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单项选择题(共17小题;共85分)1.蚂蚁、蜜蜂往往成千上百只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这是一种
关系。 A.竞争 B.合作 C.捕食 D.寄生2.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A.少量增加 B.富集 C.减少 D.不变3.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要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没有消费者 C.分解者很少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4.下列关于生物生活的“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生活的空间 B.家养动物不需要环境 C.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D.包括生存空间及各种影响因素5.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各种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筷子 C.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D.使用无磷洗衣粉6.从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来看,生物圈2号的失败说明的科学道理是
A.生物圈2号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B.人类目前为止还无法建立一个人造的适合人类永久生存的环境 C.生物圈2号需要足够的水量 D.生物圈2号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7.下列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细菌作为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D.蚯蚓等腐食动物也可发挥分解者的功能,但对物质循环并无促进作用8.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 A.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 B.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 C.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 D.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9.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生物圈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10.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北极苔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D.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12.有关生态平衡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B.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大致不变 C.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比例大致不变 D.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平共处,没有任何捕杀和争斗发生13.一个天然胡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比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少得多,原因是
A.湖泊中氧气不足 B.湖泊中动物密度太大 C.捕食肉食性动物的鸟过多 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14.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几乎看不到其他的水生植物,这种现象叫做
A.捕食 B.竞争 C.斗争 D.合作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年龄越老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 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大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总有一定限度16.白菜具有营养丰富、产量高、耐储存等特点,是北方冬、春季主要蔬菜。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浸种温度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见下图。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浸种温度 B.白菜种子萌发过程不需要水 C.90∘C时种子活性几乎丧失 D.浸种时温度不宜超过17.去年我市出现了严重旱灾,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曲阜视察灾情,并做出重要部署——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从中可以看出
A.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B.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C.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D.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15分)18.我国倡导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北京北宫森林公园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丰台区西北部山区,距北京市中心20公里,这里是各种生物的乐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目前,我市还建立了多处湿地公园,使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改善。请回答:(1)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
。 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 B.只包括岩石圈和水圈 C.各种资源都用之不尽 D.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家园(2)如图为北宫森林公园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3)图中青蛙和蜘蛛的关系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
关系。如果某种有毒物质进人该生态系统,则体内有毒物质残留最多的生物是
。(4)公园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
。19.最近,厦门观鸟爱好者在翔安东埭桥水库见到最美水鸟——紫水鸡,它们生活于水库边的芦苇丛中,吃芦苇的嫩茎,也吃芦苇叶上的昆虫、水中的软体动物等。(1)紫水鸡生活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
生态系统中。(2)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芦苇属于
;紫水鸡属于
。(3)请写出一条与紫水鸡捕食昆虫有关食物链
,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此食物链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4)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最终都来自于
能。(5)为了保护紫水鸡,请说出一条你能做到的具体措施:
。20.食物链与食物网:(1)回答下列问题:①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②食物链起始于
,终止于
。③食物链中的箭头代表
流动的方向。④食物链是
之间的关系,
不参与形成食物链。(2)食物网:在
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
。答案第一部分1.B【解析】像蚂蚁成千上百只生活在一起,共同寻找食物,分工合作是一种合作关系;蜜蜂和蜜蜂之间分工合作,例如:工蜂负责采集花蜜,蜂王负责繁殖后代,它们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2.B3.C【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圾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故选C。4.D5.B【解析】A、各种垃圾分类处理,符合环保理念。B、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木材,不符合环保理念。C、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符合环保理念。D、使用无磷洗衣粉,符合环保理念。故选:B。6.B【解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科学家将它称为生物圈I号。生物圈II号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I号建造的一个实验基地,生物圈II号(Biosphere II7.D【解析】植物作为生产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动物作为消费者,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细菌作为分解者,分解出水、无机盐、二氧化碳,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C正确。蚯蚓等腐食动物也可发挥分解者的功能,对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错误。8.D9.C10.D11.C【解析】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其它生物,动物,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一个生态系统,而只是农作物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A错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B错误;北极苔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故C正确;动物、植物、细菌、真菌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少动物和非生物部分,故D错误。故选C。12.D【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是稳定的,是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调节能力越强;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的数量不仅比草食动物多,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比例,如三颗草和两只羊,虽然草比羊多,但是不能保持稳定,因此还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同样草食动物要比肉食动物多,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如果人类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人类要遵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规律,不要超过它自身的限度,否则,将来大自然必将报复我们人类。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对生态系统生产性的作用,二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性的作用。故选:D。13.D【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再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因此,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比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少得多。选项14.B【解析】“水葫芦”和其他的水生植物,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因此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几乎看不到其他的水生植物,这种现象叫做竞争。故选:B。15.A【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的能力的大小与个体年龄无关,A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B正确;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大,C正确;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总有一定限度,D正确。16.B17.B【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严重旱灾,水极度缺乏;而农作物的生长必须需要水。水严重不足,导致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绝产。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体现了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故选:B。第二部分18.(1)D【解析】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2)植物→植食性昆虫→蜘蛛→青蛙→蛇→鹰;【解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而鼠、植食性昆虫、食虫鸟、蜘蛛、青蛙、蛇、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①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鸟→鹰;②植物→植食性昆虫→蜘蛛→青蛙→蛇→鹰;③植物→植食性昆虫→青蛙→蛇→鹰;④植物→老鼠→蛇→鹰。因此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植食性昆虫→蜘蛛→青蛙→蛇→鹰。
(3)竞争;鹰【解析】图中的青蛙和蜘蛛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工人聘用合同建筑工人聘用合同模板
- 2025授权版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耐辐照电绝缘玻璃纤维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流浸膏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高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笔试2024年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
- 2024初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笔试题库带答案分析
- 2024初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笔试考试题目解析
- 外悬架施工方案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精美课件
- 农村土地承包协议有利于承包人3篇
- 第四单元“家国情怀”(主题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统编版)
- 汇川技术在线测评题库
- 《神笔马良》课本剧剧本
- 手术室不良事件
-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道教文化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矿用自动抑爆装置应用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与查房护理
-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科融合
-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课件2
- 女性宝妈健康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