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2.每个蒲公英的种子都有一把小伞,以适应于()
A.风传播B.人为传播C.水传播D.动物传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组织层次分类,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B.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生态学可分为普通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
C.按生物的生存环境类型划分,生态学可分为分子生态学、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农田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
D.按生态学与不同应用领域的结合划分,生态学可分为水域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
4.反映植物种在群落中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是()。A.盖度B.多度C.频度D.高度
5.生态位包括()
A.空间生态位B.营养生态位C.多维生态位D.以上三者都是
6.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是()。
A.森林B.草原C.农田D.海洋
7.判断下面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群落是()
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8.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A.快B.慢C.相等D.依具体情况而定
9.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A.金字塔形B.钟形C.壶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10.面粉中的黄粉虫具有()特征。
A.随机分布B.聚集分布C.均匀分布D.扩散分布
11.耗散结构的形成需要的基本条件有()。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12.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下列属于非生物环境组分的是()。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太阳辐射
13.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A.改善环境B.消灭竞争者C.增加总生产量D.增加净生产量
14.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排”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下列属于“减排”对象的是()。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
15.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为()
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三者都不是
16.生物“自疏”和“他疏”的现象是受()因素的直接影响。
A.密度B.性别C.领域D.社会等级
17.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由于南坡光照较强土温和气温较高,因此在南坡上适宜栽种
A.阴性植物B.阳性植物C.耐荫植物D.湿生植物()
18.下列属于人工驯化生态系统是
A.农业生态系统B.宇宙飞船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19.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
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离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位移动
20.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21.下列关于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生物因子对整个种群的影响是相等的
B.生物因子对整个种群的影响是不等的
C.生物因子对于种群的影响,通常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
D.生物因子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较有机体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来说更加紧密
22.蚯蚓喜欢生活的土壤是()
A.碱性土壤B.中性土壤C.酸性土壤D.弱酸性土壤
23.按环境的主体对环境分类,可分为()。
A.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
B.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C.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D.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
24.早稻是不宜连作的农作物,其原因是()。
A.种群调节B.竞争作用C.密度效应D.他感作用
25.生态系统都是不同程度的()系统,不断的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经过转换以后变为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状态。
A.开放系统B.闭合系统C.自然系统D.人工系统
26.生态学的分支科学分类法有()。
A.四种B.五种C.六种D.七种
27.在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间接作用是()
A.光照B.水分C.地形D.温度
28.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个体成员间进行什么引起的()
A.竞争B.争夺资源C.种内斗争D.他感作用
29.有些植物的树干和根基生有很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这是植物对高温的()
A.形态适应B.生理适应C.行为适应D.结构适应
30.判断下面哪个多样性指数高()。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3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能量守恒定律D.能量传递定律
32.逻辑斯谛方程中的K表示
A.内禀增长率B.环境容量C.瞬时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
33.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
A.夏眠B.穴居C.迁移D.昼伏夜出
34.地衣的生活型是()
A.内生植物B.一年生植物C.浮游植物D.高位芽植物
35.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A.0.1B.0.2C.0.3D.0.4
36.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
37.我国中部山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38.按照丹麦植物学家瑙基耶尔(Christen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方法,北方针叶林的优势生活型为()
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地面芽植物
39.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40.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
A.热带雨林B.荒漠C.农田D.苔原
41.生态系统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生产量P之比.即Pt/Pt-1称为营养级之间的()。
A.同化效率B.生产效率C.利用效率D.组织生长效率
42.在典型的旱生演替中,蕨类开始生长时处于()。A.地衣群落阶段B.苔藓群落阶段C.草本群落阶段D.木本群落阶段
43.在种群指数增长模型Nt=N0·en中,N0为()
A.种群初始数量B.环境容量C.种群增长率D.增长时间
44.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45.下列有关能量金字塔的说法有误的是()。A.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B.能量金字塔较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
C.能量金字塔受个体大小、组成成分和代谢速率的影响
D.能量金字塔可以较准确地说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系统的功能特点
46.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47.紫外光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波长为()时就开始有了杀菌作用。
A.400nmB.360nmC.240~340nmD.200~300nm
48.人类利用水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能使环境污染和破坏降到最低限度,保证社会稳定地向前发展。这些能源为()。
A.可再生能源B.不可再生能源C.直接能源D.再利用能源
49.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为()
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三者都不是
50.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气相型的是()。A.磷B.钾C.碳D.铁
二、填空题(20题)51.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最初时期主要沿用______科学的方法,实验室研究是一种补充手段。利用实验室的条件能够______某种生态状态,观察生物的某种特征。
52.种群数量的年间变动,有的是周期性的波动,有的是______的波动。
53.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分生态学的萌芽、生态学的建立、生态学的巩固、__________四个时期。
54.上述三种不同防风林带中,防风效果最好的是______。
55.地形因子通过影响光照、温度等因子而对生物起作用,因而属于______因子。
56.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即为______。
57.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__生态因子。
58.演替按基质的性质可划分为______和农生演替两类。
59.对水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起主导因子作用的是______。
60.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关系。
61.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包括镶嵌性、______和群落交错区。
62.在生态交错区中的生物种类、群落密度和结构功能发生变化的现象叫______。
63.水体继续变浅,水深1~2m,芦苇、香蒲等直水生植物出现。这些植物的根系发达,可以使水底迅速增高,形成浮岛。水卞土地间或露出,开始具备陆生环境的特点。这是水生演替系列中______期的特点。
64.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称为__________。
65.植物根和芽、叶、花等排放出的生物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和对抗作用或者某些有益的作用,这种现象被称______。
66.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的关系是______。
67.根据土壤质地组成,可以把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和______。
68.水循环的两种方式是______和______。
69.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70.群落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划分为原始演替和______演替。
三、判断题(10题)71.热带雨林中分布着大量的有花附生植物。()
A.正确B.错误
72.生物的生态位重叠必然导致竞争。
A.正确B.错误
73.伴生种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对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不起主要作用。()
74.仙人掌原产于美洲,其中一种作为篱笆被引入澳大利亚。到1880年仙人掌生长茂盛,植株高大,面积迅速扩充,行人难以通行。这是生态入侵的表现。()
A.正确B.错误
75.森林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
76.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77.春化现象反映的是植物开花与日照长度的关系。()
78.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壤土。()
A.正确B.错误
79.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刺状,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80.根据优势种的定义,热带稀树草原中的大树为优势种。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物质循环的调节。
82.按照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几类?
83.逻辑斯谛曲线常被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代表什么生态意义?
84.水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与光、温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85.简述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
五、论述题(2题)86.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87.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六、单选题(0题)88.牛与瘤胃中的微生物的关系属于()
A.偏利共生B.原始合作C.寄生D.互利共生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D
6.D解析:次级生产力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海洋中能量流动与贮存多维持在消费者层次中,故其次级生产力最高,选D。
7.D
8.B
9.A增长型种群:锥体成典型的金字塔,基部宽,顶部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10.C
11.B
12.D
13.D
14.D
15.C
16.A
17.B
18.A
19.A
20.D
21.C解析: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有误。生物因子对种群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是有关的,如草原中牧草对羊群的影响就和密度大小有密切关系,故选C。
22.B
23.B
24.D
25.A
26.C
27.C
28.C
29.A
30.D
31.D
32.B
33.C
34.A
35.C
36.A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37.D
38.D
39.A
40.A
41.B
42.C
43.A
44.D
45.C
46.B
47.B
48.A
49.C
50.C
51.生物、模拟生物、模拟
52.非周期性非周期性
53.现代生态学
54.通风林带通风林带
55.间接间接
56.可持续发展
57.间接
58.原生演替
59.水水
60.种间种间
61.复合体
62.边际效应
63.挺水植物挺水植物
64.社会等级
65.他感作用(异株克生)
66.共生(或互利共生)共生(或互利共生)
67.黏土黏土
68.降水;蒸发
69.高斯原理
70.次生次生
71.A
72.B
73.Y
74.A
75.Y
76.N
77.N
78.A
79.Y
80.B
8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就是说对某一种物质在各主要库中的输入和输出量基本相等。大多数气体型循环物质如碳、氧和氮的循环,由于有很大的大气蓄库,它们对于短暂的变化能够进行迅速的自我调节。
82.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83.(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
84.水因子不仅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是组成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几乎都离不开水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水还能维持细胞组织的紧张度保持器官的直立状态夏天通过水分的散发还可以降低体温。更重要的是水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而光和温度则只是为生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生物体本身。水因子不仅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是组成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几乎都离不开水,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水还能维持细胞组织的紧张度,保持器官的直立状态,夏天通过水分的散发还可以降低体温。更重要的是水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而光和温度则只是为生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生物体本身。
85.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度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度,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
86.(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自养作用的微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一市公开课获奖省示范课教案(2025-2026学年)
- 高中物理第六章传感器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025-2026学年)
- 山中访友教案试卷教案(2025-2026学年)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及反思(2025-2026学年)
- 高中物理全程学习方略配套单摆新人教版选修教案(2025-2026学年)
- 苏教版五下数学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案课时作业课时训练(2025-2026学年)
- 画家笔下的色彩单元教案(2025-2026学年)
-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025-2026学年)
- 小学语文《胖乎乎的小手》教案(2025-2026学年)
- 小班数学游戏活动比较轻重教案反思(2025-2026学年)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特钢棒材制造市场深度评估及行业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 幼儿园课件:《体能大循环的有效开展策略》
- 2025见证取样员考试试题带答案
- 医疗器械委托生产课件
- 招投标自查报告和问题整改指导
- 《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建筑垃圾现场分拣作业流程方案
- 2022利达消防LD6901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Linux)使用说明书
- 8.2 守护正义(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储能电池产品售后服务与维保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