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案_第1页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_第2页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教学目标:

1.熟悉“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创造家勤于思索、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擅长把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创造家勤于思索、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擅长把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预备:

教师预备:

生字卡片。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

矛和盾的图片。

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学生预备:

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重构1()教学重构2

一、启发谈话,提醒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假如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1、学生观看图片。

2、学生齐读课题

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指读课文,读后评议订正错误。

2、展现、沟通、反应自学状况。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2、分组沟通:每个生字都可以怎样识记,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怎样理解课文内容的,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3、读生字,沟通识记方法。

读词语,沟通怎样理解的。

沟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提出不懂的问题,自行解决能够解决的一些问题。

在自读、沟通中提高学生的自学力量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初步沟通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3、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a.创造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创造坦克的?

b.“是的,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1、同座交

流沟通。

2、全班沟通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

培育学生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力量。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2、重点指导7个左右构造的字。

持般攻炮坦战神

a.引导学生观看这7个左右构造的字各局部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c.盾:右上方是两笔,不要一笔写下来。

d.兵:留意笔顺

3、教师巡察指导。1、学生认读生字。

2、学生观看。

3、学生练写。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重构1()教学重构2

一、复习检查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出示字词卡片指读。

3、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认读字词卡片。

3、学生思索。复习引入。

二、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读课文,看插图,思索并争论:创造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创造坦克的?

2、组织班内争论,相机出示并引导学生理解。

词语——左抵右挡、难以招架、戳、当然

3、引导学生理解坦克在战场上怎样大显神威,为什么能大显神威。

4、引导学生理解“是的,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插图独立思索。

2、分组沟通,在谈清自己想法的同时,留意倾听、吸取他人意见,深化自己的熟悉。

学生以组为单位,顺着创造家的思路谈理解。

(1)、学生自己先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2)小组内沟通。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举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全班沟通。

(3)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引导学生在沟通中懂得坦克是怎样把矛和盾的特长合二为一的。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师出示课文结尾的那段话。

是的,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

2、你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学生举例。引导学生深入思索,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类似的事例来说明,拓展思路。

四、拓展活动

1、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2、搜集一些创造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1、学生将好词好句积存在“采蜜本”上。

2、学生课下搜集故事。积存好词好句。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连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阅历理解“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创造家是怎样创造坦克的,即把盾的防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创造引发的道理。

三、课前预备:

1、教师:生词卡片、矛和盾的图片、坦克的图片。

2、学生:阅读有关创造家的创造故事。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趣味数学题:

出示:橡皮+铅笔=()电风扇+取暖器=()

电视+电话=()()+椅子=轮椅

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教师要嘉奖大家听一则寓言,预备好了吗?《自相冲突》

一、导入新课。

1.知道刚刚我们听的寓言是叫什么名字吗?

2.提到的两种兵器是什么?出示矛和盾的图片,请同学观看图上哪个是矛,哪个是盾?

3.指导书写“矛”和“盾”(田字格书写“矛”和“盾”。)

矛:矛字横撇点横钩,竖钩加撇把笔收,打仗用它来进攻,假如用盾是防卫。

盾:短撇长撇连十目,万箭飞来能拦住。

4.“矛”和“盾”有什么作用?(板书:进攻、防守)

5.一个进攻,一个防守,有点儿冤家路窄、针锋相对的感觉,假如把它们集合起来又会怎样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矛和盾的集合》。(田字格书写“集”。)

二、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3、稳固词语。

4.认读词语。

⑴出示词语,认读:

防卫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进攻庞然大物大显神威

⑵把词语填进这段话中,指名读。

竞赛中,面对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创造家(),还是()。经过反复思索,创造家将矛的()和盾的()合二为一,创造了坦克,这个()在战场上(),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三、学习课文一二段。

1、翻开课文,默读课文第一、其次自然段,你肯定会看到一个令人紧急的画面,千万不要让这个画面在你眼前一晃而过,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

⑴指名读句子。

⑵谁都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什么感受?

⑶出示句子: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创造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师:大家看这个“刺”字,“木字中间口不严,一把大刀立右边;刺字见谁把谁戳,谁人见了都胆寒。”更何况这矛是怎样刺来的?(指名读。)

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越刺越快,越刺越快,多令人紧急啊!读——一生读。

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越刺越有力,越刺越有力,多么危险啊!读——一生读。

师:看到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拿出右手,放在胸前,你有什么感受!就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读——

2、面对如雨点般刺来的矛,创造家只能是——(学生:左抵右挡),知道什么是“左抵右挡”吗?(生说。)

师:我这里就有一根锐利的矛,拿出你的盾来,我可要刺过来了!

我的矛左刺——,右刺——,左刺——,左刺——,右刺——,上刺——;再上刺——;下刺——;左刺——,再左刺——;再左刺——;右刺——,下刺——……

你什么感觉?(难以招架。)

经过一场激战,信任此刻你肯定明白了“左抵右挡”?(上下左右全方位地爱护自己。)

3、师:即便是这样左抵右挡,创造家依旧是难以招架,心中暗想:——

出示句子:

盾太小啦!假如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①自己读读这两句话,不要放过每一个标点,你有什么发觉?

②从这两个感慨号,你又读出了创造家此刻怎样的心情?谁来试着读一读?(生读。)师:不够急迫,再读!

③师引读: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创造家左抵右挡,紧急极了,此刻他产生了一个万分迫切的想法——(个别读)

创造家难以招架,在这危险关头,他在内心深处急迫的呼喊——(个别读)

生死攸关哪,创造家甚至想大声呼喊——(齐读)

让我们一起帮着创造家喊出内心深处这万分迫切的想法吧——(齐读)

四、作业:抄写字词。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矛和盾的集合》的生字词,下面教师这儿有一些字词,你们能读准字音吗?个别认读新词语:

集合招架紧急当然乌龟防卫进攻炮口坦克

战场首次特长大显神威乱成一团合二为一成功者

2、指名复述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创造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竞赛,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创造家的盾难以招架。创造家想要自己的盾象铁屋子那么大。

随机出示:

(1)、创造家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假如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二、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1、师过渡:创造家的这个想法好吗?妙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索,思索创造家又是怎么想的。给出提纲:

(1)创造家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2)创造家认真考虑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造家灵机一动,对了:_________________固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创造家创造了坦克。

2、组织沟通:

师接(1)问:请大家看到第一句,创造家的这个方法好吗?怎么好呢?用书上一个词来说,这就叫做——(防卫)

生接着说出这个方法的缺陷:补充其次句:

(2)(这样当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防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师:是啊,防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于是他又产生了新的想法。

补充第三句话:

(3)、(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那这样的方法好不好呢?——很好,既可防卫,又可进攻。

3、创造家先想到了防卫,又想到了进攻,他就是这样经过深入的全面的思索后,有了这样成熟的想法的。我们再把他思索的过程完整地说说吧。

(出示句式)

创造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竞赛时,他遇到了第一个问题:xx。于是想到:xx。可是,又消失了其次个问题:xx。创造家灵机一动,对了,固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xx。于是,创造家创造了坦克。

4小结:创造家就是这样把矛的进攻和盾的防卫合二为一,创造了坦克,这就叫做——矛和盾的集合。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坦克把盾的防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集合优点的结果怎样?课文中的哪个词能答复这个问题?学生勾画,沟通。哪些句子能看出坦克“大显神威”?

1、出示词语:合二为一。齐读。“一”指什么,“二”指什么?“合”又指什么?

再读读这个句子。

2、指导朗读。读好“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3、合二为一的坦克为什么会这么厉害?你能用上“由于------所以------”来说说吗?

四、学习最终一自然段:

师:是啊,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创造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哪儿是用单独的矛和盾作战能比的呢!这个故事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文的最终一个自然段。

1、小黑板出示句子,你能联系课文,看着板书,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吗?

2、句子中的“谁”指的是谁?换成它所指的那个事物来说说这个句子。

3、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这样的成功者?(比方铅笔加橡皮就成了带橡皮的铅笔、轮子加椅子就成了轮椅……)

4、你想成为一个“成功者”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者呢?

五、升华理解,总结全文

今日,我们学习了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创造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谁擅长把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的道理。盼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上、生活中,象创造家那样,多观看、多思索,学习别人的优点,创造或改良更多的东西,早日迈入成功者胜利者的行列!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3

教学目标:

1、熟悉并会写“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确读“集合、招架”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创造家勤于思索、勇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创造家勤于思索、勇于实践的品质。

难点:让学生懂得“谁擅长把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

1、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很快乐!初次见面,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是教师细心预备的,大家请看屏幕:

幻灯出示:

“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

2、这句话是教师送给大家的礼物!谁情愿收下它?读读看。要想真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读懂教师的心,咱们还要把今日要学习的课文好好读一读。伸出手,和教师一起来书写课题。(指导书写矛和盾。)

二、读

1、请同学们翻开书,放声读课文,让教师听到你的读书的声音好吗?假如遇到生字、生词怎么办?(指名答复识读生字词的方法。)大家开头吧。

2、刚刚同学们读得特别用心!谁来读一读屏幕上的生字词?

幻灯出示

集合难以招架当然乌龟坦克防卫合二为一大显神威

长处成功者

3、谁来读?(师可以依据学生识读状况鼓舞、正音,如: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听听别人怎么读?再试试看!等。)

三、悟

1、接下来,咱们换一种读书方法,默读课文。假如大家能够潜心地默读,肯定会有很多的收获!(生默读课文,师巡察参加其中。)

2、读完课文后,谁尝试依据屏幕上的提纲说一说创造家是怎样一步一步思索的:

创造家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创造家认真考虑了一下:可是,

创造家又仔细讨论了一番:对了,。

(师依据学生答复,可以鼓励:很会读书!擅长在别人总结的根底上概括!这就是合二为一。等等。)

四、品

1、会学习的孩子擅长发觉!在紧急危险的关头,创造家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是:

幻灯出示:

“盾太小啦!假如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2、读读看。为什么这样读?你有什么发觉?(第一个“!”表示对盾的不满、埋怨。其次个“!”欣喜、快乐。)

3、请大家带着感情齐声朗读。

五、拓

1、课文学习到此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教师为大家细心预备的礼物:

幻灯出示:

“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

2、谁能理解教师的专心,谁就能用一个成语概括一下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谁就会收下这份不一般的礼物!(师板书:合二为一、取长补短。)

3、能否用上“取长补短”造句?试试看!

六、结

这句话不好理解;这句话却很受用,这句话很珍贵,它给人以启发。我想你们已经收下这个宝贵的礼物了。大家齐读该句。同学们,教师盼望你们能够把这份宝贵的礼物送给你的朋友,送给需要的人,好吗?

板书设计:矛和盾的集合

合二为一取长补短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独立识字,与人沟通识字、记字的方法;

2、采纳喜爱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简洁复述;

3、理解“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工具独立识字,与人沟通识字、记字的方法;

2、采纳喜爱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简洁复述;

教学难点:

理解“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

1、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学生齐读。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矛和盾的集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推举

2、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学生把刚刚画出的生字新词读几遍。

3、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假如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4、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5、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阅读,解决读题时提出的问题

1、教师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2、学生依据以上问题,自学课文,并一起沟通。

四、记字写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构造的字:集和架。提示学生留意:下面的“木”肯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五、拓展思索

请你用别的例子来说明“是的,谁擅长把别人的特长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

六、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选用“…如…般…”或“…像…一样…”写一句比方句。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5

第一课时

一、提醒课题

1、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学生齐读。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

2、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