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元对话,实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有效融合 以《肥皂泡》的教学为例【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景性和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多元对话情境,实现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有效融合。本文以《肥皂泡》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心灵对话,为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有效融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读书、想象中尽情驰骋,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提升语文素养。【关键词】多元对话,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有效融合,语文素养玄右编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统其中,人文主题是贯穿单元的内容线,语文要素是语文学习的能力线。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语文工具性的凸显,也要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何采用恰当的方式实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有效融合?本文试从多元对话角度进行探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引进了对话理论,阐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实则体现了阅读的意义和本质。教学过程中,整体把握语文要素,借助语文要素去理解人文主题,通过人文主题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实,达到有效融合,通过学生与作者、文本、教师、心灵之间的多元对话,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建构、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肥皂泡》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多彩童年”主题中的一篇文质兼美、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丰富情感内涵的散文。本文以“童年生活的纯真与美好”为主题,作者回忆了小时候吹肥皂泡时快乐而美好的感受,将真实世界与美好想象融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课教学目标清晰,语文要素明确,意在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阅读实践中学会积累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教学时,教师应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与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依托文本,立足生活,放飞想象,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加深对文本的品读和感悟,读懂肥皂泡中寄托的美好情感和作家文字中蕴含的情趣,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语言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素养。―、与生活对话,为有效融合提供真实的情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生活实践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须引导学生立足生活,依托文本,感悟生活,积累语言,落实语文要素,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教材所选文本的内容大多源自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面对生活气息浓郁、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教师要采用多种学习方式,让生活走进语文,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语文、用语文。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就会越深刻。《肥皂泡》一文的语言富有个性,且十分鲜活,文本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文章虽美,但其语言表达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给学生理解“冰心快乐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文中多处出现优美且难懂的句子、词语,理解这些句子、词语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例如,“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无声地散裂”“轻清脆丽”等词句,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泡泡吹起来的样子。虽然这些句子、词语营造的意境非常美,但如果没有生活经验为基础,学生就会很难理解和感受这种情景的美好。此时,生活的体验就变得尤为重要,学生想要理解上述内容,就要走进“吹泡泡”,先享受自己“吹泡泡”的生活,再与文本描述的内容相链接。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或布置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吹泡泡,通过对生活进行体验和观察,架构起文本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语文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学会用语文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具体教学过程如下。首先,做泡泡。学生做泡泡之前要先阅读课文,参照文中的方法,如“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学生在制作泡泡水的过程中,学习文本的语言描述,知道如何描述。其次,吹泡泡。教师组织学生在课间或活动课上吹泡泡、玩泡泡,让学生仔细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等,并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在真切感受生活的同时,还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为理解文章内容,尤其是理解难懂的语句做铺垫。再其次,说泡泡。教师在吹泡泡活动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其进行交流。课堂上,学生回顾吹泡泡的场景,结合自己的文字记录,分享吹泡泡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对泡泡的描绘,也有学生吹泡泡时产生的想象;既可以结合文本表达自己与作者共同的感受,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最后,写泡泡。语文学习要引导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记录生活,抒发感情。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学生进行了片段式的文字记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梳理,按照顺序,把自己吹“肥皂泡”的有趣经历和内心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在提升语文表达能力的同时逐渐走进文本。立足有趣的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生活实践、课堂生成、语言品析,以及情绪氛围的渲染等,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借“肥皂泡”打开童年之窗,品味童年之趣,感悟多彩童年的真、善、美,让童年之趣、梦想之美、文本之情伴随学生的语文生活。二、与作者对话,为有效融合奠定情感基础作者借这小小的肥皂泡不但吹出了美的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语言文字之美来感悟生活之美的。《肥皂泡》一文,语言温馨柔美,趣味无穷。“我”吹泡泡时的心境、视角和感受,有些是不易被学生理解的。特别是肥皂泡给“我”带来的独特乐趣,更值得深入探究。如“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如何体会“我”对吹肥皂泡的“喜爱”呢?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要求: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作者对吹肥皂泡的喜爱?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相关语句。看似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我”的手、“我”的嘴、“我”的眼、“我”的心,吹出了“我”的梦想。这些梦想与作者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经历相关:生活在海边的场景,在父母的呵护关爱中长大,自己曾经的梦想驰骋……这些都是美好的象征,是对自然的好奇和赞美,对爱的讴歌,对童真童趣的回味。学生在吹泡泡的游戏中,很难与母爱建立联系,但作家有其独特的生活背景和视角。如“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正是母亲带领孩子们走进了快乐的吹泡泡生活,这是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作者通过这一传统游戏,将自己真切的情感借助文字表达出来,体现了童年和母爱主题。如何让学生品味出其中的情感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心阅读文本,同时借助课后“资料袋”,搜集整理冰心的相关资料,完善、补充作家的经历等,丰富自己的认知,然后再细细品味、感悟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母爱。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得美”“读得透”“读出意境”“读出情感”,这样才能给文中不易读懂的语句赋予鲜活的人文情感,实现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融合。三、与文本对话,为有效融合提供丰富的语言《肥皂泡》一文清新、唯美,吹泡泡的生动与欢乐使师生在生活情景中、在语言文字间都能享受到文本传递的这份珍贵的童心乐趣。让泡泡成为可爱的、有趣的、美妙的、有生命的小伙伴,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喜欢它,让学生和泡泡共同经历这美好的生命过程,互相感受,互相倾诉,在愉快的阅读、思考中让文本内容悄然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田。“泡泡是什么样子的?”“美在哪里?”“趣在哪里?”“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如何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读这些美而有趣的语句呢?教师可将作者的文字描绘和学生的阅读理解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加深对语句的理解,并通过结合生活场景、图片视频、情境朗读等方式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感受泡泡的美丽,体会在泡泡吹起时、光影零乱时和散裂后作者心情的变化。抓住难懂的语句,在有目的的朗读中,在对词语的品析玩味中,在想象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充分感受冰心笔下美好、充满乐趣的童年,感受这一个个美丽的泡泡。如“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光影零乱”这个词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师可以结合活动中积累的资料,如学生吹泡泡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大泡泡在阳光映照下出现绚彩旋转的效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什么叫“光影零乱”,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词语。此外,联系上下文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话的连贯性;借助资料了解作家及其生活背景,再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来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话的延展性;品味语言、品析词句可以实现与文本的深度对话,等等。师生共同品味文本的人文情怀和内涵,读文本、悟真情,实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有效融合。四、与心灵对话,为有效融合拓展想象的空间冰心的作品想象绮丽,语言描写生动细腻,读起来让人充满遐想,在理解作者奇妙想象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文本的韵味,关注内心世界的变化,实现与心灵的对话。如可通过,情景朗读走进梦幻般的泡泡世界,启发学生与自己对话:“看到漫天的泡泡会想到什么?”“泡泡去哪里了?”……学生在充满幻想的诵读中自然领悟,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读到“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一重点语句时,可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师:此时你的心情如何?生:快乐、梦幻、激动、担心 (随着对文中难懂语句理解的深入,教师要重视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并对这一感受进行引导)师:读到“颤巍巍”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人?生:会想到步履蹒跚的老人、走路不稳的小孩。(引导学生读出此刻的心情)师:这脆薄的球颤巍巍的,光影零乱,很快就要散裂了。你们会怎么做?生: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结合动作)师:这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紧张、期待、担心、害怕 师:请通过朗读表达出你们此刻的心情。再如读“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对“揉出了眼泪”的理解,师生进行了如下对话:生:泡泡破了,肥皂水进入了眼睛。师:揉出了眼泪仅仅是肥皂水进入眼睛的缘故吗?结合你吹泡泡的经历说一说。学生说出了遗憾,说出了失望,说出了难过,进而读出了“美丽散裂了,我们很伤心”的真实心声。有生命的语文课堂是要走进学生内心情感世界的,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他们想象的泡泡世界,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魅力。如读文中最后一段时,教师提问:“向这么美、这么遥远的地方飞去的只是肥皂泡吗?”学生在体会之后,引出文章最后一句的深意:“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在体会作家的快乐、骄傲与希望时,教师设计了引导学生想象与表达的环节:师:肥皂泡被送上天去、送过海去,我的快乐就会被送上天去、送过海去……生: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师:我挨着明月,渡过天河,我的骄傲也会跟随而去 生: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师:我飘过大海,飞越山巅,我的希望也会飘过大海,飞越山巅 生: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通过感悟与想象,通过心灵的交流与对话,学生读出了冰心的梦想,体会到冰心丰富的内心世界,学生的语言随着心灵的成长而丰富,美妙的想象总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美好的感受则需要美妙的语言来描述。作者用她美妙的语言唤醒了学生对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村物流配送员岗位能力测试题库
- 沙雅县水泥基础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公司招聘考试指南及模拟题集
- 牧草收购方案范本
- 施工方需要做防火方案吗
- 配电维护技术方案范本
- 2025年县片区加油站财务管理专题知识竞赛试题集及答案解析
- 安徽省长丰县高中数学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2 导数的概念说课稿 新人教A版选修1-1
- 第13课 赞美让我心飞扬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6 Unit 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说课稿7 外研版(三起)
- 2025-2030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整合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2025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2025年大型上市公司合同管理与合规制度
- 送瘟神教学课件
- 2025四川省公安厅招聘辅警(44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 2025年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故宫博物馆院课件
- 豌豆栽培种植技术
-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内镜中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