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结构和数目都发生改变B.发生在植物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C.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体现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都会引起基因突变2.在培育耐旱转基因黄瓜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一些植株体细胞中含两个目的基因(用字母A表示,基因间无累加效应)。为了确定这两个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研究人员单独种植每株黄瓜,将同一植株上雄花花粉授到雌花柱头上,通过子一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进行分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F1中耐旱植株∶普通植株=15∶1,则两个基因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若F1中耐旱植株∶普通植株=3∶1,则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若F1全为耐旱植株,则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适于进行推广种植的是两个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植株3.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总量)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砍伐强度%生物量/(t•hm-2)龄组/年1.02.93.06104.15.736.64207.548.099.083010.8711.1012.12A.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B.该表格信息还不足以反映出砍伐强度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C.人工林的恢复力稳定性要比自然林的恢复力稳定性差很多D.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4.下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②中染色体的形成有利于后续核中遗传物质均分B.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③数量最多C.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④→⑤过程中D.②→⑥经历了一个细胞周期5.无胸腺裸鼠(简称裸鼠)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胸腺缺陷突变小鼠,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的形成与成熟均需要抗原的刺激B.裸鼠通常死于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C.裸鼠丧失了细胞免疫但保留了体液免疫D.正常情况下裸鼠对器官移植的排斥作用会增强6.有关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密码子的简并性可提高转录的速率B.肽链的合成一定以RNA为模板,但不一定发生在核糖体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多个核糖体能依次在相同位点上和mRNA结合,完成多条肽链的合成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回答有关微生物的问题.Ⅰ、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培育产高酶活力凝乳酶微生物菌种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图1为产高酶活力凝乳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培育过程.(1)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是__________.A.休眠体B.营养繁殖体C.孢子D.营养体(2)图1所示的b过程的目的是为__________,接种用的平板培养基在制备时需注意的是__________.A.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B.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C.等到平板培养基冷却凝固后才可以盖上培养皿的皿盖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Ⅱ、在35℃、40分钟内能凝固1mL10%奶粉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图2表示图1中提取得到的各种凝乳酶活力检测结果.(3)据图2所示,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组,而各组酶催化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4)A2、A5组酶活力与A0组芽孢杆菌相同,两位同学对此做出了推测:①同学甲:A2、A5组芽孢杆菌可能未发生基因突变,用__________技术检测即可证实.②同学乙:A2、A5组与A0组酶活力虽然相同,但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理论上的解释是__________.8.(10分)图示pIJ732是一种常用质粒,其中tsr为硫链丝菌素(一种抗生素)抗性基因;mel为黑色素合成基因,其表达能使白色的链霉菌菌落变成黑色菌落;而限制酶SacⅠ、SphⅠ,BglⅠ在pIJ732上分别只有一处识别序列。回答下列问题。表1pIJ732pZHZ8BglⅡ1.7kb2.7kb表2固体培养基中硫链丝菌素浓度(μg/mL)312113不含质粒的链霉菌生长状况+++++++++--“+”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可以识别双链DNA中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_______的断裂,切割形成的末端有_______两种。(2)以SacⅠ和SphⅠ切取的目的基因置换质粒PIJ732上长度为3.4kb的SacⅠ/sphⅠ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ZHZ8。上述两种质粒的限制酶酶切片段长度见表1。由此判断目的基因的片段长度为_____kb,判定目的基因中含有一个BglⅡ切割位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导入目的基因时,首先用______处理链霉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质粒pZHZ8溶于________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以促进链霉菌完成______过程。(4)不含质粒的链霉菌在含硫链丝菌素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状况如表2所示。若要筛选导入pzHZ8的链霉菌细胞,所需硫链丝菌素浓度至少应在______μg/mL以上,挑选成功导入pZHZ8的链霉菌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以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2)提取血细胞时,首先进行红细胞的洗涤,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十分重要。洗涤次数过少,________;离心速度________和时间________会使血细胞等一同沉淀。(3)蛋白质分离方法中常用凝胶色谱法,该方法是根据________分离蛋白质。(4)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等。10.(10分)戴口罩、勤洗手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有效措施。某公司在防疫期间推出一款新型免洗洗手凝胶。为衡量该凝胶的清洗效果,研究人员检测了凝胶洗手前后,手部细菌的含量。凝胶洗手前的检测流程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实验前需要配置培养基,培养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____________。如果培养乳酸杆菌,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2)为统计洗手前手部细菌的数量,应选择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填“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利用该方法统计活菌数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上图所示的步骤得出的实验结果可信度较低,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请给出两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4)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__________(至少填两项)等菌落特征初步判断培养基上菌种的类型。为了计算洗手前手部单位面积的细菌数量,除上图所给的信息外,还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细胞(体细胞中含有21对染色体),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小麦细胞,并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成高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小麦是两性花,其中的雄蕊和雌蕊同时成熟。(1)某T0植株是由含一个HVA基因的小麦细胞培养成的,该植株产生的配子中,含有HVA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该个体的细胞在________分裂过程中,由同源染色体形成四分体,________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体细胞传到配子的。在下面细胞中画出T0植株某细胞四分体时期的图像(用两个四分体来表示,标出HVA基因)_______(2)假如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能整合一个HVA基因,鉴定植物细胞中整合了多少个HVA基因的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如果用整合了HVA基因的某植株的花粉给没有整合HVA基因的植株授粉,子代中抗旱植株︰不抗旱植株=15︰1,说明此植株的体细胞中整合了________个HVA基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进而造成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会通过繁殖遗传给后代,但植物体细胞可以经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基因突变的结果一般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基因的数目一般不发生变化。【详解】A、基因突变可以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结构改变,但不会引起基因数目的改变,A错误;B、发生在植物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但是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B正确;C、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体现在一个基因可以朝不同的方向突变出多个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C错误;D、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B。2、D【解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若F1中耐旱植株∶普通植株=15∶1,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个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个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若F1中耐旱植株∶普通植株=3∶1,则这两个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正确;C、若F1全为耐旱植株,所以的配子都含有耐旱基因,可以将其理解为亲代是纯合子,所以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D、适于进行推广种植的品种是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将转入的基因理解成染色体上的基因,结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解答。3、C【解析】
表格分析:随砍伐强度的增加,生物量不断增加;在同一砍伐量情况下,随着年限的增加,生物量也逐年增多。【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适度砍伐可以提高生物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A正确;B、表格中的信息砍伐强度最大是3.06%,所以还不足以反映出砍伐强度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B正确;C、人工林群落结构比自然林简单,所以抵抗力稳定性低,但恢复力稳定性高,C错误;D、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随着砍伐强度的增加而生物量不断增加,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稳定性的知识,重点是考生需要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出砍伐强度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4、A【解析】
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从形成子细胞开始到再一次形成子细胞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间期和分裂期。图中①为间期,②为前期,③为中期,④为后期,⑤为末期,⑥为分裂得到的两个子细胞。【详解】A、②为有丝分裂前期,出现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而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染色体的形成有利于后续核中遗传物质均分,A正确;B、间期时间最长,因此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①数量最多,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开始时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③→④过程中,C错误;D、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列前,①→⑥经历了一个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A。5、B【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缺少胸腺的鼠,造血干细胞将不能正常发育成T细胞,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识别和呈递抗原,但少部分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因此缺少T细胞,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缺少T细胞,细胞免疫丧失。【详解】A、T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先进入胸腺,在此分化增殖,发育成熟,T细胞的形成与成熟不需要抗原刺激,A错误;B、裸鼠先天胸腺缺陷,不能形成T细胞,由于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所以裸鼠的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通常死于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B正确;C、由于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大部分的体液免疫,所以裸鼠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能力也降低,C错误;D、由于对器官移植的排斥作用靠的是T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而裸鼠不能形成T细胞,所以正常情况下,裸鼠对移植的器官几乎没有排斥作用,D错误。故选B。6、D【解析】
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详解】A、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性状的相对稳定和提高翻译的速率,而不能提高转录的速率,A错误;
B、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无论真原核生物,肽链的合成一定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完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B错误;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其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中,C错误;
D、多个核糖体能依次在相同位点(起始密码)上和mRNA结合,完成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翻译的速度,D正确。
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A(2)获得单个菌落AD(3)A6基因突变具有多向性(4)①PCR(DNA测序)②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或基因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解析】(1)芽孢是细菌在恶劣环境中的意在休眠体.A.(2)图1所示的b过程为菌落的稀释,目的是为获得单个菌落.A、倒平板时需要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A正确;B、培养基和培养皿要先进行高压灭菌处理,才能倒平板,B错误;C、倒平板过程中不能打开培养皿的皿盖,C错误;D、平板冷凝后要倒置放置,D正确.(3)据图2所示,凝固1mL10%脱脂奶粉的酶量最少的是A6组,故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A6组.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各组酶催化能力存在差异.(4)①检测是否发生基因突变可以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②如果A2、A5组芽孢杆菌发生基因突变,但凝乳酶蛋白未改变,这可能是因为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随基因发生突变,但不会改变翻译出来的氨基酸.【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8、磷酸二酯键黏性末端和平末端4.4pIJ732上的原有BglⅡ位点被目的基因置换得到的环状pZH28,仍能被BglⅡ切割成一条线段Ca2+缓冲液转化4根据导入pIJ732的链霉菌菌落呈黑色、导入pZHZ8的链霉菌菌落呈白色的特点,通过观察菌落的颜色进行挑选【解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基因工程的相关操作,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为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作用于识别序列的磷酸二酯键,切割完以后可能会产生黏性末端或者是平末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常常使用Ca2+使得受体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详解】(4)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作用于其所识别序列中剪切位点的磷酸二酯键,不同的限制酶可以获得不同的末端,主要分为黏性末端和平末端;(2)由题干可知,质粒PIJ732上具有长度为3.4kb的SacⅠ/sphⅠ片段,使用SacⅠ和SphⅠ切取质粒会多置换下3.4kb的片段,而BglⅡ在原质粒和重组质粒上的切割片段相差4.3kb,介于BglⅡ的识别位点位于SacⅠ和SphⅠ之间,所以推测目的基因的片段长度应该为4.3+3.4=4.4kb;在表格中可以反应出重组质粒可以被BglⅡ限制酶切割,切割后称为一条线段,但原有质粒上的相关片段已经被SacⅠ和SphⅠ置换为目的基因,因此推测目的基因中也含有4个BglⅡ切割位点;(3)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之前,需要将受体细胞用Ca2+处理使得受体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然后重组质粒要溶解到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融合;从而促进链霉菌完成转化的过程;(4)根据图中的表格可知,要想对重组的链霉菌细胞进行筛选,应该满足不含质粒的链霉菌无法生长的要求,因此所需硫链丝菌素浓度至少应在4μg/mL以上;在该质粒上存在一个mel基因,其表达的产物会使得白色的链霉菌菌落变成黑色菌落,所以导入pIJ732的链霉菌菌落呈黑色,而重组质粒pZHZ8在构建的时候破坏了mel基因,所以该重组质粒导入到链霉菌后菌落呈白色,后通过观察菌落的颜色进行挑选。【点睛】该题的难点在于基因表达载体的建构,由于切割位点及相对应的限制酶较多,所以准确分析目的基因及质粒的长度和结构就对学生有一个综合性的考察。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则需要在理解以上重组质粒的构建过程的基础上分析标记基因的应用情况。9、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无法除去血浆蛋白过高过长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分子的形状【解析】
1、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也称做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2、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3、红细胞的洗涤要点:
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十分重要。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去血浆蛋白;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详解】(1)因为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为了获得纯度较高的血红蛋白,经常选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来提取血红蛋白。(2)提取血细胞时,首先进行红细胞的洗涤,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十分重要。洗涤次数过少,获得的血红蛋白质中会有较多的血浆蛋白;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血细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3)由分析可知蛋白质分离方法中常用凝胶色谱法,该方法的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4)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分子因为带电性质的差异、分子的形状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了蛋白质的分离。【点睛】熟知蛋白质分离和提纯的原理以及相关的技术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无机盐维生素稀释涂布平板法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可以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①同一稀释度下涂布三个平板,取三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②设置一组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排除杂菌污染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菌落的大小、形状(隆起程度和颜色)稀释倍数和涂布平板时所取的稀释液体积【解析】
1、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另外,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氧气的要求。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融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会计学-120251
- 2025广西广西南宁良庆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聘工作人员1人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广东潮州市饶平县自然资源局后勤服务人员招聘2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招聘1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及急需紧缺专业招聘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河北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公共基础知识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广东中山市南区街道招聘公办中小学专职财务人员4人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湖南邵阳市广播电视台选调工作人员2人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广西来宾忻城县交通运输局编外工作人员招聘1人参考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大数据实训基地合作协议
- 你好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团前教育学习
- MOOC 光学发展与人类文明-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广东普通专升本《公共英语》完整版真题
- 体育场馆安全隐患分析
- DB22-T 3628-2023 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成果验收规范
- 邮政快递行业法律法规培训
- 输血科对输血病历不合格原因分析品管圈鱼骨图柏拉图
- 注塑生产计划自动排程
-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南民族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大创申报答辩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