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阅读附答案_第1页
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阅读附答案_第2页
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阅读附答案_第3页
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阅读附答案_第4页
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阅读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阅读附答案

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一时豪杰志义之士,磊磊落落,皆非后人所能冀①,然太史慈者尤为可称。慈少仕东莱本郡为奏曹吏,郡与州有隙,州章劾之,慈以计败其章,而郡得直②。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后孔融在北海为贼所围,慈为求救于平原,突围直出,竟得刘备兵解融之难。后刘繇为扬州刺史,慈往见之,会孙策至,或劝繇以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独与一骑,卒遇策,便前斗,正与策对,得其兜鍪③。及繇奔豫章,慈为策所执,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又称其烈义,为天下智士,释缚用之。后刘繇亡於豫章,士众万余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果如期而反。策命抚安繇之子,经理其家。孙权代策,使为建昌都尉,遂委以南方之事,督治海昏。至卒时,才年四十一,葬于新吴,今洪府奉新县也,邑人立庙敬事。乾道中封灵惠侯,予在西掖当制,其词云:“神早赴孔融,雅谓青州之烈士。晚从孙策,遂为吴国之信臣。立庙至今,作民司命④。揽一同之言状;择二美以建侯,庶几江表之间,尚忆神亭之事。〞盖为是也。

(选自洪迈《容斋续笔·卷三·太史慈》略有改动)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⑤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其妙如此。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评曰: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

(节选自《三国志·太史慈传》)

①冀:比冀,对比。②直:澄清。③兜鍪:头盔。④作民司命:被人们尊敬地奉养。⑤楼棼:城楼上的柱子。

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数遣人讯问其母

讯问:探访问候

B.慈为求救于平原

求救:请求救兵

C.经理其家

经理:经营管理

D.孙权统事

统事:统领事务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组是()

A.慈以计败其章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慈往见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为天下智士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D.果如期而反

吾尝终日而思矣

11.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B.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C.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D.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太史慈聪颖机灵,为人豪侠仗义。他年轻时担任本郡的属吏,用计破坏了州官对郡守的诬告,澄清了郡守的冤屈。

B.太史慈勇双全,是个孤胆英雄。他为了报答恩情,单骑突围,到平原搬来了刘备的救兵,解了北海郡守孔融的围。

C.太史慈笃守信义,大著名士风范。孙策让他去北方安抚旧主刘繇的儿子,大家都认为他不会回来了,结果他如期回到军营。

D.太史慈志向高远,可谓个大丈夫。他认为应当提着七尺宝剑护卫天子,施展自己的抱负。惋惜他正值壮年,抱憾而终。

13.把原文中画线的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使慈侦视轻重,独与一骑,卒遇策,便前斗,正与策对,得其兜鍪。(5分)

(2)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5分)

答案:

9.C(根据上下文语境,孙策命令太史慈安抚刘繇的儿子,安排好刘繇家人的生活。经理:安排好生活。)

10.D(A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其次个“以〞是连词,以致。B项第一个“之〞,代词,他,指刘繇;其次个“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第一个“为〞,动词,是;其次个“为〞,介词,替。D项两个“而〞是都连词,表修饰关系。)

11.A(原文: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释义:他曾经跟从孙策讨伐麻保贼,有一贼在屯里城楼上辱骂孙策军队,并且用手挽着城楼上的柱子,太史慈便拉弓射他,箭矢便贯穿手腕,反牢牢钉在柱子上,围外的一万人没有不叫好的。)

12.C“安抚旧主刘繇的儿子〞的事是在他奉命安抚刘繇的士众之后。

13.(1)(刘繇)只是派太史慈侦察(孙策)军队的真伪虚实,只给他一人一马去,突然与孙策相遇,他便上前打斗起来,与孙策恶斗一场,夺得孙策的头盔回来。

(2)曹操听到他的威名,赠送了太史慈一封书信,用箱子封了它,开启看看信上面没有说什么,只是放了少量当归。

评分标准:要求重点词语翻译确切,语句通顺。每个重点词1分。(1)但:仅,只是。骑:一人一马。卒:突然。对:对打,搏斗。其:他,指孙策。(2)其:他,指太史慈。遗:赠送。以:用。发:开启。省:观察。

三国时正值汉、魏两朝交替,英雄龙争虎斗,一时有志气的豪杰们,磊磊落落,都是后人比不上的,至于太史慈这人,则特别应当称颂。他年轻时在他家乡东莱郡(今山东半岛一带)担任奏曹吏,郡守和州官有矛盾,州官上奏章弹劾郡守,太史慈用计破坏了他的诬告,郡守的冤屈才获得澄清。北海(今山东寿光东南)相(相当于太守)孔融听说这件事后,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屡屡派人探访他的母亲,并送给她丰厚的礼物。后来孔融在北海郡被贼寇包围,太史慈为他到平原(今属山东)求救兵,单身冲出包围,终究搬来刘备的兵马,解了孔融的围。后来刘繇当扬州刺史时,太史慈去求见,正好孙策领兵来攻扬州,有人劝刘繇任命太史慈为大将军,抗拒孙策,刘繇说:“我假如用子义(太史慈字)为将,生怕许子将要笑话我部下无能人。〞(刘繇)只是派太史慈侦察(孙策)军队的真伪虚实,只给他一人一马去,突然与孙策相遇,他便上前打起来,与孙策恶斗一场,夺得孙策的头盔回来。后来刘繇失败逃往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史慈被孙策擒获,孙策握着他的手说:“还记得咱二人在神亭时那场恶斗吗?〞又称赞太史慈忠义勇烈,是当今天下有才能的人,便为太史慈松绑,任用他为将。后来刘繇死在豫章,他的部下士众一万多人没有人可以依附,孙策便让太史慈前往安抚兵众。孙策左右的人都说:“太史慈一定向北去而不回来了。〞孙策却深具信心地说:“子义他舍弃了我,还可以投奔谁呢?〞孙策替太史慈饯行送行至昌门,临行把著太史慈的手腕问:“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太史慈答道:“不过六十日。〞果真依照期限返回。孙策让太史慈去安抚刘繇的儿子,安排好刘繇家属的生活。孙权代替孙策在东吴执政后,任使太史慈为建昌(今江西奉新)都尉,遂委派他管理吴国南方的军政事务,设衙门于海昏(今江西永修)。到他去世时,年仅四十一岁,葬他在新吴,就是现在洪府奉新县,当地的人给他盖了庙来祭祀他。宋孝宗乾道年间,皇帝又下诏封太史慈为灵惠侯,被尊敬为神。我当时在朝廷西宫门的办公处担任起草文告的官职,写了祭太史慈庙的祭词,说:“太史慈早年营救孔融,被誉为青州的烈士。晚年随从孙策,成为吴国的信臣。自从建庙祭祀到现在,为人们所尊奉。总揽所言之情状,用封侯建庙二件美善的事来敬奉,为了使长江流域一带的百姓,都记得在神亭大战的壮烈。〞就是这个事。

(选自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三·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是东莱郡黄县人。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有很美的胡须,像猿一样的手臂善长射箭,箭不虚发。他曾经跟从孙策讨伐麻保贼,有一贼在屯里城楼上辱骂孙策军队,并且用手挽着城楼上的柱子,太史慈便拉弓射他,箭矢便贯穿手腕,反牢牢钉在柱子上,围外的一万人没有不叫好的。曹操听到他的威名,赠送了太史慈一封书信,用箱子封了它,开启看看信上面没有说什么,只是放了少量当归。后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