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12套中考模拟卷)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_第1页
(含12套中考模拟卷)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_第2页
(含12套中考模拟卷)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_第3页
(含12套中考模拟卷)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_第4页
(含12套中考模拟卷)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网络】

定义

存在(意义

组成一"元素

符号«写法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净物周期表简介

£子

’表示符号■化学式

r.质量表示方法•相对分子质量

质质子

结构r原子核中子

核外电子

失原子结构示意图

子质量表示方法一►相对原子质量

子阳离子

阴离子

【分析解读】

1.本单元知识中物质与元素、原子、分子以及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等均是中考的热点,特别是与之相关

的高科技信息题是近几年中考的命题方向。命题中形式多样,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将抽象

具体化,对比记忆是复习的有效方法。

2.有关元素、分子、原子的概念辨析以及应用这些概念描述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在中考中常见题型为

选择题或填空题。

3.结构示意图及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知识点,常以图片或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并且会结合热点新

闻、新材料为素材考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的题目将会成为主流。在备考时

要对所给信息进行科学评价、判断正误,进行知识迁移。

【知识梳理】

考点一:分子与原子(高频考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等物质;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等物质。

方法总结: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XX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

成。

(二)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原子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_________、_________都非常小,彼此之间有间隔,总是在不

相同点

停地________,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_________,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__________。

在_________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以再分为,是_________中最

不同点

小的粒子。

相互关系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在________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原子可以__________为新分子

①物理变化只是构成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②化学变化是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

③混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④纯净物是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方法总结: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是“唯一粒子”;

②“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

③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大量的集合体一起来共同体现,单个分子无法体

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④“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三)用微粒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

分子的性质解释举例(以水为例)

分子的常用来解释质量或体积很小的物质中所含分子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10-6kg,1

和的数目巨大或一个分子的质量或体积非常小等滴水中大约有1.67X10"个水分子

都很

无规则指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等物理量不同水分子都在_________,但分子运动的

分子在永不停且无规律速率并不一样

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水蒸发成水蒸气,水分子运动速率

b.温度降低,分子运动的速率减慢,

但不可能停止运动水冷凝成冰,水分子运动________

a.物质膨胀,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蒸发成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

分子之间有b.物质压缩或冷凝,分子间的间隔减小,但不*

可能没有间隔水冷凝成冰,水分子间的间隔

a.分子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且化学性质水与冰的化学式都是&0,属于_______

分子的种类决物质,化学性质;

定其化学性质

b.分子不同的物质是不同物质,且性质水与双氧水化学式分别为H20和

不是同种物质,_________不同

方法总结:通过化学变化生成的物质是与反应物性质不同的新物质,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通过物理

变化形成的物质是与反应物的大小、状态等不同的同种物质,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四)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A烧杯中溶液;

原因分析:A中浓氨水有,氨气分子运动到B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_________,能使酚

酸溶液变红。

考点二:原子的构成(常见考点)

1.原子的构成

'_______(带—电)

原子」1(不带电)

(带电)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和核外电子的电荷相等、且_________相反,因此,整个原子

_________电性。

方法总结:①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绝大多数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含1个质子,

无中子),体积极小,密度极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②

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类。③在原子中:核电

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④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钠原子中,质子数为11,中子数

为12o⑤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就没有中子。

2.相对原子质量

(D定义:国际上以一种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数值,

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实际质量/(碳一12原子质量的1/12)

(3)相对原子质量=+

3.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①通常用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

②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个(只有第1层的不

超过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电子层

原子核282~►电子数

核电荷数,/〃

说明:圆圈表示原子核,里面的数字表示;弧线表示上面的数字表示每一个

电子层上的

②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性质结论

金属元素_________个原子易_________电子

_________决定了

非金属元素_________个原子易_________电子

元素的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_________个(氮2个)不易得、失电子,稳定

考点三:离子(高频考点)

1.概念:离子是带电的或,带正电的离子叫,带负电的离子叫»

2.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和,数字在,符号在。若

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

3.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电子而形成)带电

阴离子(由于原子电子而形成)带电

方法总结: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

2Mg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5.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方法总结:①判断是否为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一个电子层时为2)个电子的是相对稳定结构;

②判断化学性质是否相似:最外层电子数(只有一个电子层的除外)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考点四:元素及元素周期表(高频考点)

1.元素

定义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在地壳中排前四位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

分布

____________O

决定元素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

决定

决定原子的质量:__________

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方法总结:物质、元素、微粒之间的关系

子一直接构成物质

核金属、稀有气体等

-

孩原重新组合构成物质

1氧气、水、二氧化碳等

外子

电得到电子-W1控座您度

子」或失去电子但司----------氯化钠等

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元素原子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①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①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②表示物质的_______组成②表示物质的________构成

区别

③可以组成单质或化合物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④根据质子数和中子数分类④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分类

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联系②原子核内的________决定元素的种类,即同种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定相同

③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H、He除外)

方法总结:①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核电核数一定相同;而核

电核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a*和NH;;③同种元素的离子因所带的电荷数不同,性质也

不同,如Fe\Fe\④同种原子和其所形成的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a和Na,。

3.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书写原则: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的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若第一个

字母相同,就再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如0表示氧元素。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如0表示一个氧原子。

方法总结: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某些固态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它们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该

物质。如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单质)。②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不是1时,只表示原子

的个数。如: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4.元素周期表

①定义: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已知的10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所得的表叫

元素周期表。为了便于查找,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数=数=数

周期数=数

②分区:在周期表中对金属、非金属元素用不同的颜色做了分区,并标出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每一格

臣字面粉._______

1H________■»兀行妄系舛付总r

金1*兀系召秒

1.008—一相对原子质量

B.每一横行(周期):周期表每一行叫一个周期,共有个横行,有个周期。

C.每一纵行(族):周期表中共有18个行,每一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

族),共有个族。

练兵训练

中考回顾

1.(山东枣庄中考)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距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

2.(广州中考)下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D.该粒子可表示为X-

3.(山东青岛中考)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一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一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一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一一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4.(湖南邵阳中考)下图中和“0”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二—/------------\

中,空o?2

IJIJI)I)

ABCD

5.(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B6C

硼碳

10.8112.01

13A1

26.98

A.硼为金属元素

B.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

6.(四川内江中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三态变化说明分子间具有间隙

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C.五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5s02

D.Al"可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7.(山东潍坊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可能组成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

B.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S2->S

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8.(成都中考)下图是X、Y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原子,Y为离子

B.X、Y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在反应中可失去6个电子

D.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

9.(重庆中考B卷)下图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每100mL含量(阳)

钙二400

镁三50

钾力20

偏联酸今180

(1)钙、镁和钾等指的是(填序号)。

A.分子B.原子C.元素

也)“2

(2)已知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Mg"的质子数为

(3)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则偏硅酸钙的化学式为,

10.(天津中考)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填“原子”或“离子”)。

模拟预测

L“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推论,建立起对微小

的原子、分子的认识。下列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CAB

A.蔗糖溶解B.水的电解实验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D.A烧杯中溶液变红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Hg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

D.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

4.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tD)@)^,&颂》

①②③④⑤⑥

A.③和④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⑤和⑥属于同一周期

B.⑤和⑥的化学性质相似,①和②属于同一种元素

C.②和⑥可以以离子的形式形成化合物

D.②③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5.已知钠离子(Na*)与就原子(Ne)核外都有10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与Ne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B.Na*与Ne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

C.Na,与Ne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Na*与Ne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6.下列有关符号中的数字“2”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0?中的“2”表示2个氧原子

B.2Fe中的“2”表示2个铁原子

C.3HQ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D.2N中的“2”表示2个氮分子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氨气o

②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

④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请你试着写出两种带有数字“2”的粒子符号并指出其含义:

①;;

②;.

8.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种元素。

(2)D中x=.

(3)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一,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

的倍。

9.下表列出了C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123456789

元素符号HHeLiBeBCN0F

原子序数101112131415161718

元素符号NeNaMgAlSiPSClAr

请回答下列问题:

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He、Ne、(填元素符号)。

(2)P18号元素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有、Be、Mg(填元素符号)。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填“得到”或“失去”)电

子,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I,当x-y=8时,该粒子为.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

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填字母序号)。

A.NO和02B.CO和N2

C.SO2和CO2D.PO?'^SO?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B.门捷列夫C.拉瓦锡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氟属于金属元素

B.氟的原子序数是9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㈤27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

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考点一:分子与原子(高频考点)

(一)

1.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

2.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

3.氯化钠、氢氧化钠、高锈酸钾

(-)质量体积运动相同不同化学反应原子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重新组合分子(或原子)间隔新的分子(或原子)

不同分子(或不同原子或不同分子与原子)同种分子(或原子)

(三)质量体积运动运动加快减慢间隔增大减少相同不相同相同

(四)变红不变色挥发性碱性

考点二:原子的构成(常见考点)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J

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电量电性不显

2.(1)碳原子(碳一12)质量的1/12

(3)质子数中子数

3.(1)①电子层②82

(2)①核电荷数电子层电子数

②V4失24得8最外层电子数

考点三:离子(高频考点)

1.原子原子团阳离子阴离子。

2.电性电荷数前后

3.失去正得到负

2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4,।-------►表示2个镁离子

5.><

考点四:元素及元素周期表(高频考点)

1.核电荷数质子数氧硅铝铁铝质子数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核

2.宏观微观质子数相似

3.元素符号

(1)拉丁文

(2)元素原子

4.元素周期表

①质子核电荷核外电子电子层

③B横77C.纵16

中考回顾

l.C2.C3.B4.A5.D6.B7.A8.D

9.(1)C(2)12(3)CaSiO3

10.(1)3(2)得到(3)原子

模拟预测

1.解析:

蔗糖溶解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A正确;水的电解实验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再分,故B正确;浓氨水能使烧杯内的酚配溶液变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D正确。

答案:C

2.解析: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B项错误。

答案:B

3.解析:

在周期表中的每个单元格中左上角表示的是质子数,右上角表示的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表

示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汞是唯一不带“车”字旁的金属元素。

答案:A

4.解析:

③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④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因此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属于同一族,⑤和

⑥的电子层数不同,因此不属于同一周期,A项错误;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①和②核内质子数不

同,因此它们不属于同一种元素,B项错误;③中核内质子数多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不是原子,D项

错误。

答案:C

5.解析:

Na.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10个电子,说明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又知,在原子中,核电荷

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电荷数均为11,则Na,的核内质子数与核电荷数也均

为11。而岚原子为原子,其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均为10。故A、C选项错,D选项

对。由于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没有必然相等的联系,故B选项错。

答案:D

6.解析:

A选项中的“2”,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选项A错;B

选项中的“2”在元素符号的前面,表示原子的个数,故选项B正确;C选项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

含两个氢原子,故选项C错;D中的“2”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应表示原子的个数,而不是分子的个数,

故选项D错。

答案:B

7.解析:

(1)空气中占78%的气体为氮气,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氮气分子(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

A1,它易失去电子形成A1";在三氧化二铁中设铁的化合价为x,则有2x+(-2)X3=0,x=+3。

+3

答案:⑴①Ar②N?③Al"@Fe%

(2)2NH32个氨气分子

H20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凡合理答案均可)

8.解析:

(1)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图中A、B、C、D分别表示核内质子数为13、17、18的三

种元素。

(2)D是18号元素氨,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x=8。

(3)从图中看出,银的核内质子数为47,相对原子质量为10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一个银原子的

108

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2=9倍。

答案:(1)3(2)8(3)479

9.解析:

(3)17号元素为C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1,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A1CL。

(4)从结构示意图可知,电子数=10+y;从“x-y=8”可知,质子数x=8+y,质子数W电子数,因此该粒子

为离子。离子最外层一般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y=8,x=16。

(5)判断等电子体,注意把握题目的信息“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以上各

选项中的两种分子或离子所含的原子数都相同,所含电子数是分子中原子所含电子数的和,离子所带电子

数还要考虑所带电荷数,即得失电子数。A中N0分子含7+8=15个电子,而0z分子中含电子数为8X2=16

个;B中,C0分子含电子数为6+8=14,弗分子含电子数为7X2=14;C中,S6分子所含电子数为16+8X2=32,

COz分子所含电子数为12+8X2=28;D中,PO厂所含电子数为15+8X4+3=50,S0广所含电子数为

16+8X4+2=50o故只有B、D正确。

答案:⑴Ar(2)He(3)得到A1CU(4)S2-(5)BD

10.解析:

(1)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因此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3)氟字中含有“气”字头,因此它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由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可知,

氟的原子序数是9,故B正确;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

(4)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显T价,钠元素为+1价,根据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NaF。

答案:(1)A(2)B(3)B(4)得到NaF

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

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

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另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该气体就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

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氯气D.水蒸气

2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变化有关,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高炉炼铁B干冰升华C食物变质D光合作用

3下列常见的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黄瓜B.鸡蛋.C.大豆油D.米饭

4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金刚石B.氧气C.氯化氢D.硫酸铜

5,益生菌能够维持皮肤上菌群平衡,它在酸性较弱的环境中利于生长。因此皮肤的酸碱度宜保持在

A.pH<0B.45<pH<65C.8<pH<10D.pH>10

6

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蒸发溶液C.称量固体质量D.测溶液的pH

7帆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铀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下列有关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8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aNOsBK2s04CNH4Hzp。4DCa3(PO4)

9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sHA)

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10下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rS、P、Fe等

r(I)能支持燃烧工CO、CHSC2H50H等

化学性质4

氧气

rFe等

I(II)使其他物质缓慢氧化4「口小秋

LC6Hl2。6寺

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Fe在I、II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

C.I类反应放出热量,II类反应吸收热量

D.I、II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11下列有关课外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熟石灰并研磨,可区分氯化铉和.硫酸钱

B.在靠近蜡烛火焰的上方放一只冷碟子,一段时间后可收集到炭黑

C.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D.在制作叶脉书签时,一般选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2下列各组中的四种离子,在同一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仁、Cl,N(VB.Cu"、Na+、SO;,OH-

C.K+^^、Cl,HC(VD.Ba2+,Na+->CO3J、Cl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A.KN03(NaCl):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FeCL溶液(Cu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C.CO2(HC1、水蒸气):依次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D.NaOH溶液(Na2c。3)加入适量氯化钙、过滤

14下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甲[++]乙丙转化关系图

AFeCuAg

BCaCOsCa(0H)2[_][_ICaCl.2[学*H*]

CCuOH2O0

2A

DNaClNaNONaOH

3-©

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丙的大

B.tJC时,甲、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

D.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16(9分)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选

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4)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若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600g,需要质量

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克,该配制过程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装瓶

并贴上标签。

17(8分)用如图装置可完成多个实验:

(1)实验一:探究燃烧条件:在B处盛放木炭。

I.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H.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m.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I与m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n与in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

一是A。

(2)实验二: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

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C处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3)《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

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03(熔融)鲤4Fe+3(h3若电解160吨的氧化铁,能

得到多少吨的铁?

(请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8(7分)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如燃煤

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酸雨B.温室效应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0,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co:含里

低的气体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A.该过程可实现C02零排放B.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

。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图3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

19(12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右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剩余海水

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二氧化氯(C10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10的

工艺流程如下图:

Mg(OH):、CaCO3物质Y的水溶液

该工艺主要包括:

①粗盐精制(设粗盐含杂质为CaCk、MgCL):试剂X是▲(填化学式);操作A的名称

是▲;加入适量HC1的目的是:既满足了电解时的微酸性,还能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请

写出其中所发生的属于申和反废的化学方程式▲。

②电解微酸性NaCl溶液:请完成反应fl的化学方程式:NaCl+3AUNaC103+3H21o

③CIO2的制取(其化学方程式为:2NaC103+4HCl—2C1021+Cl21+2NaCl+2H20),

为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除将H?与Cb制成HC1充分利用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Y是

(5)某些元素可以表现多种化合价,如氯元素。上述制备二氧化氯的过程中所涉及含氯物质如下,

请标出下表中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氯元素化▲▲▲▲

合价

化学式NaClC12C102NaCl

O3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0(5分)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

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

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一”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

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的化学式▲:C的化学式▲.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由D生成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