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题题型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题题型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题题型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题题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应用题最新题型

一、语言文字应用题型

语言文字运用指向的学科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分值为20分。试题命制全部采

用情景化材料,依托两则语料,将词语辨析(词语填写)、修辞手法、病句修改、句式变换

等内容纳入相应的语境中综合考查。所选的两则语料一般是文艺说明文,或说明性的科普文

章,篇幅都在400字左右。该板块的题型要求我们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准

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二、高考题型的变与不变

2022全国乙卷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

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4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员,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0."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

“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4分)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3分)

2022全国甲卷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别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2022全国甲卷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2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瑰躅不敢言。

2022全国新高考【卷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

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2022全国新高考I卷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022全国新高考II卷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

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

效果。(5分)

2022浙江卷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力更生B.穿云裂石C.无不D.谱写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6.(1)根据文中信息,给"地理标志"下定义。不超过20个字。(2分)地理标志是

(2)综合图文材料,从带动经济发展的角度简述“地理标志”的作用。要求:语言简

明、准确。(4分)

三、考点盘点

1.词语填写与辨析

2.病句辨析与修改

3.语段压缩与扩展

4.标点作用与辨析

5.修辞辨别与赏析

6.句式的选、仿、变

7.语句排序

8.应用文改错与写作

9.图文转换

10.民生点评

11.人称效果与辨析

四、如何应考

坚持突出"踩点”复习,有计划、讲科学地复习训练,逐步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

升综合应用能力。

深入研究高考试题和经典模拟题,揣摩命题者命题的路数,进而归纳出属于自己的解题

办法,切实做到心中有数,触类旁通。

关注生活和网络热点,阅读“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科普中国”等具有广泛影响力

的公众号文章。

五、基础知识

1.实词的辨析

意义的轻重

范围的大小

搭配对象不同

感情色彩不同

2.成语的辨析

是否望文生义

是否张冠李戴

是否褒贬不当

是否轻重失当

是否混淆使用

是否画蛇添足

是否功能乱用

是否敬谦失当

是否不明来源

是否不合逻辑

是否不合习惯

是否不合语境

3.成语积累

神话故事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文人作品

外来文化

口头俗语

3.病句类型

①语序不当(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定语与状语错位,虚词位置不当,

并列词语排序不当,主客体颠倒)

②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③成分残缺或赘余

④结构混乱

3.病句类型

⑤表意不明(歧义,指代不明)

⑥不合逻辑(与事实不符,自相矛盾,有交叉关系、种属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不同种

类的概念混在一起,前后不一致,强加因果,错用多重否定)

4.语段压缩与扩展

①题型

下定义,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导语,提取关键词;

句意丰富型,情境再现型,话题拓展型,补写续写型。

5.标点使用

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间隔号,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分隔号。

6.修辞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对

比,反复,衬托,反语,双关,顶真(顶针、连珠),通感(移觉),互文(互辞),回环,

仿词,层递,析字。

7.句式选用、仿用、变换

选用句式:话题一致、符合逻辑、时空一致、结构一致;

仿用句式:内容一致、形式一致、结构一致、修辞一致、用词一致、基调一致、手法一

致;

变换句式: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口语句与书面语句、句子重组、常式句与变式句、

主动句与被动句、语气不同的句式。

8.语句排序

根据选项中首尾句和文段的上下文排除

根据陈述对象或代词分出的“邻句组”排除

根据陈述对象分句组,组内组间排序排除

9.应用文

书信

启事

证明

感谢信

通知

新闻消息

演讲稿

10.图文转换

描述画面

说明徽标

转写流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