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

2.

3.在“送别”这折戏中,莺莺深深忧虑的是()A.离愁别恨B.母亲干涉C.金榜无名D.婚姻悲剧

4.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作家是()A.A.李煜B.柳永C.苏轼D.辛弃疾

5.下列作品中,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A.《孟子.寡人之于国也》B.《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C.《庄子.秋水》D.《礼记.大同》

6.下列对《张中丞传后叙》一文表述错误的是()

A.韩愈写作本文是为了补足李翰《张巡传》的缺漏

B.文章前半部分以议论为主,驳斥了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

C.文章后半部分补叙了张巡、许远、雷万春保卫睢阳的轶事

D.全文叙事议论并重,议论饱含激情,叙事生动传神

7.苏轼《前赤壁赋》内在情感变化过程是()

A.悲—乐——悲B.乐—悲——乐C.悲—乐—更乐D.乐—悲—更悲

8.《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

9.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是()A.李白B.杜牧C.王维D.李商隐

10.柳永是()

A.北宋豪放派词人B.南宋豪放派词人C.北宋婉约派词人D.南宋婉约派词人

11.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制作慢词的词人是()

A.李清照B.李煜C.苏轼D.柳永

12.《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

13.《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

14.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A.王维B.陶渊明C.孟浩然D.李白

15.《冯谖客孟尝君》展现冯谖的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方法是()

A.直奔主题B.心理描写C.开门见山D.层层深入

二、填空题(10题)16.王昌龄《从军行》诗:"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

17.环境描写包括__描写与__描写。

18.老舍在短篇小说《断魂枪》中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是_______。

19.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

20.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主要批判了其祖父在照壁上写家训"_______"四个字。

21.庄子的主张是“____________”。

22.苏轼《水调歌头》词:"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23.白居易与_________齐名,在诗坛上并称“元白”。

24.《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__在1932年6月写的一篇鼓励大学生努力奋发的文章。

25.在《灯下漫笔》一文中,鲁迅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的历史是“__________”的交替循环。

三、判断题(5题)26.《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27.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28.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9.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30.《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将这段文字中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2.(二)阅读刘义庆《世说新语.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然后回答24~26小题。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②,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注:①石崇:东晋时的富豪。王恺:晋武帝的舅舅。②扶疏:繁茂分披的样子。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划线字的含义。比:讫:疾:恨:

33.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用这两句话作为论据的性质、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阅读屠格涅夫《门槛》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掩住了她。“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着什么?(4分)

35.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大篇幅地评论《西游记》?

36.“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材料

六、作文(1题)37.阅读下面材料,以“文化快餐”为话题作文。

现时社会。“时间即是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与之相伴相生的还有多种“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替了原著的阅读;大部分的中外名著编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了解明清史实,只需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诵“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C解析:《庄子.秋水》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在整体构思上,作者通篇虚构了一个河伯与北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极大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做这道题时,如果考生对几篇文章的内容不是很熟悉,可以从一般性常识来判断。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善于用寓言故事的形式说理,富有幽默讽刺意味。

[错误防范]《战国策》、《孟子》中也不乏很多寓言故事,但是就选项A《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和选项B《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两篇具体的文章来说,并没有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

6.C

7.B

8.C

9.C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10.C

11.D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词作家,是慢词的真正开创者,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使宋词开始由小令阶段进入慢词阶段。柳永的词多为慢词长调,用语通俗,雅俗共赏。

12.C

13.D

14.B东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他是中国又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伟大诗人之一,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梁朝学者钟嵘在《诗品》中高度评价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歌的宗师。

15.D

16.不破楼兰终不还

17.自然风光社会环境自然风光社会环境

18.沙子龙

19.狂人日记狂人日记

20.长宜子孙长宜子孙

21.无为

22.起舞弄清影起舞弄清影

23.元稹元稹

24.胡适胡适

25.“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26.N

27.Y

28.Y

29.Y

30.Y

31.“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32.比:并列;同等。讫:终于;完毕。疾:妒忌。恨:懊悔;后悔。解析:“疾”在古汉语中有四个意思:病;厌恶,憎恨;妒忌;快速。此处根据上下文应解释为妒忌。

33.“盲人站立不稳,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还要搀扶的人做什么呢?”

事实论据中的比喻材料;批评冉有、子路的失职,驳斥了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由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法:以不能搀扶盲人的相类比不能辅佐季氏的臣,同为失职。

34.象征着革命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