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精编知识点(单元版+考点梳理)_第1页
2023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精编知识点(单元版+考点梳理)_第2页
2023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精编知识点(单元版+考点梳理)_第3页
2023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精编知识点(单元版+考点梳理)_第4页
2023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精编知识点(单元版+考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知识梳理含考点知识梳理单元版新教科版四下科学知识梳理含考点知识梳理单元版精编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2.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3.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种子的特征。4.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1)种皮:具有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2)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发育成一株植物;(3)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4)胚根:将来发育成根;(5)子叶: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5.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6.在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拍照、画图、使用测量纸袋等方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7.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8.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来繁殖后代。(马铃薯、洋葱、番薯等)9.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根的生长速度很快。10.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终都是向下生长的。(向地性)11.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1)选用红色的水是为了便于观测。(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3)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水面下降。(4)实验结论:试管中水面下降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12.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13.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常见的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变态根。14.植物的叶子平展而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15.植物的叶子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16.茎的运输作用实验(1)实验现象:将凤仙花的茎纵切开,发现茎的纵切面上有红色的线状结构。将凤仙花的茎横切开,发现茎的横切面上有红色的点状结构。(2)实验结论:茎具有运输的作用。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17.叶具有吸收阳光及蒸腾水分的作用的实验(1)将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5天后,观察到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变黄。(2)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的小水滴。18.不同形态的茎19.观察花的结构:从外到内进行解剖20.凤仙花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21.花萼:由许多片萼片组成,花开放以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22.花蕊包括雌蕊与雄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柱头——可分泌黏液,能粘住花粉。花柱——花粉由柱头进入子房的通道。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果实里面的种子。雄蕊包括:花药、花丝花药——内含花粉。花丝——支持花药。23.像凤仙花一样由雄蕊、雌蕊、花萼和花瓣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如:油菜花、白菜花、豌豆花、牵牛花、桃花、玉兰花、梨花、海棠花、迎春花等。24.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如:南瓜花、黄瓜、丝瓜、柳树、杨树、桑树等。25.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26.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传粉的过程。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27.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像蒲公英那样,靠风传播花粉的叫风媒花。28.植物有传播花粉的方法:(1)自花传粉:如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芝麻等;(2)异花传粉:木兰、杨树、桃树、梨树和苹果树;(3)风媒花:如杨树、栎树、桦树等;(4)虫媒花:如油菜花、白菜花、桃花等。29.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1)果皮的作用是能保护胚珠,使种子正常发育。(2)苹果、桃子、西瓜等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果实。(3)豌豆、莲子、花生等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种子。种子的传播方式弹力传播果皮自动爆裂凤仙花、油莱、绿豆、大豆、喷瓜、动物传播果实外有倒钩苍耳、鬼针草、蒺藜果实美味多汁樱桃、番茄、葡萄、西瓜风传播种子轻、带翅或有绒毛蒲公英、榆树、枫树、蓟、槭树水传播种子的种皮包有海绵状莲蓬、椰子、水葫芦、睡莲30.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31.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第二单元电路1.所有的电器工作都需要电,电与生活紧密相连。2.我们将能产生电的装置称为电源,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3.像电灯、电视机等由发电厂供电,像手机、石英钟等由电池供电。4.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连接小灯泡和电池的线,称为导线。5.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只有电流通过灯丝形成通路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6.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7.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不仅小灯泡不能发亮,而且电池会发热并很快消耗和损坏,所以应该尽快切断电流。9.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10.电从电池的正极(+)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负极(—)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11.在简单电路中,电源、导线和用电器是必须的,但开关不是必须的。12.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池没电,电线没连接好;导线断了,电池盒或小灯座出了问题等。13.检测故障电路的方法:第一种检查法,直接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第二种替换法,用没有故障的灯泡、电池、导线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需要材料多,成本较高);第三种电路检测器。14.电路检测器是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和若干导线组合而成。15.电路检测器只适合电池类电路,但不能检测220V的家用电路。16.检测电路前,先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以检测它能否正常工作;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需要检测两次。17.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一般情况下多数金属属于导体,还有人体和水也属于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绝缘体包括塑料、布、纸张等。18.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电线外面用塑料包裹,是因为塑料为绝缘体。19.导体和绝缘体有什么作用?答: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20.不要用湿布擦拭电器、插座和开关,也不能用湿的手触摸它们。21.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22.开关进行电路连接和断开的部分需要用金属来做导体,而其他地方必须用绝缘体如塑料、等来做。23.常见的开关有遥控开关、闸刀开关、按压开关、旋钮开关和拉线开关等。24.工程设计全过程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25.安全用电的措施:(1)家用电器的电流很强,所以在使用电器时,应该格外小心。(2)电器的导线破旧老化,应该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和插座,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4)湿手不能接触带电设备。(5)也不要用湿布擦带电设备。(6)更不能将湿毛巾挂在电扇或电热取暖器上。(7)遇到电器起火,不能用手去拔插头,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拨开。(8)在户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变电所。(9)更不要去碰电线杆上的电线或掉落在地上的电线。(10)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空旷处的大树容易遭到雷击。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3.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他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4.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手摸、鼻闻、轻轻敲打、放在水里、用小刀刻划(或指甲、铜钥匙等刻划)等。我们可以观察岩石的颜色、光泽、条痕、软硬、气味、花纹、轻重等来描述岩石。5.土壤从上到下分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4层。6.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7.你认为岩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哪里发现它们?与土壤相比,岩石体积大,质地硬;土壤颗粒小。我们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岩石;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找到土壤。8.我们可以从岩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是海洋。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可以通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龄。9.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炼矿物、用来装饰和制成艺术品等。10.土壤是动植物的栖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够促进作物生长。11.通常用放大镜、小刀、手电筒、铜钥匙等观察下面三种常见岩石12.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的软硬。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13.我们如何去观察、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14.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观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画等方法观察,可以从颜色、软硬、光滑、光泽、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等等方面对岩石进行描述。15.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云母、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16.用互相刻划的方法测试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硬度,把它们按从软到硬的顺序排列为:云母(软)、长石(较软)、石英(较硬)17.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18.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19.在生活中,我们的钟表、计算机、铅笔等地方都用了岩石和矿物。20.制作标本所需的工具与材料:剪刀、胶水、笔、纸盒、卡纸、棉花等。21.概括制作标本规范的步骤: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22.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23.我们可以在小区花坛、沙漠、工地等地方可以找到岩石、沙和黏土。24.冷热、风、地表变动、植物的根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岩石风化后产生了沙和泥土。25.土壤中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26.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27.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28.查阅资料,举例说说三种土壤分别适合哪些植物生长。沙质土壤一般可安排种植花生、大豆、果树、中药材等。壤土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黏质土适合种植稻米、荷花、莲花、芦苇、金银花。29.岩石、矿物和土壤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我们必须要保护这些自然资源。30.岩石是组成地球的外壳,而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第一单元考点梳理考点一、种子的萌发(一)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二)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如下图所示。(三)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四)播种时要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饱满的种子储存的营养更丰富,更利于萌发,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能保证胚是完整的(五)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考点二、根、茎、叶(一)根、茎、叶为植物的生存提供营养物质,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二)根的种类和作用。1.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如下图所示2.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的根叫变态根,如胡萝卜、红薯等3.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根还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三)茎的种类和作用。1.根据茎的形态可分为: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拳缘茎等。2.茎有运输养料和水分的作用,茎还有支撑植物体的作用。(四)叶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植物自身所需的养料;叶还能进行蒸腾作用,散发体内多余的水分,带走多余的热量。考点三、花、果实和种子(一)花、果实和种子能帮助植物繁衍后代,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二)花的结构。(三)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传播花粉的过程。只有完成传播花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四)花的雌蕊的柱头上有黏液,有利于粘住雄蕊花药上传播过来的花粉。(五)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弹力传播、动物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四种方式。考点四、植物的一生(一)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二)凤仙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周期大约为半年.(三)凤仙花植株高度折线统计图。(四)风仙花生长变化的规律:在发芽之后,开花之前,风仙花有一个生长高峰期,植株迅速地长高,叶子的数量快速增多。长出花蕾之后生长速度变慢,与开花有关。因为叶片产生的营养都供给了植物的繁殖器官(花朵、果实和种子)。第二单元考点梳理考点一电和我们的生活(一)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二)电灯、电视机等是由发电厂供电的。(三)手机、石英钟等是由电池供电的。(四)家里的用电器有的依靠电池供电,有的需要把电源插头插在插座里,用的是国家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的交流电。考点二简易电路(一)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连接点(两个)构成,如下图所示。(二)干电池的金属铜帽端是正极,另一端是负极。(三)导线可用于连接电路中的各个电器元件。导线的外层是绝缘橡胶皮,导线的内部一般是金属丝(铜、铝)。(四)电流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流入,经过其中的一个金属架,再到灯丝,然后经过另一个金属架,最后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所以要让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使电流经过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这样灯丝才会有电流通过。(五)常见的简易电路的连接方式。考点三检测电路(一)制作电路检测器。1.如果小灯泡不亮,说明电路中的某个电器元件出了故障,我们需要逐个对电器元件进行检测和排除故障。2.把简易电路中的开关拆除后,就形成了一个电路检测器。3.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家用电路的故障。(二)如果小灯泡不亮,可能的原因有:1.小灯泡出了故障。如小灯泡灯丝断了,小灯泡中连接点断了,小灯泡因质量问题无法点亮等。2.电池出了故障。如电池没电了,电池因短路等原因损坏了等。3.导线出了故障。如导线没有和电器元件连接好,导线中间金属丝断开等。4.电池盒出了故障。电池盒内部铜片和金属弹簧没有与外部连接点连接,电池盒铜片生锈等。5.灯座出了故障。如灯座松了,无法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接触,灯座螺口的两个连接点没有与两个接线柱连接等。(三)推测接线盒内部电路的连接方式。1.用电路检测器可以检测接线盒内部电路的连接情况。2.如果电能从一个接线柱流到另一个接线柱,两个接线柱之间一定有导线连接,这两个接线柱之间就构成一个通路,否则就是断路。考点四导体和绝缘体(一)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二)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栓测头接触物体的两端,可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三)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制品、一些液体、人体、大地等;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砖瓦、干燥的木头等。(四)制作开关:1.开关可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2.开关由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考点五模拟安装照明电路(一)常见电路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二)安装电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安全,如果不是合作的需要,最好不要两个以上的同学同时操作。2.确定一个“施工”的流程,即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3.给每个小组成员做好分工,让每个同学都发挥作用。4.检测电路,排除故障,适当完善。(三)任何一个产品的成功,都要不断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工程设计很重要。第三单元考点梳理考点一土壤(一)岩石受到地震、火山、阳光、风、水以及动植物等作用会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二)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三)土壤是小石子、沙、黏土、腐殖质、水、无机盐、空气及动植物残体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四)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以上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五)土壤的类型。沙较多,黏土较少的土壤是沙质土;沙较少,黏土较多的是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是壤土。如下图所示。(六)土壤的用途。土壤能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物质,植物是人和很多动物的食物来源;土壤能为小动物提供庇护所,保证它们的生存。(七)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会产生气泡,这是因为土壤中含有空气;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土壤颗粒沉淀出现分层,小颗粒在上,大颗粒在下,最上层的黑色物质是腐殖质。考点二岩石和矿物(一)岩石的特征包括是否有条纹、分层,是否有气孔、斑点。(二)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的方式来粗略将岩石和矿物的硬度分级:1.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2.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3.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4.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三)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如果能看清楚物体就是透明的;看起来物体很模糊,就是半透明的;看不见物体就是不透明的。(四)把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矿物条痕的颜色是不变的,因此矿物的条痕是鉴别矿物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五)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六)科学家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推断它们形成的年代。(七)科学家根据化石可以推测出很多信息,如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八)岩石和矿物的用途。1.岩石的用途。2.矿物的用途。考点三岩石和土壤的关系(一)岩石、矿物、土壤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二)保护岩石、矿物和土壤的意义。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人类开采这些资源以后,它们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合理地利用岩石和矿物。人类必须依赖土壌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1.1《了解我们的住房》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了解我们的住房》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1课。住房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建造工程。学生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住房来初步认识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本课通过了解住房的结构、住房包含的系统和住房建造的过程来设计学习活动。首先,学生在了解住房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建筑工程的复杂性。然后,学生进一步了解住房中的系统,知道住房是由许多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组成的,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系统性。最后,了解住房建造工程的过程,一方面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大致知道住房的基本结构、必需系统以及建造的主要过程即可,从整体上对住房建造工程形成初步认知,为下节课学习《认识工程》奠定基础。【学生分析】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工程,从每天生活的住房入手有利于学生一步步理解工程的含义。虽然学生熟悉我们的房屋,但是他们对住房的结构、系统、建造过程并不清楚,他们对住房相关内容的学习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搜集、分析相关资料,初步建构对工程的认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2.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3.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协同发挥作用。科学探究目标1.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基本结构(功能分区),以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2.能通过查阅资料及相互交流,简述出住房的基本建造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对了解住房有极强的学习兴趣。2.感受同伴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乐于分享。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初步认识到人类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2.初步感受房屋建造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住房的结构和系统。难点:了解建造住房需要经历一系列很重要的过程。【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小区、城市的供电、供水系统图纸,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1.教师利用教学课件出示“中国天眼”、“神舟”飞船、鸟巢、住房等建造工程。提问:这些图片展示了什么?预设学生回答:“中国天眼”、“神舟”飞船、鸟巢、住房。2.提问: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预设学生回答:先设计,再建造。3.引入:今天我们就从身边的住房开始来认识工程。(二)聚焦身边的住房,明确探究问题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教科书中住房的图片。提问:你家住房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你家住房有哪些必需的系统?它需要经历怎样的建造过程?2.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住房的图片。3.提问:这些不同的住宅有哪些相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住房都有门、窗、卧室、厨房等;一些住房还有水、电、煤气等。4.教师帮助学生汇总:门、窗、卧室、厨房等属于简单结构;水、电、煤气等属于简单系统。5.提问:住房需要经历怎样的建造过程?6.谈话:可能你们现在还不知道答案,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开展本课乃至本单元的学习,在单元学习中寻找答案。设计意图:学生从生活住房入手,通过小组之间对资料的比较分析,初步了解住房结构与系统两个词语的含义,为学习本课打好基础。二、探索(一)以你的家为例,说一说住房的基本结构1.观察住房的照片。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教科书中的房屋示意图。学生活动:将自己家的照片在小组中分享,大家共同观察。2.寻找住房的基本结构。谈话:我们可以以自己的家为例,小组交流住房的基本结构。小组交流后汇报讨论结果,全班总结,教师板书记录学生总结出的住房基本结构。预设:学生有可能将一些设施归纳为住房结构,如沙发、灯具、桌椅等。3.分析汇总住房基本结构。提问:这些找到的是不是都是住房的结构?哪些是住房建造后存在的?哪些是装修入住后添置的?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汇报交流:住房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房屋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地砖、门等是住房建造后存在的。餐桌、窗帘、沙发等是装修入住后添置的。设计意图: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很可能认为冰箱、台灯、煤气灶、床等家具与电器也是住房结构。教师应从学生观察到的房屋布局入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相关房屋结构。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形成对住房结构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层层指导帮助学生去除错误认识,理解住房结构的含义。(二)指出住房所必须具有的系统1.寻找住房设施。教师展示教学课件,播放教材中住房图片。谈话: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到住房设施,并将找到的设施标记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学生开展活动。学生交流汇报。预设学生回答:卫生间和厨房都有上下水设施;各个房间都有电源、电灯等电器设施。2.感受住房系统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