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讲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专题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2_第1页
(精品讲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专题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2_第2页
(精品讲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专题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2_第3页
(精品讲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专题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4/403/4/专题学习总结一、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历史背景主要经过特点和影响朝鲜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形成了两极格局;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形成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越南战争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订,越南分裂;美国出于称霸的需要干涉越南的内政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推行特种战争;1965年美国将特种战争扩大为局部战争;1969年推行“战争越南化”;1973年双方停战越南人民抗美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美国消耗了国力,内外交困;调整对外政策中东战争(1)历史:主体民族、政治统治和宗教信仰多次变更,给该地区的历史演进增添了复杂性。(2)地理: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看重并争夺的地区。(3)外部: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实行分而治之政策;1947年联大决议,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战争(1948~1949年)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六日战争”(1967年)“十月战争”(1973年)造成中东地区长期的动荡不安,严重危害了世界和平;造成了巴以双方相互仇视和冤冤相报,使中东和平进程异常艰辛印巴战争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边界和领土归属长期不定;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美苏两国不断向印巴两国出售武器起了推动作用第一次(1947~1949年)第二次(1965年)第三次(1971年)1972年孟加拉国成立造成南亚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使印巴双方军备竞赛加剧,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两伊战争领土和宗教派别之争;民族间的纠纷;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1980年伊拉克首先对伊朗发动进攻;1980~1981年是相持阶段;1988年停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规模最大、损失最重的战争;两国经济全面倒退;造成中东分裂海湾战争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中东局势动荡;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石油、领土、债务争端1990年伊拉克突袭科威特,美国先后实施“沙漠盾牌”计划、“沙漠风暴”行动、“沙漠军刀”攻势;1991年战争结束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对中东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二、美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次局部战争的关系1.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操纵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1953年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战后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2.美国出于称霸世界的需要,在1954~1960年加紧干涉南越内政,向南越政府提供经济军事援助。1961~1973年美国把侵越战争从“特种战争”扩大为“局部战争”,并将侵略扩大到老挝和柬埔寨。1973年,美越签署停战协定。1975年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土崩瓦解,越南解放。3.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美国支持以色列,在美苏两国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停战协定,美国开始插手中东事务。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美国乘机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以便自己夺取更大的利益,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致电英国首相艾登,要求英国立即停战,美苏两国开始“填补空白”,走上了中东角逐场的前台。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前,美国支持以色列动武,战后在其支持下,以色列拒不归还新占领的土地。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美国提供给以色列情报,同时不希望战火进一步扩大,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要求双方立即就地停火的协议,战后美国经济遭受打击并发生了经济危机。4.印巴战争中,美国支持巴基斯坦并向其提供当时先进的坦克和飞机。5.两伊战争前,美国支持伊拉克与苏联争夺石油资源。战争中,美国的油轮遭到两伊的袭击,美国向联合国提出护航要求,美苏等国相继同意为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6.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建了一支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地区,以阻止伊拉克进一步扩大侵略。然后,美国和伊拉克代表进行直接会谈但未达成协议。之后,美国就实施了“沙漠风暴”“沙漠军刀”行动。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对当今我国内外政策的启示1.对我国内政的启示(1)民族、宗教问题无小事,必须谨慎处理。(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更是应该把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在首位,穷兵黩武的政策害人害己。2.对我国外交的启示(1)应重视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不搞霸权主义,推动地区互信与合作,实现和平崛起。(2)应坚决反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倡导以和平方式平等协商解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争端、矛盾冲突。例题(2016·课标全国Ⅰ,47)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解题思路第(1)问,从中美“信息传递”、中国实力壮大、历史教训、美方的相对克制等方面回答。第(2)问,从美国面临的国内(战略调整、反战运动、经济损失等)、国际(与中国关系)因素进行分析。答案(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中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主要根据限定词分析历史事物的(xx)条件、(xx)原因、(xx)根源、(xx)因素等。(1)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一般是从对历史事物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的角度来划分。(2)根本原因等同于历史(社会)根源,一般是: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也要注意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分析: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一般是由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或者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决定的;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即政治活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原因;思想文化现象是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的。(3)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一般指在诸多原因中占支配地位的,起主导、决定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