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平邑县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平邑县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平邑县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平邑县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平邑县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心脏壁由心肌构成,根据图所示心肌厚薄程度判断,左心室是A.① B.② C.③ D.④2.患肾炎的张大爷经过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这分别是A.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和肾小管的滤过作用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都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D.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关于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静脉 B.丙是动脉C.乙是毛细血管 D.甲一定流动脉血4.下列有关人的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C.大脑体积迅速增加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D.男孩在青春期喉结突出与雄性激素的作用有关5.正常人能够看清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的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 B.角膜的曲度可以调节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6.下列有关耳的结构中,不属于内耳的是A.鼓膜 B.半规管 C.前庭 D.耳蜗7.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A.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B.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D.对草原实施轮封、轮牧并控制载畜量8.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大脑 C.视网膜、大脑 D.大脑、视神经9.如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表示类人猿B.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森林曾大量消失C.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D.从③到⑦,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产生了语言10.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AB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变化是()A.上下径缩小B.上下径增大C.上下径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11.植被大面积减少给生物圈带来了许多问题.下列各种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植被减少引起的是()A.水俣病 B.酸雨 C.沙尘暴 D.赤潮12.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A.外界→咽→喉→食道→肺B.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C.外界→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D.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13.麻雀因啄食农作物曾被列为害鸟,我国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这种行为最主要的危害是A.破坏生态环境平衡 B.影响农作物的传粉C.增加农作物的病害 D.影响野生动物的繁殖14.体育课进行2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15.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B.运动方式相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相同D.脑的发育程度相同16.下列关于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的叙述正确是(

)A.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B.煮沸烧瓶内肉汤的目的是驱逐瓶内的空气C.实验结论是肉汤中原有的微生物使其变质D.鹅颈瓶口细长弯曲,能阻挡细菌进入肉汤17.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A.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B.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C.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D.淋巴结18.人体形成听觉的部位是()A.耳蜗B.大脑的一定区域C.听觉神经D.咽鼓管19.某人因肝病,胆汁分泌不足。医生建议他少食用下列哪类食物?A.含淀粉较多的食物B.含脂肪较多的食物C.含糖类较多的食物D.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20.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E可以表示肺呼吸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C.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D.Q可以表示有脊柱21.甲图是用小木板和橡皮筋模拟呼吸运动时,胸骨、肋骨和助间肌状态变化示意图,乙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中的曲线发生AB段交化时,胸腔的容积逐渐_____。(2)乙图中的曲线发生BC段变化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膈顶部_____。(3)深深地吸气,你可以感受到肋骨_____,向_____运动,此时肋间肌处于_____状态,吸气结束瞬间对应甲图中状态[_____]。22.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可以将合理营养归纳为“一二三四五”:“一”指每日饮一袋牛奶(或酸奶),内含250毫克钙,可以有效改善我国膳食钙摄入量普遍偏低的状态。“二”指每日摄入淀粉250~350克(相当于主食300~400克),各人可依情况酌情增减。“三”指每日进食三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50克;或鸡蛋1个;或豆腐100克;或鸡鸭100克;或鱼虾100克。“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广东型膳食每日摄盐6~7克);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进餐次数可适当增加,有利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饱。“五”指每日500克蔬菜及水果,加上适量烹调油及调味品。请分析上述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资料是否与“平衡膳食宝塔”基本相符?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2)粗、细粮搭配的主要作用是能有效预防哪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出现?________________(3)请参照上述资料,自定食物品种名称,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指出是否做到了“营养全面、经济实惠”?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解析】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详解】心脏的有四个腔,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四个腔相连通的血管如图:所以图中③为右心房,②为左心室,①为左心房,④为右心室,左心室壁最厚,左心室的血液压向全身各处,行程较长,需要较大的压。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2、B【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详解】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所以患肾炎的张大爷经过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这分别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3、C【解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血流方向如下表:【详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因此动脉血管中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干血管流行分支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因此静脉血管里的血流方向是从分支血管流行主干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观察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知:甲是动脉,乙是毛细血管,丙是静脉。故选C。4、C【解析】试题分析:人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A正确;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B正确;大脑体积迅速增加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是错误的,C错误;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长喉结、胡须;女孩骨盆变大、乳房发育等,D正确。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5、C【解析】

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近处物体时,曲度变大,看远处物体时,曲度变小。【详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故选C。6、A【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所以鼓膜不是不属于内耳。7、B【解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天然的“蓄水池”。从19世纪后半叶起,随着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已经出现超出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趋势。所以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要寻求国际合作,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等;对草原实施轮封、轮牧并控制载畜量也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故B符合题意。

8、C【解析】

视觉的形成是: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详解】视觉的形成是: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掌握视觉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9、A【解析】

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详解】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图①是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A错误;B、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所以①发展到②与环境变化有关,B正确;C、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使用简单工具,C正确;D、从③到⑦现在的人类,着装发生了变化,语言也产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D正确。【点睛】本题考察人类起源相关的内容。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10、B【解析】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曲线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曲线AB段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导致胸廓体积变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11、C【解析】试题分析: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水俣病、酸雨、赤潮是环境污染的恶果.故选C考点: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2、D【解析】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详解】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那么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点睛】此题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肺。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效果很好,明确气体进出呼吸道的顺序。13、A【解析】

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是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是如果人为过度的干扰,生态平衡就有可能遭到破坏。【详解】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虽然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同时由于在本生态系统中,除了麻雀外,还有其他的生物,不至于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影响农作物的传粉和野生动物的繁殖。麻雀是动物,属于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能维持生态平衡。因此“剿灭麻雀”运动会影响生态平衡,故选项A符合题意。【点睛】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平衡的概念,即: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是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14、D【解析】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随着呼吸深浅度的不同,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通气量也不相同。【详解】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剧烈运动时的耗氧量很大,为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呼吸深度要增加,即每次呼吸肺的通气量(肺与外界交换的气体量)要增加;同时,呼吸频率也要加深。因此,体育课进行2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人在运动状态下的呼吸运动情况。15、A【解析】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B错误。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C错误。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D错误。

故选A。16、D【解析】

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有无细菌,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故A错误;煮沸烧瓶内肉汤的目的杀灭瓶中的细菌,避免对实验的干扰,故B错误;实验结论是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引起的,故C错误;鹅颈瓶口细长弯曲,能阻挡细菌进入肉汤,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巴斯德曲颈瓶实验。解答此题掌握对照实验的相关知识,分析图形作答。17、C【解析】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组成功能类型第一道皮肤和粘膜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非特异

性免疫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酶菌)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特异性免疫【详解】由分析可知: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的入侵属于第一道防线;淋巴结属于第三道防线。故C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18、B【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详解】耳蜗能够接受刺激并能产生神经冲动,不能形成听觉,A错误;人体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听觉中枢,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是听觉形成的部位,B正确;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觉器的传入神经合在一起,组成位听神经,其中,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是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不是形成听觉的部位,C错误;咽鼓管是联系咽和中耳的一个管道,不能形成听觉,D错误。【点睛】回答此题要明确听觉形成的过程知识点,知道感受器和听觉中枢的位置和功能。19、B【解析】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其乳化作用,即将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了脂肪消化。因此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脂肪的消化。对于患有肝病的人,应该少吃含脂肪较多的食物。20、D【解析】试题分析:图中,E表示青蛙和鲢鱼的共同特征;Q表示青蛙、鲢鱼、乌龟的共同特征;P表示青蛙和乌龟的共同特征;F表示鲢鱼和乌龟的共同特征。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而鲢鱼用鳃呼吸,因此E不可以表示肺呼吸,A错误;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乌龟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因此P不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B错误;鲢鱼和乌龟都是变温动物,因此F不可以表示体温恒定,C错误;青蛙、鲢鱼、乌龟体内都有脊柱,因此Q可以表示有脊柱,D正确.考点:鱼类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21、扩大舒张上升向上外收缩B【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人体的呼吸肌主要是膈肌和肋间肌。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