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训练教案模板_第1页
作文审题训练教案模板_第2页
作文审题训练教案模板_第3页
作文审题训练教案模板_第4页
作文审题训练教案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审题训练”教案模板“作文审题训练”教案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陈学富【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2、了解高考作文审题原则。3、掌握高考作文审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掌握高考作文审题的技巧。【教学方法】讲练议结合【教学过程】一、审题方略考场作文的审题一般从题目(或话题)、材图和写作的切人点。方略一:从题目或话题中把握写作的着力点。高考作文中的题目或话题是对考场作文内而易举地把握住写作的着力点。1、如果题目或话题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语,20054、如果话题或题目是一个动宾(动补)词组或一个句子,着力点在动词(或谓语)上。如2005(留给明天)就是文章的着力点,到底留什么给明天呢?放飞20055、如果话题或题目是一个问句,着力点在疑问词上。从这一“岂”字上,我们就可知道,对“篡改历史”的行径应持坚决反对和彻底批判态度。6、如果试题是一个不完整结构,着力点就在省略部分上。如“假如给我………”究竟给我什么,这是考和国家利益等。方略二:从材料上把握试题隐含的信息点。作文的材料不仅具有引出话题(或题目)、阐释制。1、故事性材料。不管是历史故事、现实新闻、意,然后根据其寓意,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2005ft东卷作文题:短了,可木拄等材料都是进贡的木材,非常珍贵,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沿袭下来。这则材料说的是石匠在木匠面临杀头的时候,2、话语性材料。即所给材料是一句或一段话,就在这句话或这段话的指向上。2005年湖北卷作文题的材料是: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平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改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平其外,故有高致。以上是王国堆(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根据材料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这个命题是一个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关系型话同时又正确引导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方向。3、多则材料。如果所给的是几则材料,则需同,概括出其中隐含的信息点。2005年上海卷作文题: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干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4、想象性材料。就是考题为学生提供想象性材料,点出想象性范围,让考生根据提供的想象性材料和范围,创造新的形象,表达新的思想。此类作文的隐含点是在材料的触发点上。1999年高考试题: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写一篇文章。5、图画性材料。即所给材料是一幅或几幅图方向。因此面对画面,考生要仔细观察画面内容起来,考虑其寓意所在。2005年福建考题:3.圆是核心,万变不离其宗;4.圆滑与棱角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等等。我们打开写作的思路。找出写文章的关键点。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作文材料下面的提示是这样:这段解说规定写作内容的关键点是现实生活以们么样的关系?”这就提示考生写作的重点是在辨明二者的关系上,只要搞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作就找到了关键点。方略四:从命题要求中把握形式上的限制点。试题要求是对考试作文形式的限制。把握住考题人要求的标准。2005年重庆高考作文的要求是:1文。2.题目(自嘲),写一篇除诗歌以外的任何600这个要求规定了写作的文体和字数,(筷子)6002005年全国卷(河南等地)作文的要求是:以“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写一篇自定800作文。800800字者,均不符合试题要求。二、审题易误点1、不解题意,仓促下笔。2、不懂材料,胡乱引申。3、抓住一点,不及其余。4、不看要求,超出范围。三、名题点拨1、2005年上海春季招生考题请你结合白己的感受,写一篇1000宇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日自拟。2200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请以“美丽的瞬间”话题写一篇文章“瞬间”的含义是指时间短暂,它可文让写的内容应是让人留恋回味的短暂的一次会面、遭遇和场面等。3、2005年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练习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ft”的情景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来自清篇文章。点拨:从材料来看,材料中列举的几个事例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自然环境中得到了精神和话题“自然与心灵”是一个并列概念,文章的重点应放在阐述“自然”与“心灵”的关系上。四、作文审题训练读下面一则寓言,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篇议论文。有个赵国人要卖掉一匹骏马,在集市上站了价一下子提高了十倍。[写作导引]审读此题需要理清事件或现象的参与者,清理影响事件或现象的参与因素,要特别注意挖掘议论对象的隐蕴信息。例如,言其“骏马”并无明其为“千里马”,伯乐也不曾说三道四等。文中对“赵国人”也没有感情倾向的暗示,我们可以肯定,可以否定。隐蕴信息开发,给多角度立论以启发,往往决定着文章的广度和深度。略举几个角度,阐述写作此题的立意方向。①卖马人自己卖不掉马,转而邀请伯乐,说明:善于利用外在条件/善于借助有效的帮助是成功者的诀窍之一。②卖马人在商品经济市场中迎合消费者追求识时务者为俊杰。才/提倡商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