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第二课时一等奖说课稿_第1页
《翠鸟》第二课时一等奖说课稿_第2页
《翠鸟》第二课时一等奖说课稿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翠鸟》第二课时一等奖说课稿

1、《翠鸟》其次课时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翠鸟》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从进展语言入手的好课例。

(一)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展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其次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问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宠爱的自然段。

3.力量目标:学习抓住特点观看、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存好词佳句的习惯。

4.品德目标:感受对翠鸟的宠爱之情,增加爱惜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设重点为:

1.学习写翠鸟形状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2.理解的观看、描写方法。

(三)设难点为:

翠鸟的形状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事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言课应面对全体学生,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承受为主动参加、主动猎取。由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留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展探究、合作学习。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索的根底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争论和沟通,鼓舞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索,学会读书。

三、说学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为重点,是推行素养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节课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看——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育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

四、说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详细运用

(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边观看翠鸟图片,边口述翠鸟的形状特点,留意有挨次地描述。可以同桌相互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相互描述。

(三)比照读下面两段话

1.课文第一自然段:“它长得可真美丽……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2.它非常美丽,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还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比照朗读后让学生自由议议,感觉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

(四)过渡:翠鸟不仅长得非常美丽而且还是捉鱼的能手呢,读二、三自然段,比一比,谁把翠鸟读活了?把你最喜爱的词和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读二、三自然段,指导读出翠鸟动作的灵敏、敏捷、神速。

(五)比照读课后“思索·练习”第2题,体会“贴着”、“蹬开”、“像箭一样”用词的贴切

再找出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用词的精确、形象、生动。如:

1.一刺眼,翠鸟又轻轻地落在苇秆上了。

2.一会儿,翠鸟又站在苇秆上了。

(六)激趣过渡:翠鸟那么漂亮得意,你想捉一只来饲养吗?我们来看看是怎么想的,老渔翁怎么说的?

1.自由读最终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老渔翁怎么知道我们想捉翠鸟?

(2)老渔翁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听了老渔翁的话,脸有些发红,并消除了这个念头?

3.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有的问题引导学生绽开争论,各抒己见。

4.指名读最终两个自然段。

(七)积存好词、佳句

把喜爱的词句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喜爱,然后抄下来。

(八)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自然段

(九)课后活动

1.进行背诵竞赛。背一、二自然段,鼓舞有力量的学生背诵全文。

2.用彩笔画静态的或动态的翠鸟。

2、《翠鸟》其次课时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翠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对翠鸟的形状和活动特点作了特别细致的观看,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明丽的形状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宠爱翠鸟应当把它当作朋友,消除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在介绍翠鸟的形状时,抓住美丽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智和动作灵敏。

依据大纲要求,三年级阶段着重进展段的训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使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观看的方法,提高观看力,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按肯定挨次写详细的写作方法,培育学生的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依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学习抓特点观看、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存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对翠鸟的宠爱之情,增加爱惜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课文写翠鸟形状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翠鸟的形状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事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奇怪、爱探究、易感染的心理特点,简单被新奇的事物和动态的东西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教学时要留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益。

三、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生实际,我实行了以下几种教法:

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学乐用。

2、朗读体会法:教学时依据本课的特点,指导学生在默读中学会思索,在朗读中想象、体会对翠鸟的宠爱之情,增加爱惜野生动物的意识。

3、比照理解重点词语:教学时通过读句子,分析两个比照句的异同,并说说哪个用得好,好在哪里,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漂亮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下面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对了这是翠鸟。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超群的捕鱼本事。我们今日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2、出示课题(齐读)

3、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谁能告知教师,是哪三个方面呢?

(指名答复,师板书:形状活动住处)

4、下面请同学们观赏一段有关翠鸟的录像,看看翠鸟的形状和活动有什么特点?

5、小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说翠鸟的形状特点。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默读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关的词语找出来。

3、指名说说你找到的词语,再齐读。

4、是按什么样的挨次描写翠鸟的形状?

(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书:爪子(红色)羽毛(美丽)眼睛(透亮敏捷)嘴(尖、长)

6、重点理解描翠鸟羽毛的三个比方句。

7、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其次、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次、三自然段,思索:

1)、翠鸟的动作怎样?

2)、课文其次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3)、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2、分析课文其次自然段:

1)、翠鸟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它喜爱怎样的活动?

(指名答复)

2)、比拟句子

3)、课文其次自然段还写了翠鸟的什么动作?(等鱼)

4)、板书:等鱼:一动不动凝视(静)

5)指导朗读

3、分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1)、观赏翠鸟捕鱼的录像。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3)、自由读翠鸟捕鱼的句子,用△△划出有关词语。

4)、板书:捕鱼:蹬飞叼飞(动)

5)、分小组争论:翠鸟捉鱼的本事和它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6)汇报争论状况。

7)、比拟句子

8)指导朗读

4、小结:

翠鸟不但形状漂亮,而且是捕鱼高手,用词精确、生动、详细地把翠鸟捕鱼经过表达了出来。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体会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

2、谈理解,你读懂了什么?

3、板书:峭壁上

4、师归纳:

老渔翁告知我们翠鸟的家在小溪终点的峭壁上,翠鸟来这里是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消除了捉它的念头,只是盼望翠鸟在茂秆上多停留一会儿。

5、文章表达了对翠鸟怎样的情感?(板书:宠爱)

(五)总结全文

1、写了翠鸟漂亮的形状,并写出了它在捕鱼过程中动作神速、身手灵敏的特点,分别从静到动两方面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对翠鸟产生宠爱之情。

2、说话练习:

请你学学,用最漂亮的语言赞赞你所喜爱的动物。

(六)课外延长

1、观赏鸟类的图片

2、课外延长

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形状、捉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爱的词句抄下来。

自选课文中的一局部内容,如,苇秆还在摇摆,水波还在荡漾。用彩色笔画一幅画。

请你以我宠爱的鸟为题,仿照《翠鸟》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

五、说板书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采纳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又以形式美吸引学生,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审美情趣。

3、《翠鸟》其次课时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翠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对翠鸟的形状和活动特点作了特别细致的观看,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明丽的形状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宠爱翠鸟应当把它当作朋友,消除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在介绍翠鸟的形状时,抓住美丽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智和动作灵敏。

依据大纲要求,三年级阶段着重进展段的训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使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观看的方法,提高观看力,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按肯定挨次写详细的写作方法,培育学生的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依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学习抓特点观看、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存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对翠鸟的宠爱之情,增加爱惜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课文写翠鸟形状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翠鸟的形状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事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奇怪、爱探究、易感染的心理特点,简单被新奇的事物和动态的东西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教学时要留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益。

三、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生实际,我实行了以下几种教法:

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学乐用。

2、朗读体会法:教学时依据本课的特点,指导学生在默读中学会思索,在朗读中想象、体会对翠鸟的宠爱之情,增加爱惜野生动物的意识。

3、比照理解重点词语:教学时通过读句子,分析两个比照句的异同,并说说哪个用得好,好在哪里,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突破难点。

四、说学法:xxx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漂亮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下面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对了这是翠鸟。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超群的捕鱼本事。我们今日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2、出示课题(齐读)

3、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谁能告知教师,是哪三个方面呢?

(指名答复,师板书:形状活动住处)

4、下面请同学们观赏一段有关翠鸟的录像,看看翠鸟的形状和活动有什么特点?

5、小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说翠鸟的形状特点。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默读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关的词语找出来。

3、指名说说你找到的词语,再齐读。

4、是按什么样的挨次描写翠鸟的形状?

(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书:爪子(红色)羽毛(美丽)眼睛(透亮敏捷)嘴(尖、长)

6、重点理解描翠鸟羽毛的三个比方句。

7、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其次、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次、三自然段,思索:

1)、翠鸟的动作怎样?

2)、课文其次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3)、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2、分析课文其次自然段:

1)、翠鸟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它喜爱怎样的活动?

(指名答复)

2)、比拟句子

3)、课文其次自然段还写了翠鸟的什么动作?(等鱼)

4)、板书:等鱼:一动不动凝视(静)

5)指导朗读

3、分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1)、观赏翠鸟捕鱼的录像。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3)、自由读翠鸟捕鱼的句子,用“△△”划出有关词语。

(翠鸟)说课,标签: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

4)、板书:捕鱼:蹬飞叼飞(动)

5)、分小组争论:翠鸟捉鱼的本事和它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6)汇报争论状况。

7)、比拟句子

8)指导朗读

4、小结:

翠鸟不但形状漂亮,而且是捕鱼高手,用词精确、生动、详细地把翠鸟捕鱼经过表达了出来。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体会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

2、谈理解,你读懂了什么?

3、板书:峭壁上

4、师归纳:

老渔翁告知我们翠鸟的家在小溪终点的峭壁上,翠鸟来这里是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消除了捉它的念头,只是盼望翠鸟在茂秆上多停留一会儿。

5、文章表达了对翠鸟怎样的情感?(板书:宠爱)

(五)总结全文

1、写了翠鸟漂亮的形状,并写出了它在捕鱼过程中动作神速、身手灵敏的特点,分别从静到动两方面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对翠鸟产生宠爱之情。

2、说话练习:

请你学学,用最漂亮的语言赞赞你所喜爱的动物。

(六)课外延长

1、观赏鸟类的图片

2、课外延长

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形状、捉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爱的词句抄下来。

自选课文中的一局部内容,如,“苇秆还在摇摆,水波还在荡漾。”用彩色笔画一幅画。

请你以“我宠爱的鸟”为题,仿照《翠鸟》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

六、说板书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采纳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又以形式美吸引学生,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审美情趣。

4、《翠鸟》其次课时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习、抓特点观看,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存好词好句的习惯。

2、感受对翠鸟的宠爱之情,增加爱惜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其中,课文写翠鸟形状特点和捕鱼的一、二、三自然段是本科的教学重点,翠鸟的形状特点和翠鸟的捕鱼本事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预备:多媒体可见。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第一自然段。

1、回忆主要内容。2、指名背诵。

二、学习其次、三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示)

2、小组沟通。

3、师生议答。

(1)是怎样描写翠鸟活动的?

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体会相关的动词。

“贴”——低,动作轻快。

“疾飞”,“刺眼”——很快并且轻快

(2)有是怎样详细描写翠鸟捕鱼的?

a、理解“静静的”“露”“吹”体会小鱼的机智。

b、理解“难以逃脱”“锋利”“尽情……还是….”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稳重写小鱼c、理解第三句》(描写捕鱼时)齐读句子: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让学生出补语时的动词。理解、体会翠鸟补语动作的娴熟连贯,快速灵敏。出示翠鸟补语的动化,让学生描述。

d、理解第四句(捕鱼后)“摇摆”“荡漾”——捕鱼快速灵敏,刺眼之间。

(3)出示问题;翠鸟捕鱼的本事和他的外行有什么关系?

4、有感情地朗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西*我们的梁为什么发红?

2、教师小结:爱护鸟。

3、我们为什么盼望翠鸟在苇秆撒谎功能多听一会儿?

4、有感情的朗读。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收集各种鸟儿的资料,课后开展评会。

六、作业:背诵课文。

5、《翠鸟》其次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的:

1、了解翠鸟捕鱼动作快速,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

2、借助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进展说写训练。

教学重、难点:

说说翠鸟捕鱼的经过;仿照其次、三段写动物捕食的一段话。

教具预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空题。

它颜色特别艳丽。头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绣满了____________。背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__。腹部的羽毛像__________。它小巧玲珑,一双__________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____________的嘴。

二、学习其次、三段。

1、自由读课文第2、3段。

2、你读了之后,明白了什么?(叫声悦耳、眼睛锋利、捕鱼动作快速……)你从哪儿看出捕鱼动作快速?(刚刚……箭一样……刹那间……)

3、读“只有那苇秆在摇摆,水波还在荡漾”你从中看出什么?(动作快,早已飞远了,苇秆还晃)

4、指导朗读。

“疾飞”要让人听了感到快速。“轻轻”要读轻读慢,让人感到很轻。“只有那苇秆……”读得慢,给人留下想象余地。

5、背诵其次、三段。

6、说说翠鸟捕鱼的经过。

三、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课文第4段。

2、这一段告知我们什么?

(翠鸟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3、齐读体会“愿望、绝望、盼望”三个词的意思和用法。

4、选词填空。

愿望

绝望

盼望

(1)我有一个美妙的__________,长大了当一名飞行员。

(2)教师对同学们说:“《翠鸟》的第一段写得很精彩,__________大家背下来。”

(3)我们肯定不辜(gū)负家长的__________,做一名好学生。

(4)李平满怀__________,在学校运动会上得跳高冠军,可是只得了第三名,他很__________,哭了。

四、小练笔。

_______捉__________的本事可真大呀!_______________

6、《翠鸟》其次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熟悉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联系语境理解“悦耳、疾飞、锋利”等词的意思。

2、自主学习、潜心会文,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观看、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存好词佳句的习惯。

3、静心涵咏,读中悟情,感受对翠鸟的宠爱之情,增加学生爱护野生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表达对翠鸟的宠爱!

二、说重点及难点:

通过扣词品句来体会描写翠鸟形状和活动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体会写作方法。

三、教法学法:

自主感悟、读写结合

四、教具预备:

翠鸟挂图、音乐

五、教学过程:

(一)配乐诵读、回忆形状

1、出示翠鸟停立苇秆的图片,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翠鸟的模样已经留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再一次悄然地想起它。

2、学生配乐诵读第一自然段。

(二)、扣词品句,感悟特点

(一)、通读预览,提炼词句。

1、顺势而导:是的,这静立苇秆的翠鸟就是一幅工笔细描图,那叼鱼时的翠鸟又会是怎样的呢?

2、学生自由读3、4两段话,边读边思,假如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两段话,你会选择什么词?

3、预设学生会用动作灵敏,动作快速、机智、动作飞速等词来概括。相机板书。

(二)、联系语境,深入感悟。

1、导入:这两段话的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这种感觉,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什么地方最让我们能感受到翠鸟的动作之快,边默读边圈圈点点、划划写写;教师巡察指导。

2、读后沟通有关语句,预设了这样三处:

语句一:翠鸟鸣声悦耳,爱贴着水面疾飞,一刺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紧扣“疾飞”“一刺眼”深入细致地理解。“疾飞”的“疾”联系语境理解意思,“一刺眼”抓住时间之短,突出翠鸟行动之快。

(3)引:同学们,再细细读读这句话,你将还能发觉两处藏得很深的地方。

(4)抓住“贴着”“轻轻地”,导:为什么这里也让你感觉到翠鸟动作很快?引发学生深入思索,体会翠鸟动作之轻快。结合学生的体会相机进展朗读训练。

(5)小结提升:是的,的观看多么认真,用词多么精确啊,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句话,细细体会。

语句二:小鱼静静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智,还是难以脱翠鸟锋利的眼睛。

语句三: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摆,水波还在荡漾。

(1)导入:同学们,这句话特别奇妙,假如你专心读,就会读出一段连续会动的画面。

(2)让学生反复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3)沟通:信任大家都读出了画面。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估计学生会抓住“蹬、飞、叼、贴”等动作以及苇秆和水波的动影想象开去。结合想象说话,指导入情入境地读书。

(4)比照参读。出示句子:翠鸟蹬开苇秆,飞过去,叼起小鱼,往远处飞走了。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引导学生在比照中领会原句的生动详细,感受表达的贴切。

(5)小结:同学们,这就是抓住特点把句子写详细。

(三)、移情体验,感受宠爱

1、过渡:多么惹人宠爱的翠鸟,难怪我们想捉一只来饲养,但听了老渔翁的话,我们又消除了这个念头。

2、出示渔翁的话。请学生自由练读,假设你就是老渔翁,你会怎么说这番话?通过评价促使孩子把话说得亲切、和气、又意味深长。

3、引:听了这话,你又有什么想法?(估计孩子会朝爱鸟、护鸟方面说开去。)

4、顺势而接:是的,爱鸟,就还它们清静的生活,爱鸟,就还它们自由的生活,爱鸟,就让我们——生接读句子“在翠鸟飞来的时候,远远地看着它那漂亮的羽毛,盼望它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四)、内化语言,表达抒怀

1、导:假如每个人都这样善待鸟儿,那么做一只翠鸟该是一件多么欢乐的事。现在就让我们变成一只只翠鸟吧!请你向更多的人介绍一下自己好吗?你可以从自己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来介绍,也可以从课文中借用适当的语句!

2、学生自由练写。

3、写后沟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翠鸟》其次课时,重难点是翠鸟行动非常灵敏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抓重点句,重点词,重点字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翠鸟的行动灵敏的特点,并让学生联系翠鸟的外貌描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翠鸟行动灵敏与翠鸟本身的各局部特点是亲密相关的,让学生从真正的意义上理解翠鸟行动灵敏的特点。教学后的反思:

一、优势:

1、将读与说进展了结合的很完善。

2、配音诵读,把学生带入翠鸟捕鱼之快的情景当中。

3、引读,我将翠鸟居住特点、捕鱼特点进展教师自述,让学生读文本,让学生将现实与文本结合,上出一节具有深厚语文味道的与阅读课。

二、缺乏:

1、学生的沟通并不是那么的深刻,今后还需进展探讨。

2、与翠鸟图进展联系时,学生对于翠鸟的各局部特点与翠鸟灵敏的特点并没有精确的勾连上,我觉得让学生自己去画,可能效果会更好。

3、学生沟通的并不深刻,学生质疑不多,思路不开阔,可能是预习不到位。盼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连续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更好的效果。

7、《翠鸟》其次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翠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对翠鸟的形状和活动特点作了特别细致的观看,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明丽的形状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宠爱翠鸟应当把它当作朋友,消除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在介绍翠鸟的形状时,抓住美丽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智和动作灵敏。

1、学习抓特点观看、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存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