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_第1页
《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_第2页
《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

1、《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胜利的前提。那么说课稿应当怎么写才适宜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爱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

全课共有三个自然段,两幅插图。

第一段写的是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让小树暖温和和过冬。所配插图画面是:爷爷在仔细地给小树的树干捆绑稻草。

其次段写的是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让爷爷在树荫下乘凉。所配插图画面是:夏天,小树枝叶茂密,爷爷闲适地扇着大芭蕉扇,在树荫下乘凉。

第三段赞扬爷爷和小树真好。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精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习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根本方法。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惜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2、初步学习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案

1、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学3个生字;初读课文;指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其次课时:学5个生字;指导读其次、三自然段;指导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背诵。

2、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初读课文,熟悉全课生字,把握其中3个生字的形和义;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

6爷(y6)爷和小树(sh))

2、指名读课题,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写了什么?(小树)随着

树”的图片。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熟悉全课生字,学会三个生字。

1、请学生翻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终看读课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

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伞”

①先指名按局部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

②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翻开伞就凉快多了)。

③先指导观看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终一笔“丨”压竖中线写。

(2)出示生词“衣裳”

①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

②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留意其次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

③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知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局部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简单写长,让学生观看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

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晰洪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留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话: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稻草衣裳)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到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知学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仔细读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当学生经过读句思索答复正确后,教师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爷爷给小树穿上的稻草”用线画出来,使学生清清晰楚地看到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留意了这个联系,就能准确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图(1)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仔细读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

(3)指导读。读的时候要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衣裳,穿什么样的衣裳读清晰。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在黑板上出示其次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先自己试背,然后指名背或齐背。

2、《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5课,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表达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切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祥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和善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漂亮,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切的,相互帮忙,相互关怀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谐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存语言。此外,还要培育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表达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

三,依据理念说教材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用稻草做衣裳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用自己做伞为爷爷遮阳。人与小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切,和谐呀!课文文字活泼,简洁美丽。学生能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惜小树的行为感染,从小树立爱惜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目标】1。熟悉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熟悉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惜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温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惜它。

【教学过程】

(一)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留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齐读。

3课件出示;我家门口有(______________)。练习说话。

(二)学习课文其次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教师范读时,突出“温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温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温和的.————————

7,指导读其次段,读出爷爷的关怀和小树的快乐。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细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严寒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密的小树)

2,你发觉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当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展争论。

(四),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

1。指名读

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和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答复作简洁小结:人和树是有亲密联系的,爷爷爱护了小树,小树就能健壮成长,为人们做很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爱护小树,那多好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学要求

1比鲜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熟悉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倍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惜它。

二、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切、和谐。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预备

1笨善闯杀究魏咸遄值钠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两个头饰,“棵、穿”的猜字图。

2币求学生观看校园、路边、生活小区的树木,了解人们为爱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认字、写字

1比献

生字中,留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熟悉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相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熟悉“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依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谈论中会发觉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教师在争论中可提示学生:

(1)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

(2)记个也许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也许,随着阅读、复现,渐渐稳固。为了准确识别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

(1)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

(2)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毙醋

本课要熟悉笔画“”,稳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章。教学时重点指导两个字:“四、五”。

四、第一笔

“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其次笔“横折钩”起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匀称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终一笔“横”与第一、其次笔的收笔处相连。

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其次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其次、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三)词句

本课要求理解“温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教学中可运用插图让学生明白:“温和的衣裳”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绿色的小伞”指枝叶茂盛的树冠。还要联系上下文,从它们的作用:预防小树被冻坏、遮挡夏日酷热的阳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冷——热,可在阅读中点一点。

本课首次消失自然段,可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方式上让学生感知,再通过一段一段地读,逐步知道一个自然段说一个意思。

(四)朗读

朗读时要提示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要停顿一会,停顿的时间比句号长一些。

本课重点指导其次、三自然段。句中要适当停顿,如:爷爷给小树/穿上/温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语气中要表达出相互关怀的喜悦之情。

(五)实践活动

1笨魏“读读说说”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存词汇。练习时可先读读左边的局部,感知四个短语的构造特点,再仿照说说。指导的重点是扩大积存,运用恰当。可先同座或四人小组练说,再用四张填空卡片变换挨次开火车口头填空,比比哪一组说得恰当而不重复。

2毖菘伪揪纭<由弦爷与小树的动作、对话把其次、三段的内容演一演。这是第一次演,如学生有困难,就教师帮忙编,由两个同学演给大家看,意在激发兴趣。常常演演,学生也就会自编自演了。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4、《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爷爷和小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五句话,写天冷了,爷爷爱惜小树,照看小树;天热了,小树给爷爷遮挡烈日,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好玩的插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依据课文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第一课时可通过看、读、演、议进展教学。

2.《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增加学生的感悟体验。即要求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用眼、耳、鼻、手、脑等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觉,继而进展各种思维活动,最终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主重读中诱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促进学生感悟得意,自主进展,在不断读书积存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悟性。本课教学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开展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强化朗读,引导学生经受内化和表达语言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育语感。

此课文中孕育着浓浓的情感因素,在学习学问技能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是语文学习的任务,教学时还应当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趣渐渐形成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安康情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力量根底:给树穿缓和的衣服,绿色的小伞等表达方式适合儿童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在已学习拼音后,对熟悉10个单音节生字,读音难度不大。

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熟悉的10个生字时由于局部生字笔画较多,且伴有新的偏旁消失,在认记上有肯定的难度。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实行的各种学习策略:联系生活实际,形象地感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稳固生字。会写不四。

2.让学生初步感悟到要爱护环境,爱惜花草树木,爱惜大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两个字。

2.温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哪一课?今日我们连续学习第五课《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请大家伸出右手指跟教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5.爷爷和小树)指名读课题指出爷爷的读音(板书:yēye)全班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三、学习课文(同学们生学把握真不错,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69页,看看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一)

1.范读第一自然段,这棵小树会说些什么?它想要什么呢?(板书:树)

2.这时谁来帮忙了它,出示课文插图一。(板书:爷爷)

3.爷爷是怎么做的呢?

4.小树捆上了稻草就像我们穿上了温和的衣裳,小树现在感觉怎么样?(板书:不冷)

5.爷爷帮忙了小树,小树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师生沟通。

(二)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其次、三自然段。温和的衣裳、爷爷不热了各指什么?全班沟通。

四、小结

1.假如冬天爷爷不给小树穿上温和的衣裳小树就会冻死,夏天爷爷也就不能在树下乘凉了。人和树是好朋友,人类爱惜树木,树可以为人类带来很多好处。

2.夸小树。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不四字。

2.学生观看重点笔画的位置,观看后说一说:不的其次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最终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四的第四笔是竖弯,强调竖要直,弯要圆。

3.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看。

4.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展比拟。教师巡察,个别辅导。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爷爷小树

不热不冷

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第一册第一组课文局部的第5篇课文,前面4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消失。这是第一次以段落形式消失:第一段是总起,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其次段和第三段是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来表达人和树之间的亲切关系。两段句式一样,教学时,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展教学,在引导学生观看插图的根底上,再进展朗读训练与指导,培育学生的读书力量。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教师留意到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但却未能很好的落到实处。假如在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能够准时地多元化地评价并且适当地加上一些肢体语言的话,应当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带入情境。

二、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文章,但教师上课时的语言过于成人化,语言还不够生动活泼。

三、学生朗读存在唱读拖音等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对学生朗读习惯进展严格要求与指导。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更清晰地明白了自己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缺乏,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力扬长避短,使得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得以更大提高。

5、《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设计理念:

从学生的学动身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主识字、自读自悟、合作学习、展现沟通等形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并有所感悟与思索。从而表达新课程“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

教材简况: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最终一课。课文以孩子的口吻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切、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特别适合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惜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惜花草树木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目标

1、熟悉10个字,会写4个字。熟悉笔画“”和“刂、ン、人、灬”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惜它。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读课题,熟悉生字“爷爷”。

二、初读课文

1、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会认的字)的音节,推火车拼读。出示相应生字、齐读,识记字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4、检查朗读。(熟悉自然段)

5、范读,指导读好课文中的难读局部。

6、齐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

1、识记字形,指导熟悉“ン、灬、刂、父、人”5个新偏旁。

2、沟通识记字形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不、开”。

五、作业:小树为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了解人们为小树做了什么?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学问树”复习两类字。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

相机出示“一棵小树”图,学生感受小树的`健壮、得意。

(2)沟通:怎么读好这句话?汇报展现。

相机出示原句,指导读出停顿、重音。

2、学习其次段

(1)过渡引言后,出示:“寒风中落光了叶子的小树”动画,问: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服”图,引导观看说话。

(3)自读其次自然段,用“”画出写“爷爷爱护小树”的句子。

a、指名读画出的句子,说说从这句话明白了什么?引导理解“温和的衣裳”指什么。

b、启发想像:小树的心情怎样?假如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些什么?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段

(1)过渡引言后出示“枝繁叶茂的小树”动画,问:你看到了什么?(同桌沟通后再汇报)

(2)自读第三段,读后小组沟通: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汇报。相机指导“绿色的小伞”指什么。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4、朗读全文。(按自然段读,男、女赛读、齐读)。

5、听动画朗读,依据理解,带动作读。

6、各小组把课文编成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三、指导书写生字“四、五”

1、引导观看,熟悉“四”中的新笔画“竖弯”,书空。

2、指导观看“四、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生书空,再描红,练写。

四、说说小树对人们有什么好外?人们怎样爱护小树?你准备怎样爱护小树?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不、开、四、五”。

2、举办朗读擂台赛。

二、实践活动

1、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2、选择自己喜爱的词组说话;练说“什么样的什么”词组。

3、护展活动。

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了解收集到爱惜花草树木的标语。

6、《爷爷和小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简说: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特别相宜孩子朗读,孩子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惜小树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惜花草树木的意识。

一、教学要求:

1、熟悉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熟悉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惜它。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悉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熟悉2个笔画和4个偏旁部首。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课前预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实行观看法和发觉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