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马龙县大型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云南马龙县大型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园建设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期:12个月建设地点:曲靖市马龙县通泉镇小龙井村和马龙县月望乡小海子村建设内容:园区占地约3367亩,主体规划分成六个功能区:公共管理服务区、休闲观光农业与林果采摘区、有机蔬菜种植区、养殖场、饲料加工厂、废弃物综合利用区(有机肥厂、沼气-环保工程)。年生产有机蔬菜9000吨、年出栏商品猪30万头、年生产饲料16万吨、有机肥50000吨、沼气394万立方、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力争成为国家级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云南省现代农业科技与观光旅游示范园区。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单位:马龙龙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侠单位性质:私营企业公司简况:马龙龙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28日在马龙县成立,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承担实施马龙县大型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项目按高标准、高科技含量、循环经济要求进行设计,遵循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态循环、保障食品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3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和范围1.3.1研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项目申报指南》3、《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5、《建筑》、《给排水》、《消防》、《供配电》等现行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6、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8、商务部《关于做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商秩发〔2010〕191号);9、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若干意见》;10、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云政发〔2011〕126号);11、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12、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13、马龙县《十二五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14、马龙县《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1.3.2研究范围与内容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会同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本报告对项目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并在企业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发展规划,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以及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对建设项目的提出背景、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对市场分析、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及节能、劳动安全及劳动定员、人员培训及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分析与财务评价、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下表:表1-SEQ图表\*ARABIC1: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单位数额备注1总投资万元82663.641.1建设投资万元516951.2建设期利息万元447.251.3流动资金万元30521.392资金筹措万元82663.642.1项目资本金万元59329.562.2债务资金万元21334.082.3其他万元20003建设期年112个月4运营期年105借款偿还期年56营业收入万元1039007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57158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83265.49年均经营成本万元7949110年均利润总额万元1492011年均所得税万元223812年均净利润万元12682.113总投资收益率19.03%14资本金净利润率26.51%15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21.63%16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8.8%17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万元58650.1918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万元46034.7619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前)年5.83含建设期20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后)年6.39含建设期21盈亏平衡点33.43%1.5结论通过对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市场预测、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进行认真地调研、评估,并就与本项目相关的国内外技术设备进行详细地考察论证,我们认为该项目选址合适,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其生产规模符合马龙县产业化发展需要。该项目在市场、技术、经济、规模上是可行的,且该项目技术方案先进合理,经济效益显著,投资方向正确。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建议建设单位尽快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早日完成项目的实施工作,使该项目尽快地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发展循环农业是大势所趋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显突出,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是市场化农业,农业生产者按照市场规律来决定其生产行为而追求收益最大化是其首选目标。由于农业与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它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自然环境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自然环境往往被农业生产者看做天然财富是可掠取的自由物品,而市场的作用还不能把它纳入到农业生产者成本核算体系中,以至于农业生产者追求效率的同时并不考虑环境代价。目前农业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生产行为已暴露出了这一问题。有效遏制农业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替代机制,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创新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它以生物之间生态链的作用来循环利用资源,特别是在生态链中起纽带作用的沼气链,可将农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废弃物和人畜粪便资源化利用,实施“清洁性加工”,无害化技术处理,为农业提供新的能源、沼液和优质有机肥料,大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农业污染,遏制农业污染的扩大趋势。在农业循环经济运行中,农业生产者将以市场理性使投入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最终节约资源,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防治污染、提高生态效益。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规模化畜类市场、畜养殖场和畜屠宰加工厂在各地纷纷兴起,随之而来的是畜排泄物和屠宰废弃物大量产生。众所周知,这是非常优质的农家肥料,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通常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就排入附近的沟渠或渗入地下,污染周围环境。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畜禽的粪便每年已达24.85亿吨,且相当一部分没有被返田利用,即使在分散经营的农户中,其饲养畜禽的粪便返田之前也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不仅部分物质能量流失,也影响了农民居住的环境卫生。分析表明,农业中对有机物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同时,环境成本也将相伴而增。因此,改善生态环境、环境成本内部化,还必须挖掘资源开发利用最大的潜能,开辟高效利用资源的路径,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建设节约型、经济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农业发展要体现这一国策必须构建相应的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我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在于它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可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也能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的规模化水平两者相互推进协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在我国,正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性,把循环农业放到事关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一谋划,全面推进。2.1.2国家及行业发展规划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党和国家始终长期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无不重点关注和涉及“三农”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绐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求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外向型农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云南省委、省政府也以政府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云发〔2011〕1号)。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早在2007年就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目前曲靖市也正在抓经制定《曲靖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进一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云南马龙县大型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园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通泉镇和月望乡,西北方向距云南省省会昆明市114公里,东北方向距曲靖市区22公里,交通便捷。总体规划面积1000亩。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保证了园区功能的稳定持续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从牺牲环境向保护、建设环境转变,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资源一次消耗到多次利用、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推行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2.2增加就业岗位及就业机会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但可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还能增加整体效益,抵御市场风险,促进农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如物流运输、畜牧业及种植业等的发展,并提供大量的社会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2.3符合当地社会发展相关的规划要求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求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外向型农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云南省委、省政府也以政府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云发〔2011〕1号)。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早在2007年就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目前曲靖市也正在抓经制定《曲靖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进一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综上所述,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历年中央都以“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而建设现代农业,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应对诸多挑战,谋划发展对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义深远,形式紧迫第三章市场预测与分析3.1市场分析3.1.1我国生猪供求状况我国生猪行业经过2005年四川“链球菌”事件、2006~2007年全国性高致病性“高热病”和持续上涨的原料价格的影响。养猪风险和成本不断增加,这将促使生猪行业进入新一轮产业调整期。目前,我国生猪的存栏数占世界总存栏数的51%,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8%,猪肉总产量达4300多万吨,人均占有猪肉31公斤,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养猪结构目前主要以农户和小型养殖户为主,占生猪出栏总量70%,由于小养殖户饲养的品种落后、技术落后、饲养条件差,抵抗市场风险和疫情风险的能力非常差。近几年,我国生猪市场波澜起伏,价格起起落落,说明我国养猪业处在一个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市场的健康发展。与此相对照的是,我国生猪市场存在较大的潜力。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中每天人猪肉均消费水平已经分别达到100~150克,而农民年人均猪肉消费20千克。虽然短时间内我国居民很难达到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我国肉类消费还存在着成倍增长的空间。另一方面,为了稳定猪肉市场,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7年起,国家对于生猪产业的扶持空前重视,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要求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能繁母猪保险制度,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并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随着对生猪市场支持政策的落实,养猪结构的转型及品种良种化进度的加快,中国的养猪业必将走向规模化、大型化,朝着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养猪业行情会越来越稳定。3.1.2蔬菜供求状况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许多地区蔬菜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山东、福建、新疆、浙江、江苏和广东是我国蔬菜的主产区。蔬菜供大于求的局面早在数年前已经出现,蔬菜的出路急待解决。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4.7%,产值却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7%;蔬菜播种面积不足粮食的22%,总产值约相当于粮食的85%;中国蔬菜和瓜类的收获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07年分别占世界的43%和49%。但是,我国蔬菜出口量很小,蔬菜商品化处理包装率约为25%,初级加工率不足10%,而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最为充分的精深加工率几乎为零。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蔬菜商品化处理包装率几乎100%,初级和精深加工率大都在40%以上。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可增值30~60%,初级加工可增值2~3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的饮食结构正在向保健型转变,蔬菜无法取代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必然会导致全球对蔬菜贸易需求的继续增加。世界蔬菜贸易所表现出的种类、品种、市场格局等方面的动态特征对我国蔬菜生产和出口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增加农民收入都有重要的意义。大力发展优质蔬菜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是蔬菜种植的必由之路。本项目种植有机果蔬,能较好的满足现代都市人追求安全、健康、绿色食品的要求,发展前景广阔。3.1.3都市生态农业需求状况现代都市生态休闲农业项目能较好地满足现阶段我国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市生态观光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是一种文化性强、具有浓郁大自然情趣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中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都市生态农业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受到广泛重视。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在强化城市食品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现代都市生态农业成为许多大城市的重要战略选择。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符合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方面它能绿化、美化环境,扩大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疏散城市拥挤人口,提高人们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它又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为农副产品带来销售渠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人们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支出越来越多,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2460美元,从人均GDP指标来看,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逐渐从观光游向休闲游过渡的历史新阶段,休闲游又以短途休闲为主,都市休闲是其重要的方式,这给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3.2销售方式3.2.1市场定位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要求进行生产管理,生产出优质商品猪、仔猪及瓜果蔬菜农产品。并针对市场的需要、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转变经营观念,生产出适合消费市场需求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开拓本省及周边地区市场,争创地方优质名牌。3.3.2营销策略(1)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建立一支精干的营销队伍。加强销售网络信息渠道建设,组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营销服务队伍,灵活、快速、准确的掌握市场行情,提出可行的市场应对策略,树立先进的营销理念,营造企业文化及氛围,强化质量管理和营销管理。(2)树立品牌意识。以先进成熟的生产技术及优良的装备及为基础,加强科学管理,严格品质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注重产品的开发创新,真正做到优质,树立品牌意识,让产品深入人心,加大产品品牌推广力度及知名度。(3)寻找好的市场销售商,做好促销宣传。在经销区域内建立产品经销点,以优惠价格向大客户供货,争取更大的客户群体。同时,与销售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国内及周边的国际市场。逐步构建、拓宽、巩固企业的固定销售渠道,充分发挥宣传促销作用,积极争取目标市场消费群,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4)在市场销售手段方面,除采用传统方法通过订货会、展销会、交易会等形式进行销售之外,还将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开展产品销售,搭建网上销售平台,扩大销售渠道,节约销售费用。3.3项目产品的竞争优势3.3.1公司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集团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大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食品原料源头,以肉制品、豆制品、米面制品加工为中间环节,以学生营养餐、早餐工程、酒店、连锁生鲜超市、连锁火锅店以及承包的单位食堂为食品终端的产业模式。通过产业链的建设,确保了食品原料的安全,食品加工制作、运输等中间环节的安全,最终确保消费者能享用安全、卫生、放心的食品。完善的产业链一方面保障了食品来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外,另一方面在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形势下,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价波动的风险,不会因为物价上涨而影响到食品的质量。3.3.2政策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来年,我国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给予大力支持,各地政府配套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发展“种一养一沼-能”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是大腾集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选择。3.3.3产品质量和区位优势公司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从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建立现代化的养殖场、标准厂房及选用科学的技术、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生产,使产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品质。无论在原料保障、生产规模、经营管理、装备水平、产品质量、产品等级、清洁生产、营销网络、社会信誉等方面均树立起明显的优势。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4.1项目选址根据项目选址原则,考虑项目投资单位的实际需求,经多方论证,项目建设地点选定为云南省马龙县 通泉镇小龙井村和马龙县月望乡小海子村,该地区交通便利,环境适宜,适合发展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图4-1项目区位示意图马龙县马龙县4.2建设条件4.2.1社会经济条件马龙县位于云南省东部,位于东经103°16′~103°45′、北纬25°08′~25°37′之间,东及东北部与麒麟区、沾益县接壤,南与陆良县、宜良县毗邻,西及西北与嵩明、寻甸两县交界。东西跨距47.25千米,南北跨度44.5千米。2011年,马龙县内生产总值(GDP)约为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13.3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8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46:30调整为23:48:29。图4-2马龙县生产总值变化图4.2.2自然资源条件1、气候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型气候,冬春干旱,夏秋湿润,季节干湿分明,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应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据实测资料记载,年平均日照1985小时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032毫米,县城年均气温13.4℃,年无霜期241天。风向多西南风,年均风速4.3米2、地势土壤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地势东南高峻,中部隆起向西北倾斜呈阶梯形下降,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海拔2493米,最低海拔1772米,全境四面环山,属乌蒙山系,多山谷河槽,由七条分别流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河流切割为11个大小不等的山尖小坝子,具有山区、丘陵、河谷等地形特点。3、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铅、锌、铜、钴、重晶石、陶土、泥炭、石英沙、磷矿等。铁矿石已探明储量3000多万吨,重晶石储量2000多万吨,泥炭储量3000余万立方米。4.2.3公共配套设施条件1、交通。贵昆铁路、320国道和昆曲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贵昆铁路和昆沾复线在马龙县境内设有5个车站,营运里程分别为40.15公里和47.7公里。国道320线经过通泉、王家庄、马过河3个镇,境内里程48公里。昆曲高速公路及复线经过通泉、旧县2个镇,境内里程43.5公里。至2003年底,有各种民用车辆2239辆,其中农用运输车148辆。全县有等级公路708.6公里,县内公路密度平均每100平方公里,马龙县为43.9公里。乡村公路好路率达90%。县城驻地通泉镇,海拔2034.2米,距省会昆明沿国道320线135公里,距曲靖市府30公里。沿昆曲高速公路距昆明113公里,距曲靖市府22公里。贵昆铁路横贯县境三镇,境内设有5个车站,国道320线和昆曲高速公路均从县城及城郊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较好。2、电力。马龙电力设施比较完善。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6座,总装机容量35450千伏安,通电村达100%。3、通信。全县程控电话容量达15600线,已安装程控电话的用户达6500余户,其中:住宅电话8473部,移动电话7685部。4.2.4农牧业发展现状2011年,面对持续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较大影响,县委、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以全面落实惠农政策为契机,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农业经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230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种植业产值47450万元,林业产值5400万元,牧业产值51200万元,渔业产值2480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00万元。表4-12011年马龙县畜禽出栏和存栏情况名称单位实际数比上年增减2011年2010年绝对数%肥猪出栏数头370320356667136533.8菜牛出栏数头2212719465266213.7菜羊出栏数只145250134401108498.1家禽出栏数只12215351144119774166.8年末生猪存栏数头242265227300149656.6大牲畜存栏数头、匹852468396612801.5牛存栏数头528385163812002.3山绵羊存栏数只22901222085781553.7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5.1产品方案与规模为充分利用资源、搞好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发挥企业优势,本项目依据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理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1)适应目标客户群市场需求及其变化;(2)符合产业政策,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技术含量;(3)有利于上下游产业的衔接;(4)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5)在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环保治理设施的投资最小。根据以上原则确定的项目产品方案如下:表5-1产品方案表序号产品名称生产规模备注1有机蔬菜9000t/年按亩产3吨计算,一年三茬,种植面积1000亩2商品猪30万头/年3饲料产品16万t/年4有机肥50000t/年5沼气、发电沼气:394万m3/年;发电:788万kwh6旅游观光收入3000万元/年年接待15万人次/5.2生产技术方案5.2.1有机蔬菜生产工艺图5-1:有机蔬菜生产工艺流程5.2.2生猪养殖工艺猪场采用现代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全程分5段饲养,猪群周转以“周”为节拍。按工厂化流水作业生产方式进行转群。分娩哺乳,保育仔猪采用单元式饲养,实行“全进全出”。猪群转出后,保证一周的空舍,冲洗,消毒。其工艺流程见下图:后备母猪后备母猪断奶母猪配种阶段6周妊娠阶段12周分娩哺乳阶段4周仔猪保育阶段5周生长肥育阶段15周繁殖周期22周猪出栏日龄25周猪场生产全过程分为五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形进行:A待配、配种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周按计划数进行母猪配种,保证每周有53头母猪分娩。B妊娠母猪阶段妊娠母猪在妊娠母猪舍内定栏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母猪繁殖周期为22周。C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入分娩舍产仔,在分娩舍内四周(临产出一周,哺乳三周),仔猪平均21断奶。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先在运动场饲养3天),仔猪原栏饲养7天后转入保育舍,如有母猪产仔少,哺乳能力差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寄养过哺并窝,这样不担负哺乳的母猪可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D仔猪保育阶段断奶7天后强弱分群,仔猪平均两窝一栏,转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9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内饲养五周。E生长肥育阶段9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生长肥育舍饲养16周,预计饲养至25周龄左右,体重达100公斤出栏上市。5.2.3优质饲料生产工艺产品工艺技术流程:图5-3: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说明①原料接收原料接收分为主原料接收和副原料接收,主原料接收是指谷物,副原料接收是指除谷物以外的其他原料。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由汽车运入厂区后,经汽车衡称量过磅和检验后,通过接收设备清理、磁选后输送进散装仓内存放。生产所需的副原料经汽车衡称量过磅和检验后,直接送入副料库内存放。生产所需的液体原料经汽车衡称量过磅和检验后,直接送入液体存放区存放。②原料清理、粉碎工段需要粉碎的原料经输送设备进入生产车间,经初清筛去除杂质和磁选器去除铁性杂质后进入待粉碎仓。待粉碎仓中的原料经粉碎机粉碎至合格的粒度要求后经输送设备分配至配料仓中贮放。不需要粉碎的原料经输送设备进入生产车间,经初清筛去除杂质和磁选器去除铁性杂质后由分配器送至不同的配料仓中贮放。③配料、混合工段根据配方的要求,各种参与配料的原料通过计算机控制的配料称依次进入混合机中。配料过程选用一大一小两台配料称,以保证配料的准确性和缩短配料时间。一些用量较少的添加剂、维生素等原料则由人工称量后由人工投入到混合机中。各种原料在混合机中参与混合,混合过程中添加各种液体原料(油脂、蛋氨酸等)。混合周期为6分钟;混合后的成品粉料,根据需要可以去制粒,也可以直接进入成品仓打包入库或进入散装成品仓用散装车装载出厂。④制粒工段需要制粒的原料通过调质器进行调质,使物料的温度达到80—85度,水分达到17%左右,然后通过制粒机制成不同粒径的颗粒料。随后经分级筛筛分后把不合格的物料重新制粒,合格的颗粒成品进入成品仓打包入库或进入散装成品仓用散装车装载出厂。5.2.4有机肥生产工艺本项目采用现代有机堆肥工艺,该工艺是低温、中温、高温菌种,好氧、厌氧、兼氧发酵,动态、静态堆肥技术优势的集合。图5-4: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图5.2.5沼气发电生产工艺本沼气工程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图5-5:沼气发电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说明:发酵原料猪粪、尿和冲洗水等统一收集,然后进入匀浆水解池,经过进一步水解和沉砂之后进入厌氧罐发酵。本工程拟采用全混合式钢结构厌氧发酵罐。产生的沼气经生物脱硫、脱水净化后进入热电联产的沼气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上网,发电机余热回收利用,用于厌氧罐增温和沼渣干燥。厌氧发酵后的发酵液经过固液分离,沼渣生产固态有机肥料,沼液用于果园、饲料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有机肥料,在非用肥季节,沼液进入氧化塘净化处理达到畜禽废水排放标准后排放。(1)预处理工艺混合粪污进入匀浆水解池,在此进一步匀浆水解,去除泥砂等杂质。在匀浆水解池内将料液增温至30℃,再用螺杆泵泵入厌氧罐内。(2)厌氧消化工艺厌氧消化工艺包括进料单元、厌氧消化单元、沼气贮存等构成。进料方式:粪污经由螺杆泵泵入厌氧消化单元,分批间歇进料。厌氧反应器工艺:本工程采用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CSTR)适用于畜禽粪污发酵工艺。它在沼气发酵罐内采用搅拌和加温技术,这是沼气发酵工艺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搅拌和加热,使沼气发酵速率大大提高,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也被称为高速沼气发酵罐。其特点是:固体浓度高,TS6~12%,可使畜禽粪便污水全部进行沼气发酵处理。优点是处理量大,产沼气量多,便于管理,易启动,运行费用低。一般适宜于以产沼气为主,有使用液态有机肥(水肥)习惯的地区。由于这种工艺适宜处理含悬浮物高的畜禽粪污和有机废弃物,具有其他高效沼气发酵工艺无可比拟的优点,现在欧洲等沼气工程发达地区广泛采用。因此,选择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CSTR)是较为合适的,有利于节省投资;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也有利于奶猪粪污的充分分解与消化,沼气的产量也相对稳定,同时,更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运行管理。厌氧罐配置:每座厌氧反应器内设置搅拌器,使进料均匀分布并充分与厌氧微生物接触,并使厌氧罐内料液温度均匀,有利于提高产气率。而且,还可以破除浮渣,防止结壳。反应器上部设出料系统,溢流进入下一个处理单元。保温与增温厌氧消化反应过程受温度影响很大,如图6-4所示。本项目厌氧处理单元设计为中温,其最佳温度范围为35~38℃(3)固液分离及沼渣处理工艺厌氧发酵后的出水中含有大量的固体物质,必须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选择复合式螺旋挤压固液分离机。固液分离出水(沼液)溢流进入沼液储池,固液分离机可以使沼渣含水率降至70%以下运送至有机肥堆场贮存,供农田和饲料地使用。(4)沼液处理工艺本工程设计沼液池和氧化塘。沼液用途:沼液经管网至青贮玉米饲料地、果园、苗圃等施肥用地,作为液态有机肥使用。同时配套氧化塘,非用肥季节沼液进入氧化塘净化处理并达到畜禽废水排放标准。5.3设备方案5.3.1有机蔬菜生产设备表5-2:温室栽培主要设备图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一 温室配套设备4901自动卷联机TB-J型1602智能播种机V100103水肥一体滴灌设备QW10000L1604二氧化碳发生器DSS-F160二会议培训中心83视频设备YJ-H8615投影仪JT3OOA5办公设备50三种苗栽培研发中心68超净工作台(双人)SW-CJ-1F2高压灭菌锅ZDX-30KBS2全日光培养架YTP系列20低温离心机\o"TGL系列低温冷冻离心机"TGL系列2微量移液器5000ul20人工气候箱MGC-350H2解剖镜AM50125.3.2生猪养殖设备表5-3:猪场设备选型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m)单位数量备注一公猪舍1公猪栏3×2.5×1.2套422配种栏5×2.6×1.2套63自动饮水器68×1/2″套484手推饲料车1×0.58×0.85台15清粪车0.8×0.58×0.65台16料塔3T套17干料喂饲系统套1二母猪舍1空怀、后备母猪栏3.0*3.0套1004头/栏2自动饮水器68×1/2″套2003手推饲料车1×0.58×0.85台54清粪车0.8×0.58×0.65台55妊娠单体栏2.2×0.65×1套16806自动饮水器68×1/2″套16807料塔10T套58干料喂饲系统套5三分娩舍1分娩栏2.2×1.8×0.55套7202自动饮水器68×1/2″套7203自动饮水器68×1/2″套14404仔猪补料槽300×280个7205仔猪保温箱1.05×0.6×0.56个7206仔猪电热板0.8×0.6×0.006个720玻璃钢7手推仔猪车1.5×0.65×0.68台108手推饲料车1×0.58×0.85台309料塔5T套510干料喂料系统套5四保育舍1保育栏2×4×0.7套3602保育双面料箱1×0.8×0.7个1803自动饮水器62×1/2″个7204手推饲料车1×0.58×0.85台55清粪车0.8×0.58×0.65台56转猪车1.0×0.58×0.65台107料塔10T套58干料喂饲系统套5五育成育肥舍1育成栏3.0×2.2×1套336育肥舍3.0×2.8×1套3362自动饮水器68×1/2″个13443手推饲料车1×0.58×0.85台184清粪车0.85×0.58×0.65台185料塔20T套186干料喂饲系统套18六隔离猪舍1猪栏3.0×2.8×1套242自动饮水器68×1/2″套483手推饲料车1×0.58×0.85台14清粪车0.8×0.58×0.65台15料塔3T套16干料喂饲系统套1七高压清洗机台35八称猪称台55.3.3优质饲料生产设备表5-4:项目主要设备列表名称数量单位单价(万元)产地加压锅炉12台10郑州膨化反应球12套8郑州搅拌机24台4郑州包装机24台2.8郑州压力机24台1.5郑州大型粉碎机36台2.8山东好氧处理机12台10.4上海烘干机24台3.6上海造粒机24台3.2浙江地磅24台1.2南阳化验设备12套5浙江高压冲水机24台1.2粉碎填埋机24台6山西50千瓦变压器12套10辽宁4.5千瓦电机36台0.413千瓦发电机组12套2.4仙桃脉冲除尘器12台8江苏合计5.3.4有机肥生产设备表5-SEQ表格5-\*ARABIC1: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主要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配料混合系统HQJ750套32混合料分配系统HF650套33平台料仓喂料系统WL-3套34有机肥挤压造粒机(改进型)FLY37套55圆颗粒抛光整型机(专利产品)KZ1200套56烘干机HG18×200套27冷却机LQ15×140台28滚筒筛分机GS12×30台39皮带输送机DT500套610斗式提升机HL250套211烘干引风除尘系统4—72No8C套212成品包装料仓CL1.2套213冷却引风除尘系统4—72No6C套214电脑定量包装系统LCS-BZ套215电气控制系统套216小型装载机LZ-15台217中型装载机LZ-35台218拌合植菌自动控制自动铲堆机(台湾进口天车)台319运输车辆(农用车)台45.3.5沼气发电生产设备表5-6: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1匀浆池搅拌机11kW112.0012.002破碎机M04F427.0014.003进料泵NM090BY01L06V28.0016.004厌氧回流泵NM076BY01L06V27.5015.005厌氧罐罐体Φ20×H18罐顶总高度202195.0390.006厌氧罐顶搅拌机218.0036.007厌氧罐破壳搅拌机25.0010.008厌氧罐正负压力安全保护器22.505.009厌氧罐避雷设备24.008.0010厌氧罐内增温系统224.0048.0011厌氧罐保温层232.0064.0012双膜干式贮气柜1000m3151.0051.0013生物脱硫系统169.0069.0015沼气成分监测仪BIOGAS905115.0015.0016沼气流量计HGF-300017.007.0017沼渣固液分离机挤压式螺旋分离机68.0048.0018冷却除水器18.008.0019干式阻火器ZHQ-B21.503.0020热水贮罐Φ5m×9m120.0020.0021热水循环泵80HG50-12.511.201.2022热水循环泵80HG50-3220.801.6023操作平台及爬梯118.0018.0024工艺管道及阀门160.0060.0025防腐工程130.0030.0026管道保温125.0025.0027电气系统160.0060.0028PLC及自控系统160.0060.0029沼气锅炉(含附件)9×105kcal/h125.0025.0030装载铲车25.0010.0031运输车辆210.0020.0032发电机组580.0033余热锅炉及配套设施50.0034沼气火炬系统和CDM监测设备161.0035发电机输配电及安装200.005.4工程建设方案5.4.1建设原则1、分区布局: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各功能区布置应符合卫生、检疫的有关标准。2、有利防疫: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把各个建筑物按生产工艺流程顺序布置,猪舍布局应便于饲养管理,利于采光,满足夏季通风降温和冬季保温防寒。使物料运输作业线最短,生产最便捷。3、节约用地:场内建筑物在满足卫生防疫和建筑防火间距的前提下,各建筑物布局应紧凑、整齐,以节约土地和基建投资,做到经济实用,科学合理。4、净污分开:为防止净物与污物因使用和运输通过造成交叉接触而传染病源,场内洁净生产区和非洁净生产区要用隔离带严格分开,洁净道与污染道分开使用,避免交叉。5.4.2工程设计方案项目建筑结构设计要求采用以下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工程按照《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50009-2001取值,并根据本地区地质情况和生产、加工车间功能的不同需求,本项目建筑物的荷载标准2KN/M2—6KN/M2,具体数值由建筑设计院提供。本工程基础选型根据地勘报告确定地基方案。结构选型和结构材料选择采用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物重要性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材料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30~C45。5.4.3工程建设内容园区总体规划分成六个功能区:公共管理服务区、观光农业休闲采摘区、有机蔬菜种植区、养殖场、饲料加工厂、废弃物综合利用区(有机肥厂、沼气-环保工程)。建设规模见下表:表5-7:建设规模表序号项目构成名称建设规模(亩)1公共管理服务区2172观光农业休闲采摘区11003有机蔬菜种植区10004养殖区4505饲料加工区1006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区500合计33671、公共管理服务区主要建设内容公共管理服务区主要兴建科技展览中心、花卉展览馆、行政办公大楼、生活楼、以及公用配套工程(供水、供电、修配、停车场、值班室等)等。建构筑物建设面积如下表所列:表5-8:公共管理服务区技术指标项目构成用地指标(亩)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层数建筑面积(㎡)备注公共管理服务区21770000112000行政办公大楼8000432000科技展览中心30000130000花卉展览馆20000120000职工生活楼6000424000公用工程(供水、供电、修配、停车场、值班室等)600060002、休闲观光农业区主要建设内容休闲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如观赏区、示范区、休闲娱乐体验区、产品区等。(1)观赏区:由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花卉苗圃、林果采摘园、珍稀植物区、珍禽区、湿地水景等构成,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2)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小区构成,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3)休闲娱乐体验区:兴建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营造游客能如临乡村的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品尝美食、进行游乐、休闲、锤钓、娱乐及健身等活动。(4)产品区: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构成。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并购买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表5-9:农业观光区技术指标项目构成用地指标(亩)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层数建筑面积(㎡)备注休闲农业观光区1100328000362000会展活动中日酒店4000520000餐饮区200012000景观区(主题公园等)2000020000珍禽养殖区1000010000休闲农庄30000130000开心农场(采摘区、高标大棚区)2440002440003、有机蔬菜种植区主要建设内容主要是打造高产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亩产3吨,一年种3茬,总产量达到9000吨。4、养殖区主要建设内容(1)生活管理区位于场区的西北侧,生活管理区和生产区之间用砖墙分隔开。生活管理区内设办公室、食堂、职工宿舍等生活管理设施和水泵房、供暖间、配电室等公用设施。更衣、淋浴间设在进入生产区的门口,每天生产人员进出生产区必须更衣、消毒。场外人员由门卫北侧进入生活区。(2)生产区位于场区中部和南部,东北侧为粪污暂存区,西北侧为生活管理区,北侧为饲料供应区。主要布置有种猪舍、母猪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育肥舍、隔离舍、出猪台、兽医处置等饲养管理设施。该区四周设有隔离带,是相对独立的区域,进入该区的人员车辆必须消毒。其中:母猪舍及分娩舍、种猪舍在整个厂区的西南侧,相对独立成区;保育区位于整个场区的正北测,紧邻生活管理区,同时,也是整个厂区的上风向位置,便于防疫管理。肥猪区位于整个场区的东南侧,便于饲料及转运等。(3)饲料供应区位于场区外西北侧,独立管理运营,同时兼顾现有猪场的饲料供应。(4)粪污处理区本场主要由堆粪场、污水处理设施组成,生产污水及粪污排到粪污处理区统一处理。使得最终排放物达标排放,不产生环境污染物,不得影响猪整个生产区及场区的生活管理、防疫。5、饲料加工区主要建设内容总占地面积为100亩,总建筑面积为66646.67m2。主体工程建筑面积为23011.03m2,其中,预混料生产区为16879.83m2,包括: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办公及生活区为6132.72m2,包括:行政办公楼、员工宿舍、食堂。室外工程(道路、绿化等)总建筑面积42895.71m26、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区本项目建设用地500亩,主要构筑物、建筑物有:a.匀浆水解池(容积1,000m3b.厌氧罐(容积6,000m3×2座c.后发酵池(17,000m3d.沼液池(17,000m3e.氧化塘(50,000m3f.厌氧操作间、沼气净化室、热水循环泵房、锅炉房、沼气发电机房、管理房、粪渣堆场等1688.5m25.4.4辅助设施系统1、园区广场及道路设计园区设一条主要干道,南北穿过,各区块均有水泥、沙石铺就的次道路。本项目在公共服务区修建一座活动广场。(1)主干道采用水泥面路,路面宽8米,水泥路面6米,为园区主要进出路线。长约2500米。(2)次道路路宽6m,水泥路面4米,联系各分区。便于组织人流、运输、观光。长约2970米。(3)支道路支道路采用条石或沙石铺设,宽2m。用于步行到各生产点。长约3000米。表5-10:道路指标道路级别主要用途路面宽度路面材料主干道交通运输6m水泥路面次道路交通运输4m水泥路面支道路生产、步行2m条石或沙石2、绿化工程绿化是本项目工程设施的重要组成。园区绿化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园区各区块的绿化安排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形成层次丰富的观赏景观。主次道行道树种植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3、给水工程(1)园区用水量估算见下表:表5-11:用水量估算表序号用水部门用途水质要求日水用量m3/d年用水量m3/a1养殖场生产用水生活饮用水标准(冲污部分用回收水)6192258622饲料加工生产用水(含锅炉用水)生活饮用水标准23.370003有机肥—沼气工程清洁用水生活饮用水标准2.07304有机蔬菜种植区灌溉沼液、回收废水5休闲观光区生态用水雨水、回收水6生活服务区生活用水生活饮用水标准120.0432007其他冲洗(车辆道路)自来水或回收水5.01800合计769.3278592项目所在区块地下水丰富,本项目给水,采用自备机井取水方式,设置机井、蓄水池、泵房、水塔等配套供水系统满足园区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需求。机井出水量:720~1000m3/d(30~40m3/h)。蓄水池容:2000m3。(2)消防给水设计厂房室外消防消防用水量按室外10L/S,室内20L/厂(场)区内给水管沿主要道路成环状布置。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的给水系统,保证水头0.3MPa。在厂(场)区道路旁按消防规范设置SS100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室内消防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养殖场、各加工车间、仓库内按消防规范设置SN65室内消火栓。沼气贮存区、饲料加工厂和各库房列为全园重点防火区。急救消防在厂房、仓库等地设置MF2干粉灭火器,按中等危险等级设置,每组两只。4、排水工程(1)园区排水量本项目正常生产每天排水量总计约为484m表5-12:排水量估算表序号排水部门水质排水量m3/d备注1养殖场猪尿、冲污水388进沼气-污水处理系统2饲料加工清洗水、锅炉水8沉淀处理直排3有机肥加工厂4沼气-污水处理5生活服务区生活废水9650进化粪池、沼气-污水处理系统合计492(2)排水方式及排水方向园区排水为分流制,分为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两个系统。养殖场污液经污水池收集,用管网统一送沼气—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园区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废水管网,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园区其他生产、生活废水经废水管网收集一起排入沼气—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处理后用于农灌或达标排放。(3)需要处理的污水量估计本项目生产废水排放量396m3/d,生活污水96m3/d,每天需处理污水484m3/d5、供电(1)负荷等级本项目所有用电负荷均为一般性生产与生活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2)供电电源、电源设施及外部条件本工程外部电源引自离园区外3Km处的马龙县10KVA输电线路。引入方式为采用架空引线至变配电室。高压侧采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组合,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3)项目总装机容量本项目装机总容量(含照明)为1175kw,项目年总用电量约为199.42万kwh。表5-13:年用电量指标工程名称装机容量(KW)年用电量kwh养殖场245268275饲料加工厂5001120000现代农业种植区6032850废弃物综合利用区190327780办公生活服务配套工程(含观光农业)160245280合计11751994185项目配置一台S9-1600KVA变压器。无功功率采用低压静电电容器柜在变配电室进行集中补偿。计量:高压10KV进线设专用计量柜。10/0.4kV低压进线柜与0.4kV每路出线均设计量表。无功补偿:无功补偿均设置在变配电室集中进行,补偿后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在0.9以上。(4)供电设施户外供电线路:本工程户外10KV供电线路采用YJV22-10KV铠装电力电缆架空敷设;0.4KV供电线路采用VV22-1KV铠装电力电缆直埋敷设。配电系统:各加工车间电源均由变配电室引来,供电电压380/220伏三相四线制。车间电力配电一般采用放射式电缆配电系统。控制柜由车间配电柜供电,电动机单台容量在30KW及以上者应采用减压启动设备,30KW以下可采用磁力启动器或接触器直接启动,3KW及以下者,可采用空气开关直接启动。照明配电系统均采用树干式配电。电缆、导线的选择与敷设:车间内配电干线选用VV-1KV铜芯电力电缆沿桥架敷设;配电支线选用BV-500V铜芯导线穿金属管暗敷,照明配线采用铜芯塑料护套线或电缆敷设。照明:各车间宜采用局部照明与分区一般照明相结合的照明方式,生产区的照明尽量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灯具,光源以节能灯和高压钠灯相结合。生活区照明,一般采用荧光灯。园区道路照明采用高压钠灯。6、防雷及接地本工程属三类防雷建筑接地体与低压配电接地系统共用。在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年的建筑物屋顶设避雷带,沿建筑物四周设避雷引下线。防雷系统均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组成。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为TN-S制与TN-C-S制相结合方式。利用建筑物基础构成综合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变压器中性点,各类配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电缆桥架等均可靠接地。7、供热本项目饲料加工厂需配置1台WNS1-1.0-Y/Q燃油/燃气两用锅炉,采用沼气为燃料,年消耗沼气33.87万m3。园区生活热水供应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和燃气热水炉(阴雨天)供给。8、通风系统养殖场在场地选择及圈舍构造上尽量利用门窗自然通风换气。加工车间及仓库区视需要在必要的位置设置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9、自动化与信息化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和高效,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便于生产管理,仪表设置在充分考虑工程处理、工艺特性的基础上,遵循“工艺必需、计量达标、实用有效、减免维护”的原则。饲料生产车间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参数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内容包含:微机配料秤、PLC可编程控制器等。5.4.5总平面布置1、总体工程要求各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紧凑,交通组织完善,人流、车流顺畅便捷,空间组成完美有序。力求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自然环境,合理布局平面,并较好地解决建筑、环境与场地的有机关系。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展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高度整合的思想。建筑空间组织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不同层次的空间。3、依据国家有关规划、建筑、环保、防火、抗震、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4、合理利用项目选址地区有限的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整体考虑该工程与周围的建筑体量如何有机关联,在保证建筑面积的同时,确保投资经济。图5-3总平面布局图5.5原料和燃料供应方案1、项目工程材料及设备采购本项目全部建筑物资、仪器设备可在国内采购,采购将按照2009年采购指南和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遵循如下原则:(1)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计划,编制物资采购清单和采购计划;(2)做好物资的国内采购、接运、验收、发放、调试、保管等工作;(3)使采购物资有效地服务于项目建设,以保证项目投入获取较大效益;(4)按照项目惯例,可分别采用国内竞争性招标、询价采购和直接采购等方式。2、项目所需原料及燃料供应项目主要原料、辅料和水电年消耗汇总表表5-14:物耗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来源备注1养殖业年出栏30万头生猪,仔猪2万头1.1各种配合饲料吨/年90000自产1.2防疫保险费用等万元/年5002饲料加工年产16万吨饲料(自用10万吨)2.1原料吨/年140280玉米、豆粕、预混料等2.2包装材料(袋)万条/年302.8市购按12.1万吨包装出售3种植业农产品2500吨/年3.1农资投入(种子、种苗肥料无公害农药等)元/年·亩2500自产、市购有机肥自产、化肥按10kg/4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4.1有机肥加工5万吨/年4.1.1畜禽粪万吨/年4.10自产、外购4.1.2秸杆糠粉等吨/年6200自产4.1.3辅料(调节剂菌剂等)吨/年2000市购4.1.4编织袋万条/年50市购4.2沼气及发电工程4.2.1污水处理量万吨/年17.60养殖废水及园区生活废水4.2.1发电用沼气(损耗率10%)万m3/年350自产5休闲农业观光区6燃料及动力6.1沼气(损耗率10%)万m3/年33.87自产6.2水万吨/年27.866.3电万khw/年199.42第六章环境保护及节能措施6.1环境保护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重的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只是在清洗原料及洗刷设备和冲洗地面污水及废渣。整个项目中,供热车间也存在一定的废气、粉尘、废渣及噪声等污染源。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改善劳动条件,本设计对污染源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使项目建设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要求。6.1.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7)国环字002号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执行》(GB12348-90)6.1.2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本项目在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扬尘影响分析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产生建筑施工粉尘及原材料运输、装卸等过程产生的扬尘。2、施工噪声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厂房建设、机械设备安装等过程产生噪声。由于厂界四周无居民居住,同时因受距离、围墙等因素衰减影响,因此,本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建筑垃圾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建筑垃圾,长期堆置将产生扬尘,同时影响厂区内的建筑施工和运行,有必要对这部分建筑垃圾进行妥善处理,在项目施工前应向城建部门申请建筑垃圾处置场地,在指定场地妥善堆置。6.2环保治理措施本项目建设对环境会构成一定的影响,但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的治理,养殖污染完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6.2.1建设期治理措施项目建设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做好防噪降噪工作,以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对水土流失预防,要按规范施工,推平山头多余的土石要堆放好或用于填平低洼处。建筑垃圾应送至当地政府部门指定的垃圾场处置,不得随意倾倒。6.2.2营运期治理措施恶臭治理措施。加强猪舍通风,保持猪舍干燥,及时清理猪粪冲洗污物,是减少恶臭的主要措施。污水与固体废弃物治理。污水与固体废弃物实行污物干湿分离,粪便有机肥加工处理,污水沼气化和生物氧化处理,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污水处理:猪舍冲洗的污水经舍内排污沟渠直接进入沼气池,与雨水完全分开,有利于沼气发酵处理。沼气处理的沼液经沼液排放管道集中汇集到生物氧化池,进行氧化、净化和沉淀后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理:猪粪要求每天清扫收集,作为有机肥;病、死猪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规定要求,必须集中到无害化处理坑作无害化处理。种养结合处理:养殖场的污水经沼气处理后可以用于果树、蔬菜、花卉苗木的灌溉。猪粪可以作为果树、蔬菜、花卉苗木的有机肥施用。科学合理对果树、蔬菜、花卉苗木施用化肥、农药。6.3资源节约6.3.1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能源主要是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热力产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本项目进行废弃物综合利用发点,电力供应充裕。6.3.2项目的资源节约措施1、节约土地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在利用土地资源时,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行业部门规定的建设用地指标,根据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节约土地资源的要求,合理利用土地。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咸阳市的总体规划以及规划部门对本项目地块的控制性指标,本着经济适宜、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2、建筑节能针对目前中国建筑高能耗、低能效的问题,建设部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工作领域。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应参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设计执行。本项目在建筑设计、施工、验收;建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中应当执行国家、行业和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3、节水本项目在建设和运营中,应严格按照《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及相关文件,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制定节水管理制度。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本设计将主车间所需的设备冷却水进行冷却处理后再循环利用。(1)项目供水系统应尽量采用重力方式供水,以降低能耗。(2)采用屋面雨水回收,作为场区内绿化补偿用水。(3)该项目应采用节水器材设备、节水的卫生洁具、龙头、阀门等。(4)制定节水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节水意识,做到防止跑、冒、滴、漏,以降低水资源的损耗。4、节电措施(1)利用科学管理方法是节电的有效措施。对动力设备和管线按规程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减少电损耗。(2)采用建设部推荐的配电设备、变频水泵等设备和建筑照明节能技术和材料,选用效率高、配光合理的灯具及绿色照明设施等。所有机电设备均选用节能型(如变压器、电机、灯具等)。(3)在变电室设集中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要求补偿后功率因数≥0.9。适当增大电缆导线截面。(4)采用节能型电力变压器,降低变压器的能耗。设置车间变配电所,减少供电距离。(5)制定节电管理制度。5、工艺节能措施采用国际先进工艺技术和主要设备,能耗相对较少。综合上述,本项目是一个节能利废环保型的好项目。6.4清洁生产评述实施清洁生产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清洁生产是对生产过程运用一种整体的预防性措施,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使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我国政府已将清洁生产载入《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并在《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明确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采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通过清洁的生产过程,制造出清洁的产品。6.4.1采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清洁能源的使用。所谓清洁能源,简单来讲就是它们的利用不产生或极少产生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污染的物质。对于本工程来说,生产利用生产过程中循环蒸汽余热供暖,不另建锅炉,符合清洁能源要求。本项目的主要原材料为无毒、无害的清洁物质,符合清洁原材料要求。6.4.2用水指标分析本项目以“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经污水池沉淀、降解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产中产生的清洁污水经简单处理后回用。本项目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水资源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是清洁生产的重要体现。6.4.3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措施分析本项目在工艺流程设计采用能源节约技术,使能源尽量循环利用,做到节能降耗,具体措施如下:1、在工艺流程的选择、功能区布置及设备布置上,充分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原材料的二次倒运,使生产区域尽量集中,避免因分散以增加运输能源的消耗。2、车间布置尽量靠近动力中心,以减少管路和动力线路的能量损失。3、选用低损高效节能变压器,降低能耗;采用节能型光源及混合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4、加强设备及管道的维护,杜绝跑、漏现象的发生。5、在主要水管路上设置流量控制阀,以便于水量平衡,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6、充分考虑排水的重复利用措施,做到一水多用、综合利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7.1劳动定员7.1.1劳动定员的依据1、生产规划的需要。2、工艺操作和设备维修的需要。3、各部门、生产车间的生产、管理需要。4、《劳动法》和工时安排的需要。7.1.2劳动定员本项目定员共425人,其中工人383人,管理及技术人员42人。表7-1项目人力资源配置表序号部门名称定员其中备注工人技管人员1园区生产360350102技术研发202183供电7614供热8715供水446成品及辅助原料库667空压站338小计408378309公司总部管理、服务人员17512含司机及营销人员10合计425383427.2人员培训本项目引进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外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为使企业的生产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操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应选派少量素质较好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出国培训,学习生产工艺、设备操作及维修,使之成为企业的主要技术骨干力量。同时,还应将一定数量的操作工人有组织的到国内同类工厂进行培训。培训工作应在设备安装前结束,受训人员应有计划的组织上岗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参加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以进一步了解熟悉设备性能,胜任岗位工作。另外,开展扶贫示范培训,在推广新品种、化肥使用、种植培管、采收等环节进行集中培训。7.3劳动安全、卫生7.3.1劳动安全根据《劳动卫生标准»(GB8773-88),劳动部发[1996]3号《建设项目劳动卫生监察规定》国务院颁发的[1984]97号《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一79)的规定,对本项目有关车间的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将采取相应的措施,给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1、设备选型时,选用安全性好,防护设施齐全的设备,并对各设备外部传动机构设置防护罩。2、对所有的坑、沟均设盖板。3、吊装孔、操作平台设置护栏。4、对高压设备采用安全世泄保护。5、对蒸汽管、蒸发器等高温设备,其外露易接触部位,进行隔热处理。既起到了防止热量散失的作用,又达到了保护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种作业操作证核心考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前台接待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符合性审查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铁路集团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基础护理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盘锦招聘教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药医院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营销策略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新媒体运营经理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零售区域经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脑动静脉畸形的显》课件
- 建房补充协议合同范本
- 2024-2025北师大版(三起)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共5套)
-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砂石料场租赁协议
- 【外研版】(三起)2025-2026学年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
- 养老护理员中级题库及答案
- JJF(皖) 183-2024 大米全景品质分析仪校准规范
- 外墙保温板(匀质板)施工方案
- 农村耕地承包权永久转让合同
- 《经济学基础》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