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讲义)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2_第1页
(精品讲义)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2_第2页
(精品讲义)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2_第3页
(精品讲义)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4/403/4/单元检测(三)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8·吉林高二检测)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是()A.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反法西斯斗争兴起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限定语“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它将人类带进灾难的深渊,故A与题意相符。2.歌曲《雅拉玛》中唱道:“有个山谷叫雅拉玛/……/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国家/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上述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A.统一战线下中国人民的抗战B.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C.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D.波兰人民的抗德斗争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时,从材料中提取“国际纵队”“保卫自由的国家”“打败法西斯狗豺狼”等信息,联系所学内容,即可得到答案。3.《一个中国记者看第二次世界大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竟出卖了小国主权”,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史实可以看出这是指慕尼黑协定,故选B。4.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道:“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所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A.绥靖政策 B.抵抗政策C.中立政策 D.“冷战”政策答案B解析从丘吉尔发表演讲的时间,可以判断出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签约各国都保证用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这揭示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B.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同作战C.美、苏等世界大国积极参战D.美、苏、中、英四国的共同努力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同作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是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下取得的,故答案为B。6.(2017·温州高二检测)“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达成上述决议的国际会议是()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答案A解析“霸王战役”即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这是德黑兰会议的内容,故A正确。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7、8题各25分,第9题20分,共70分)7.阅读下面材料:材料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10分)答案(1)说明:“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2)企图: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解析第(1)问,注意题干中“1931年、1938年、1940年”三个时间点结合日本侵略史实进行作答。回答时要注意,既要答出不同时期的口号是什么,又要答出口号与侵略史实的对应性。第(2)问,结合三个时期侵略战争的口号,认识到口号是为发动战争服务的,从口号提出的目的、实质、对本国民众及对被侵略国家民众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8.(2017·珠海摸底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本世纪之交,它(英国)开始封锁德意志并且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由于内部的不团结,德国在1918年被打败了。当我们的士兵在西线攻击英法联军的时候,俄国武装力量在东线的存在变得越加危险。在1940年8月,我总结道,考虑到布尔什维克军队师团的强力扩充,帝国东部各省不应该再被忽视,它们总是极其容易被战争摧毁。然而,诸上种种正是英国和苏联希望看到的。事实上如此多的德国军队,特别是空军部队被迫部署在东线,使得德国人民的领导阶层不能给西线的战争带来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案。这正是英国和苏俄的政策的目标。英国和苏俄都希望尽可能地延长这场战争,来削弱整个欧洲的力量并使其陷入永久的萧条。——希特勒1941年6月22日凌晨对全国的讲话(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希特勒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原因的认识。(10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0年下半年至1941年上半年欧洲的战争态势。希特勒此番讲话后,德国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结果如何?(15分)答案(1)认识:希特勒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德国内部的不团结,这是不全面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战争具有非正义性;德国没有达到速胜的目的,战争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美国的参战。(任答两点即可)(2)态势:德国发动西线战役,北欧、西欧国家多被德国法西斯占领;法国灭亡;不列颠之战德国失败,迫使其在以后的战争中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行动: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任答两点即可)解析(1)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指出希特勒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原因归结为德国内部的不团结,然后对这一看法进行评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回答。9.(2017·江西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8月9~12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岛普拉森舍湾的美国军舰上举行会晤,双方就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两国关系和对德、对苏政策,以及战时和战后世界重要问题等进行了磋商,最后签署了《大西洋宪章》。8月14日,《大西洋宪章》正式公布。9月24日在伦敦举行的同盟国会议上,苏联、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波兰、荷兰、挪威、南斯拉夫、卢森堡和自由法国的代表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并加入宪章。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材料二租借法案(Lend-LeaseAct)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但前提条件是盟国必须使用它们自己的货船来运输这些战争物资,以避免可能的对美国商船的攻击。接受租借法援助的国家包括英国、苏联、中华民国等共38个国家,总值达五百亿美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对当时世界局势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愿卷入战争的美国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原因。(10分)答案(1)影响: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