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洪泽湖湿地景区采风写生欣赏课所思 论文_第1页
由洪泽湖湿地景区采风写生欣赏课所思 论文_第2页
由洪泽湖湿地景区采风写生欣赏课所思 论文_第3页
由洪泽湖湿地景区采风写生欣赏课所思 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洪泽湖湿地采风写生欣赏课所思【内容摘要】“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怎样才能从多角度欣赏和认识呢?如何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呢?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深刻思考的问题…由洪泽湖湿地采风写生欣赏课所思:把课堂从室内移到户外,把欣赏课改为写生与欣赏相结合…【关键词】室外自然多角度写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以上是教育部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怎样才能从多角度欣赏和认识呢?如何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呢?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领悟其内涵,结合乡土教材的研究和开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得到了如下感悟:一.把课堂从室内移到户外以往的美术欣赏课基本上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名画名作,欣赏课教学多数是在室内进行,主要是对作品形式、内容、表现作品内涵及作者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欣赏,同时又在一节课当中欣赏多幅作品,容易产生死记硬背的现象,而且不易记牢,学生早已厌倦这种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了。学生欣赏范围有限,而且欣赏美术作品的渠道比较单一。要想让学生对某一种风格、某一件作品、某一位艺术家有全面深刻的了解,首先要从欣赏课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大胆改革,让学生有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以欧洲现实主义美术中最经典的作品《蒙特芳丹的回忆》为例。此作品是一副抒情风景画:晨雾初散,和煦的阳光从树叶间散落到草地上,点醒了四处绽开的遍地野花;一棵大树四面伸展,粗壮雄浑,气势磅礴;一棵小树完善画面,婀娜多姿,诗意盎然,两树呼应,增强了画面的平衡感,树枝朝着一个方向倾斜,显得和谐而有节奏;平静清新的湖面与虚无缥缈的山林,似梦似幻,诗一般的画面中突出地表现红裙妇女和两个孩子采蘑菇的温馨、恬淡的农家生活情景。此情此景若能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找到该多好啊!我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对自然的留意,发现在泗洪县的洪泽湖湿地景区可与画面风景媲美。可见大面积的芦苇、荷塘、鱼塘,岸上土质沙性,有千亩桃园、梨园、葡萄园及意杨林。春季弯曲的河道上,碧绿的河水,黄色的沙土带,粉红与雪白的果树花,互相映衬,一排排白墙小样房和部分古老建筑在鲜花绿树之间相互掩映,真是移步换景;夏季,葱绿的树叶点缀在形态各异的树干之中,与雾气迷茫的河道、隐约可见的对岸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秋季,金色的树叶与紫色的树干,蔚蓝的天空,是色块的聚合;冬季,深色的树干,灰色的落叶,浅色的天空是线条的合唱。由于此处没有被污染,一年四季均有大量的禽鸟在此落户,野鸭、鸳鸯、喜鹊时常可见。于是,我把欣赏课从室内转移到了户外,让学生在大自然变化繁多的物象和丰富的色彩当中感知和陶醉生命之美、和谐之美,去开拓视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发展学生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二.把单纯欣赏改为写生与欣赏相结合绘画中的风景之美是艺术家对大自然爱的结晶,一副好的风景画应该是气氛、情调、意境的完美体现,这是风景画艺术魅力的核心。由于柯罗是风景画家,作品《孟特芳丹的回忆》是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的,所以我把单调的室内鉴赏方式,改为户外写生与欣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但是,如果用传统的先鉴赏后练习的方法,别说是学生,就是老师也会觉得没有新鲜感,再加上先受到大师作品的影响,会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因此,我设计了先写生后鉴赏的方法。《洪泽湖湿地采风写生》与《孟特芳丹的回忆》,写生练习之后的鉴赏,能使学生相互协作,达到互补,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能深刻地理解风景画的内涵,反过来也能更好地应用于绘画表现当中去。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感受自然,表现自然。让学生在连绵不断的洪泽湖湿地中发现美,思考如何安排画面,怎样布局近中远三个层次的景物,然后,教者从不同角度快速地演示三张范画,重点是近中远三景的处理方法,即近景:概括、有力、简明;中景:肯定、具体、细致;远景:烘托、含蓄、淡化。教者边演示边讲解,为了让学生写生时变难为易,示范作品越简单越好,尽量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随后,指导学生在10分钟之内完成一幅近中远景的写生练习。教师在指导时,根据学生的写生情况,有针对性地物色要评讲和修改的作业,同时思考与大师作品对照时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二是认识大师。让学生集中起来,把课前喷绘出的《孟特芳丹的回忆》一画徐徐展开,指导学生从近景的绿色草地和红色野花的概括提炼,中景的大小两棵树和人物细致的刻画,远景的山与水虚无缥缈意境的处理等方面分析讨论…三是对比大师。引导学生根据对柯罗作品的理解,找出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继续修改完善三景,教者选择一副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共同修改,体现协作教学的精神,让学生说,老师改,完成之后,放在画架上展示。我引导学生在双休日一边游玩一边创作,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绘画能力。诚然,写生画比不上色彩画效果鲜明,但其独特的作用却是不容小觑,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高度重视写生教学,写生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分析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写生基础,从而游刃有余地进行想象画、记忆画创作,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在美术创作上不断发展、不断前行。四是走近大师。教者说:同学们,实际上我们离大师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走近大师吧。教者指导学生继续讨论回答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进行研究性学习,升华鉴赏内容。此时,主要对画面的幽静温柔的境界,闪耀的光与气,微妙的色与调进行捕捉,进一步提升鉴赏能力。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20世纪中期以来的“写生”,更是异彩纷呈:有作为提高技法的写生,有作为收集素材的写生,有作为体验生活的写生,也有作为创作方法的写生。同时,写生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愿意接受,并可随时随地进行训练,方法简便易行,可为绘画创作提供更多理性的思考和丰富的素材,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洪泽湖湿地采风写生欣赏课所思,让学生在写生与欣赏课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实用性更强。教学反思由于本节课既不是单纯的写生课,又不是单纯的欣赏课,又不是单调的欣赏课,所以写生画面不能要求太丰富,只是如何处理三景,即三种“符号”,在教师演示中,近中远景各画一样东西,变难为易。因此,课前准备大量炭条作为课堂写生的工具,一方面尽快出现艺术效果,增强学生自信心,另一方面在讲评作业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课前两幅画面,一是作品《孟特芳丹的回忆》,二是用Photoshop软件处理过的画面分解图,主要供学生理解学习之用。洪泽湖湿地采风写生与欣赏课《孟特芳丹的回忆》结合起来…这种新探究的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了本土环境资源开发的乡土教学课程。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也需要艺术,艺术家离不开生活,艺术语言更离不开生活。《由洪泽湖湿地采风写生欣赏课所思》,更好地诠释了风景欣赏与风景写生的密切关系。经过试用推广,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普遍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