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质、精神准备:课本、《学习设计与指导》、笔记本,最重要的是:

2.温故知新: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措施及影响。

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激情!!!她的自信从何而来?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单元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从杨炎的人生经历解读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习目标1.结合文本,构建出隋唐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的思维导图,总结这一时期制度的变化。2.结合杨炎的人生经历,解读隋唐制度的创新点。3.对比欧美现行制度,任选一角度,谈谈我们当代的“制度自信”。情景体验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凤翔县)人。唐朝宰相、财政改革家、诗人,两税法的创造和推行者。杨炎的父亲杨播,曾考中了进士,但隐居不做官。德宗时期杨炎官至门下侍郎,皇帝听从他的建议颁行两税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杨炎的一生体现了唐朝的多项制度,让我们跟随杨炎的人生经历去探寻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唐朝宰相杨炎活动一:结合课本,修改完善隋唐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的思维导图。

活动二:小组讨论《学习设计与指导》三个探究题目,小组代表后黑板展示。

活动三:对比欧美现行制度,任选一角度,谈谈我们当代的“制度自信”。合作探究分享交流要求:

①高效整理、充分讨论,边讨论边修改自己的思维导图;②有疑问的积极向老师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给小组+1分;

③研读资料,组内讨论,讨论结束马上整理、落实。活动二:深度探究

杨炎父亲曾考中进士,这与哪一选官制度有关,这一制度有何创新之处。杨炎官至门下侍郎,这与哪一中央官制有关,这一制度相较之前有何优势?杨炎建议颁行的两税法征税标准有何变化,带来怎样的影响?一、选官制度2商周时期战国—秦朝汉代

魏晋南北朝隋唐—1905年依据标准选官方式血缘关系军功品行才能才能门第考试能力九品中正制

时间方式内容标准中央委任“中正官”对人员按照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标准确定品级,朝廷以此授以相应官职。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门第。

魏晋南北朝

品评

门第选官制度1、变化世家大族科举制

时间方式内容标准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根据考试成绩授予官职。隋朝--1905年考试

才学10合作学习:阅读材料,从选官标准的落实、选拔方式、社会稳定方面思考科举制新在何处?合作探究选官制度标准落实选拔方式社会稳定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好的保持才识标准,选官客观性强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举荐和评级的选拔方式相对随意,科学性较差公平、客观,人为干预可能性降低;科目众多,利于选拔人才;利于规范化操作。容易被世家豪族把控,社会分化明显,不利于社会稳定社会各阶层均有入仕机会,打破原有的社会分层;官员素质的提高利于国家的统治4科举制完善历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科举制的影响: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②扩大了统治的基础;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④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科举选拨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用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二、中枢政务机构6秦代:三公九卿汉武帝:中朝、外朝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初成,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三省分工明确,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中枢政务机构---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中枢政务机构---三省六部制【情景再现】皇帝得知有同学反映学校女厕不足的情况,在三省六部制的中央官制下将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兵部

吏部

礼部

工部

户部

刑部皇帝最近有同学反映,学校女厕不够啊!没毛病欧了干就完了增加女厕三省六部制的利弊:

利:(1)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快)

(3)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4)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弊: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难,影响办事效能。(好)汉代田税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实施租调制度隋唐三、赋税制度材料4: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每户接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朝廷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中国通史》结合材料谈谈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征税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合作探究赋税制度征税单位征收形式征税对象“以丁身为本”即按丁口纳税“以资产为宗”

即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来确定应纳税额征收实物为主征收钱币为主对人身控制较大除王公外的一切家户都要承担租庸调制两税法人身依附减轻人身控制,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普通民众,王公贵族官僚行商免征两税法背景: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中唐时期税制混乱、纳税人口减少内容: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以田亩纳地税;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意义:1.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