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明节》教案8篇
《清明节》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牢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勇敢事迹,向烈士们学习坚韧拼搏、艰难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育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情愿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欢乐。
预备:
事先进展地形勘察,了解山路状况。
班级预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展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动身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荣耀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春游:观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留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动身前留意清点人数,活动完毕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教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厉仔细,不讲话,不玩耍,不追赶,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共享。
《清明节》教案篇2
一、班会背景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节既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孕育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人们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更是把对死者的敬重和对生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清明节,又叫春游节,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草木吐绿的季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春游的习俗。心祭重于形祭,一束鲜花,一炷香,一本相册,几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思念。记取祖先的辛苦,缅怀前辈的功德,是传统美德。清明节马上降临,借此时机,加强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班会目标
1、通过班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详细、详实的了解。
2、通讲故事知道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立祖国的重任。
3、通过活动能认清自己的缺乏,学会好好学习、喜爱生活、爱父母、爱同学、爱教师、爱班级、爱社会。
三、活动预备
(一)班主任预备
1、选出主持人
2、搜集与清明节有关的资料
3、选择一些烈士的荣耀事迹以及解放战斗的录像片断
(二)学生预备
1、搜集与清明节有关的资料
2、选择一些烈士的荣耀事迹
3、布置黑板报
四、班会过程:
主持人(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主持人(女):历史不会遗忘他们,共和国不会遗忘他们,我们更不会遗忘他们。
男: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绚烂的文化耸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女: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男:为了转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究与奋斗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天。
男:今日,我们在这里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女:以现代化建立飞速进展的现实来告慰英魂。
合:先烈们,你们安眠吧!
男:松涛阵阵,那仿佛是先烈们发出了欣慰的微笑。先烈们,假如你们在天有灵,就请你们看一看你们的鲜血浇灌出的漂亮的鲜花吧!
女: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消逝而慢慢消逝,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久清楚。
男: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久矗立。
女:我们不会遗忘,我们怎能遗忘!
男:前辈流血牺牲,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拥有一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气,观赏这漂亮的鲜花吗?
女:不,他们盼望的是受过深重灾难的祖国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强盛、漂亮。
《清明节》教案篇3
【清明的内涵】
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展“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沟通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坚韧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绽开新的有机构成。而且,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更加增进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活动背景】
清明节,既是人民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春游、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为广阔人民群众所普遍重视。而且它也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问竞赛,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详细、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写文章知道要爱父母。通过录象、朗读等活动知道我们的爱要更远大,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立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学会好好学习、爱父母、爱同学、爱教师、爱班级、爱社会。
?活动时间】20xx年4月1日
【课前预备】
1、与清明相关的学问、图片、歌曲、小品、故事。
2、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写下自己的感受。
3、录象片段:解放战斗
和同学们一起观看有关解放战斗的电视剧。
4、小调查:家乡的清明节
【活动过程】
(一)、了解清明节
1、引入观赏《清明上河图》,了解有关清明的学问。
清明节的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拟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上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亲密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挨次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肯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根据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终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别气氛。
清明节,又叫春游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季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春游,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日,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季节,我国大局部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正确时机,田间地头处处是农夫劳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拖延。”
清明节的习俗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进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安康,而且可以培育英勇精神,至今为人们特殊是儿童所宠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宠爱的一种嬉戏。相传是黄帝创造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春游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处处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间。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春游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始终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发动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季节人们所宠爱的活动。每逢清明季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耀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际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肯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头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2、学问竞赛:
清明节简介,清明节由来,清明节习俗,清明节食品,清明节纪念方式等等。
让学生知道清明节的日期;清明节的别名;随着网络进展,清明节有了不同的纪念方式;我们家乡清明节的食品和习俗。
(二)、学会去爱
1、故事《刘邦祭祖》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谁?假如是你,你是怎么想的?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祖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只有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同学、爱教师、爱班级、爱社会。
2、沟通作文:祭祖的感受
3、和同学们一起观看解放战斗的录像
为新中国献身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假如是你,你敢吗?
体会: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很多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道路是先辈用鲜血铺成的。是他们为我们民族的解放,共产主义抱负的实现不计个人得失,不畏困难险阻。“东方红,太阳升”,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掀开了我们祖国崭新的历史篇章!他们把生存的权利留给了后代,用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熟悉到刘邦是小我,是小爱,他们才是大我,是大爱。
4、诗朗读:《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学生明理:我们会完成你们未完的遗愿,努力学习,将来使我们祖国更富强。
【清明节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育,使我更感受到了烈士的精神力气,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担。我肯定要牢记历史,永久记住革命先辈的教导,在人生珍贵的中学时间里,历炼心志、修养品质、拓展胸怀、陶冶情操、增长学问、熬炼力量,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能够传递历史火炬,发扬传统精神的新时代优秀青少年,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对祖国、对人民、对全人类有积极奉献的人。努力学习,艰难奋斗,为祖国更壮美的明天奉献力气。
《清明节》教案篇4
一、活动背景:
马上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春游的好时间。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表达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虽然热切希望清明小长假,但据我的初步调查不少青少年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学问却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扫墓则是出游的幌子,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知之甚少。针对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盼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根底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妙生活。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加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喜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三、活动时间:
3月30日
四:活动地点:
六年级(2)班
五、活动预备:
1、清明节习俗活动片段,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爱国烈士图片、哀乐、白色、黄色、紫色皱纹纸、铁丝、剪刀、包装纸、空白花圈等。
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清明节有关学问、资料、图片等。
3、每位学生调查自己家的家族史。
4、每组选若干名学生参与“清明学问知多少”竞赛,预备竞赛的题目。
六、活动过程
班主任: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详细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下周就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我们举办了这次班会。
(一)利用竞答沟通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1、引导学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生:简述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略)
生: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由于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慢慢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慢慢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日的清明节。从今,清明节春游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搜集叙述清明节的由来更能深入领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指导学生领悟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
班: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最主要的还是祭祖扫墓。
播放清明节习俗活动影像资料或展现有关图片,最终播放一组民间扫墓、祭祖图片或影像。
班:看了最终一组图片影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对待我们的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全班同学分成小组争论小组代表口答)
总结:清明祭祖不行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忙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根底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表达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熟悉,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祭祖方式:寄予哀思的同时也要爱惜城市环境,实行鲜花、水果、网上祭祀等“低碳”的文明祭祖方式,不随地燃烧纸币等祭祀用品,不乱堆乱倒等。
引导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家族,并沟通自己在清明节与父母去扫墓祭祖准备。
《清明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古诗、观看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4、简洁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预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阅历预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闲逛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美丽的古曲,渐渐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许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哀痛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敬重与思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拟难受和哀痛。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观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刚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观赏古诗朗读。(播放课件)教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刚刚电脑里的教师已经把《清明》这首古诗诵读了一遍,现在请你们跟着教师再来读一遍,教师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诗背景)幼儿跟着教师诵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答复。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觉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看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假如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当怎么找。谁能为“清明季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答复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终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四)朗读古诗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出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
教师叙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师:“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射、光明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构造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白,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日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
(六)完毕活动:观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日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活动延长:
1、学习歌曲《清明》。
《清明节》教案篇6
一、指导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时,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头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制作清明果,了解清明的习俗;通过亲子嬉戏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了解传统风俗,熬炼身体,从而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妙。
二、活动主题:
制作青果,感受春天。
三、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感受清明节的气氛。
2.了解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妙。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四、组织成员名单
1.筹划组组长:
会长成员:
组织委员、宣传部长
会务组组长:
财务部长成员:
吴教师、小班段各班阿姨职责:
做好各类物资的预备和治理工作;对制作清明果、运动会现场进展布置。
3.嬉戏组组长:金爱娜成员:吴教师、刘教师、金教师、邵教师职责:
按规程要求承受运发动报名;组织好嬉戏工程。
4.农具展览组组长:朱教师成员:小班段各班教师
5.宣传组组长:宣传部长成员:
小班段家委会委员4个负责摄影。
6.安全组组长:
安全部长组员:
小班段各班园级家长委员
五、亲子活动时间、地点:
拟定于4月2日上午8:40在幼儿园大操场进展
六、活动流程:
1.制作前各自去班里洗手。
2.制作清明果要求:美观、有创意。
3.制作清明果30分钟。
4.休息10分钟10:00-10:40亲子嬉戏工程
春耕规章: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接力赛,每班以家庭为单位分为两组,一组在起点,一组在终点。家长和幼儿分别当大牛、小牛,各自手持跳跳袋、羊角球,一对大牛、小牛从起点一起跳至终点处,将嬉戏道具传给其次个家庭,来回依次进展,哪个班先跳完哪个班为胜。
运粮食规章:
以班级为单位,两个家庭为一组,1号、2号家长运用箩筐把1号的孩子运到对面,然后把对面2号家庭的孩子运回来;再将箩筐传给3号、4号的家庭,然后3号4号的家长又把3号的孩子运到对面,把对面4号家庭的孩子运回来,依次进展,先完成的班级为胜。10:50-11:30品尝青明馃、家长吃青明馃竞赛。
1.每班选出4名家进步行吃清明果竞赛。
2.每轮4人,共4轮。
3.规章:每人吃5个,最先吃完的为胜。11:30完毕活动,下午请各位家长自行带孩子到烈士陵园扫墓。
八、留意事项:
1.每人自带制作青明馃的材料
2.由于活动需要,能在农村借到手推车、蓑衣、耙等农具的家长请下周一交给班级教师。
3.为了便利活动,请孩子和家长当天穿运动鞋,家长负责孩子的安全。
4.一如既往,做好文明典范,保持场内清洁,做到文明观众,遵守良嬉戏秩序。
小百科: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旧坚持并进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行少的大节的地位。
《清明节》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历史大事、历史人物,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根本风俗。
2、让幼儿了解各种文明祭扫的方式,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3、简洁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预备:对清明节有初步熟悉、音乐、有关清明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播放轻音乐,师幼齐念古诗《清明》。
师:你知道这首诗写的关于什么节日的事情吗?你知道清明是怎样来的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学诊断报告及改进策略国培典型作业
- 安徽省巢湖市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学校赴广西师范大学招聘教师30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消防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技术手册
- 公务员考试答题技巧培训教程
- 2025福建永泰闽投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互联网企业人才招聘与培养方案
- 高中英语期中考试听力与书面测试题
- 2025年西安高新一中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煤华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面向中国中煤内部附社会招聘本级工作人员1人(北京)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顺峰小学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劳技课凉拌菜课件
- 2025年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15课 朱德的扁担 教学课件
- 锅炉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 胰岛素抵抗综合管理方案与减重训练
- 环境消毒效果评估方案制度规定
- MOOC 创业基础-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GB/T 22240-202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 艾滋病的教学知识课件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 护理查房-慢阻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