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_第1页
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_第2页
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_第3页
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_第4页
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危害原因及其防护池州海能安全环境科技事务有限企业

范期海

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一级安全评价师联络电话Emil:593710804@

1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1页

第一节职业性危害原因一、起源1、与生产过程相关职业性危害原因主要起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机器设备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原因等职业性危害原因,均与生产过程相关。2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2页

2、与劳动过程相关职业性危害原因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不良工作体位、个别器官和系统过分担心,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损害。3、与作业环境相关职业性危害原因①厂房布局不合理,厂房狭小、车间内设备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②生产过程中缺乏必要防护设施等;③露天作业不良气象条件。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3页

二、职业危害原因分类1、化学危害原因(1)工业毒物如铅、苯、汞、锰、一氧化碳、氨、氯气等。(2)生产性粉尘(溶解度)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粉尘、有机性粉尘、无机粉尘、混合型粉尘等。4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4页

2、物理危害原因(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中暑)、高湿、低温、高气压(减压病)、低气压(高原病)等。(2)电离辐射有x、a、β、r射线和中子流

等。(3)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等。(4)噪声全身影响。(5)振动末梢循环障碍。5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5页3、生物危害原因皮毛炭疽杆菌、蔗渣上霉菌、布鲁杆菌、森林脑炎、病毒、有机粉尘中真菌、真菌孢子、细菌等。如屠宰、皮毛加工、森林作业等。

6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6页

三、职业危害原因存在状态

普通情况下,职业危害原因常以五种状态存在:

粉尘:漂浮于空气中固体微粒,直径大于0.1mm,主要是机械粉碎、碾磨、开挖等作业时产生固体物形成。

②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悬浮在空气中细小微粒,直径小于0.1mm,多为一些金属熔化时产生蒸汽在空气中氧化凝聚形成。7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7页

③雾:悬浮在空气中液体微滴,多为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而形成。烟尘和雾又称为气溶胶。

④蒸汽:液体蒸发或固体物质升华而形成。如苯蒸气、磷蒸气等。

⑤气体:在生产场所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在空气中气态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8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8页《工作场全部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原因》(GBZ2.1-)要求了工作场所339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粉尘有47种、生物原因有2种和10种物理原因接触限值。《工作场全部害原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原因》(GBZ2.2-)要求了十一个物理原因接触限值。9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9页职业危害接触限值指标1、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要求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平均允许接触浓度2、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PC-STEL)在恪守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前提下允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浓度3、最高允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出浓度10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10页4、超限倍数对于未制订PC-STEL化学有害原因,在符合8小时时间加权允许浓度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分钟)接触浓度均不应超出PC-TWA倍数值(普通不超出3)超限倍数对应浓度是PC-STEL职业危害接触限值指标11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11页

常见部分毒物和粉尘在(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mg/m3)以下:

一氧化碳:30;氨:30;苯:40;甲醛:0.5;氯气:1;甲醇:50;汽油:300;硫化氢:10;铅:0.05;二氧化硅:2;水泥粉尘:6;白云石粉尘:8-4;煤尘:4-2.5。12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12页

四、毒物进入人体路径

1、呼吸道凡是以气体、蒸汽、雾、烟、粉尘形式存在毒物,均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经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运输到全身。较大粉尘大部分能够被鼻毛滤掉,气管上纤毛能够将沉积在气管壁上粉尘经过粘液运输到咽部排除,只有较小粉尘才能抵达肺部。粉尘微粒越小,对人体危害越大。1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13页

2、消化道

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原因:一是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毒物后没有及时用流动水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就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进入消化道;二是因为饮食、水等被毒物污染。

教育员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接触毒物过程中应禁止饮水、进食、吸烟;工作完成后必须用流动水将手冲洗洁净;接触毒物衣物、鞋、帽应放在安全地方,及时清洗洁净。14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14页

3、皮肤

脂溶性毒物经皮肤吸收后,还需要有水溶性,才能深入扩散和吸收,所以含有水、脂溶性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裸露皮肤出汗时更轻易被毒物侵害。五、毒物在体内过程

1、毒物分布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部分随淋巴液)分布全身。当体内毒物到达一定浓度时,就发生中毒。15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15页

毒物在体内各部位分布并不均匀,同一毒物在不一样组织和器官中分布也不相同,有些毒物相对集中在一些组织或器官中,如铅、氟主要集中在骨质中,苯多分布在骨髓及类脂质中。2、生物转化毒物吸收后受到体内生化过程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这个过程称为生物转化,其结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或增加毒性(增毒作用)。16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16页

毒物生物转化可归结为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经转化形成毒物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3、排除毒物代谢产物可经肾、呼吸道、消化道等路径排除,其中经肾随尿液排除是最主要路径,惯用测量尿中毒物含量来监测和诊疗毒物吸收和中毒情况。17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17页

六、毒物对人体危害

按照职业危害原因(毒物)作用性质,对人体危害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等。

1、刺激性

•对皮肤刺激:许多化学品能引发皮肤干燥、粗糙、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作皮炎。18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18页

•对眼睛刺激:眼睛接触化学品会产生流泪、酸痛等感觉。伤害程度取决于毒性大小和采取抢救办法快慢。

•对呼吸道刺激:呼吸系统接触化学品后会引发气管炎、肺炎、肺水肿。

2、过敏皮肤接触环氧树脂等化学品会产生过敏性皮炎(皮疹或水泡)。呼吸系统接触甲苯、福尔马林等化学品会引发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吸困难)。19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19页

3、窒息(缺氧)

单纯窒息:环境中氧气被惰性气体(N2、CO2等)所冲淡,当氧浓度降到17%以下,机体会出现缺氧,引发头晕、恶心,严重者会死亡。

化学窒息:化学品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机体缺氧。O2+hbhnO2CO+hbhbCO。CO与血红蛋白结协力要大于氧与血红蛋白结协力300倍以上,CO含量达0.1%时就会造成严重缺氧。还有氰化氢、硫化氢等毒物都会引发化学窒息。20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20页

案例:安徽中升药业4.18中毒事件

(光气中毒)21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21页

4、昏迷和麻醉乙醇、乙醚、烃类会造成中枢神经抑制,出现昏迷和麻醉现象,严重者会死亡。

5、全身中毒(----------)有些化学品会引发一个或多个系统中毒并扩展到全身。

6、致畸麻醉性气体、水银、有机溶剂等会对胎儿造成危害,造成胎儿畸形。22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22页

7、致癌

长久接触一定化学品会致癌,潜伏期普通为4~40年。如:砷、石棉、镍等会引发肺癌;苯可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镍、木材、皮革粉会引发鼻腔癌;苯胺、皮革粉会引发膀胱癌。

8、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80~85%致癌化学物质对后代发育都有不一样程度影响。2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23页

9、尘肺(矽肺)

尘肺是微小尘粒沉积在肺组织中引发肺组织弥漫性、纤维性病变。潜伏期普通为5~15年。石棉、石英粉、滑石粉、煤粉、水泥粉、矿山粉尘等都能引发尘肺病。

24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24页第二节职业病

职业病: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及其它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原因所引发疾病,即与职业相关疾病。

依据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包含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原因所致职业病、生物原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它职业病共10类115种疾病。

25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25页

1、尘肺(13种)2、职业性放性射疾病(11种)3、职业中毒(56种)4、物理原因所致职业病(5种)26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26页

5、生物原因所致职业病(3种)6、职业性皮肤病(8种)7、职业性眼病(3种)8、职业性耳聋、喉、口腔疾病(3种)9、职业性肿瘤(8种)10、其它职业病27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27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要求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中劳动者;二是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三是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原因引发;四是必须是国家公布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职业病。28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28页

职业病特点:①病因明确;②病因多数可定量检测,有显著剂量——反应(效应)关系;③接触同一个职业有害原因人群中有一定数量职业病病例发生,极少出现个别病例;④早期发觉,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良好。29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29页职业病诊疗:①职业史;②生产环境劳动卫生学调查;③临床表现;④试验室检验或特殊检验。30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30页

常见职业病:在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建设、运行过程中,常见职业病有尘肺、锰中毒、苯中毒、氨中毒、噪声性耳聋、急性放射病、中暑等。一、尘肺

尘肺仍是不少国家当前最主要(严重)一个职业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在矿山、建材等行业中,可能发生尘肺主要工种有:破碎工、风钻工、爆破工、搬运与拆包工、拌和楼各工种、筛分工、电焊工、喷砂除锈工以及其它生产过程中接触各种粉尘工人。31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31页1、粉尘种类(1)无机性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滑石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铅等;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2)有机性粉尘。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烟草等;动物性粉尘,如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炸药、人造纤维等。(3)混合性粉尘。指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生产环境中,最常见是这类粉尘。32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32页

2、尘肺分类按尘肺发病时间可分为速发型、慢型、晚发型;按病理改变分为胶原纤维化型,间质纤维化型,结节型,不规则型,弥散型,团块型;按粉尘起源分为矿物性与非矿物性等。在我国按病因将尘肺分为五类。即:(1)矽肺:长久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发。(2)硅酸盐肺:长久吸入含有结合二氧化硅粉尘如石棉、滑石、云母等粉尘引发。(3)炭尘肺:长久吸入煤、石墨、炭墨、活性炭等粉尘引发。(4)混合尘肺:长久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它粉尘(如煤矽尘、铁矽尘、电焊烟尘)引发。(5)金属尘肺:长久吸入一些金属粉尘(如铁、锰、铝尘等)引发。3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33页呼吸系统疾病石棉肺镉肺硅肺煤尘肺正常肺34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34页

二、职业中毒任何化学品都是有毒,所不一样是引发生物体损害剂量不一样。通常把较小剂量就能引发生物体损害那些化学品叫做毒物。毒物毒性惯用致死中量(半致死量)LD50(mg/kg)或LC50(mg/L)来表示:即表示能使一组被试验动物(小白鼠)死亡50%所需剂量。毒物致死中量越小说明毒性越大。毒性分级以下表所表示:35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35页36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36页

1、常见金属及类金属毒物危害

(1)锰中毒

接触锰机会较多者主要是电焊工、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钢筋加工及机修工等。

锰中毒分急性锰中毒和慢性锰中毒两种。急性锰中毒(manganesepoisoning)可因口服高锰酸钾或吸入高浓度氧化锰烟雾引发急性腐蚀性胃肠炎或刺激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锰中毒主要见于长久吸入锰烟尘工人,临床表现以锥体外系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是神经行为功效障碍和精神失常。

37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37页2、铅(Pb)中毒(重点是涉铅行业)银为灰色重金属。长久接触铅粉尘、铅烟或食入被铅污染食物、水等都会引发铅中毒,能造成恶心、呕吐、便秘、脐痛、腹绞痛和触痛、贫血、肢体麻木、伸肌麻痹、震颤、头痛、肌肉痛性痉挛、关节痛、神经衰弱、精神抑郁、精神错乱、肝炎、夜尿、血尿、蛋白尿、孕妇流产、怀死胎、畸胎等症状。38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38页3、汞(Hg)中毒汞俗称水银,银白色液体。急性汞中毒主要表现为腐蚀性胃炎、气管炎、汞毒物肾炎、急性口腔炎等。慢性汞中毒主要表现在神经—精神症状、植物神经功效紊乱震颤。一次吸人2.5g汞蒸气能够致死。39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39页4、铬(Cr)中毒铬为银白色有光泽金属,铬六价化合物毒性最大,三价铬化合物次之,二价铬及金属铬为最小。经误食、吸人式皮肤吸收后,会引发鼻炎、鼻出血、鼻中隔穿孔、眼结膜炎’、接触性皮炎、湿疹、溃疡、上皮癌咽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恶心、厌食、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肺支气管癌、肺癌等。40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40页

2.惯用有机溶剂危害(1)苯中毒

苯是一个无色、有芳香味碳氢化合物,透明、易挥发、易燃、易爆。在油漆、喷漆等作业中惯用苯作溶剂,从事油漆、喷漆、皮鞋以及经常焊接已经做好油漆工件电焊工易发生苯中毒,常有慢性中毒病例发生。①苯中毒原理苯由呼吸道吸入高浓度苯蒸气以及大量苯液污染皮肤或误服均可引发急性中毒,口服致死量约为10毫升。其毒性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另外对造血、呼吸系统也有损害。

41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41页3.窒息性与刺激性气体危害(1)氨中毒氨是一个无色、有强烈刺激味、易溶于水气体,在常温下加压能够液化成液态氮。氨制冷在工业、民用中普遍使用,氨也是主要化工原料,有很多化工企业生产和使用氨,有储存量已组成国家标准要求重大危险源。氨危害一是轻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二是轻易发生中毒事故。42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42页(2)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个无色、无味,几乎不溶于水气体。在矿山、隧道、地下工程等施工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中毒常发生在地下工程开挖和狭窄场所缺氧环境中,尤其是长隧洞开挖假如通风不良或爆破后不进行充分通风排烟就进入洞内爆破工作面,很轻易发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在通风不良室内烧煤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淋浴等都有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在工业现场普通安装CO检测报警仪/便携式4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43页

现场抢救:当发觉有些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须快速按以下程序时行救助:因一氧化碳比重比空气略轻(1:0.97),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禁止携带明火,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电火花均可引发爆炸。进入室内后,应快速打开全部通风门窗,如能发觉煤气泄漏源应快速排出,如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可为此耽搁时间,因为救人更主要。44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44页然后快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医院抢救。在等候运输车辆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造成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马上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应尽快送往医院抢救,在送往医院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顿,以确保大脑供氧,预防因缺氧造成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45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45页(3)氰化物中毒氰化物指氰化氢气体或氰化钠、氰化钾等。氰化氢(HCN)和氰根(CN-)是一个剧毒物质,短期内大量吸人或误服,可使人在数秒内无预兆地突然昏迷,1~15min内呼吸停顿而死亡。(4)硫化氢(H2S)中毒硫化氢为无色、带有臭鸡蛋样气味气体,吸人后对人体有剧毒,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当接触浓度较高时,因为迷走神经反射,会马上发生昏迷和呼吸麻痹而呈“闪电式”死亡,严重会使人马上产生喉头痉挛、咽喉水肿而窒息。46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46页(5)氯气(Cl2)中毒氯气呈黄绿色、含有异臭强烈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慢性中毒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功效减退、肺气肿以至肺硬化,当空气中浓度到达一定程度时,可发生急性中毒,接触0.5~1h亦有生命危险。(6)光气(COCl2(4.18池州中升药业中毒类型)光气为无色气体,有烂稻草味。当空气中光气到达30—50mg/m3时可发生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起初干咳,数小时后加重,皮肤发绀、呼吸困难、口吐血性泡沫、脉搏加紧、血压降低、虚脱、心力衰竭甚至窒息死亡。47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47页(7)二氧化氮(N02)中毒二氧化氮为红棕色刺鼻气体。急性吸人可造成急性肺水肿、化学性肺炎、化学性支气管炎等,潜伏期可达48h。长久接触氮氧化物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神经衰弱症候群以及过敏及心动过速。48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48页

6、急性中毒现场抢救

(1)吸入毒物抢救①应马上将病人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地方,解开衣领,如有假牙应取出、呕吐物应去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可吸入氧气。②病人昏迷时,将舌头牵引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发生呼吸心脏骤停,应马上实施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49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49页(2)去除皮肤毒物快速使中毒者离开中毒场地,脱去被污染衣物,彻底清洗中毒者皮肤、毛发等,通常使用流动清水或温水重复冲洗身体,去除沾污毒物。有条件者,可用1%醋酸冲洗碱性毒物,用小苏打水或肥皂水冲洗酸性毒物。(3)去除眼中异物(毒物)快速提起眼睑,用0.9%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5~10分钟。酸性毒物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性毒物用3%硼酸溶液冲洗。然后可点0.25%氯霉素眼药水或0.5%金霉素眼药膏以预防感染,无药液时,只用微温清水冲洗亦可。(4)患者经过上述处理后,应及时送医院救治。50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50页

三、噪声危害噪声是由不一样频率和强度许多声音杂乱混合而成。从生理学讲,就是一切不需要,使人烦恼声音。在人类生存空间里随时随地都存在,环境噪声、交通噪声、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和电磁噪声组成生产噪声等污染已成为世界性公害。噪声对人类危害是多方面,听觉器官首当其冲。一次高强度脉冲噪声瞬时暴露所引发听觉损害称急性声损伤,因多见于爆震后故又叫爆震性耳聋。由长久连续性强噪声刺激引发者叫慢性声损伤,即噪声性耳聋。51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51页1、症状

噪声大于90分贝严重危害听力损伤,噪声大于70分贝影响正常工作,噪声大于50分贝影响人正常睡眠。噪声危害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及耳鸣。早期听力损失在4000Hz处,所以,对普通说话声无显著影响,仅在听力计检验中发觉,以后听力损害逐步向高低频发展,此时感到听力障碍,严重者可全聋。耳鸣与耳聋可同时发生,亦可单独发生,常为高音性耳鸣,日夜烦扰不安。52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52页首次接触噪音有以下不适感受者,表示易遭受噪音损伤:①暴露噪音数小时即感头晕、头痛、耳痛、耳鸣和耳聋者;②出现周身不适,如疲惫、心情抑郁、失眠、心血管刺激反应(如心律不规则)、血压高、以及血糖、胆固醇增高,肠胃蠕动加紧,消化道溃疡等。5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53页

2、防护办法(1)进行工程办法进行降噪处理

(2)个体防护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4)体检(发觉职业禁忌,及时处理)54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54页

四、高温中暑夏季露天作业和通风不良环境中作业轻易发生中暑现象,尤其是在中午气温高、湿度大、太阳直射强环境作业更轻易发生中暑,发病病情与个体健康情况和适应能力相关。1、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在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控制下,正常人体温处于动态平衡,维持在37℃左右。人体基础代谢、各种活动、体力劳动及运动,均靠糖及脂肪分解代谢供能发烧,热量借助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排汗、呼吸、排泄等功效,经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方式散发。人在气温高、湿度大环境中,尤其是体弱或重体力劳动时,若散热障碍、造成热蓄积,则轻易发生中暑。55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55页(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2)轻症中暑:除以上症状外,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3)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热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表现。56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56页

2、防暑降温办法工程办法:(1)技术革新,降低高温部件、产品暴露时间,防止高温和热辐射对员工影响(2)合理安排高温车间热源组织办法:(1)高温和夏季露天作业,合理安排劳动作息时间(2)依据生产工艺,调整劳动班次,勤倒班,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轮换休息(3)提供防暑降温设备和药品57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57页

第三节职业病预防

一、职业病预防标准

职业病防治工作应恪守职业卫生(预防医学)“三级预防”标准,开展综合治理。

一级预防: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或少接触职业危害原因。主要指对新建项目职业危害控制;对现在存在职业危害原因要进行改进,降低危害和污染,到达国家职业卫生标准。58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58页

二级预防:

即早期发觉职业危害特点和职业病症。对职业危害原因工作场所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觉、早期判别、早期诊疗;对存在职业危害原因场所经常进行检验、检测,使工作场所危害原因符合国家标准。

59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59页

三级预防:

即对已经患职业病员工,应尽快做出正确诊疗。对确诊者,要保障病人享受职业病相关待遇,及时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时检验;对不能继续从事原工作职业病人,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处理。60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60页

二、职业危害原因控制

(一)职业危害原因管理

61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61页1、职业危害原因监测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原因监测及评价制度详细可按以下要求执行:(1)产生粉尘、噪声、毒物、辐射、高温等危害原因作业场所,应进行职业危害通知并应实施评价监测和定时监测制度,对超标作业环境及时治理。(2)存在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应委托有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最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原因检测62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62页

(3)定时监测可由企业自行监测,也可委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监测,其监测周期为:

①粉尘:各粉尘作业区最少每季度测定一次粉尘浓度,作业区浓度严重超标,应及时监测。按粉尘种类每年测定一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分散度,特殊情况应及时采样分析。

②噪声:各噪声作业点最少每季度测定一次A声级,每六个月进行一次频谱分析。

③毒物:各毒物作业点最少每六个月测定一次,浓度超出最高允许浓度测点,应及时测定,直至浓度降至最高允许浓度。④辐射:最少每年监测一次,特殊情况及时监测。

⑤高温:每年在高温季节最少监测一次。6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63页3、职业病防治管理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企业在职业健康安全主体责任。职业病预防管理工作,主要应包含劳动过程中防护、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康复治疗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总结起来,可归纳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明确专员负责职业危害管理工作。(2)完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制订应抢救援预案。64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64页存在职业危害生产经营单位应该建立、健全以下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告之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具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法律发挥规章要求其它职业危害防治制度65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65页(3)应配合安监、劳动保障、卫生监督管理等部门对企业恪遵法律法规、开展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落实劳动保障条件和职业卫生防护办法等情况监督检验,并落实查处意见。(4)应为职业危害场所中从事施工生产人员配置对应劳动防护用具、器具。(5)对从事含有职业危害施工生产人员应在岗前、岗中、离岗时进行职业体检,岗中体检宜每年一次,离岗体检应覆盖协作队伍人员。66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66页(6)应建立职业接触有害原因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7)发觉作业人员患有职业病和职业禁忌症,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主动采取治疗办法,确保作业人员健康与安全。(8)应落实女员工“四期”保护办法,办理女员工特殊疾病保险,不得安排女员工从事对应禁忌劳动岗位上工作。(9)患有职业病职员,应按国家相关要求享受治疗、休养、工作、调整、病假、生活补助、抚恤等候遇。67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67页

(二)职业危害防治1、防尘办法工艺上防尘办法包含从工艺方法上和从工艺布置上两个方面。(1)工艺方法上防尘办法广泛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既能推进生产发展、成倍地提升劳动生产率,又能从根本上改进生产劳动条件,降低车间粉尘浓度,降低粉尘对从业人员危害,并为改进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如采取工艺过程密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式等。68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68页(2)工艺布置上防尘办法工艺布置与防尘工作有很大关系,在工艺布置时考虑到防尘办法,有利于降低粉尘对人体危害和对环境污染。①从通风角度考虑。工艺设备和生产流程布局应使主要工作地点和操作人员多工段位于车间内通风良好和空气较为清洁地方,降低受粉尘危害人数。69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69页②从隔离角度考虑。有严重粉尘污染源工段散发粉尘和有害物较多,尽可能用实体墙和其它部分隔离,最好布置在单独厂房内。③从工艺流程角度考虑。在布置工艺设备和安排生产流程时应该为除尘系统,包含风管敷设、平台位置、粉尘搜集或污泥法除尘等合理布置提供必要条件。70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70页(3)湿式作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件或原料加入适量水分使之湿润后进行操作,以预防粉尘飞扬,称为湿式作业。湿式作业是利用含矽原料都有很好亲水性这一特征来到达防尘目标。当石英砂中水分超出6%时,砂中就开始有黏结现象,从而能预防粉尘飞扬。湿式作业是一个简单易行和效果很好防尘方法。当前采取湿式作业有石英磨粉、玻璃、搪瓷、凿岩等行业。71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71页(4)通风防尘通风防尘一项主动有效技术办法。局部机械通风防尘需要风量最小,防尘效果最好。假如受生产条件限制,不能采取局部通风,或采取局部通风后,室内粉尘浓度仍超出国家要求标准,就应采取全方面通风。全方面通风是对整个车间进行通风换气,用新鲜空气把整个车间有害物质浓度冲淡到国家标准以下。(5)安装除尘设备。主要有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72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72页

依据我国多年防尘经验,总结出“革、水、风、密、护、管、查、教”八字综合防尘办法经验,即:①革。改革工艺和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根本路径;

7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73页②水。即湿式作业,可预防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③风。加强通风及抽风办法,在密闭、半密闭发尘源基础上,采取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含尘空气抽出,并同时采取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

④密。将发尘源密闭,对产生粉尘设备,尽可能用罩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74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74页⑤护。即个人防护办法;⑥管。加强规章制度和通风除尘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杜绝违章作业和跑、冒、滴、漏现象;⑦查。定时检验、检测作业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对经常接触者要定时健康检验;⑧教。加强宣传教育培训,不停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75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75页

2、毒物控制办法(1)操作控制操作控制主要是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危害,预防工作人员在正常作业时受到有害物质侵害。采取主要办法是:替换、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卫生等。76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76页

替换:选取无毒或低毒化学品替换有毒有害化学品;如选取无毒或低毒脂肪烃替换粘合剂中苯,用甲苯替换喷漆中苯。

变更工艺: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如温度、压力、物料比、原料选择等。

隔离:就是经过封闭、设置屏障等办法,防止作业人员直接暴露在有害环境中。即把生产设备与操作控制室隔开。77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77页

通风除尘:有效通风,使作业场所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浓度低于安全浓度,确保作业人员健康,预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2)个体防护个体防护用具是阻止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屏障。用人单位必须提供符合国家标准防护用具,防护用具主要有:头部防护器具、呼吸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身体防护用具、手足防护用具等。78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78页局部排气整体换气79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79页80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80页

国家对劳动防护用具生产、销售实施许可制度。防护用具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安全判定证、产品合格证。对于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具,还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具安全标志。员工使用中要做到“三会”:

①会检验防护用具可靠性;

②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③会正确维护防护用具。81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81页

另外,应设置淋浴室、更衣室,及时清洗工作服;经常清洗作业场所;设置警戒线等办法。(3)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预防职业危害最主要办法,主要有:①职业防护设施“三同时”;②危害识别与评价与控制;③职业危害告之;④作业场所监测;⑤教育培训;⑥医学监护(三级预防)等办法。即要建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办法。

82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82页3、噪声控制办法

噪声性耳聋:假如长时间在强噪声下工作,连续不停地接收噪声刺激,日积月累,听觉疲劳不能消除,直至人耳内听觉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成为永久性听力损失。国家标准,生产场所噪声应控制在85db(A)。8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83页

生产性噪声作业环境主要有:

工程开挖、钻孔、放炮及大型装载运输设备、空压机操作等;砂石料生产破碎、筛分、制砂及皮带输料系统巡视、检验、操作等;混凝土生产拌合楼骨料运输、配料、下料、卸料;混凝土浇筑平仓机、振捣器、振捣车操作等;机电安装作业风刨打磨、铆接、鎯头敲击操作等;辅助施工企业木工机械操作、钢筋加工机械操作;修造企业设备噪声及人工钢板调直作业等。84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84页

噪声控制基本办法:(1)降低声源噪声降低声源噪声是控制噪声最有效最直接办法。经过研制或选择低噪声设备,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升机器设备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使发声体不发声,或者大大降低发声体辐射功率,这是控制噪声根本路径。(2)在传输路径上降低噪声因为客观原因而无法降低声源噪声时,就必须在噪声传输路径上采取适当办法。如采取“闹静分开”和吸声、隔声、消声、隔振等噪声控制技术等。85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85页(3)个体防护办法预防噪声进入人耳,在上述方法无法实现,噪声依然很强情况下,能够对遭受噪声个人进行防护,最简单是佩戴个人防护用具,惯用有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采取定时健康检验、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经常检验噪声发生情况和预防办法落实情况等。86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86页4、振动危害及预防物体在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经过某一中心位置或平衡位置往返往复运动称为振动。按振动作用于人体方式,可分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两种,有以一个振动为主,有则受两种振动共同作用,常见和危害性较大是局部振动。振动以振动波形式对组织交替压缩与拉伸并向四面传输开去。机体组织对振动波导性优劣次序是:骨结缔组织、软骨、肌肉,腺组织和脑等。87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87页

(1)振动对人体危害局部振动对人体影响是全身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神经系统影响。主要表明在大脑皮层功效下降,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或缩短,植物神经系统组织营养障碍,皮肤感觉迟钝,触觉、温热觉、痛觉和振动觉功效下降。②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能够造成心率过缓、心律不齐、血管痉挛、脑血管改变等。③对肌肉系统影响。可能引发握力下降、肌肉萎缩和疼痛等。

88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88页

④对胃组织影响。振幅大而冲击强振动,会引发胃和关节改变等。⑤对听觉器官影响。振动影响和噪声不一样,振动引发听力损失以125—250Hz低频音为主,长久会引发听力下降。对机体还有其它一些影响。全身振动多为大振幅、低频率振动,常引发足部周围神经和血管改变,常出现呕吐、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衰弱等现象。全身振动还可引发内脏移位、胃分泌机能障碍、肠蠕动发生改变。89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89页(2)振动预防伴有生产性振动作业很多,其危害相当显著,振动病发病率比较高,当前又无良好治疗方法,一旦发病,即使马上脱离振动作业岗位,恢复也相当迟缓,甚至仍会继续发展。所以控制生产性振动危害,预防振动发生非常主要。振动防护办法主要有消除或降低振动源,切断或控制振动转换路径,以及加强个人防护办法等。90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90页①从建筑物上防振动。厂房结构与形式对预防振动有很大作用。为了预防全身振动,建筑厂房地基时,就应注意预防振动。②从机械设备上预防振动。从工艺和技术上消除或降低振动源,这是预防振动危害最根本办法。改革生产工艺,不但能消除振动危害,同时也提升生产效率和工艺质量。如机器、设备应安装在单独隔离基座上,设备地基与建筑物地基之间应利用空间层、橡胶、石棉、毛毡、软木或其它弹性材料隔开,以隔离振动源。91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专家讲座第91页

③降低振动接触时间。尽可能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