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树根长期浸水进行无氧呼吸对植物生长不利B.香蕉宜在无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贮藏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D.在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为了增加产量要持续通氧2.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与衰老、癌变共同组成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B.有丝分裂有一个细胞周期,减数分裂有两个细胞周期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与核DNA的数量之比是1:2D.每种分裂后期都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3.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之间的关系。对下列图示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L点时,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B.图乙中由纵轴、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生成的CO2总量C.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D.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O2浓度应调节到图乙中N点对应的浓度4.科研人员用纯种的高秆抗锈病水稻(甲品种)与矮秆易染锈病水稻(乙品种)培育矮秆抗锈病水稻新品种,方法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品种之间存在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B.②的常用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③为人工诱导,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④为筛选,对于抗锈病性状常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检测5.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6.下列关于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存在于ATP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是核糖B.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是葡萄糖C.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是糖原D.在体内发生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过程的生物一定是植物,而不是动物7.调查发现,某地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白粒小麦。为探究这两个品种小麦穗发芽率出现差异的原因,某同学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步骤分组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①加样0.5mL提取液0.5mL提取液C②加缓冲液(mL)111③加淀粉溶液(mL)111④温度为D下保温相同适宜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显色结果++++++++(注:用小麦种子加蒸馏水研磨、过滤后制成提取液,并去除提取液中的B物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A.C处加样应为0.5ml的蒸馏水,D应为相同且适宜的温度B.去除提取液中B物质的目的是排除种子中原有的淀粉对结果造成干扰C.制备提取液时,应选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粒或白粒小麦种子D.该实验研究的是外界环境因素对两个小麦品种穗发芽率差异的影响8.(10分)图甲为某生物(2n=4)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乙为该生物细胞分裂某些时期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③为同源染色体,②④分别为X、Y染色体,A、a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图甲所示分裂时期的细胞中含有8个核DNAB.图乙c段时期的细胞可形成四分体和发生基因重组C.图甲细胞中A基因的碱基数量大于a基因的碱基数量D.②④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二、非选择题9.(10分)患者男,48岁,发热伴寒战,入院进行血液B超及CT检查,疑似肝脓肿。其中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菊球菌、厌氧菌等。近年来,克雷伯杆菌感染导致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比例有增高的趋势,为确定致病原因需要进行细菌的培养及药敏实验检查病原体种类。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菌培养一般在30~37℃,pH调至____________,进行无菌操作。对接种环等金属用具,直接在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2)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法。虽然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都是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区分细菌种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生化试验IMVC试验可用于肠道杆菌鉴定,其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鉴定结果分别是++--.--++;还可以通过菌落特征,如菌落的____________等的不同来区别。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测定细菌数量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_法,无论哪种方法得到的细菌数量都是____________值。10.(14分)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某些脑神经元兴奋性下降。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功能下降相关。下图表示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①表示_________,细胞X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_________。(2)蛋白M是Y细胞膜上的一种_________,若图中的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会导致细胞Y兴奋,比较结合前后细胞Y的膜内Na+浓度变化和电位的变化:_________。(3)单胺氧化酶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一种常用抗抑郁药。据图分析,该药物能改善抑郁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4)根据上述资料及突触的相关知识,下列药物开发思路中,也能改善抑郁症状的有_________。A.促进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B.阻止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C.促进兴奋传导到脊髓产生愉悦感D.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绝对值11.(14分)如图是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前后体内由下丘脑参与的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的血糖来源于_____________,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体内激素a分泌会增多,该激素是由_________细胞分泌的;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激素a互为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图中下丘脑调节激素a分泌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2)由于比赛过程中大量出汗使运动员尿量减少,这是下丘脑通过激素b调节的结果,则激素b是_______,尿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赛结束后进入吹着冷气的休息室,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分泌激素d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器官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平衡,该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调节。(4)机体内激素需要不断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2.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mL,一旦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该标准,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就会被稀释,从而使细胞膨胀,最终引发“水中毒”一般会导致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生命危险。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体内水的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承担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参与该调节过程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分子发挥作用时,要与靶细胞上的________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2)“水中毒”最重要的化验指标是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的稀释性,二者的变化经常是一致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患者在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在1~2天内其血清钠浓度从140mmol/L迅速下降至115mmol/L,其“水中毒”症状较为严重,医生为其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以减轻细胞内水肿、改善“水中毒”症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1.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水果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代谢旺盛,有机物消耗多;而在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所以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适宜的湿度能保证水果水分的充分储存,从而保证水果肉质鲜美.因此在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最有利于水果保鲜。2.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制造无氧环境,从而抑制破伤风杆菌的代谢。3.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的细胞就会进行酒精发酵,时间长了,酒精就会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系变黑、腐烂,所以水稻要定期排水。【详解】A、树根长期浸水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造成毒害,对植物生长不利,A正确;B、水果的保鲜应在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下进行,B错误;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是防止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繁殖,C错误;D、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为了增加产量可以前期适当进行通氧,增加酵母菌的数量,发酵后期必须无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酒精发酵,D错误。故选A。2、C【解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与衰老、凋亡共同组成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A错误;B、连续进行有丝分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减数分裂过程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C、有丝分裂中期经过了DNA的复制,所以中期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是1∶2,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的情况,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也会出现着丝点分裂的情况,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情况,D错误。故选C。3、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中,P点只进行呼吸作用,M点为光补偿点,L点为光饱和点。图乙进行细胞呼吸,当氧气浓度为0时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逐渐增大,无氧呼吸逐渐减弱,有氧呼吸逐渐增大。【详解】A、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时,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A正确;B、图乙中二氧化碳释放量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氧化碳释放总量,氧气吸收量等于有氧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由纵轴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总量,B正确;C、图甲中P点含义是呼吸作用速率,影响呼吸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C错误;D、N点对应的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水果蔬菜的保存,D正确。故选C。4、D【解析】
分析图示:过程①F1是减数分裂产生花粉,过程②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③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过程④是人工选择。【详解】A、甲乙品种间存在着基因多样性,不存在物种多样性,A错误;B、②是组织培养过程,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C、③的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没有种子,C错误;D、④为筛选,对于抗锈病性状可以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检测获得所需品种,D正确。故选D。5、A【解析】
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的,A项错误;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而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B项正确;C、人工生态系统由于人工调节,物质和能量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故C项正确;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各个营养级的呼吸消耗,有积累,故适宜物种生存,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项正确。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6、D【解析】
蔗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葡萄糖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而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中。五碳糖中的核糖是构成RNA的原料,另外ATP中也含有核糖,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详解】ATP中的糖是核糖,DNA中的糖是脱氧核糖;叶绿体中可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所以线粒体中不存在葡萄糖;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淀粉可在动物体内分解成麦芽糖,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故ABC正确,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糖的分布,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糖进行分类,并且弄清楚糖具体在哪些生物体内存在,也就是将糖的分布具体化。7、D【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种子的发芽率越低。【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和温度均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D为相同且适宜的温度,A正确;B、B物质为小麦种子中原有淀粉,去除B的目的是排除种子中原有的淀粉对结果造成干扰,保证实验的准确性,B正确;C、穗发芽时间和质量均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C正确;D、该实验研究的是种子中淀粉的分解量对两个小麦品种穗发芽率差异的影响,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淀粉分解量与穗发芽率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8、C【解析】
图甲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体向两极运动,因此图甲是有丝分裂后期。图甲A、a是基因突变形成的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和增添。图乙a、b段表示有丝分裂,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详解】A、图甲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DNA数为体细胞的两倍,因此有8个核DNA,A正确;B、c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也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C、A、a是基因突变形成的等位基因,DNA上的碱基对替换、缺失等使基因结构改变,A基因碱基和a基因的数目可能相同可能不同,C错误;D、②④分别为X、Y染色体,性染色体上基因都是伴性遗传,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变化、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伴性遗传。答题的关键在于根据细胞分裂图和染色体组的数目变化判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并将基因突变和伴性遗传等有关知识综合运用,把握知识内在联系。二、非选择题9、中性或微碱性充分燃烧层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培养物的纯度大小、形状、颜色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估计【解析】
统计细菌数量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培养细菌。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细菌,但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试剂数目低,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另一种方法是直接计数法,这种方法要借助显微镜,且统计的数目也包括死亡的细菌。【详解】(1)微生物生命活动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pH,细菌生活的温度一般在30~37℃,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霉菌一般在25~28℃,pH调至酸性培养。接种时,对接种环等金属用具通常用灼烧灭菌法,具体做法是:直接在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2)微生物接种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还包括斜面接种和穿刺接种等方法。虽然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3)区分细菌种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通过鉴别菌落的特征或通过生化试验完成,故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鉴定结果可通过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等的不同来区别。常用来统计活菌数量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也可以测定细菌数量,但都是估计值。【点睛】熟知微生物培养的有关操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懂得菌落的含义以及菌落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突触前膜胞吐受体膜内Na+浓度由低变高,膜内电位由负变正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提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起抗抑郁作用AD【解析】
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形成的结构,我们称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形成。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其对应的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详解】(1)①能将突触小泡中的物质释放出来,①表示突触前膜。细胞X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2)蛋白M可以和神经递质结合,是Y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若图中的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会导致细胞Y兴奋,膜外Na+内流,细胞Y的膜内Na+浓度增大,原来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兴奋后细胞Y的电位变为膜外为负膜内为正,因此膜内的电位的变化由负变正。(3)据图分析,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提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起抗抑郁作用,该药物能改善抑郁症状。(4)根据上述资料及突触的相关知识,患者某些脑神经元兴奋性下降,促进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绝对值的药物都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阻止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不利于提高兴奋性,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下列药物开发思路中,也能改善抑郁症状的有AD。【点睛】本题以图形及文字信息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了解,考查学生对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11、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胰岛A胰岛素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肝脏骨骼肌分级调节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解析】
1、(1)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失水过多时,图中的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3、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动态平衡散热;(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1)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a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汇计量评估师安全操作水平考核试卷含答案
- 健康评估本科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惠州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四级日语押题真题及答案
- 社工伦理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星巴克外卖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电网成套设备项目安全调研评估报告
- 2025年有关一拖的实习报告3
- 2025年机械装备配套产品市场现状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杭州吉月兆焊切技术有限公司(企业信用报告)-图文
- GB/T 17642-2025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
- 集电线路组塔施工方案
- 《质量免费》读书心得
- 中医师承关系合同书(范本)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课件-第四单元 天气虽冷有温暖 复习课件 部编版 (共18张PPT)
- 生理学 第二章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 钢轨安装施工方案全套完整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 DB11T 2000-2022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桥式起重机(行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第2章-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与总体设计习题课全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