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605/6/单元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世纪初,殖民体系已经形成但又过时。其中,“过时”的根本原因是()A.老牌殖民帝国的削弱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D.局部战争的日趋严重答案B解析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促使美、德、日等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截止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大的赢家是()A.英国 B.法国C.美国 D.德国答案A解析列强对市场争夺的主要形式是对殖民地的占有,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因此它是争夺中最大的赢家,B项仅次于英国,C、D两项在殖民地的争夺中起步较晚。3.一战前,在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德国的军队人数增加最快。其原因是()A.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B.其他国家实力减弱,难以维持军费开支C.德国发动战争的要求最为迫切D.英法等国支持德国对外扩张答案C解析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较快的,但还是不如美国发展迅速,排除A;当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发展,只是发展速度有快慢的差异,没有一个国家的实力减弱,排除B;D项更是明显错误的。4.俾斯麦曾说:“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这“两个大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有可能是()A.俄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德国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德两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最为激烈,故选D。5.一战爆发初期,各国反战的声音微乎其微,主要原因是()A.当时的战场局限于欧洲B.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C.战争的残酷性尚不明显D.人们预计战争时间不长答案B解析一战初期,民众深受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驱使,积极支持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6.法国贝当将军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个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这个战役应该是()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答案C解析根据“霰弹片和毒气”来判断,法国贝当将军回忆的应当是凡尔登战役。7.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扞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答案C解析客观地说,中国对德宣战对一战的战局没有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来说,参加一战并成为一战的战胜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8.美国的参战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包括()①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改变②协约国的实力得到加强③参战国家进一步增多④战争结束的进程加快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美国的参战并没有改变战争的性质。9.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社会主义革命提前到来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十月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十月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答案A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是加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催化剂,而不是根本原因或必要条件。10.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主要表现在()①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高涨②反对帝国主义的社会思潮逐渐兴起③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④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逐渐高涨。但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并没有出现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潮。②的叙述是不正确的。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这些反思从本质上反映出()A.人类对和平的渴望B.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恐惧C.人类对友爱的向往D.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答案D解析无论恐惧战争,还是向往和平、崇尚人道主义,都是人类文明得到提升的重要标志。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B.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C.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D.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答案B解析德国发展化工技术虽然是在战争的推动下出现的,但从根本上说是源于社会的需要。二、非选择题(第13题16分,第14题16分,第15题20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材料二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威廉二世的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二)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德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为此,德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6分)(2)材料二、三说明德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4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说明德国对外政策变化所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答案(1)核心:防止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法国复仇,尤其是防止法国与别国结盟来反对德国。措施:1879年,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建立了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2)变化:由称霸欧洲大陆发展到争夺世界霸权。原因: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超过英、法两国,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3)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益激化;英德矛盾成为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互对峙和扩军备战;国际危机不断加剧,最终引发一战。解析第(1)问中的“核心”应依据材料一中“防止法国……找到盟友”等信息进行说明,“措施”可结合三国同盟的形成过程进行回答;第(2)问中的“变化”应依据材料二中“凡是外国人”、材料三中“建立大德意志”等信息进行归纳,“原因”需要联系德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第(3)问应注意结合德国对外政策的目的,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绝不相信,在这次战争结束时,即使我们站在一旁而且继续站在一旁,我们能够在物质上使用我们的力量,决定性地消除战争时期已经发生的情况,防止在我们对面的整个西欧归于一个国家的支配之下……——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说(1914年8月3日)材料二这是一种与全世界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其手段令我们听到大为激怒,而其他中立和友好国家的船舶和人民,也被用同样手段击沉,淹没海底,这里并不曾有任何区别。挑战是向全人类的。每个国家必须各自决定怎样去对付它。……我们的动机并不是复仇,也不是把国家的物质力量拿出来耀武扬威,而仅仅是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我们只不过是这种正义和权利的诚实的扞卫者。——威尔逊总统提请美国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1917年4月2日)(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面临战争时外交政策的转变。(10分)(2)材料二提到的“手段”是一种什么样的战术?美国参战真的是为了“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吗?说明理由。(6分)答案(1)转变:英国在战前长期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其基本原则是维持欧洲大陆各大国之间的均势,利用大国间的矛盾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由于德国实力迅速增长,英国与法国和俄国结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借口对法国承担的义务,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2)战术:无限制潜艇战。不是。理由:美国参战的真实动机是通过战争牟取暴利,扩大自己的影响,以便伺机顺利地夺取世界霸权。15.阅读下列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说(1917年)的材料:“在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要用潜水艇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只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于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扞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竖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扞卫者。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于愿足矣。”请完成:(1)演说中提到德国“最近的行为”是指什么?(4分)(2)美国参战的实际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项目经理建筑工作计划与施工现场管理
- 运营成本控制方案及降本增效措施
- 音乐会策划方案及执行时间线
- 汽车检测岗位工作计划
- 网络谣言AI识别与辟谣专员高级工作计划与协作机制
- 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年度工作计划
- 教育机构招生计划及教学管理方案
- 小学生课后服务活动实施方案文档
- 业务提成合同还协议
- 两人餐饮合伙协议书
- 外包生产质量管理流程
-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 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 最新安全生产管理教材电子版
- 高中英语3500词汇
- 幼儿园中班社会:《田野里有什么》 课件
- 大班数学数字捉迷藏课件
- 葡萄图考核方案课件
- JJF(苏)163-2014漆包绕组线回弹角试验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199页PPT_ppt
- 工地三相五线制电路布线详解2016031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