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地理通用一轮复习考点篇 考点12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容量含解析_第1页
2021地理通用一轮复习考点篇 考点12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容量含解析_第2页
2021地理通用一轮复习考点篇 考点12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容量含解析_第3页
2021地理通用一轮复习考点篇 考点12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容量含解析_第4页
2021地理通用一轮复习考点篇 考点12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容量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21高考地理通用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点篇考点12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容量含解析考点12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容量(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9·东莞模拟)读人类健康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图,回答1~2题。1.[考向人口的自然增长]从A阶段到C阶段的演变体现出()A.婴幼儿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提高B.青壮年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下降C.总人口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下降D.总人口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提高答案D解析从A阶段到C阶段人口的存活率上升,死亡率下降,说明健康水平在提高。2.[考向人口的自然增长]引起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是()A.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B.人类医疗水平提高,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C.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D.流动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从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2019·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下图为1953~2015年我国总人口和儿童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3.[考向人口的增长]由图可知,我国()A.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B.儿童总人数持续下降C.儿童人口所占比重下降D.2000年后,总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1953~2015年,我国总人口增长速度先变快,后变慢,A项错误;儿童人口数先增加后减少,B项错误;儿童所占比重先上升后下降,C项错误;2000年后,总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D项正确。4.[考向我国的人口政策]根据上图推断,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B.1982年后儿童人口数下降,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C.儿童比重下降,所以要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D.青壮年所承担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答案C解析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目前还不能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C项符合题意。(2019·浙江宁波十校联考)下图是我国2002~2050年人口负担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之比),老龄化率(65岁及以上)和劳动人口数量(15~64岁)统计预测图。读图,完成5~6题。5.[考向人口增长]A、B、C三条曲线分别代表()A.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劳动人口数量B.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人口负担率C.劳动人口数量、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D.人口负担率、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答案C解析我国2002年到2050年的劳动人口数量变化,在2014年到达峰值,故A曲线为劳动人口数量。人口负担率与劳动人口数量呈负相关,随着劳动人口曲线的变化,人口负担率由小变为越来越大,故B曲线是人口负担率。C曲线为老龄化率,是逐渐上升的一个状态。6.[考向人口问题]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A.预计2033年非劳动人口增长超过劳动人口增长B.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依然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人口措施C.图示预计未来劳动力就业压力大是社会急需解决问题D.在2011年之前劳动人口增长比非劳动人口增长快答案D解析2033年前已经出现非劳动人口超过劳动人口增长,排除A项;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趋势,若再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将加剧我国人口老龄化,排除B项;我国正面临劳动人口缺失的状况,排除C项;据人口负担率的变化可知,在2011年之前劳动人口增长比非劳动人口增长快,D项正确。(2019·高考模拟预测卷)根据我国1980年《婚姻法》界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男方22岁以下、女方20岁以下缔结婚姻即为早婚。下图示意近年来我国早婚的趋势变化。据此完成7~9题。7.[考向我国的人口问题]对图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A.早婚年龄持续减小 B.女性早婚年龄大于男性C.男性早婚率波动变大 D.早婚现象逐步缓解答案D解析图中显示的是早婚比重,不能说明早婚年龄大小的变化;女性早婚年龄小于男性;男性早婚率波动变小;由早婚比重减小可知,早婚现象得到缓解。8.[考向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早婚现象可能导致()A.老龄化加剧 B.劳动力短缺C.社会负担减轻 D.人口压力增加答案D解析早婚导致新出生人口增加,会加大社会负担,导致人口压力增加。9.[考向我国的人口政策]有利于缓解早婚现象的措施是()A.二孩政策B.严格户籍管理C.发展教育D.鼓励生育答案C解析二孩政策、严格户籍管理、鼓励生育对早婚现象影响很小;随着教育的发展,年轻人婚育观念发生变化,会缓解早婚现象。[强素养—争夺分水岭](2019·浙江绍兴诊断性考试)下图为辽宁省近十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折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10.[考向人口增长模式]目前,辽宁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低低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目前辽宁省人口死亡率大约7‰,出生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负增长,故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D项正确.11.[考向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针对该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是()A.执行控制人口政策,降低出生率B.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提高出生率C.改善医疗卫生条件,降低死亡率D.允许职工提前退休,增加就业率答案B解析辽宁省目前人口出生率偏低,控制人口政策会使出生率更低,A项错误。目前辽宁省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增长慢,宜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提高出生率,提高人口增长速度,B项正确。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利于降低死亡率,但目前辽宁省老年人口多,死亡率难以降低,C项错误。人口增长慢或者负增长,劳动力不足,应推迟退休,缓解就业空缺,D项错误.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12.[考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与1982年相比,2009年0~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变小,反映出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故A项错误;1982年与2009年相比,青少年占的比重大,老年人占的比重小,故1982年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故B项正确;图中显示,1982年与2009年相比,1982年4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的人口比重较小,故C项错误;图中1982年和2009年的20~24岁年龄组占总人口比例相当,但2009年比1982年人口基数大,所以1982年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少,故D项错误。13.[考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与1982年相比,2009年少年儿童占的比重小,人口的增长速度变慢,故A项错误;与1982年相比,2009年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故B项正确;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会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故C项错误;2009年我国人口总量大于1982年,图中显示,25~59岁人口比重增加,表明劳动力数量增加,故D项错误。下图为某区域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读图完成14~16题。14.[考向人口的增长]1965年至2045年,该区域劳动人口数量由逐年增加到逐年减少的转折点是()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45年答案C解析劳动人口增长率只要是大于0,劳动人口数量就增加。由图可知,2015年前,增长率大于0,劳动人口一直在增加,之后增长率小于0,劳动人口开始减少,故转折点是2015年,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15.[考向人口增长模式]根据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推测该区域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为()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答案D解析由于现阶段劳动人口增长为负增长,故目前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是现代型,D项正确。16.[考向人口的变化特征]根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区域可能是()A.中国B.法国C.日本D.印度答案A解析图示中,该区域1985年以前劳动人口增长率较高,随后不断降低,与中国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1980年)有关,故选A项。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一直较低,劳动人口增长率也较低,变化小,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快,劳动人口增长快,B、C、D三项错误。(2019·安徽四校模拟)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有940万考生参加了2017年高考。下图示意2005年以来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单位:万人).据此完成17~19题。17.[考向人口的增长]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以下年份中我国新生儿数量最多的是()A.1987年B.1990年C.1995年D.1999年答案B解析高三学生参加高考的年龄多为18岁,由此可知参加高考人数最多的年份往前推18年就是新生儿数量最多的年份;读图可知,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最多,往前推18年就是1990年,故B项正确.18.[考向人口的增长]图示时段内,持续上升的是()A.出生率 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 D.人口总数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图示时段内,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我国的人口总数是持续上升的,故D项正确。19.[考向人口的增长]2009~2013年,我国参加高考人数的变化会导致()A.人口性别比失衡B.补课培训机构萎缩C.劳动力数量减少D.社会负担明显加重答案B解析2009~2013年,我国参加高考人数呈减少趋势,高考的竞争程度减弱,前往培训机构补课的学生减少,故B项正确。(2019·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三模)读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回答20~21题.20.[考向环境人口容量]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增加B.科学技术进步C.消费水平提高D.土地资源减少答案C解析人口数量的增加产生的需求增大才与人口承载力有关,A项错误;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人口承载力提高,B项错误;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主要是人均粮食消费量提高所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承载力降低,C项正确;山西省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是由于总人口增加,所以土地资源并未减少,D项错误。21.[考向环境人口容量]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答案A解析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当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发展经济,A项正确;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会使得人口承载力进一步降低,B项错误;减少耕地面积使农业产出减少,可能使环境承载力降低,C项错误;限制消费,降低生活水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D项错误。(2019·广东省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试)受自然、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人口问题一直是俄罗斯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俄罗斯采取了多种措施缓解人口问题.下表示意俄罗斯2015~2018年人口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2~24题。年份总人口(百万人)自然增长率(%)性别比2015146。30。022862016146.5-0.002862017146.8-0.093872018146.9-0。15386注:性别比通常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22.[考向人口的增长]近年来,俄罗斯总人口增长的原因是()A.出生率升高B.死亡率降低C.经济水平高D.接纳移民多答案D解析俄罗斯经济发达,人们生育意愿低,出生率低,A、C两项错误;死亡率低,死亡率再降低可能性小,B项错误;近年来,俄罗斯总人口增长的原因是接纳移民多,D项正确。23.[考向人口问题]造成俄罗斯性别比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史上多次战争B.生育观念影响C.男性人口外迁D.新生人口偏少答案A解析历史上,俄罗斯经历多次战争,许多男性死在了战场上,造成俄罗斯性别比严重失衡,A项正确。24.[考向人口问题]针对人口问题,俄罗斯未来应采取的措施是()A.树立男女平等观念B.吸引国外男性迁入C.禁止胎儿性别鉴定D.鼓励职工提前退休答案B解析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调并不是重男轻女观念造成的,A、C两项错误;吸引国外男性迁入,可缓解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B项正确;俄罗斯劳动力不足,职工提前退休会加剧劳动力不足的状况,D项错误。[提智能—勇攀最高峰](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25~26题。25.[考向人口问题]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东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老年人口占比高,A项正确;贵州、甘肃、云南等西部地区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较高,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低,B项错误;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农村、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均不到7%,没进入老龄化阶段,C项错误;吉林、黑龙江、辽宁城镇老龄化现象比农村明显,D项错误.26.[考向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答案B解析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高,结合我国国情可知,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经济落后,劳动力大量外迁所致,故B项正确。“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下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据此完成27~28题。27.[考向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B.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C.调节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答案B解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若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将导致我国养老负担加重,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28.[考向我国的人口政策]影响该城市选择30~4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远高于选择20~3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政策B.生育能力C.经济水平D.文化水平答案C解析多数人在30~40岁时第一个孩子年龄已经较大,且经过多年发展,家庭经济收入也基本稳定,所以生育二孩的意愿较高;而在20~30岁时,工作刚起步,且刚组建家庭或刚生育了第一个孩子,生育二孩会使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工作压力增大,因此生育二孩意愿较低。(2019·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联考)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越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但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比城市与农村区域,发现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下图是中国2001~2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图(含预测)。据此回答29~30题。29.[考向人口老龄化]图示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50年城镇人口老龄化高于农村人口老龄化B.城镇老年人口数一直高于农村老年人口数C.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2025年D.农村老年人口数持续增加答案A解析结合图例,读图可知2050年城镇人口老龄化数值高于农村人口老龄化数值,故A项正确;图中信息显示约在2018年之前农村老年人口数高于城市老年人口数,故B项错误;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在2025年之后10年,故C项错误;在约2030年之后,农村老年人口数呈减少趋势,故D项错误。30.[考向人口老龄化]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直接原因是()A.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C.人口城乡迁移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答案C解析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城乡迁移,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C项正确;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根本原因,而非直接原因,A项错误;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均不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B、D两项错误。(共3题,共40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201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95%,死亡率为0。709%,自然增长率为0.586%,65岁及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0。8%(以上数据均不含香港、澳门、台湾)。材料二2016年俄罗斯人口死亡率约为1。31%,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4%。(1)据材料一判断,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应属于________。(2分)(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3)2016年俄罗斯的人口死亡率比我国高,试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答案(1)现代型(低—低—低模式)(2)特点:人口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比重加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措施:调整人口政策(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弹性退休制度(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合理利用老年人才等.(3)俄罗斯老年人口的比重大,老年人口的死亡率相对较高。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中可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第(2)题,从材料一中可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较低。同时,材料也反映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即可。第(3)题,两国人口死亡率的差异,主要与人口年龄结构有关。[强素养—争夺分水岭]32.(2019·贵阳期末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据统计,2014年日本人口减少了约27万人,出生人口约100万人,同比下降2.8%,而死亡人数则升至127万人。下图为日本本土示意图.(1)北海道面积占日本总面积的1/5,而人口只有东京的一半。试分析北海道人口密度极低的原因。(4分)(2)指出目前日本人口增长状况对该国人口再生产的影响.(6分)(3)如今在日本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只有8.5%的农民年龄在39岁以下。分析日本农民老龄化特征明显的原因,并说明农民老龄化给日本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10分)答案(1)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经济相对落后,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低.(2)目前日本人口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会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