 同课异构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经济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单元测试 同课异构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经济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单元测试 同课异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1.据美国人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年)》一书介绍,斯大林曾说,“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也大多是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的。”这表明当时苏联A.放弃了意识形态的纷争B.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C.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D.首创了国际合作机制2.大萧条下,西方国家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二战结束时,西方国家建立关贸总协定,希望各国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额,削弱贸易壁垒。这一变化A.是应对关税壁垒加重经济困境的产物B.是应对法西斯主义威胁各国安全的结果C.说明国际关系决定各国经济政策调整D.说明自由放任主义取代了经济民族主义3.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B.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C.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D.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性质4.20世纪80年代,居于世界笫二位的经济大国是A.英国B.美国C.联邦徳国D.日本5.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此次危机A.导致美国走向了法西斯专政道路B.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C.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D.从英国开始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6.1883年以后,美国逐渐推行“功绩制”,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来选拔管理文官。1933年2月,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政治庇护制”,即直接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材料可用来印证美国A.危机期间失业问题的严重B.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C.行政权不受立法权的制约D.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7.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实行存款保险。其初衷在于A.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C.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恢复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8.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节目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不放弃自由经济制度B.出现国家干预经济的理念C.只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D.新政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9.伯恩斯在《罗斯福:狮子与狐狸》中这样描述:“渐渐地,国家的信用机构变得奄奄一息了。危机四处弥漫,但那是一种怪异的令人麻木的危机……它比一支入侵的军队还要可怕:它无处不在,却又无影无踪,因为它位于人们心中。它,就是恐惧。”这段材料主要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A.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B.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C.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和摩擦加剧10.1934年1月31日,罗斯福总统发表公告说,美元的价值已降到美分,政府收购黄金的价格定为每盎司35美元。美国政府采取这种措施有利于A.争夺国际市场B.掌握国际金融特权C.促进工业复兴D.稳定国际货币体系11.1981年,里根政府实施了全面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减税法案,从1981年10月到1983年7月的33个月内减税幅度共达到25%。里根政府的举措A.缩减了政府的财政开支B.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强化了国家对经济调控D.推动了私人投资的扩大12.自由主义者洛克腾堡指出,罗斯福新政“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但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它没有找出一条保护没有这种发言人的人民的道路,也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政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C.新政没有改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13.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某法律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这一法律的颁布A.提高了商品对外竞争力B.刺激了就业消费和生产C.促进了美国失业率下降D.有利于防止盲目竞争14.学者托尼·朱特在《沉疴追地》中写道:新一代的保守主义者才有胆量挑战他们的前任的“国家主义”,提出激进的方案,来解决他们所称的野心过大的国家的“硬化”及其对私人主动性的缓冲作用。这表明A.斯大林模式受到广泛重视B.对凯恩斯主义产生了质疑C.主张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D.经济大危机使人总结教训15.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遭受到了重创,各国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碍了国际关系的程度。“经济民族主义”体现在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C.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D.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张16.二战后,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100%。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二、材料解析题(共36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主政治会犯错误,但民主政治也能发现错误,并且以较小成本纠正错误。民主政治其实是一种纠正错误的政治机制。上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A曲线代表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B曲线代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运用世界近现代史中有关美国的史实,任选图中A曲线或者B曲线,依据其演变的趋势,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表现于1933年提出的“四年实业计划”和1935年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振兴农业运动方面是:“增加农业生产,凡制肥、选种、改良农作方法、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知道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初步目标。一方面增加农业原料之生产量,同时提倡农业之就地加工制造。”其“四年计划”采取之主要方式是“统制经济政,先以保险业、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产业,用政府力量通盘筹划,使其统制起来”。——摘用自陆仰渊、方庆秋《国民社会经济史》材料二根据1933年5月《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对价格下跌最大的七种基本产品(小麦、玉米、烟草、棉花、牛奶及猪肉等)的生产加以控制。具体办法是:政府与有关农场个别签订自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付给农场租金;同时,相应于停耕地部分所减少的产量,由政府付给农场货币奖金作为补偿。1934年,罗斯福把《农业调整法》扩大到农业生产的一切主要产品,同时,进一步给各州、各区直到个别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定额的产量课以重税,对违反合同的农场主施以罚款及徒刑的制裁。为了消灭现有的过剩产品,罗斯福政府拨出大量的资金进行收购。——摘编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l)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和罗斯福政府推行农业政策的目的与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农业政策的共同特点,并加以简要评价1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傅任敢译《全国产业复兴法(节录)》材料二“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杨目、赵晓《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材料三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2)材料二是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材料二认为美国经济“真正恢复”得益于什么?(3)如何理解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4)他们两人“挽救”社会制度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参考答案1.C【解析】依据题意可知,苏联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利用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有利国际环境,大力引进美、德、英、法等国的先进技术,故C项正确。A项错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矛盾一直存在;B项不符合史实,苏联没有放弃计划经济;D项错误,不符合题意。2.A【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面对1929年经济大危机,西方国家纷纷提高贸易壁垒,这些措施不仅没有摆脱经济危机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并造成西方国家间矛盾尖锐,因此二战后西方国家建立关贸总协定是应对关税壁垒加重经济困境的产物,故A项正确。3.D【解析】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美国私有制的主体地位。因此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性质。所以选择D项。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对历史事实的分辨能力。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因此本题选择D项。5.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国并未走向法西斯专政道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自由放任而非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此次危机从美国而非从英国开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6.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实行“政治庇护制”是指不通过“功绩制”的文官分类办法,直接用政治手段来任命文官的原则,其目的是用行政领域的改革来保证“新政”措施得到高效率地贯彻和执行,体现其迫切希望美国摆脱经济危机,B项正确。罗斯福实行的“政治庇护制”的目的是贯彻“新政”措施,与危机期间失业问题的严重无关,排除A。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7.C【解析】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对银行的整顿,重建人民对银行的信心,这样才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是颁布“银行法”的初衷,排除ABD项。8.C【解析】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大力干预经济摆脱经济危机,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罗斯福新政没有放弃自由经济制度、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AB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应当根据时间信息“1932年4月”,确定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然后根据教材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来解答。9.A【解析】从材料中的“国家的信用机构变得奄奄一息了。危机四处弥漫,但那是一种怪异的、令人麻木的危机”来看,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故答案为A项。BC项是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D项是这场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排除BCD项。10.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罗斯福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争夺国际市场,恢复美国经济,A项。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掌握了握国际金融特权,稳定了国际货币,排除BD。题干信息与工业复兴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关键信息的意思,“美元的价值已降到美分,政府收购黄金的价格定为每盎司35美元”可知美元贬值,刺激出口。11.D【解析】据材料“1981年……全面降低个人所得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里根政府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推动私人投资的扩大。刺激经济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政策与缩减政府的财政开支无关,故A选项错误;降低个人所得税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故B选项错误;里根政府的政策弱化了国家对经济调控,不是强化,故C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从“全面降低个人所得税”入手,结合1980年的时代背景,当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已经失效,美国政府采取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含降低个人所得税,要正确理解减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2.C【解析】据材料“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新政没有改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故C选项正确;新政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革,不是革命,故A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不是挽救美国经济,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扩大联邦政府权力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时应该注意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但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是代表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3.D【解析】据材料“公平经营……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制定《工业复兴法》的目的是防止盲目竞争,故D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海外市场的竞争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就业消费和生产,故B选项错误;《工业复兴法》与美国失业率下降没有直接联系,故C选项错误。故选D。14.B【解析】据材料“新一代的保守主义者”、“国家主义”、“国家的‘硬化’及其对私人主动性的缓冲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政策在70年代经济滞胀时期受到怀疑,故B选项正确;斯大林模式不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A选项错误;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属于凯恩斯主义,当时已经失效,故C选项错误;经济大危机在1929年,其教训是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故D选项错误。故选B。15.C【解析】“经济民族主义”类似于重商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通过含义可知经济民族主义就是要高筑关税壁垒,所以符合的选项是C。A、B两个选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经济民族主义无关,因此A、B两项错误。D项是经济危机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所以也是错误的。16.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府控制的工业比重较大,这说明二战后法国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故C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故A选项错误;扩大政府开支也属于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的表现,故B选项错误;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仍然属于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的表现,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数据分析类试题,解题关键是分析电子工业、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数据,结合时间“二战后”据所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即可正确判断。17.观点:民主政治是一种纠正错误的政治机制。论证1: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最终,胡佛顽固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掉入了“沟底”。这是民主政治犯的错。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1932年,民主党人罗斯福以“新政”口号赢得大选,就任总统后果断放弃自由主义政策,推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的状态,摆脱了经济危机。体现了民主政治的纠错机制。论证2: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为医治生产停滞,尼克松政府、福特政府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都只能见效一时。政府降低利率、放宽信贷,却加剧了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被迫人为地放慢经济增长步伐,却又使生产停滞、经济恶化。1979年4月到1982年12月,美国工业生产率下降了11.8%,失业率达到10.8%,失业人口数达到1200万。面对严重的“滞胀”问题,凯恩斯主义失灵。这是民主政治犯的错。1981里根上台后,采用新自由主义理论,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这一对策终于见效。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使美国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个走出“滞胀”困境的国家。体现了民主政治的纠错机制。【解析】本题是本套试卷中的最大亮点,类似于高考新课标1卷41题。以世界近现代史中有关美国的史实为切入点,深入考查到了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多种能力,典型的体现出新课标高考改革的理念。本题的命制以教材知识为依托,较好的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结合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可知自由主义失灵了,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得到西方国家重视。二战后,国家资本主义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实践。到了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了,主张减少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抬头。点睛:本题启示:41题每年都会变,所以复习备考时,不要刻意追求押题,对广大师生来说首先要有新课程的理念;其次要尽量的多做开放性试题,既可培养考生应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各种题型的基本的解题技巧及格式。18.目的:国民政府旨在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振兴农业;罗斯福政府旨在减少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言之成理即可)措施:国民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实施农业统制政策;罗斯福政府调节农业生产,利用奖励和津贴缩减农业耕地面积。(言之成理即可)共同特点:都提供了明确的经济发展目标;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农业生产。(言之成理即可)评价:二者利用政权的力量发展经济,彰显政府承担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言之成理即可)但国民政府实施农业统制政策,一定程度上提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很难起到振兴农村经济的作用;罗斯福政府重视市场和计划相结合,调节农业经济的发展,利于缓和经济危机。(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和罗斯福政府推行的农业政策,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农业政策的目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初步目标”归纳得出;罗斯福政府推行农业政策的目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农业调整法》的措施来回答。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主要表现于1933年提出的‘四年实业计划’和1935年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用政府力量通盘筹划,使其统制起来”等信息归纳得出;罗斯福政府的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相应于耕地部分所减少的产量,由政府付给农场货币奖金作为补偿”等信息分析得出。(2)两种农业政策的共同特点,可以根据第一小题关于所采取措施的分析归纳得出。简要评价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同时联系教材所学,从保障经济发展、缓和经济危机以及存在的弊端与缺陷等方面来回答。19.(1)内容:“公平竞争”、促使同行业团体合作、解决劳资纠纷、保障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等。核心:产业复兴法(或工业复兴法)。(2)评价:“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得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兜售军火。(3)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一方面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起来,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使美国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是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邓小平做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