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1.儒学的发展应运而生蔚然大宗遭到打击逐渐复苏正统思想一、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1.儒学的发展时代发展汉武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有益内容,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佛、道、儒“三教合归儒”,即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三教并行;韩愈提出复兴儒学。掌握:唐朝复兴儒学背景:目的:代表人物及观点:佛教、道教的发展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①巩固儒学统治地位②维护封建统治唐中期,韩愈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韩愈《谏迎佛骨表》2.道教的发展福建泉州老君岩道教圣地武当山(1)东汉末年:兴起(2)魏晋南北朝:广为传播,受儒学影响

主张“贵儒”与“尊道”(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

又称“三教合一”(4)唐朝: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3.佛教的发展时代发展两汉魏晋南北朝唐朝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修建白马寺)佛教在中国盛行,吸收儒家思想,渐趋本土化。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材料1: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沟通了人与神的联系。……道家的学术思想也就自然成了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材料2: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思考: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佛道传播的原因(1)社会基础:战争频发,社会动荡,人们渴求精神安慰;(2)思想基础:佛教宣传来世说;儒家信仰受到冲击;(3)政治基础: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原因:表现:影响: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①官方: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②民间反佛:范缜4.灭佛反佛运动佛教盛行(广修佛寺),耗费钱财,减少劳动力,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魏书·释老志》“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

——范缜《神灭论》(1)背景:(2)内容:(3)影响: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思潮玄学)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淡的社会风气。5.魏晋玄学(了解)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1)东汉末年:(2)东晋:(3)南北朝:(4)唐朝:建安文学——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1、文学田园诗——陶渊明骈文和民歌唐诗——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二、文学艺术唐诗【课堂探究】阅读下列唐诗,谈谈社会变迁对唐诗发展的影响。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将进酒作者: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朝的由盛转衰。红线毯作者:白居易……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1)盛唐:(2)中唐: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3)晚唐:2.书法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书法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颜筋柳骨”)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柳公权《神策军碑》3.绘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东晋开始出现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提出“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吴道子被尊为“画圣”。4.雕塑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背景佛教广泛传播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等地位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问题探究2: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的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1.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4.中外交流,民族交融加强。3.道、佛思想的传播,文化多样性加强。2.封建农耕经济的发展;领域朝代人物成就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农学北朝贾思勰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地理学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建筑隋李春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雕版隋唐唐朝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868年,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火药唐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天文学唐僧一行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医学唐孙思邈《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唐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三、科技成就分析四大发明对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不同作用、原因及其启示?

★1.不同作用:(2)西方: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推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1)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没有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2.原因:(1)中国: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阻碍;思想上,科举制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西方:经济上,重商主义和殖民扩张推动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启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墙内开花墙外香时期表现佛教交流东汉到北朝东晋唐朝唐朝其它交流唐朝唐朝唐朝中亚、天竺高僧来华,将佛经翻译成汉文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空海),派遣使节和留学生来华学习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法显在天竺,收集梵文经典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四、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儒学建筑汉字诗文历法医学东亚世界文化格局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炼丹术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武器基础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演变为现代化学问题探究5:隋唐文化发展的原因及特点原因:(1)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经济发达;(2)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放、热烈、活泼的多民族特色;(4)中国和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的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5)隋唐两代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1.文字方面:日本文字的创制受到了汉字的影响,汉字在朝鲜广泛使用。2.思想与宗教方面:佛教经过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中国的儒学也传入朝鲜、日本,产生深远的影响。3.社会与习俗方面:饮茶与围棋在隋唐时期由中国传人朝鲜和日本。朝鲜贵族宽衣博带的服饰和妇女的发式多是模仿南朝,日本的和服深受唐朝影响。4.城市与建筑:新罗都城平壤,日本飞鸟、奈良时代的都城藤原京、平城京都是模仿隋唐的长安、洛阳建造起来的;日本寺院建筑也往往仿唐,如唐招提寺,是由鉴真大师及其弟子依据唐朝寺院的风格式样建造的。5.科技: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朝鲜,漏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