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程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A总2页第2页总NUMPAGES9页第7页试题A总NUMPAGES9页第1页微生物学教程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1.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2.菌落固体培养基中,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是菌落3.平板是被用于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是冷却凝固后固体培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称作平板。4.发酵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5.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基质。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6小题12分)1细菌基本形态可以分为、和。球形,杆形,螺旋形2.霉菌菌丝有两类,一类是,如和,另一类是,例如和。无隔菌丝,根霉,毛霉,有隔菌丝,青霉,曲霉3.在某些原核生物细胞壁外,会着生一些特殊的附属物,包括、、、等。芽孢,鞭毛,菌毛,糖被4.根据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生理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5大类。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5.微生物的系统命名采用

法,即

。)双命名法,属名,种名6.病毒粒子衣壳对称体制包括:、和。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1.产生假根是(A)的形态特征。

A.根霉

B.酵母菌

C.青霉

D.曲霉2.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D)。A.蛋白质B.肽聚糖C.脂多糖D.磷壁酸3.微生物从糖酵解途径获得(

A

)ATP分子。A.2个B.4个C.36个D.38个4.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其特点是(B)。A.生长缓慢B.生长迅速C.大多数死亡D.繁殖代时长5.深层穿刺接种细菌到试管半固体培养基中(

A

)。A.可以观察细菌是否能运动B.除去代谢废物的一个机会C.增加氧气D.增加钾和钠离子的数目6.加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参数是(

C)。A.100℃,30minB.180℃,10minC.121℃,20~30minD.160℃,60min7.霉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B)。

A.<4.0B.4.0-6.0C.6.5-8.0D.8.08.strR是(

B

)的一种菌株。A.丙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B.抗链霉素突变株C.异亮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D.抗庆大霉素突变株9.微生物是生产以下食品时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

C)之外。A.酸菜B.朝鲜泡菜C.纯牛奶D.酸奶10.苏云金孢杆菌作为(

D

)广泛用于现代生物学中。A.乳酸菌B.干酪和干酪产品的生产者C.水系统的净化者D.生物杀虫剂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1.溶菌酶抑菌机理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合成。(×)2.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浓度一般为2%。(√)3.ED途径是微生物所特有的底物脱氢途径。(√)4.对于化能异样微生物来说,碳源可作为能源。

(√)5.高压蒸汽灭菌方法适用于一切物品和培养基的灭菌。(×)6.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是一切生理过程中的最适温度。(×)7.组成微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来自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8.原核生物只存在有性繁殖过程。(×)9.自发突变具有不对应性和稀有性的特点。(√)10.在可见光照下可以对微生物进行紫外线诱变而达到育种目的。(×)五、简答题(共4小题28分)1.革兰氏染色原理是什么?(本题10分)答: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2.简答嗜盐菌产能方式及过程?(本题6分)答:紫膜在光照射下起质子泵的作用能够将膜内产生的H泵至膜外,产生膜内外的质子梯度,膜外H要回到膜内,需要经过ATP合成酶孔隙,因此产生ATP。3.简答二次生长现象?(本题6分)答:例如用葡萄糖和乳糖培养大肠杆菌时,由于乳糖酶是诱导酶,大肠杆菌先利用易被代谢的葡萄糖生长,达到一个生长高峰,在葡萄糖消耗尽时,才开始利用乳糖生长,再次达到一个生长高峰的现象称二次生长现象。4.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哪些?各举一例。(本题6分)答:1)光能自养型微生物,例如蓝细菌;2)光能异养型微生物,例如红螺菌;3)化能自养型微生物,例如硫化细菌;4)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例如黑曲霉。六、论述题(共1小题20分)试述根据F质粒的有无,可以把大肠杆菌分为几种类型菌株,请对它们进行说明,它们之间如果发生杂交结果是什么?答:根据F质粒的有无,可以把大肠杆菌分为四种类型菌株:1)F+菌株,F因子独立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2)F-菌株,不含F因子,没有性菌毛,但可以通过接合作用接收F因子而变成雄性菌株(F+);3)Hfr菌株,Hfr菌株仍然保持着F+细胞的特征,具有F性菌毛,并象F+一样与F-细胞进行接合。4)F′菌株,Hfr菌株内的F因子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特称为F′因子。杂交结果:(1)F+×F-杂交:F+菌株的F因子通过性菌毛向F-细胞转移,杂交的结果是给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均成为F+细胞。(2)Hfr×F-杂交:Hfr菌株的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上,F因子除先导区以外,其余绝大部分是处于转移染色体的末端。因此只要发生接合转移过程,就可以把部分甚至全部细菌染色体传递给F-细胞并发生重组,染色体上越靠近F因子的先导区的基因,进入的机会就越多,在F-中出现重组子的的时间就越早,频率也高。由于杂交易被中断,所以F因子不易转入受体细胞中,故Hfr×F-杂交后的受体细胞(或称接合子)大多数仍然是F-。(3)F′×F-杂交:给体的部分染色体基因随F′一起转入受体细胞,形成一种部分二倍体的接合子微生物试题B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1.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病毒:病毒粒子指成熟的、结构完整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基本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3.营养: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4.无氧呼吸: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接受氢的过程称无氧呼吸。5.同步生长:这种通过同步培养而使细胞群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状态,就称同步生长。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6小题12分)1.细菌特殊构造包括、、、等。(本题2分)2.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5细胞会发生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变成了的缘故。(本题1.5分)3.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和四种方式进入细胞。(本题2分)4.控制有害微生物措施中杀灭的方法有和,常用和方法,抑制的方法有和。(本题3分)5.为

。(本题1.5分)6.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包括、、和。(本题2分)1.芽孢,鞭毛,菌毛,糖被2.裂解,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3.被动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基团移位4.灭菌,消毒,湿热灭菌,干热灭菌,防腐,化疗5.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重建实验6.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1.纯培养是其中(

A

)的培养物。A.只有一种微生物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C.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D.没有代谢废物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B)。A.马铃薯培养基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3.己糖单磷酸支路和ED途径是进行(C

)替换的一个机制。A.微生物中DNA合成B.光合生物中的光合作用C.某些种类微生物中的能量代谢D.化学渗透作用4.微生物代谢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是在(

D

)。A.无酶时B.无ATP时C.有细胞色素时D.无氧时5.由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C

)。A.除去病原微生物B.降低微生物的数量C.消灭所有的生物D.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6.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A

)。A.核酸B.酶类C.糖类D.细胞壁7.青霉素族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D

)。A.病毒B.真菌C.革兰氏阴性菌D.革兰氏阳性菌8.所有下述特征皆适合质粒,除了(

C

)之外。A.它们是自我复制的DNA环B.它们有10~50个基因C.它们是细菌存活所必需的成分D.它们是接合所必需的成分9.接合时F因子进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

C

)。A.经历裂解B.快速繁殖C.变成供体细胞D.发育出线粒体10.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是(B

)。A.微生物进化B.微生物生态学C.微生物生理学D.微生物生物化学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1.巴斯德的曲颈瓶试验否定了有关微生物的“自生说”。(

)2.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含有肽聚糖。()3.八孢裂殖酵母是酵母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这类生活史的代表。(

)4.链霉菌和毛霉都呈丝状生长,但是它们不都属于霉菌。()5.微生物可合成自身所需的生长因子,不必从外界摄取。(

)6.营养物跨膜的被动运送必需依赖载体和能量。()7.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8.与细菌所有性状相关的遗传信息都存在细菌染色体上。(

)9.普遍转导现象是由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实现的。()10.核酸分子杂交法是一种现代鉴定微生物的方法。()1.√2.√3.√4.√5.×6.×7.×8.×9.×10.√五、简答题(共4小题28分)1.试用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耐热机制。(本题6分)答:芽孢的抗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和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从而使皮层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而核心却变得高度失水,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2.什么是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本题8分)答:把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恒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后,在适宜的温度、通气(厌氧菌则不能通气)等条件下,它们的群体就会有规律的生长起来,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就可以画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常数的不同,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生长时期。3.试述根据F质粒的有无,可以把大肠杆菌分为几种类型菌株,请对它们进行简要说明。(本题8分)答:根据F质粒的有无,可以把大肠杆菌分为四种类型菌株:1)F+菌株,F因子独立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2)F-菌株,不含F因子,没有性菌毛;3)Hfr菌株,Hfr菌株仍然保持着F+细胞的特征,具有F性菌毛。4)F′菌株,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特称为F′因子。4.试从三方面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特征。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菌落含水状态湿润干燥湿润干燥菌落透明度透明或稍透明不透明稍透明不透明菌落颜色多样多样单调多样六、论述题(共1小题20分)以T4噬菌体为例,试述烈性噬菌体生活史。答:①吸附:T4噬菌体以尾丝牢固吸附在宿主细胞上后,靠刺突“钉”在细胞表面上。(2分)②侵入:T4噬菌体尾部所含酶类物质可使细胞壁产生一些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尾髓刺入细胞壁,并将核酸注入细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4分)③复制: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T4噬菌体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会控制宿主细胞的合成系统,然后以T4噬菌体核酸中的指令合成噬菌体所需的核酸和蛋白质。(6分)④装配:DNA分子的缩合-衣壳包裹DNA而形成头部-尾丝及尾部的其它部件独立装配完成,头部与尾部相结合-最后装上尾丝,至此,一个个成熟的形状、大小相同的噬菌体装配完成。(6分)⑤释放:多以裂解细胞的方式释放。(2分微生物试卷C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1.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形态构造以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叫做微生物学。2.噬菌斑:由于噬菌体粒子对敏感菌宿主细胞的侵染和裂解,而在菌苔上形成具有一定大小、形状、边缘的透明圈,称为噬菌斑。3.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由于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上,与宿主细胞DNA同步复制,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这称为溶源性。4.转化:受体菌接受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就称转化。5.消毒: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小题12分)1.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分为、和三个时期。(本题1.5分)2.微生物生物氧化底物脱氢通过、、、四个途径实现。其中微生物特有的途径。(本题2.5分)3.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方式有、、和。(本题2分)4.在革兰氏染色过程中,当用初染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被染成色,用乙醇脱色后,大肠杆菌呈色,金黄色葡萄球菌呈色,用复染剂复染时,大肠杆菌呈色,金黄色葡萄球菌呈色。(本题3.5分)5.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有、、、和五种关系。(本题2.5分)1.潜伏期,裂解期,稳定期2.糖酵解,HMP,ED,TCA循环,ED3.灭菌,消毒,防腐,化疗4.结晶紫,紫色,无色,紫色,番红,红色,紫色5.互生,共生,寄生,拮抗,捕食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1.发明了外科消毒术的科学家是(

B

)。A.科赫B.李斯特C.弗莱明D.巴斯德2.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B)。A.荚膜

B.拟核

C.芽孢

D.鞭毛3.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C)。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4.微生物代谢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是在(

C

)。A.无酶时B.无ATP时C.无氧时D.有细胞色素时5.磺胺类药物是一种抗代谢药物,与(A

)是结构类似物。A.对氨基苯甲酸B.二氢蝶酸C.戊二醛D.四氢叶酸6.配制1000ml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B)。A.0

B.15~20克

C.2~7克

D.100克7.F-菌株可以通过(C)转变为F+菌株。A.转化B.转导C.接合D.原生质体融合8.Hfr菌株是(

D

)的一种菌株。A.含有许多不寻常的质粒B.从受体细菌获得染色体物质C.有转导能力D.高频重组菌株9.在原生质体融合实验中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常用(

B

)。A.溶菌酶B.蜗牛消化酶C.青霉素D.制霉菌素10.下列非原核生物基因重组方式的是(

A)。A.突变B.转导C.转化D.原生质体融合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1.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无定形核。(

)2.细菌芽孢是细菌繁殖构造。()3.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4.E.coliK12(λ)表示一株带有λ前噬菌体的大肠杆菌K12溶源菌株。(

)5.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对数期菌种处于快速生长阶段。()6.营养物跨膜的主动运输必需依赖载体和能量。()7.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8.GC比接近的种其亲缘关系相近。(

)9.民间制作的泡菜就是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对其他腐败菌产生的拮抗作用才保证泡菜的风味、质量和良好的保藏性能。()10.微生物系统分类单元从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种、属、科。(

)1.√2.×3.×4.√5.√6.√7.×8.×9.√10.×五、简答题(共4小题28分)1.什么是纯培养物,在实验室如何利用固体培养基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物?(本题6分)答:纯培养物是只含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在实验室如何利用固体培养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物:1)稀释涂布平板法;2)平板划线分离法;3)浇注培养法。2.简要回答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单体组成成分?(本题6分)答:1)双糖单位: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ß-1,4糖苷键连接;2)甘氨酸五肽;3)短肽尾,L-Ala-D-Glu-L-Lys-D-Ala。3.酵母菌的特点是什么?(本题10分)答: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2)多数营出芽繁殖,少数裂殖;3)能发酵糖类产能;4)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5)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4.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本题6分)答:1)受体细胞的感受态,它决定转化因子能否被吸收进入受体细胞;2)受体细胞的限制酶系统和其他核酸酶,它们决定转化因子在整合前是否被分解;3)受体和供体染色体的同源性,它决定转化因子的整合。六、论述题(共1小题20分)试述一种细菌的苏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方法。答:(1)诱变剂处理;(2分)(2)淘汰野生型:用青霉素法。将诱变剂处理后的单细胞悬液均匀涂布于相应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同时在平板表面均匀喷上青霉素。培养后用影印方法接种到完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6分)(3)检出缺陷型:将上述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全部用影印接种工具转印到另一基本培养基平板上。比较两种平板上菌落生长情况,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不生长但是在完全培养基上能生长的菌落就是营养缺陷型突变株。(6分)(4)鉴定缺陷型:生长谱法。(6分)

对教材资源的一些讨论摘要:本文就笔者在使用北京师范大学版的实验教材(数学第六册)过程中,对教材资源中的问题进行了理解、分析和建议。关键词:科学性;真实性;层次性;繁琐性;误解。

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新课改实验教材的教学工作,教材一拿到手,我就被那些花花绿绿、生动形象的图文吸引了,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深钻教材,认真研究。在我使用它的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发现新教材的可行性特别强,学生脑子灵活、能力强,与此同时我也有太多感受,现仅对教材资源与大家商榷:我们学校是2023年开始使用北师大版新教材的,其中一些图文我认为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图例的科学性第六册数学书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如图1)图1图2红旗应向一个方向飘,除非旗杆那里有电子吹风机(我想是没有的),这幅图有失真实性,孩子们的争议比较大,有的说不看红旗,就建筑来说是对称图形;有的说这幅图形对折不能完全重合,说明不是对称图形等等。我不知道编者的本意是就是通过这些细节考察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掌握程度,还是根本没想到我们的学生会“盯”的这么仔细,但不管怎么样这幅图不符合实际。选编的练习容易引起误解第六册数学书第55页画一画⑴请你在每种图形的周围画几个与它相同的图形,使它们铺满整个长方形。(如图2)实际上它是铺不满整个长方形的,学生绞尽脑汁想都未能铺满它,其实这道题的目的是利用平移画图形,所以建议把后半句改为“最多能画几个”等类似的语句。再如同上册第66页,(如图3)图3这样的问题容易让孩子误填为苹果占全部水果的1/2,梨子占全部水果的1/2,因为苹果是两种水果中的一种嘛,而这样一填第3问似乎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建议问题应改为苹果的个数占全部水果个数的几分之几,梨子的个数占全部水果个数的几分之几。再比如第七册第15页,直线的画法,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直线上有两点。选编的练习容易占用孩子过多的时间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素材,可有时看起来类似的数学素材就拿来选编,容易引起孩子无休止的争论,占用过多的时间。比如学习对称图形这一章,第六册第15页让学生判断蝴蝶(如图4)、第六册第88页判断标志牌(如图5)是否是对称图形,每次孩子都会说不看蝴蝶身上的花纹,它是对称图形,算上花纹它就不是对称图形;不看标志牌里的图形,光看外观图形它是对称图形,全部算上它不是对称图形,看起来学生已完全掌握判断对称图形的要领。可是让它在下面小小的括号里填对称还是不对称呢。我看在这没有必要让学生这样花费工夫、精力和时间。图4图5选编的练习让孩子得到的结果缺乏真实性第七册第39页第5题:我国于2023年12月30日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四号航天飞船,它环绕地球107圈后返航,每一圈的时间约是89分。估计从起飞到返航约是多少分?这一道题如果列式准确计算是:89×107=9523(分),准确地说应该是开始绕地球旋转到返航需要9523分钟,那么从起飞到返航的时间应超过9523分。但一般的学生都会这样估算:89×107≈90×100=9000(分),几乎没有人这样估算:89×107≈100×100=10000(分)或89×107≈90×107=9630(分),按问题来说这道题要符合实际只能估大不能估小,不然还没等返航就从天上掉下来了。选编的题例过于简单在新教材素材的选编上,往往出现题例简单而练习又偏难的现象,这会让孩子感觉压力大、学习吃力。例如:第七册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教材是让学生发现、抽象出乘法分配律后,直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的简便计算,而紧接着在练一练的第二题出现了99×11、38×29+38这样的题,大部分学生根本无从下手,而且这个内容也是这一段时间教学的难点,不容易掌握。建议在这之前进行讨论或推后进行练习(综合练习时)。选编的练习的层次性练习要有层次性,应该指导学生由基本知识到应用、由简单到复杂。第七册数学书第49页,我认为应把练一练的第1题和试一试的题调换一下位置,先根据分配律填空,然后应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这样就有了层次,比较清晰,学生“慢慢爬坡”,就感觉不到有太大的困难。再例如第七册第62、63页,试一试与练一练的第一题也调换一下,先让孩子练习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方法,再由这种方法来试商,我想应该是比较水到渠成一些。另外试一试的第3题把题目“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商,然后再计算”改为“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然后再计算”或“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哪一位,然后再计算”,这样或许目的性更强一些,也比较好操作一些。选编练习的繁琐性学习数学就是要应用到生活中去,如果问题比较繁难,而且也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我看是不是可以选编别的练习,这样也不至于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第七册第63页,教学完整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